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 得失一字间
——谈消除报纸差错的“守门员”责任
2016-02-15陈灿华
□陈灿华
(临沧传媒集团,云南临沧677000)
文章千古事得失一字间
——谈消除报纸差错的“守门员”责任
□陈灿华
(临沧传媒集团,云南临沧677000)
随着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媒体传递时空大大压缩,参与渠道大大拓展,对于媒体来说,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偏差和失误,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扩散、衍生,引发导致小错成公害、事故变事件,伤及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损害媒体的美誉度和读者的忠诚度,甚至酿成严重的社会性、政治性后果。如何消除报纸各类防不胜防的差错?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方面:
编辑要时刻绷紧“守门员”这根弦
文字差错是报纸媒体的一个顽症,报纸出差错,编辑的责任重大,如果把关不慎,让一些重大差错从自己的眼皮下溜过,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要当好报纸编辑,将差错消灭在见报之前,就编辑本身而言,平时就必须注重知识积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同时,增强责任心,在审稿时仔细、仔细、再仔细。
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的差错可规纳为三类,即政治性差错、事实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其中,政治性差错影响最大,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事实性差错出现的频率较高,有些事实性差错最容易引发政治性麻烦;技术性差错出现的频率较小,影响也较小。但对于这三类差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全力以赴,尽量避免。
政治性差错,多指一些导向性的或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甚至是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提法;重要政治人物出现在新闻稿件中时,需要特别的谨慎,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应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宣传口径一致。此外,稿件、照片宣传的内容或画面中不能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讲政治是新闻编辑的生命线,“政治家办报”要求我们要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特别是作为党报,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媒体的职责,也是每个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底线和生命线。例如: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总局通报的“奥马巴”事件,有人把事件总结为技术性差错。应该认识到作为一个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任何技术性差错所导致的后果,都是可能会产生政治性的影响。
事实性差错,多是指将人名、地名、领导职务、数量、时间等问题搞错。比如:将3月5日误写为3月6日,将10吨误写为100吨,将副省长、副市长误写为省长、市长等等。
尽管在科技进步改变了一些编辑流程的今天,传统媒体不应丢掉好传统,纸媒虽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困难很多,压力很大,但这不应该成为传统媒体公信力受损的理由。每个编辑部都会有几个有关“老编辑”如何认真工作的故事,这些好传统不应丢掉,二审三校制度你遵循了吗?你还为一个标点符号纠结吗?大样点题的时候,标题的每个字下还有没有红点?……即便是新闻媒体也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老传统,传统媒体更是不应丢掉这些好传统。
技术性差错,多指题文不一、标点错误、以及掉字、掉段、多字、错别字等等。比如:在报纸转版中,上下没有衔接好,出现丢字,重复字句;由于在编稿中误删,在文中出现只有半个引号的情况;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多打字或少打字等现象。
据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总局近期通报的部分媒体出现重大差错的事例看,无不给新闻编辑记者们敲响了警钟。很多差错的出现都源于编辑未对稿件认真核实,每一个编辑要把自己当成是“守门员”,不能对稿件盲目信赖,要对发在版面上的所有文字、图片负责,一定要把自己作为报纸的最后一关来对待。
记者要当好“第一把关人”
不出差错,对于报纸来说是基本要求,但现实往往是很难保证。如何防范各类防不胜防的差错,关乎大局,关乎报纸质量和声誉,更关乎报纸是否有能力承担好职责使命。“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消除报纸差错,人人都应当终审,记者作为稿件的创造者、来源者,更应该树立“第一把关人”和“第一责任人”意识,从我做起,把自己当作最后一道“把关者”,严于律己,严加防范,预防、降低和杜绝报纸差错。
记者要增强责任心,绷紧自我把关弦。事实上,由于一些记者的头脑中存在着依赖部门主任、版面编辑、总编辑、校对把关审核的思想。因此,在写稿上倾注很大力气,但稿子写完后,自己往往没有加以认真检查把关,轻易地把鼠标一点,就把稿子发给了部门主任,认为后面还有好几道把关者。殊不知,对于人名、地名,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等,即便写错,不是具体的采访人,旁人往往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这是造成出差错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记者不仅要用心写稿,更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对稿件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报社负责,仔细核对每一篇稿件,做到篇篇把关,句句把关,字字把关,绝不轻易让任何一个潜在的“纰漏”从自己的指缝溜出。
记者要保持学习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当今社会,新事物、新名词不断涌现,如果不加强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写稿就会出现与时代发展、中央要求相脱节的地方。比如: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如果不及时学习,对这一新提法不了解,还按老习惯写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就是错误。可见,记者要做好“第一把关人”,就需要平时多学习、勤学习,及时了解时政,深入了解掌握中央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精神,作为地市报记者还要深入了解掌握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部署,做到上下精神融会贯通,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差错。
据中国新闻奖评审委对近两届参评论文作品的审核发现,不少作品出现明显的错字、病句和搭配不当等文字问题,导致考评资格被撤销。据统计,2014年共67件新闻论文参与评选,经审核后,被建议撤销参评资格的作品达36件,占参评论文总数的53.7%;2015年共有89件新闻论文参与评选,被撤销参评资格36件,占参评总数的40.5%。
中国新闻奖评审委为何那么重视文字,苛刻到对文字差错一票否决?我们来看看导致考评资格被撤销的作品存在些什么错误,这些错误包括:“吵得很火”(应为“炒”)、“奥马巴”(应为“奥巴马”)、“巴马等一批全国著名的长寿村”(“巴马”是县而不是村)、“使报道变得具有说服力、人情味、丰富多彩”(“具有……丰富多彩”搭配不当)、“节目编辑就会经常献身”(“献身”应为“现身”)、“新闻媒体必须把触角不断向上攀升、向外延伸、向内提升”(“触角”怎么“向内提升”?)、“官方微博……将某某领导的音容笑貌、精彩语言等网罗其中”(用辞严重不当)、“温家宝刚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工作报告应加书名号)等。
由此可见,这些差错现象应引起我们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反思,事实上,传统媒体在新的传媒形态下本来就处于劣势,如果任由这种错误频繁出现,报纸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将受到更大伤害。笔者认为,防止报道差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长期的考验,应从我做起,树立“第一把关人”和“第一责任人”意识,人人当终审,把自己当作最后一道“把关人”,只有记者当好“第一把关人”,编辑注重知识积累,练就“火眼金睛”,一丝不苟。严加防范,预防、降低和杜绝报纸差错,才不会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