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盲人曲艺宣传队与胶东大鼓
2016-02-15赵敏
文・赵敏
威海盲人曲艺宣传队与胶东大鼓
文・赵敏
胶东大鼓是一种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说唱鼓书艺术。因其早期由盲人所创,演唱者也均系盲人,因此又称“盲人调”或“瞎腔”。据1990年版《栖霞县志》记载:“(胶东大鼓)在县内已流传数百年。早前音调较呆板,多为盲艺人演唱……”。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政府便把盲人们组织在一起,成立盲人曲艺宣传队,以三弦、坠琴、书鼓、日月板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街头巷尾进行演出。宣传队通过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胶东大鼓表演形式,为基层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促进移风易俗、增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百姓们闲暇之余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胶东大鼓的发端演变及流派
据刘洋所撰《胶东大鼓音乐文化考察研究》考证,早在北宋时期,山东就出现以“说诨话”唱长短句的形式。其创始者为说唱艺人张寿(张山人)。宋王灼《碧鸡漫志》有“熙丰、元祐间,兖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的记载。“说诨话”是山东出现最早的说唱曲艺形式。已知的山东说唱最早的鼓曲形式为山东大鼓(又名犁铧大鼓、梨花大鼓),产生于明代中叶,是由鲁北、冀南的民间说书形式发展而来。这一时期,与犁铧大鼓相对应的一种鼓曲形式在潍坊、惠民一带产生并流行,艺人自称“东路大鼓”。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在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出现了由“盲人调”发展而成的大鼓,即胶东大鼓。由此可见,山东地区鼓词类说唱音乐的生成,是自西向东逐步产生的。在胶东大鼓形成初期,说唱鼓曲比较有名的盲艺人有:乾隆年间(1736-1795)荣成籍刘学义、莱阳籍徐尚厚,道光年间(1821-1850)福山籍刘行有,同治年间(1862-1874)黄县籍丁戊辰,光绪年间(1875-1908)蓬莱籍杨大田等。以该曲种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早期来推算,距今的历史约 250 年。近现代以来经过几代发展,胶东大鼓又现了一批优秀艺人代表,如蓬莱籍梁前光、栖霞籍王志部、荣成籍彭润芝和梁前光之女梁金华等,均是胶东大鼓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早期盲艺人们手中只有简陋的节子和三弦,“盲人调”只是由一些简单的农家小曲组成,盲艺人以此走街串巷讨生活,演出以占卜为主的说唱。他们将节子板绑在左腿上,靠腿的颤动打板击节,自弹自唱。后来慢慢发展为以三弦、高架书鼓和月牙形、日字形钢板(简称“日月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胶东大鼓雏形,并在原来所唱的“靠山调”“志越调”“满洲转”等曲调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曲调类型。到了近现代,胶东大鼓表演又根据需要加入快板、二胡、坠琴、扬琴、琵琶等乐器。
关于“胶东大鼓”的名称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中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1949年9月著名大鼓艺术家梁前光进入青岛演唱后,由胶东文化工作者协会负责人江风等根据这些大鼓的曲调、语言、演出形式以及流行胶东半岛各地等特点,将其正式定名为“胶东大鼓”。
在胶东大鼓的发展过程中,其流派按胶东半岛三个海区分为北、东、南三个流派,三路胶东大鼓的艺术特色各具千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北路大鼓”主要流行于蓬莱、烟台等地;“东路大鼓”主要流行于文登、荣成、乳山等胶东东部沿海地区;“南路大鼓”流行于莱阳、即墨、海阳、掖县等地。这些不同路系的胶东大鼓都有其各自的代表人物和演唱特色。其中流行于现威海地区的“东路大鼓”,主要使用文登、荣成片方言,其唱腔特点是曲调质朴,少华彩而多口语化,富于说唱性,润腔吸收了京剧的唱腔元素。因“东路”为彭润芝所创,故威海地区的胶东大鼓又称“彭调大鼓”,现威海地区基本属于此流派。
胶东大鼓在威海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威海地区胶东大鼓主要依靠盲艺人传承。近代早期,包括威海在内的各地演唱“盲人调”的盲艺人生活颇为艰辛。在于会泳(乳山籍)所著《山东大鼓——犁铧大鼓·胶东大鼓》中有如下记载:“在春夏秋季时,三五人搭伙到远处去拉乡,夏夜的凉场,晚秋的街头,正是人们喜聚的场合,也正是艺人的露天书场。等他们饿着肚子唱过第一段书以后,村人们才自愿地捐出晚饭来,饭后还要继续唱下三四个钟头,这是为了向听众求碗明天的早餐,然后再睡在人家的闲屋偏厢里的秃坑上或草铺上,仲夏喂蚊子,晚秋磕牙邦,到了靠近十月天的时候,冬天的街头书场结束了,他们就只得回家去歇冬,这时他们最艰难的日子便来临了,因为他们的收入不是钱,而是饭,在严寒的冬季里就连饭也难弄到了,为了解决穿衣、零用以及冬天的食粮问题,占卦算命便成了他们的副业了。”初期的“盲人调”只是由一些简单的农家小曲组成,盲人们一年四季走街串巷讨生活,靠唱“盲人调”和算命维持生活。当时各地盲人都有一个行会组织叫“三皇会”,目的在于团结盲艺人,以便在走乡游方的谋生路上相互扶持,“三皇会”所在地也是支撑盲艺人信仰、生存、传习技艺的活动场域。
原县级威海市盲人曲艺队队员在进行胶东大鼓表演(摄影:于宁)
文荣威乳地区的盲艺人是在彭润芝的努力下,开始集中有组织地说唱胶东大鼓的。在荣成市政协编撰的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专辑《旗帜》一书中,收录了原荣成市文化馆孙德胜馆长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彭调大鼓”创始人——彭润芝的爱国事迹。文章介绍,彭润芝是荣成黎明村(原楼底下村)人,生于1911年,自幼双目失明,6岁从父学艺,拜大鼓艺人王三、康八为师。彭润芝早年贫苦,父亲和姐姐亦是盲人,十余岁时他曾赴朝鲜卖艺为生。上世纪30年代初,彭润芝从朝鲜回乡后,便组织荣成会唱的、会拉的盲人成立了“盲人三皇会”,串村演唱,以此解决盲人的生计问题。此后彭润芝经研习改造原来的胶东大鼓唱法,逐步形成了“彭调大鼓”的风格。当时农村娱乐形式很少,年关看京戏,平时只有盲人演唱,所以“三皇会”盲艺人的表演很受老百姓的欢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于1939 年在胶东建立了胶东抗日根据地。为了开展抗日宣传,胶东文协派人广泛接触盲人及盲人组织,发挥他们的作用,动员民众抗日。彭润芝积极响应号召,把“盲人三皇会”改名为“荣成县三皇抗日救国会”,并亲自担任会长。在他的感召下,救国会很快发展到40多人。他把这些人分成多组,每个组有组长、副组长,并有规章制度。他晚上演唱,白天创作,创作出很多新唱段,如《十里堡战斗》《坊里伪军故事》《血洒七里庄》《女担架队》,利用大鼓书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在整个抗战期间,彭润芝按照党的指示,利用特殊的身份和大鼓的说唱形式,走村串巷,宣传抗战,鼓舞群众,瓦解敌人。1940 年他参加了胶东行署特工股,在一次行动中被日寇逮捕入狱,虽遭受酷刑,亦坚贞不屈,在狱中还继续创作鼓词揭露敌人的恶行,后被地下革命工作者救出,被誉为抗战传奇人物。1942年彭润芝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他逐渐成熟起来。他经常只身一人深入鬼子的据点炮楼,以演唱为掩护,刺探情报。据原荣成市文化馆孙德胜馆长叙述,有一次彭润芝到鬼子碉堡里去唱,把“二鬼子”唱哭了,17名伪军直接投了降八路军。“彭调大鼓”质朴的艺术魅力让人赞叹!在彭润芝的影响下,盲艺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弟子王培芝、田培学等许多盲艺人都参加了革命队伍并入党。
2016年8月17日晚,荣成市盲人曲艺宣传队王培芝(左二)带领队员在荣成市寻山街道夼子河村文化广场进行彭调大鼓表演(摄影:于宁)
新中国成立后,彭润芝一直从事文艺宣传工作,被任命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他申请在青岛办了一所盲人学校,并首任校长。期间,他把“彭调大鼓”进行了系统整理,使其理论和实践都进一步规范,更具有时代感。1958年,彭润芝从青岛退休后回到荣成,在当地宣传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荣成县盲人曲艺宣传队”。1968年末,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彭润芝出席大会并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还获锦旗一面。
彭润芝一生创作了很多大鼓曲目,传统的有上百部,现代曲目也有十余部。为使“彭调大鼓”不失传,彭润芝收徒传授,最出色的徒弟是王培芝、田培学。1976年彭润芝去世后,这两个徒弟继承师傅的遗志,挑起了传承“彭调大鼓”的重担,他们又新增添了很多曲目,长篇有《审砖记》《青龙传》等。
长期以来,以荣成文化馆胡叶茂、孙德胜为代表的几代老馆长,与盲艺人打成一片,在生活上、艺术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地为他们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新精神的鼓词作品,使威海胶东大鼓在民间得以繁荣发展。其中,胡叶茂馆长创作的《相亲记》参加省地残疾人文艺汇演获金奖,孙德胜馆长也于近年创作十余部作品,如《女人泪》《如此孝顺》《选代表送代表》《十八大送春风》《市民创城齐行动》等,部分作品收录于其个人曲艺作品集《笑洒荣成》一书中。“彭调大鼓”直系传人王培芝组织下的“荣成盲人曲艺宣传队”,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时至今日仍串村走巷演唱不止,成为荣成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
威海地区胶东大鼓发展现状及抢救措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盲人曲艺宣传队以表演胶东大鼓的形式广泛地活跃在胶东地区。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已渐渐淡出舞台。为留住传统文化艺术,胶东各地都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传承保护措施。2006年胶东大鼓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路”梁派大鼓梁前光之女梁金华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胶东大鼓自身的典型特色,成为胶东半岛的文化标志之一。
威海地区胶东大鼓“东路”的传承主要依靠民间盲人曲艺宣传队的力量。近年来,盲人曲艺宣传队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威海地区胶东大鼓传承现状堪忧。一方面,过去这些盲艺人进行胶东大鼓表演主要由政府组织,盲人们依靠此技养家糊口。随着百姓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已逐渐减少,盲人曲艺文化宣传的收入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过去盲艺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同吃同住,遇有演出任务便结队摸索着步行到达目的地,现在由于官方组织的演出减少,曲艺队处于“半解散”状态,队员们实际居住地分散,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聚集起来比较难,走乡队伍也日渐缩减。
今年以来,为保护好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海市档案局启动了盲人曲艺宣传队寻访活动。通过寻访,了解到“彭调大鼓”第一代演唱人彭润芝已经去世;第二代传承人,没有去世、能登台演唱的仅有寥寥几个;第三代传承人基本没有。如荣成市登记在册的在世的大鼓盲艺人共有9人,其中65岁以上的6人,55岁左右的2人,剩余一名30余岁者学艺不精且不能登台;威海市区内能登台表演的现仅有4人,且无三弦表演艺人。人员断档已经严重制约“彭调大鼓”的保护与传承,因此抢救性地征集和保存这部分“活档案”迫在眉睫。
保护好胶东大鼓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威海市档案部门已启动相关寻访活动,并开展盲人曲艺宣传表演的音像档案采集及相关原始资料、实物档案征集入馆工作,建立起威海本土盲人曲艺宣传档案库,供社会查考利用。做好这项工作,仅靠档案部门存史留档远远不够。有关文化部门也可将档案部门搜集到的大鼓曲调进行二次整理,作为地域性音乐作品的创作素材,实现对胶东大鼓的“活体传承”。同时,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对老年盲艺人的关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
总之,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威海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