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浸润校园,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2016-02-14王荣敏
王荣敏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高等教育研究
儒风浸润校园,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王荣敏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老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在高校校园中,深入挖掘儒家文化中最有教育价值的元素,加强儒家文化精华在高校的宣传和渗透,用最本土、最接地气的儒家文化浸润高校校园,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为此,要使课堂教学、特色活动、宣传媒体、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儒家文化;高校德育;实效性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大问题、老问题。尽管各个高校在营造氛围、创新方法、拓展途径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效果不明显。许多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种种令人担忧的问题: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道德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导致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文素养的缺失、做人基本价值尺度的倾斜是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那就是过分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对大学生的德性教育则说得多做得少,存在很大缺失。在德育方面,多数高校更多关注的是政治性,对文化性则有所忽视。谈到德育,往往考虑的是政治课和政治理论知识,对大学生人文、人性、道德的教育则涉及不多。关注政治性不是问题。但是要清楚,文化性是德育的基础属性,文化育人的形式是潜移默化的,但效果往往是非常明显的。社会学家、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曾指出,“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的”。[2]离开我们的民族文化谈德育,政治性就会陷入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成为没有根基、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实效性自然不会好。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时,可以把目光聚焦于儒家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中汲取智慧,或许能够找到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代表,即使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与动力,是一个可以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提供解决现代问题的智慧宝库。所以,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后,“文化传承”被学者公认成为第四大职能。因此,高校还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任。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少问题,可以从儒家智慧中汲取营养,找到钥匙;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渗透到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不断传承下去。所以,高校德育需要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作用,在教育资源的挖掘、教育手段的应用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分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这样才会大大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儒家文化蕴涵的德育内容和价值
(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启发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儒家文化一直倡导的观念。儒家认为,天地之道便是纲常伦理,人应该循天地之道,人的行为不能违背天地自然的规律。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并把人的道德内涵——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根源归于自然,希望从自然的本质内核探求人类社会合法性的深层根源。现在看来,尽管这种认识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反映的是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启发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尊重自然,珍视一切生命,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启发学生勤勉不懈、奋发进取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儒家的人生态度。钱穆先生曾说: “大体言之,儒家主进。”[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儒家人生态度最好的体现。由于受比较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进取心大打折扣,悲观、漠视、心灵空虚者多,奋斗、拼搏、自强不息者少。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少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关我屁事”的多了。儒家文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经过现代诠释、提升之后,走进学生的心灵,将是大学生砥砺成才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启发学生要勇于担责、明辨义利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儒家一贯强调明辨义利,主张明理节欲、重义轻利。它肯定人的正常的欲望和对物质的需求,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 。但是强调对物质和欲望的节制,欲不可贪。“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主张对利益的追求要有度 ,更反对通过不正当手段或者不择手段谋利。儒家更倡导精神的、道德的、理性层面的追求,突出以求道、得道为快乐。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后来孟子发挥这种乐道精神说: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功利化的教育倾向,流行文化的大行其道,深深影响着处于人格塑形关键期的大学生,重物质轻精神、重利益轻道义、重张扬自我轻社会责任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所以,许多学生精神浮躁,思想空虚。高校不仅要培养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精神追求,使他们的精神远离“精神亚健康”的侵扰,在“纷繁复杂、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日益蔓延的社会里,保持卓尔不群的品行、超凡脱俗的心境和充盈富有的精神世界”[5]。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也是高校德育重要的一环。深入挖掘儒家文化“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资源,用儒家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对于国家和集体、他人的关怀和关爱意识教育青年学生,使青年学生实现自我觉醒,这是高校德育必须承担的职责。
(四)人可企及的“君子人格”追求,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儒家将理想人格分为有士大夫人格、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圣人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人格。但是孔子认为“圣人”是非常难以达到的,甚至他本人也不能企及。儒家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君子”人格是人人可以实现的。所谓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要将“道义”作为他内在的人格操守, 要以“礼议”来约束、调节自己的外在行为,要以“谦逊”的方式与人言谈,要以“诚信”的态度和他人相处。简单说来,“仁、义、礼、智、信”是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塑造君子人格,儒家认为第一要具备多种才能;第二,要重视自我修养,对社会多做贡献;第三,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戒除个人的欲念;第四,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五,与人交往要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良好人格的养成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的提升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中,对道德标准的漠视,对权利的过分追求,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抗挫折能力较差,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人格方面的种种问题不容小觑。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人格理论,为学生树立起精神信仰的坐标,也指名了人格修养的明确途径,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五) 修身为本的道德理性,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修养的方法
儒家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人必须经过不断的修身努力才能够造就道德上的完满人格。而道德修养的核心是“仁”,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至高无上的善。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
1.克己制欲:克己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人应该追求成为君子,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严格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贪欲、冲动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自省慎独: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君子要“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要求人需要“反求诸己”,即经常自我反省,而不要经常责怪别人。所谓“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约束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倡导人们要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下凭自己的完全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表现了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很高的修养境界。
3.存心养气:这是孟子一贯提倡的修养方法,“存心”就是努力保持人的善心,通过修养达到更加完满的善的境界。“养气”是养“浩然正气”,就是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4.躬行践履:儒家一方面强调自我完善、自我改造,更注重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孔子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六) 诚信为本的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诚信”是儒家“五常”道德范畴之一 ,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点,“养心莫善于诚”。做到诚信,做人方面要“言必信行必果”;交友方面要“朋友有信”;治学方面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高校的诚信教育一直在搞,但是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求职材料做假、网络欺骗等等问题屡禁不止,说明诚信教育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将儒家文化中的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思想,贯穿在现代的高校德育中,更有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二、儒家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
(一)学者的责任: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价值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6]从“五四运动”的“打到孔家店”,将国家积贫积弱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批林批孔”,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全盘否定。从九十年代以后,“儒学热”在国内重新兴起,儒家文化逐渐又重新走进现代人的视野。人们发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财富的确极大丰富了,但是现代人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社会道德水平大幅下滑、人们行为失范、人际关系紧张、人与自然的矛盾凸显等很多问题,物质文明极度繁荣与精神世界相当空虚形成尖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与人们原有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动摇、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积极寻找治愈的良药,儒家文化就这样被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于是,有的学者主张以儒学为核心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到现在,“儒学热”在国内一直热度不减,从学界向社会层面发展,甚至儿童从小就开始“读经”。
不过,“儒学热”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还更多地停留在“知”的层面:论述其重要意义得多,论证如何去做好得少;理论探讨多,贯彻落实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高”,是应该让自己的学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树人,用什么来“树”?如何去“树”?这些问题更重要。相对于许多高校一直灌输的高大上的政治理论来讲,儒家文化的作用可能更本土化、更接地气、效果更好。所以,高校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高度重视儒家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价值和作用,并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开发;结合现代大学生的实际,研究如何将儒家文化渗透在高校德育中,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教师的责任:让儒家文化走出阳春白雪,走近普通学生
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首先要解决的是知的问题。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都是古文。当然,要原汁原味地了解经典,应该去读原著。但是对于专业不是中文的一般学生来说,读原著比较困难,也不利于理解。在流行快餐文化的今天,让学生坐下来认认真真读经典原著,恐怕相当困难。虽然翻译为白话文的儒学方面的书也不少,但是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针对性、适用性比较差。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一是自身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其对高校德育的价值,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和方法,并想方设法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将儒家文化的精髓通俗化,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传承给学生,让学生真懂、真信,才有可能真做;三是必须将弘扬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特别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使儒家文化不再阳春白雪,不再神秘莫测,而是通俗化、普及化,让学生易懂、易记、易信,与学生的思想脉搏一起跳动。
儒家文化进教材,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课教材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途径。为了让儒家文化走进教材,各高校可以从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汇集儒家文化学者和教师的智慧,有的放矢地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编写出适合大学生思想修养的教科书,作为必修或选修教材传承给学生。
(三)学生的责任:真学,真做
对于学生来讲,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要从思想上重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文化,认真学习经典,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的精神世界。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要将之转化为时代的精神来继承。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儒家文化中的糟粕,要坚决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四)高校的责任
1.让大学课堂“儒风劲吹”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不论是拿出专门的时间讲授儒家文化知识,还是有目的地把儒家文化的精华深入浅出地贯穿到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都可以发挥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体系系统完整的优势,效果会达到最佳。另外,在各类学生中多开设儒家文化的选修课,也能发挥同样的教育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教材语言转换为授课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授儒家文化的精华,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用儒家文化浸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让大学校园“儒韵浓厚”
高校要积极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高尚健康的具有教育力量的人文环境。要尽可能让校园建筑、绿地等都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如树立儒家名人塑像,选择那些蕴涵着儒家文化教育资源的格言、词句作为警句,布置在校园、宿舍、餐厅等地方,让校园的每个角落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地教育人、熏陶人的目的。
开展各种有儒家文化特色的活动,寓传统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能有效避免单调、枯燥的教育形式,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儒家文化进社团。以儒家文化为载体,多组织有儒家文化特色的学生社团,并经常举办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的各类活动,如经典诵读等,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 第二,有意识开展儒家文化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如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关于儒家文化的学术讲座;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利用传统节庆日、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关于类似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等等。
3.让宣传媒体“儒味芬芳”
现代媒体给高校德育的手段、方式、效果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而言,多媒体教学综合声音、图像、视频、色彩各个因素,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带来新鲜感,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现在的大学生,读书少了,看电视用手机用电脑得多了。所以,儒家文化也要走向“现代化”,要探索将儒家文化的精华,用视频、漫画、动画、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传播,由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交流。还可以开展以传承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网络动画比赛,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的儒家文化网站。
4.让大学教师成为“儒者”:加强培训和考核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过,“学校就像精致的乐器,它要奏出影响每个学生心灵的美妙和谐旋律,就要依靠教育主体的人格来调准乐器的音调。”[7](P159)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作为授业解惑者,首先要充盈自身的精神追求,以自己的修养和人格魅力示范并激励学生,在学生面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压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功利主义的盛行,部分高校教师耐不住寂寞、精神浮躁、学术庸俗、思想松懈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高校一方面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将优秀的“儒者”引入讲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理想信念、精神操守,让广大教师有“儒者”的风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去育人,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5.用制度固化“儒风”
让儒风浸润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高校方方面面,需要多方参与。它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而且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形成合力。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制度,加强对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人员的考核,调动积极性,用明确的制度和可靠的执行力,促使学校的方方面面形成工作合力。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滋润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时代在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我们还要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化为下一步前进的动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DB/OL].新华社,2004-10-15.
[2]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4-09-24.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86.
[5]桑冬平.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培养与升华[J] .中国校外教育,2011,(8).
[6](转引自)李拯.我们为什么要“回到孔子”[N].人民日报,2014-09-25(4).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李志红)
The problem of in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old problem that plagues mor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The solution is multifacete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xcavate the most valuable elements in the Confucian culture,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infiltr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essence in colleges, and infiltrate the college campus with the most native and the most grounded Confucianism culture. For this, we should combine classroom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publicity media,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to a joint force.
Confucian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ffectiveness
2016-07-18
王荣敏(1968-),男,山东淄博人,硕士,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
注: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联2015年人文社科课题“儒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15-ZZ-SH-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416
A
(2016)04-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