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档案修复工作场所建设
——以云南省档案馆为例

2016-02-15李颖

云南档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压平台面云南省

■李颖

浅谈档案修复工作场所建设
——以云南省档案馆为例

■李颖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藏区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的实施,在各级党委、政府、档案部门共同努力下,云南省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推进,许多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新馆建设中均按国际标准《档案馆建设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了档案抢救与修复技术用房,云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要求:州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及有条件的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积极配备满足需要的设备,及时做好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如何建设好切合实际需求的档案修复功能用房,是各级档案馆面临的重要问题。

云南省档案局(馆)对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档案修复中心,对500多平方米工作场所按抢救与修复专业要求进行了改造,配备了档案修裱机、多功能档案修复工作台、修复压平机、书画装裱机、文件档案图书消毒柜、装订机、高清大幅面仿真复制等专业设施设备,下一步还将逐步引进纸浆修复、脱酸、字迹恢复、声像档案修复、传统音视频档案数字化等专业修复设施设备。中心工作人员先后赴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等先进馆学习,整体技术力量稳步提升,目前正在逐步构建功能齐全完备,技术手段先进,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仿真复制、照片档案抢救与修复、传统音视频转换及抢救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全省档案抢救与修复中心。笔者以省档案局(馆)为例,就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选择档案修复工作场地

档案修复工作场所的温湿度、采光、面积、供排水等条件,直接影响档案修复工作的开展。比如,纸质档案修裱中上墙干燥环节对湿湿度的要求就很高,湿度过大,干燥困难,湿度过小,容易出现绷、裂、欠情况;档案修复工作中采用自然采光时,如果光线直射到档案上,会对档案的耐久性造成影响;工作场地面积过小不便于人员操作和设施设备安置等,因此,科学合理选择适宜的档案修复工作场地,是开展破损档案修复工作的首要必备条件。

档案修复功能用房最好选择在空气流通和光线照明较好的位置,工作区域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按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来确定工作面积。档案修复功能用房要预留摆放裱台、干燥设施设备、装订台、压平机、整理台、专用设施设备等设施设备的位置和面积。房间高度应在3米以上,内设加热电源、上下水设施、并应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人工照明最好采用日光灯,人工光源分布合理,避免产生阴影。室内一般保持温度14℃—24℃、相对湿度50%—65%的适中温湿度,高温高湿地区应安装空调或其他机械通风设备,有条件情况下,可配备加湿和除湿、空气净化、消毒等设施设备。条件好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设仿真复制室、理化实验室、声像档案修复室等档案修复专业技术用房。

修裱大案

二、配备必要的档案修复基础设施设备

档案修改工作离不开必要的设施设备,必要的有裱台、干燥设备、整理台、装订台等。

(一)裱台

裱台又称案子或裱案,主要用于修补和托裱破损档案。一般采用长方形木质结构,选用结实、无节疤、经干燥处理不易变形木材制作,参考尺寸为长260—400厘米,宽100—200厘米,台架高度70—80厘米,台面厚度8—13厘米,可根据工作场地大小进行选择。

为较好地衬托破损档案的字迹、破损位置和纸张厚度,裱台台面最好采用大红、朱红或枣红色等红色油漆,台面制作要求平整、光滑、无缝、无杂质、无破裂、不变形、耐水、耐酸碱,达到不损坏原件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台面下可制作成柜体和抽屉,便于修复工具和耗材的放置。

(二)干燥设备

纸质破损档案在进行手工修裱处理后,一般需要在墙上进行自然干燥定型,干燥设备主要有纸墙、纸绷、板墙、贴板等。

1.纸墙、纸绷:一般采用木料制成框架后,用多层纸张贴层制成,主要是利用多层纸吸水方法来使修裱件进行自然干燥,适用于干燥地区使用。

2.板墙、贴板:一般采用木料制成框架后,用木板拼缝铺钉制成,板面成型后要求平服、严实、吸水性好。云南省档案馆档案修复中心根据场地结构和工作需要,定制了1面660厘米×230厘米固定板墙和30面120厘米×220厘米带轨道活动贴板,均采用3厘米和3.5厘米木料制成方框架后,用杉木板拼缝铺钉制成,既能满足大批量各种尺寸修裱件干燥定型需求,又能有效节约操作空间。

板墙

档案修裱机

(三)整理台

整理台主要用于对待修复的破损档案进行拆卷、去污、去酸、字迹恢复和加固等前期处理时使用。由于工作需要,台面最好采用耐酸碱、耐腐蚀、防水、防潮材料制成。云南省档案馆档案修复中心整理台台面采用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达标理化板,主框架为模具成型铝合金框架,表面进行环氧树脂静电粉末喷涂处理,承重≥300公斤/平方米以上,柜身采用优质防火板制成,同时整理台安装有除尘吸附和护眼照明设施。

(四)装订台

装订台主要用于对修复后的档案进行修整和恢复原形制时使用。档案修复处理完成后,需要对修复件根据原有形制进行折叠,将修复件四周多余部分补纸和托纸按照一定要求裁去,盖上压板,压上重物压平,从而恢复档案原有形制。装订台必须牢固结实,台面抗刀划、耐磨损,柜体承重强度高。如果条件有限,也可配合采用裁纸板对修复件进行齐边操作。

(五)修复常用工具

修复常用必备工具主要有棕刷、排笔、毛笔、启子、镊子、针锥、裁刀、裁尺、剪刀、喷壶、浆盆、垫膜等。

三、档案修复专用设施设备

为提高档案修复工作效率和操作的便捷性,许多专用的档案修复设备被不断运用于工作中,有力提升了档案修复工作现代化水平。

(一)档案修裱机

档案修裱机是由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与安徽省档案局联合研制的,并获得2000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成果特等奖。该设备主要可用于对各种破损的纸质类档案、图书、文献、资料等进行修裱,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册页、奏折、手卷、字帖等特长档案资料可一次性完成整件修裱,且不受场地限制和气候影响,工作效率可比传统修裱方法提高10倍左右,经过修裱的档案在机内就得到了烘干,简化了档案上墙的工序。该设备主要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批量修裱,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工;二是占地面积小、便于搬运,同时对环境要求低,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快速干燥,对于档案的传统修裱工作是有益的补充。

(二)多功能档案修复工作台

多功能修复台是在国家档案局的组织下,山东省档案局与齐元公司共同研发,为汶川地震后抢救档案专用设备,在抢救地震中损坏档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该设备是破损的纸质档案、图书等修复、除尘工作专用设备,桌体为钢板结构,桌面为雾化玻璃,其工作台面可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在内抢救档案时,档案中的灰尘、污物、霉菌、粉尘不会漂浮到工作间中,既有利于破损档案的抢救,又可净化工作环境,同时工作人员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保障了身体健康,对档案抢救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收集于垃圾袋中集中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可根据破损档案的损坏程度,对密封空间的湿度进行调节,便于抢救各种类型的破损档案。雾化玻璃台面下安装有底灯,背光式电光源低热辐射,含紫外线减少,减少了对破损档案修复时的二次紫外线污染损坏,同时还减少了修复时对工作人员造成的视觉疲劳、眩目等问题,方便工作人员清洁、揭粘、修复破损档案。

多功能档案修复工作台

(三)档案压平机

档案修复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皱褶、变形的纸质档案和修复后档案进行压平处理,档案压平机是档案修复工作中的一种常用辅助性设备。云南省档案馆档案修复中心选用的是档案修复专用压平机,该设备采用独特的反向力工作结构,在上压板下压的过程中,下压板机构同时会给予向上的顶力,上压下顶双向给力使压平过程可保持恒定压力,同时指针显示出压力大小,可控制持续保持恒定压力。另外,有的压平机在高压整平的同时,还具有高温去湿干燥的功能,实现快捷、高效的压平和干燥目的。

(四)修裱大案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修复中心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工作场地结构和面积,定制了长1200厘米、宽200厘米、高800厘米的大型裱台。裱台为全实木结构,台面厚度10厘米,油漆采用大红色土漆制成。大案可同时供多名修复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便于对大尺寸的破损档案、地图、手卷、册页、奏折、字帖、拓片、字画等进行修复操作。

除上述几种档案修复专用设施设备外,其它还有纸浆修补机、脱酸设施设备、高光谱成像字迹恢复设备、传统音视频档案数字转换设备、仿真复制设备、补纸染色设施设备等专用设施设备,各地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条件,进行选择性配置。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档案压平机

猜你喜欢

压平台面云南省
一种可拆卸式厚板压平机辅助压头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频电液振动台用台面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台面都上不了,怎么成功
风景画便签夹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基于两台面计重设备的云计重平台方案设计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