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提升的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以《GE群策群力工作方法》教学实践为例

2016-02-14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群策群力课程设计案例

陈 清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培训研究

基于能力提升的企业培训课程设计
——以《GE群策群力工作方法》教学实践为例

陈 清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对于企业培训机构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课程的自主开发能力。企业课程开发工作必须围绕如何更快、更好地开发出企业所需、支撑企业业务发展、支持能力提升的课程而展开。本文通过呈现具体的课程设计、开发和教学实践,探讨开发基于能力提升的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方法与路径。

企业培训;课程设计;通用电气;群策群力

培训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课程的自主开发能力, 对于企业培训机构而言,提升自主课程的研发能力, 让内部课程尽快发挥效用,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至关重要。企业课程开发工作必须围绕如何更快、更好地开发出企业所需、支撑企业业务发展、支持能力提升的课程而展开。本文以《GE群策群力工作方法》课程设计、开发、呈现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如何开发基于能力提升的企业管理培训课程进行了研究。

1 课程教学框架设计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设计,离不开对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中青年干部领导力塑造培训班的学员是集团公司人事部调训的后备干部,是中国石化中层干部中的佼佼者。从学员整体素质来看,这些学员在心理、年龄、经历和经验上都具有鲜明的共性,学员层次相对较高,受过多次的管理培训,有一定的理论积淀,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常规状态下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管理实践方面,他们在单位重要岗位上都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有丰富的管理实战经历和成功管理经验,是一群有管理自信的人,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灌输给他们的东西;因为身处职场,工作忙,时间紧张,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性非常强,期望学习内容对提高工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因此,课程的目的要明确,内容要与学员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同时确保这门课程是针对该群体设计的。

通过对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层层递进的三个阶段,并且每一阶段都设定了特定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见图1)。

图1 课程框架结构

第一阶段期望能够起到创设情境、激趣引学的作用,引导学员进入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动机,激发探究欲望。第二阶段要起到获得信息,意义构建作用。第三阶段则要达到放飞智慧,实践创新的效果。

2 选择教学内容

框架设计好以后,就要根据每一阶段要达到的培训效果选择教学内容。

本课程中,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群策群力的力量”。这部分主要描述通用电气的发展历程,通用电气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其中群策群力工作方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发学员对学习群策群力工作方法的兴趣。

第二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群策群力?”。介绍群策群力产生的背景,群策群力的理论基础,群策群力的特点以及群策群力为什么有效,帮助学员理解通用电气基于什么样的现实需求创造出群策群力工作方法,群策群力为什么能够帮助通用电气实现组织变革,使学员获得新的信息,完成建构意义。

第三阶段主要探讨“怎么做群策群力?”。这部分主要介绍一个完整版的群策群力运作过程。通过对GE群策群力全流程的概括、归纳和分析,对群策群力在中国的实践分析以及与中国石化经营改善活动的比较,使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纳入到学员的认知结构中,帮助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群策群力工作方法的精髓,并能够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群策群力工作方法。

3 教学实施

课程内容和架构确定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员去探究和思考,是教学实施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群策群力工作方法》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一群有丰富管理实践和一定管理自信的企业优秀中层干部,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说教和灌输给他们的观点。那么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与激发学员的内、外互动,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建构,促使他们自我反思、提高能力是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教学实践中,本课程主要以案例教学为载体,综合运用了各种培训方法。 引导与激发学员达到意义建构思维创新的目的。

3.1 复合案例

在整个课程是一个大案例的情况下,设计大案例中包含3个小案例,3个案例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第一案例是顶级公司群策群力,介绍了顶级公司群策群力的全过程,帮助学员能够更感性地认识群策群力,消除到底怎么做的疑惑。第二案例是华润集团群策群力,是洋为中用的例子,是群策群力在中国的实践。通过这个案例强调任何的管理方法都要与管理环境相结合,我们要根据自己管理环境的实际情况运用群策群力工作方法。第三案例是中国石化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活动,与实际工作的结合,通过与群策群力工作方法的比较,发现中国石化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让学员觉得学习更加有意义。3个案例层层深入,相互配合,使学员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发展。复合案例增强了案例教学的迁移性和覆盖面。

3.2 概括归纳

小组讨论、研讨分享之后,学员往往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丰富的、凌乱的信息,这时候,如果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员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自己思维和价值观。概括、归纳使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纳入学员的认知结构中。

本课程中没有试图给出群策群力的定义,GE的杰克·韦尔奇从来都不对群策群力进行描述。他说:“当我们在描述某样东西“可能”是什么样子时,很容易就变成描述它‘一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GE的群策群力在各个工厂、各个部门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并不一致,而是根据问题不同,条件、环境不同而各有特点。为了激励学员积极探索,引发思维,教师阶段性地要求学员进行概括归纳。第二部分结束,要求学员进行概括、归纳,分享。第三部分结束后,再次要求概括、归纳,目的是使学员在前一轮深入的思考之后,再重新去思考。这样,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学员自己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提炼出来的。

3.3 设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设问问题引导学员思考很有用,问题应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挑战性,能激起学员的好奇和兴趣,引导进行深入探究。

群策群力被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大家一起为工作献计献策。事实上,GE的群策群力是韦尔奇调集了堪称世界顶级的顾问和商学院教授30多人,经一群西方管理大师们共同研讨琢磨出来的一套方法论。他们组成项目组,做了充分的设计和规划。每一个流程、规定、要求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动机。

通过设问,能够让学员进一步探究“在相似的情景下我怎么做?根据我的选择,我所坚持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价值取向是什么?GE群策群力这么规定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从而深刻理解群策群力方法、流程、规定背后的管理思想和动机。

3.4 游戏悟道

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视频游戏,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游戏中感悟深刻的道理。例如在怎么让学员理解、认同“团队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并且印象深刻时,本课程是用“看不见的大猩猩”游戏来让学员自己体会人类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只有集思广益、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4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感悟

4.1 师生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企业培训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过去教师在理论和知识上占有绝对优势的状态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师生关系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真正的培训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课程设计的目标应该是为学员设计一个完整的精神体验过程。教学中要注重构建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名学员在极大的兴趣指引下理解和接受知识,在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4.2 要尽可能满足课堂内不同学习风格学员的需求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不同的学员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每种学习风格都有其偏好的学习方法。一位好的培训师在设计和培训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满足各种学习风格的需求。并且要能够根据培训内容的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让学员能够以最有效果、最具效率的方式掌握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知识性内容,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归类、帮助学员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涉及态度的内容,说教就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这时如果设计出结果与学员固有的信念形成强烈反差的场景或游戏,通过反差激发学员讨论、质疑和反思,或许更加有效。技能类的内容则一定要让学员练习,并且反复强化,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4.3 正确认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培训行业讨论的永恒话题。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根本,学习者往往从培训主题就判断是否参加你的课程,内容虽然不能直接帮助学员解决问题 ,但一定可以帮助学员提高思考问题的高度。

培训内容确定后,形式也很重要。800多年前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就提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内容有了,教师如何教?学员如何学,就有个方法问题。怎么教才能让学员吸收转化更多?内容就在那里,但演绎内容的形式却可以层出不穷,方法是否合适,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好的培训方法能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让人弥久难忘。因此,课程设计不仅在内容上,还要在呈现方法上下大功夫,这样的课程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1] 吴卓琪. 干部培训的互动式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 戴维·尤里奇,史蒂夫·克尔,罗恩·阿什克纳斯. GE告诉你:“群策群力”为什么有用[J]. 中国机电工业, 2011, 06: 34-36.

[3] 蔡依芹. 干部培训互动式教学初探[J]. 大众科技, 2009, 10: 167-168.

A Study on the Designing of Corporate Training Courses Aimed at Improving Competencies—A Case Study of the Training Course “The GE Work-Out Method”

Chen Qing
(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012, China)

For corporate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lies in the ability to develop courses independ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training courses must focus on how to deliver in a better and faster way training courses needed by the company that can support it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etency improvement of staff. The paper takes as an example the training course “The GE Work-Out Method”, including the designing,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of the course, to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developing management training courses aimed at improving competencies.

corporate training, course design, General Electronics, Work-Out

2016-8-25。

陈清(1966—),女,江苏省南京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电子邮箱:chenq.glgy@sinopec.com。

猜你喜欢

群策群力课程设计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群策群力,共抗“非瘟”
中秋明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群策群力 提高配器研究生教学水平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