构建稳固健康基石 共同拥有健康人生
——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创建的实践与体会
2016-02-15张剑勇张燕英
张剑勇 邱 侠 张燕英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深圳 518033)
构建稳固健康基石共同拥有健康人生
——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创建的实践与体会
张剑勇邱侠张燕英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深圳518033)
近年来,越来越多专家发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赖于医生与患者双方的配合,且更依赖于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以针对痛风等风湿病为主,创建痛风爱心俱乐部,从多方面、多方位给予患者科普相关风湿病知识,让患者增强正确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加强医患合作,有利于医疗工作的进展,得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痛风;科普;医患合作
“痛风”一词,对不少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曾经有过“帝王病”的美称[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痛风快速闯入普通人的生活,已成国内尤其是深圳市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它来时如风,突然发作,疼痛难忍,苦不堪言,缠绵难愈,严重危害着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由于我国风湿病学发展较晚,风湿病专科没有普及,使得许多医生对痛风的认识肤浅,广大群众对痛风的了解更是匮乏,有病乱投医,滥用药,受骗于社会上不法的巫医或游医的“根治、包治”等伪科学的宣传诱惑,放弃正规恰当的治疗,贻误病情,最终人财两空[2]。根据调查,及时诊治的痛风患者仅占患者总人数的0.3%,非风湿科医生对痛风诊治的情况也比较陌生,对痛风的误诊率、漏诊率相当高,约占门诊病人的50%以上。
有感于此,为了普及痛风的医学知识,提高社会对痛风的认识,加强医患合作,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得到科学正确的治疗,从多元化的角度帮助患者克服困难,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构建稳固健康基石,共同拥有健康人生,享受幸福美满生活,我们充分利用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挂靠我院的工作优势,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多部门密切配合,于2005年7月28日成立了“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十年来,痛风爱心俱乐部不断发展壮大,完善再完善,成为目前较成熟的中医科普宣传平台,得到深圳市医管中心相关领导肯定,也得到众多患者朋友的支持。现在拥有金卡会员2000余人,已经发展成为深圳市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的中坚团体,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俱乐部创始人张剑勇博士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和“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等称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俱乐部十年来创立、发展、不断壮大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上级领导重视,关乎事业成败[3]
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创建伊始,我们将其开展方式、议程、可能存在风险及解决方案、近期及远期收益等列详细分析报表给不同部门领导审批,得到相关领导重视。领导们果断支持,真抓实干,建立了俱乐部长效有序的机制。痛风爱心俱乐部挂靠医院风湿病科,在业务上受医院直接领导,与有关科室密切配合,在学术上接受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指导。痛风爱心俱乐部不仅是我院第一个成立的健康俱乐部,也是深圳市医疗界第一个成立的健康俱乐部,她的成立是我院健康科普教育的一个创举,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我院领导对健康科普教育的高度重视,具有远见卓识。也表明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思想观念不再停留在临床治疗上,而且兼顾预防和康复,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这样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俱乐部为医患双方构筑有力的交流平台,在当今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立起了良好的、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 因地制宜,营造科普宣传氛围
俱乐部所有活动的宗旨是便于广大老百姓接受健康资讯,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与疾病防治知识,给予百姓健康、幸福的生活。故我们的形式不拘一格,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各种科普传播手段,紧紧围绕“普及”二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惠及民众。如俱乐部在科室病房通道、科室墙上分批挂上了错落有致的中药图谱,分别注明其四气五味,主治功效,让医护人员们时刻可见,强化记忆,并增进广大病友对中药的认识。印发了大量中医药科普宣传材料,分别摆放在门诊和病房护士站,对入院病人派发《风湿病就诊指南》等相关指引和疾病调养、护理知识。在各病房配备有电视,见缝插针式的来回播放俱乐部制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形象生动,视觉效果良好。
3 权威专家讲座,积极传播正能量
俱乐部创立之初,是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座,每次座无虚席,应广大会员要求,后改为每月举办一次讲座,定期邀请权威相关专家、教授进行风湿病知识讲座,深受百姓喜爱。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如北京的温长路教授、王承德教授、姜泉教授和施桂英教授,广州的尹培达教授、古洁若教授、陶怡教授、吴启富教授、邓兆智教授、李娟教授和黄清春教授,河南的娄玉钤教授等莅临我院做专题演讲,每次活动都有上百人参加听课,少长云集,气氛热烈,医、患之间与患、患之间可借此平台进行充分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截止目前已进行了上百次专题活动,因讲座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普及性,不只痛风病人加入,其他风湿病患者也纷纷要求加入,对其他科室也影响很大,医院的健康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已拥有各种健康俱乐部十几个。
4 借助网络资源,全天候健康咨询
除了定期健康知识讲座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了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首先,在深圳市公众健康教育网站上开辟了“痛风专题”热线(www.szhe.com/tongfeng),并在手牵手网站(httP://www.91sqs.com)上开通个人博客和建立科室网页,以痛风为先,延伸其他风湿疾病,在展示中医院各种中医药诊疗特色及各专家专长的同时,每日更新门诊医生排班信息,提供便捷预约挂号等便民方式。与时俱进,现在我们又开通了医院微信平台、医朋APP微信平台及痛风爱心俱乐部微信群,大力宣传风湿病中医药科普知识,定期答疑解惑,全天候免费咨询。今年,痛风爱心俱乐部还成立了病友执委会,扩大交流平台,挑选各个病种依从性好且有成功治疗经验的病友,向微信群里的其他病友介绍他们的心得,从另一角度让患者能增强治愈的信心。这又成为医患沟通的又一重要桥梁。
5 十年磨一剑,倾力编撰科普著作
伴随着痛风爱心俱乐部的成立,我们就创刊了深圳市第一份痛风患者自己的科普刊物——《痛风之剑》免费向社会发放,已累计发放上万册,同时发放《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指南》上万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俱乐部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发现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很迫切,对风湿病防治的知识很渴望,这让我们萌生了编写风湿病科普系列丛书的念头。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及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俱乐部组织一批在国内对该病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编纂一套包括《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痛风快乐生活一点通》、《一本书读懂痛风》、《专家答疑解惑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门诊百问百答》、《口眼干燥不是小事——干燥综合征》、《挺起脊梁——强直性脊柱炎》、《悄悄来临的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166问》、《解读红斑狼疮》等风湿病科普系列丛书10余部,力求语言表达通、道理讲述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使读者一读就通、一看就明、一用就会。并举行发行专题讲座,积极宣传中医风湿病科普知识,引起读者共鸣,极大丰富了百姓对中医药知识的认识,提高其预防保健能力,这对患者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双赢。其中,《专家答疑解惑类风湿关节炎》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普著作奖”二等奖,《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荣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口眼干燥不是小事——干燥综合征》荣获2013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精彩的风湿病中医药科普书籍出版。此外,连续多年在《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或《深圳周刊》发表风湿病科普文章数十篇,并接受各大电视台有关风湿科普知识的采访与咨询,大力普及风湿病科普知识。
我们有个愿望:“给我一个小小的俱乐部,撬动整个中医科普宣传光辉局面”。我们希望爱心俱乐部的创建与发展,能够成为患者通向健康生活的幸福桥梁。多年来,我们坚持做好普及风湿病知识工作,准确把握俱乐部中科普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时俱进,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并以此积聚力量,强化统筹,善做善成,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争取将中医药的科普宣传工作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百姓从中获益。我们会一直坚持,永远前行!
[1]张剑勇,万力生.专家答疑解惑-痛风[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15.
[2]张剑勇,王天星,张燕英.浅谈中医药科普宣传的切入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68-169.
[3]梅有成.对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的意见及建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59-160.
To Bulld a Solld Health Foundation, and Enjoy Healthy Life Together --The Practlce and Experlence of the GOUT Club of Shenzhen Hospltal of Tradltlonal Chinese Medlclne
ZHANG Jianyong, QIU Xia, ZHANG Yanying
(Department of Rheumato1ogy, Shenzhen Hospita1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exPerts found that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1itation of diseases dePends on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and the Patient's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are more imPortant.In order to dea1 with different rheumatoid and immuna1 diseases,DePartment of Rheumato1ogy of Shenzhen HosPita1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found that the GOUT C1ub,aiming at giving scientific advice to the rheumatism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asPects,and he1Ping them to increase se1f-care consciousness of the disease,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A11 of these are good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medica1 work and beneficia1 to the society.
gout;PoPu1ar science;doctor-Patient cooPeration
经典温课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3.017
1672-2779(2016)-03-0036-03
(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肖语雅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