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影响探究

2016-02-14肖渊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100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65500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地流转展望土地利用

王 倩,肖渊实,余 劲(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100;.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研究综述·

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影响探究

王 倩1,2,肖渊实2,余 劲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摘 要在农地流转的影响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了改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全面探析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以期阐明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文献的梳理得出:农地流转中,“非农化”及“非粮化”倾向明显,且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收益、政府引导是三大主要驱动力;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劳动投入减少,劳动产出率提高;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国内外学者仍存在分歧,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研究不够系统深入,未考虑土地流转市场、地权稳定性、农户类型、流转方式、流转用途等因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政府应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地权稳定性出发,但如何避免流转农地“非粮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未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地流转 农户 土地利用 影响 展望

0 引言

近年来,农地流转在解决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造成的低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核心环节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不断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农地流转后土地经营主体发生了改变,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及利用效果有何变化,这都成为亟须回答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全面回答在农地流转的影响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投入如何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效率是否提高,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未来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影响的主要研究方向。

1 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土地利用结构具体体现在土地结构和土地种植结构两个方面,农户在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下,农地正逐步由传统的大田作物向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水产养殖等地类转化[1]。农地流转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由农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等其他类型土地,即流转农地“非农化”;另一方面则是种植结构的变化,农地流转后农业种植结构“五增一减”,“五增”指水产、蔬菜、瓜果、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增加,“一减”则指粮食作物减少[2],流转农地“非粮化”倾向明显。

从数据来源看,一部分学者从RS和GIS技术获取的宏观数据着手,如钱昱如等[3-4],而多数学者则是基于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如张丽君等[5]、易小燕等[6]、杜文星等[7]。研究方法以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法为主,将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农地面积或者农地利用变化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地流转率 (农地流转面积/农地基础)或者流转面积衡量农地流转的程度,实证分析结果一致显示农地流转率/流转面积对农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有正向影响。然而,农地流转对农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及推动主体密切相关,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越成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也就越明显;将土地流转市场分为政府引导、集体推动和农户主导三种类型,发现在政府引导下耕地面积明显萎缩,集体推动下耕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户主导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较为明显[8]。最后,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随着流转率的增加,农地利用变化在各地均表现出增加的态势,但区域差异的存在使各地农地利用变化幅度不同。易小燕等[9-10]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浙江和河北两省农户农地转入后“非粮化”行为及规模的主要因素,认为转入方式影响了农户转入农地的“非粮化”种植行为,流转租金影响了农户的“非粮化”种植规模。

流转农地“非农化”或“非粮化”主要受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收益、地方政府引导三个因素的驱动[3,11]。首先,由于我国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多数农地流转是农民自发进行的,未签订正式合同,流转双方在权利义务不明确的情况下忽视了农业用途不改变的政策规定,为获取更多的收益,通过养殖、建厂等将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其次,粮食作物比较收益低导致了流转土地“非粮化”倾向明显,近年来,土地流转价格、劳工价格和物质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加剧了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的局面。单从流转价格上看,2013年土地流转的平均价格约是2004年的2.5倍[12],较高的土地租金衡量了转入成本,为弥补成本并获取更多的收益,农户倾向于种植非粮作物,且“非粮化”种植规模随租金的提高而增大[10]。最后,大规模的农地流转一般由政府引导,地方政府的引导对流转农地“非农化”或“非粮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政府将流转规模作为政绩考核标准,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招生引资,改变了流转农地的农业用途;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通常会优先发展果树、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加上对种植大户的支持力度不够,粮食生产得不到重视,流转农地“非粮化”进一步加剧。

2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

农地投入是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经济行为,农户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到农地中以进行农业生产[13]。农户在家庭就业结构、支出结构、政策、文化程度、农地经营规模、信贷能力、教育培训支出、生产资料购入价格、公共投资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下作出生产决策[14-15],确定农地投入的类型和数量。在农地流转中,由于不同主体间的资源禀赋、农地经营目的等存在差异,以及同一主体在农地流转前后经营农地面积发生改变,农地投入必然会发生变化。农地投入大体可以分为劳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产三项,目前,农户的农地投入主要表现为家庭劳力投入和流动资本投入,雇佣劳力及固定资本投入相对较少[14]。

农户转入土地后,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更加方便,有利于降低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进一步减少劳动力成本[16]。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时,劳动力存在固定投入,如排队等待使用机械和灌溉设备、从居住地往返农地等发生的劳动投入,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可变劳动投入不变,固定劳动投入减少;二是随着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变得紧缺,农户选择提高机械化程度以达到节约劳动力的目的。王倩等[17]实证研究表明,在粮食主产区,农地转入行为使转入户小麦每667m2劳动时间投入减少6.28h,玉米减少36.14h;然而,在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下,农户对小麦、玉米的每667m2流动资本投入分别增加8.27元和15.17元,农地转入行为对玉米劳动投入和流动资本投入影响显著。此外,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时将流动资本投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且一致认为农地流转使长期投资减少,而短期投资如何变化尚未达成一致。蔡昉等认为农地流转后转入户的短期投资无明显变化,长期投资减少,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趋势,而杨钢桥等[18]和王倩等[17]结果表明农地流转能够促进农户增加短期投入。Gao et al.[19]发现农户更愿意在自家地上施用有机肥,即农户在转入地上的长期投资少于自家土地。农户在土地上进行的长期投资短期内难以收回,当农户预期土地可能被收回时,为避免损失,通常不会增加长期投资,故农户在转入地上施用的有机肥较少,在转入地上兴修灌溉水利设施则是少之又少。

值得注意的是,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与农户类型、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农业生产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地权稳定性等息息相关。当土地市场较为完善时,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投资的较小[20],土地市场不完善时,农户的农地投入积极性则会受到抑制[21];地权稳定性较高时,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投入水平较高,随着地权稳定性的减弱,农户的长期投入减少[22]。杨钢桥等将农户分成利润型和温饱型两种类型,由于两类农户的经营目的和资源禀赋等不同,农地流转率对其农地投入的冲击效应也存在差异;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农户农地流转的市场参与程度的提高都有利于农地投入的增加;另外,农业生产行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也越显著[18]。农地投入一方面体现了土地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各类农产品产量的微观基础,全面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进行的研究中对外界因素的考虑欠周全,在未来的研究中,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3 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土地利用效率直接反映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果,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多从劳动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等几个方面进行。李谷成等[23]和孙屹等[24]一致认为劳动生产率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即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劳动产出。虽然单位面积劳动投入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逐渐减少,但并没有以牺牲产量为代价,在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劳动产出率随着规模的扩大所有提升。至于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下面将对学术界的两种观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观点认为,农地流转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生产率。范红忠等[25]认为在不同土地经营规模条件下,土地种植面积越大,土地生产率越高。贾生华[26]认为农地流转后,大部分种植大户的土地绩效得到提高。朱建军基于实证分析得出土地生产率能否提高与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土地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发挥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推动作用[27]。陈圆圆等[28]基于晋西北296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农户的土地转入行为对土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农户转出土地后土地产出无明显变化。黄祖辉等[29]以稻农的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得出流转户的技术效率高于未流转户,但对流转户而言,地权稳定性不同的承包地块与转入地块的技术效率并无显著差异。陈海磊等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土地资源存在着配置不当,流转前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激励农户转入土地,中国农村土地从低效率农户转向高效率农户手中,土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30]。刘涛等[31]基于江苏省南京市274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各类农户按综合产出率进行排序为:转入户>未转出户>转出户,土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Klaus Deininger[32]认为土地租赁市场和行政分配都能实现土地的重新配置,但土地租赁市场在提高农业生产能率方面效果更明显,尤其在交易费用降低时。Bryan Lohmar[33]及Hisatoshi HOKEN[34]基于对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指出转入户的边际产出显著高于其实际支付的土地租金,转出户获得的租金收入则等于土地边际产出,转入户更高的技术效率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地流转后土地生产率并无明显的提升迹象。贺振华[35]认为土地流转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生产要素的加入,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未发生变化时,土地生产率并不会因农地流转而提高。Haoran Yang[36]通过贝叶斯分析认为农地流转有利于将土地从低效率生产农户转向高效率生产农户,但并不能提高农户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农地流转有增加土地利用效率的潜力,但在不完全市场中该潜力难以实现。Yotopoulos和Nugent[37]认为农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但农业生产规模收益递增未必会发生,有可能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或者递减的情况,因此土地利用效率并不一定因规模的扩大而有所提高。

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农地流转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农地流转能否使土地产出率提高方面仍存在分歧。概括而言,土地流转能否使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区域资源禀赋,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土地抛荒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农地流转使抛荒土地得以重新利用,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保障,农民对土地有较高的依赖性,流转前的土地利用程度已处于较高水平,流转后若不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将难以提高。二是农地流转前后的农地经营规模[38],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存在适度规模,若农户通过农地流转实现了最优农业生产效率,此时农地流转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有正向作用。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时,农地流转是农户综合权衡下所做出的理性行为,此时农地流转能促进土地从低效率生产者转向高效率生产者,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四是地权稳定性,农户更愿意在地权稳定性高的土地上增加长期投资,技术效率通常也会随着长期投资的增加而提高。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得知农地流转使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是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明显,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收益、地方政府的引导是主要驱动力。其次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土地规模效应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达到了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单位面积劳动投入减少,加之农业生产不以牺牲产出为代价,故劳动产出率随着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所提高。再次,农地流转中的地权不稳定性使农户的长期投资减少,但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农地生产市场化程度、流转方式的不同,导致农地流转对农地短期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农地流转是否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内外学者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农地流转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农地流转后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并无明显的提升迹象。

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与地权稳定性及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有利于规范流转合同,使流转双方明确权利和义务,农户能够遵守不改变农业用途的政策规定,有效避免流转农地“非农化”;其次,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有利于农地从低效率经营主体转向高效率经营主体,农地投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地权稳定性越好,农户越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土地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农户的技术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鉴于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不成熟的现实,我国政府应着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农地流转交易场所或者中介服务组织,提供土地供需信息,促进农地流转公开、高效、公正的进行;此外,政府还应着手提高地权稳定性,完善相关保障措施。维持土地产权30年不变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流转土地的地权稳定性。

4.2 研究展望

学术界针对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然而,现有研究仍有其不足之处,未来仍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首先,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能有效防止流转土地“非农化”,但如何解决流转土地“非粮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存在分歧,这主要是由于研究中没有将各种外生变量充分考虑在内,土地流转市场、农业生产市场、地权稳定性、农业生产目的、流转途径、流转方式不同时,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可能会出现影响方向相同,影响程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也会出现影响方向相反的情况。因此,仍需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重视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作用机理,为提高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鹏,黄贤金,陈志刚等.区域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农户行为响应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自然资源学报,2003,18(03):319 ~325

[2]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厅联合调查组.农村土地流转:新情况、新思考——浙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1,(10):11~18

[3] 钱昱如,邱道持,王玲燕.农地流转中耕地用途变化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忠县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05,25(04):298 ~302

[4] 钱昱如,邱道持,王玲燕.流转农地用途变化驱动力研究——以重庆市忠县为例.乡镇经济,2009,(5):13~16

[5] 张丽君,黄贤金,钟太洋,等.区域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资源科学,2005,27 (6):40~45

[6] 易小燕,陈印军.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0,(6):2~10

[7] 杜文星,黄贤金,方鹏.基于农地流转市场分析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浓厚调查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5,(6):3~7

[8] 马育军,黄贤金,许妙苗.上海市郊区农业土地流转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差异性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 (5):117~121

[9] 易小燕,陈印军.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0,(6)2~10

[10] 易小燕,肖碧林,陈印军.基于农户调查的农地使用权流转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5):42~47

[11] 武峰,陶志刚.对天水市麦积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2):138~142

[12] 余劲,王倩,卢欣丹.小麦主产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国发展,2013,13(06):62~68

[13] 靳艳艳.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4] 陈梦华,杨钢桥.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0~94

[15] 刘荣茂,马林靖.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五县区为例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12)22 ~26

[16] 徐秀英,任腾腾,陈高杰,等.林地流转对农户林地投入的影响分析.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4):463~469

[17] 王倩,余劲.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冲击效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5(4):27~33

[18] 杨钢桥,靳艳艳,杨俊.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基于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10,(9):18~23

[19] Gao,L.;Huang,J.and Rozelle,S.:Cultivate Land Rental Market and Investment in China,Center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rking paper,2010

[20] Miehael Carter,姚洋.工业化、土地市场和农地投资.经济学,2004,3(4):983~1002

[21] Pender JL,Kerr JM,Determinants of farmers'indigenou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vestments in semi-arid India,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Vol 19,113~125

[22] 郜亮亮,黄季焜.不同类型流转农地与农户投资的关系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4):9~16

[23]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经济学,2009,9(1):95~124

[24] 孙屹,杨俊孝,刘凯辉.农户农地流转的土地生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玛纳斯县为例.干旱区研究,2014,(1):93~101

[25] 范红忠,周启良.农户土地种植面积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38~45

[26] 贾生华,田传浩,张宏斌.农地租赁市场与农业规模经营——基于江、浙、鲁地区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3,(1):37~45

[27] 朱建军,郭霞,常向阳.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效率影响的对比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1,(4):74~78

[28] 陈圆圆,安详生,凌日萍.土地流转对农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以晋西北地区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45 ~49

[29] 黄祖辉,王建英,陈志钢.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土地细碎化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4,(11):4~16

[30] 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中国农村经,2014,(7):61~96

[31] 刘涛,曲福田,金晶,等.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资源科学,2008,30(10):1511~1516

[32] Deininger,K.and S.Jin.2005.The Potential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vic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8:241~270

[33] Bryan Lohmarm,Zhaoxin Zhang and Agapi Somwaru.Land Ren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August 4~8th.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Chicago,Illinois,2001

[34] Hisatoshi Hokzen.Development of Land Rental Market and Its Effect on Household Farming in Rural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in Zhejiang Province.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c Discussion Paper,2012,NO.323

[35]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改革,2003,(4):87~92

[36] Haoran Yang.Land Rental Marke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A Bayesian Perspective.The Contribution of young researchers to Bayesian Statistics.2014,(63):197~200

[37] Yotopoulos,P.A.and J.B.Nugent,Economics of Development:Empirical Investigations,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6

[38] 田洁玫,杨俊孝.新疆自治区农地流转规模效益与风险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75~81

THE INFLUENCE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ON HOUSEHOLDS'LAND USE

Wang Qian1,2,Xiao Yuanshi2,Yu Jin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2.Qujing Normal University,Qujing Yunan,655000)

AbstractFarmland cir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China's rural land reform,and it has been seen as the most feasible mean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land use in rural areas.Farming inpu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s it can reflect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directly.Inputs and outputs in food crops production are the micro-foundation of China's food security.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rmland circulation,households'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benefit and land use efficiency have changed a lot.Based on documents and inductive comparison metho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on households'land use,and to illustr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this fiel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armland circula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ouseholds'land use,"non-agricultural"and"non-food"situation is pretty serious under the effect of farmland circulation,and it is worsen by the force of land market,land earnings and the government's guide.With the land scale becoming larger,labor input in land per unit decreases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mproves.There is no conclusion whether land circ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land input and land productivity,lack of system analysis may explain this,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rent market,the stability of land rights,the destin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and circulation mode all play a role in this process.When the land market is mature,the effect of land circulation is small.The higher stability of land ownership is helpful to increase long term investments,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nt market and farmers'participation degree of land circulation are in favor of the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land input.To give full play the role of the farmland circulation,government in China should develop the land rent marke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land rights.So,whether farmland circulation can improve land productivity decides on four factors,the first one is the regional resources endowment,the land use efficiency will not improve without changing the wa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quality production factors;the second one is land scale before and after farmland circulation,and it is most effective when moderate scale is achieved;the third one is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land circulation market which can encourage efficient producers to rent in more farmland;the last one is the stability of land ownership.However,how to avoid"non-food"situation of rent in farmland so as to protect food security is a problem that demands prompt solution.On other side,the effect of land circulation on land use is not immutable,it is determined by various factors,so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is field need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in the future.

Keywordsfarmland circulation;household;land use;influence;outlook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2-0231-06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239

收稿日期:2015-08-09

作者简介:王倩 (1990.07—),女,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肖渊实 (1974.03—),男,云南富源人,硕士、副教授。※通讯作者:余劲 (1969.12—),男,湖北英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不动产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Email: yujin@nwsuaf.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反贫困视角下生态移民政策的农户响应及经济效应研究——以陕西省南部地区为例”(71373208)、“农村公共政策个体风险研判实验及拟合匹配研究--以陕甘鲁豫1600农户为例”(715732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专项重点项目“小麦主产区土地流转现状及机制构建”(Z109021312),西部发展研究院定向委托项目“农地适度规模化背景下新型粮食生产体系构建研究”(Z101021521)

猜你喜欢

农地流转展望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农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襄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