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2016-02-14周宏李欣王芳刘斌王星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

周宏 李欣 王芳 刘斌 王星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长春 130117)



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周宏李欣王芳刘斌王星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长春130117)

摘要:以“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载体,构建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网站,内容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教师信息、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材料、学习方法、考核办法、课程作业、括展资源、答疑讨论、课题库、在线测试等。促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到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使课堂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网络教学与课堂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Course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ic Biology in TCM

ZHOU Hong, LI Xin, WANG Fang, LIU Bin, WANG Xingyun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website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Pathogenic Biology course, the content module include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er information, teaching calendar,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course assignments, exhibition resources, question answering, online testing, etc.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teacher, to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initiative learning mode, to make the classroom and the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ly,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Keywords: Pathogenic Biology; Medical Immunology; network course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具有如下特点:①发展快:书本上的多是一些经典内容,而且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难以及时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新成果和新进展,也难以体现现实中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最新状况;②课程内容抽象、理解困难;③课程的讲授安排与临床学科课程的设置有一段距离,学生没接触过临床问题,无法切身体会本课程与临床的关系及与将来工作的联系,难以引起对相关知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应用传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素质教育;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好网络课程教学系统。通过网络课程补充更多的相关疾病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加深学生对学科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把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建设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并进行实践。

1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构建

1.1构建原则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坚持课程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充分利用先进的“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制作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从培养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入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一个适应学生自学与训练、教师备课与辅助教学、方便师生教学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学科理论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在建设微生物网络课程时采取“分布建设,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方针去进行[2]。

1.2编写网络教学内容内容板块是微生物网络课程的中心和重点,按照国家教委的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网络平台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编制相应课程网络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师信息、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学材料、学习方法、考核办法、课程作业、扩展资源、课程讨论、课程问卷、在线测试等。主要供学生课后进行预习、自学使用。课程内容遵循系统性和应用性原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虑了对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学习需要,选取适合中医专业的规划教材所有章节的文本内容;通过大量呈现临床图片、病例、病例讨论等临床鲜活的资料来再现临床,并通过案例教学来模拟临床,帮助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3修改、补充、完善教学材料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制作了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电子教案,PPT课件。它包含有各种图形、动画、音像资料,我们将按照网络课程的需求进行补充、完善。录制教学录像片,将授课教师讲解重点章节内容制成录像片,增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对主讲教师理论授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网络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纸制教材的局面,形成了具有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片的新教材体系。

1.4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资源库,其内容包括有图片、音效、视频、动画、录像等。网上各种资源库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教得比以往会更加得心应手,让学生学得比以前容易许多。

1.5资源共享以“清华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载体,构建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网站,力求达到规范标准,并实现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主要工作包括:①填写并及时更新或补充课程组教师基本信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指导学业或学术问题;②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课程各章节的学习目的。③上传针对各个专业学生的详细教学日历,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参考;④提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及成绩构成方案,内容详细准确,为学生合理安排自身学习行为、树立学习目标提供有效的指导;⑤介绍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并对如何学习该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尽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⑥发布课程课件、录像、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减轻学生课堂学习负担,为学生的有效预习与复习提供帮助;⑦整理和完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试题库,为学生锻炼自身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检验课程内容掌握状况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单元测试、章节测试、综合测试等。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⑧拓展资源,该模块设置与学习内容高度相关的学习论文、学习案例、相关网址,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启发学生思维[3]。⑨设立网上答疑讨论模块,可以让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公开回答。不仅可以为学生解惑,而且可以让所有登录网站的学生都可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网上交流,实现错误的针对性评判、分析和改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纠错,将适当的质疑内化为自觉行为,深化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6利用网站互动性利用课程网站良好的互动性,设计多种模式的同步式或异步式的协作学习活动;结合课堂教学,举办“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自主学习汇报比赛”等学习活动。

2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实践体会

本网络课程主要在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应用,为教师和学生建设了新的教学和学习的平台。学生在使用本网络课程时,可先阅读课程教学大纲以了解各项教学内容的层次属性,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基础、喜好、能力等进行选择性学习[4]。通过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使学生教师双方受益:

2.1学生方面①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内容齐全,界面简洁,容易操作,使用价值高。通过两门课程网络的持续建设,为学生引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源,来源既包括课程组教师自行制作的,也包括兄弟院校共享的;不仅有国内资源,更包含国际上关于学科前沿知识的资料。学生可在课余时间随时参阅这些资源,节省了搜集时间,为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在参阅资源的同时,学生不仅获得和巩固了知识,也充分拓宽了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②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及PowerPoint课件等教学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制作精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③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学生在交流氛围愉快轻松的学习社区中,敢于提出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讨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利用学习社区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术问题的兴趣。教师以友好的方式加入讨论,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引导。④多方面能力获得认可。学生在课程网站上的学习活动痕迹将被系统自动记录,将这些痕迹作为对学生学业评定的一项指标,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点使评价转变为过程式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出来的多方面能力获得认可。使学生不再仅仅为了获得最终考试的分数在期末突击,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平台不仅能为资质好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开拓视野的平台,同时也为基础差或平时课堂上不善于交流的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提高其自信心。⑤提升综合能力。学生参与到课程网络的构建、管理过程中,参与到课程活动的策划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增进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2.2教师方面①促进师生交流。通过网络学习社区内的交流,以及课堂研讨时间中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充分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②促进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基础,教师发布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话题将得到相关学科教师的响应与讨论,可促进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科研协作,利于交流与合作的开展。③拓宽视野,引入新思路。在充实网络资源、师生交流、教师间交流的同时,教师自身的视野得到拓宽。很多观点都可能激发教师灵感,为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引入新的思路。对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师而言,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大量收集教学资源,深入地研究教材,不断地修改教学课件,学习如何将教学内容与网络手段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等。因此其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3 结束语

网络教学,不只是传统教学的补充,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网络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网络课程将成为未来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中医学校广泛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奠定基础,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祖国医学卫生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服务大众健康的高素质的中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平,马廉兰,谢水祥.病原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31-132.

[2]李剑,莫薇,陈丽等.基于Blackboard平台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18):143-144.

[3]张敬如,张锡林,徐文岳,等.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构建[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107-108.

[4]姜昕,孙锦霞,郑月娟,等.注重兴趣培养在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8(3):4-5.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苏鑫2015-11-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ZD15055)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17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32-03

猜你喜欢

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生《医学免疫学》研讨型教学方法的探索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新时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