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研究
2016-02-14张颖文峰
张 颖 文 峰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学习型组织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研究
张 颖文 峰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入手,探寻学习型组织理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契合度,将管理学经典理论迁移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中来,结合学习型组织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的内容,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型组织;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直以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4年11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想萌芽;2004年发布的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随后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有关文件,正式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理论入手,尝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习是组织成长的根本动力,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对该理论的应用,对管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学习型组织指的是“在组织中,组织成员有着共同认可的愿景,能够不断学习,培养起系统思考能力,不断突破员工个体和组织的能力上限,全力追求实现共同的愿景,从而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彼得·圣吉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分别为: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改善、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契合度分析
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中,首先要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契合度,理论迁移是否具有可行性。
1.共同的人性假设
一个管理理论的提出首先要设定人性假设,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不是以“经济人”、“复杂人”等常用人性假设为前提,而是以“学习人”、“团队人”、“创造人”作为该管理思想的人性观。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人是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并且具有无限创造力的,一个组织获得发展的最终动力源自学习和创造。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有关数据显示,当今的辅导员队伍以80后为主体,学历大多为本科或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学习型组织设定的人性观,具备建立学习型辅导员组织的前提条件。
2.共同的支撑理论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要素为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心智模式改善、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这五项修炼当中,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理论等方面的基础学科背景,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些基础学科理论的支撑。
3.共同的培养目标
学习型组织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都将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型组织就是要激发个体的学习能力,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成为组织的增长点,通过提升自我来提高组织竞争力,最终的落脚点是发展人、培养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是让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更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让辅导员队伍受到尊重和重视[2],让辅导员职业路径更加顺畅,使辅导员个体得到发展和培养。
4.共同的工作方式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摒弃为了工作而学习,而是要主动学习,挖掘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他日常工作时,大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需要通过主动学习理论和经验来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在辅导员队伍发展中,不断强调辅导员要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努力提升专业素质,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指导工作。所以,二者在工作方式上也基本能够契合。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障碍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落实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规定,努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但是在现代科技及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多源化、碎片化导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端化。90后为主体的在校学生群体具有思想独立、情感丰富、个性张扬等特点,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存在诸多障碍。
1.事务性工作繁重,工作创新不足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等辅导员经常在网络上和生活中自我调侃的话语,反应出当前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重,尤其以各类事务性工作为主。大部分高校均要求辅导员24小时保持开机,随时待命。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远不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包括迎新工作、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党团建设、资助工作、评奖评优、就业工作、应急事件处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请假、考勤等日常工作,基于院系教学管理的行政事务、院校各部门布置的相关任务等。大部分辅导员常年疲于应付此类事务性工作,缺少自我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更无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研究。而开展相关工作也大部分是依靠一代代辅导员的经验相传和自己的一些固有想法,缺乏理论学习和更广泛的交流,导致工作缺乏创新性。
2.职业认同感低,社会地位不高
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年龄断层,流动性较大,职业寿命比较短。上海某高校调查显示只有21.5%的辅导员工作年限超过5年,甚至有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干满4年才可以换岗位。大部分辅导员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但仍然对辅导员工作岗位缺乏信心,归根结底是辅导员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认同感低。一方面是高校强调科研和学术等硬性指标,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一个职业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更多的人是把辅导员理解成班主任或行政工作人员,不认可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对职业发展没有更多的关注,没有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去看待[3]。职业认同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实践过程中对该职业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的体验和感悟中形成的,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心理基础。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岗位缺乏职业认同感成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3.管理机制不完善,职业路径不通畅
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目前笔者所在省市的辅导员培训系统已经逐渐搭建起来。入职前组织辅导员入职培训,入职后每年安排辅导员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市级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进行不同主题的学习,同时建立了辅导员在线学习平台等培训系统,且将辅导员的培训学习与评奖评优、报考博士、出国研修等各项利益挂钩。但仍然缺乏有效的考评措施和反馈机制,辅导员对待培训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大多报以完成学时任务的心态,培训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另外,中央文件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为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大部分辅导员参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技术职称,但辅导员可以申报或参与的专业科研课题并不多,因而辅导员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缺乏竞争力,打击了辅导员的职业信心和积极性。
四、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路径
基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队伍建设中的障碍,尝试从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入手,探索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主动提升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自我超越这项修炼的真谛在于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有正确的判断,通过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实现创造和超越。
第一,明确职业规划。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规划,不能因为繁琐的日常工作而忽略了自己原本的初衷,使工作变得机械化、重复化。辅导员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肩负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要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规划,务必要厘清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并为自己的最高愿望而努力。
第二,注重主动学习。辅导员承担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除了教学外的大部分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工作,这种工作状态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对辅导员一专多能的要求也不会改变。因而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感性,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宽阔的视野。辅导员要立足事务性工作繁重的现实条件,不单纯依靠院系、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来被动或完成任务式学习,树立自学意识,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培养自学能力,强化危机意识,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组织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提升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明确自身定位
彼得·圣吉认为,心智模式对我们的所作所为具有巨大影响力,因为心智模式影响我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
第一,充分尊重和重视辅导员职业。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度以及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辅导员的自我认知和定位[4]。因此,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首先要求系统内的相关部门调整心智模式,突破思维定式,摒弃对辅导员工作缺乏专业性的错误认知。辅导员自身也要调整对本职业的认知,将辅导员岗位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第二,明确自我认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反思,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正视能力素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能够自己否定和自我重塑,打破陈旧的定势思维。要善于沟通交流,向周围的同事以及学生表达想法,听取意见和建议,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断学习和进步。
第三,创新工作思路及方法。数据时代的到来,辅导员面对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果仅仅依靠自己存储的经验,靠“吃老本”来开展工作,工作局面将会十分被动,工作效果亦不理想。因此,辅导员需要改善固有的心智模式,大胆尝试和创新工作方法。
3.建立共同愿景,达成高度共识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对于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共同愿景,组织成员才有机会实现“创造性学习”。
第一,形成共同愿景。辅导员队伍中每个成员的个人愿景务必与组织的共同愿景相统一,这样每个人在为自己个人愿景努力的同时,也乐于看到整个组织共同愿景的实现。而在辅导员选拔过程中,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自身价值实现相结合的候选人方为理想人选。将个人愿景与高校乃至整个学生管理队伍的共同愿景相融合,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主动积极的投身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高校的建设当中[5]。
第二,达成高度共识。共同愿景不能通过强制分配的方式来建立,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沟通等途径,在整个辅导员系统中形成共识,从决策层、管理层到基层辅导员均对共同愿景产生强烈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同愿景,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岗位的吸引力。
4.加强团队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团队学习环节,是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要依靠组织内成员的个人学习以及团队学习,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终身学习氛围。
第一,搭建培训平台。辅导员团队学习,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目前辅导员开展工作和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教育等环节相对薄弱,涉及面较窄,各地应该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有关文件精神,完善线上线下培训系统,并推动项目教育、课程教育、教材教育、实践教育等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
第二,完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方面应该囊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等几大方面。另外,要加强辅导员系统内外的沟通交流,实现1+1>2的培训效果。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辅导员工作沙龙、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打开工作思路,互通有无,共享有益工作经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
5.立足系统思考,建立完善机制
《第五项修练》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
第一,高屋建瓴,打开格局。辅导员队伍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有跳出格局,高屋建瓴的意识。我们经常说,辅导员开展工作时,不是简单的面对一个个学生个体,而是面对一个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发展背景。所以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勤于思考学生个体问题或事件背后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完善管理机制。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路程,单纯依靠辅导员自身是断然无法实现的,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多级联动,全面出击,形成完整的系统。要在辅导员的培养选拔、考核及职称评聘等环节中给予制度保障和支持,疏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
[1]张婷.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思[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8):8-10.
[2]吉晓琳.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研究[J].前沿,2012(12):151-152.
[3]左之涛.从职业化角度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准入与退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47-48.
[4]孙宏旺.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
[5]黄琳.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及路径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70-71.
(责任编辑:姚歆烨)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ZHANG Ying,WEN Fe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As organizers and mentors,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in college students'daily management and service,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in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studied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college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Italsosuggestedthattheclassicalmanagementtheories,especiallythemajorprinciplesof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such as self-transcendence,mental improving models,team learning,systematical thinking,should be applied to counselor team building,so as to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learning organization;counselor;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G641
张颖(1987—),女,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JKS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