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

2016-02-14刘觉敏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人类特征环境

■文/刘觉敏

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

■文/刘觉敏

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实现视频软件和社交平台影像水平的提升,使人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私人产品制作工作中,利用微视频和微影像的方式,结合文字与图片的运用,从而获得其他用户对自身产品的喜爱度。其中自媒体用户既属于产品生产者,又属于产品消费者,在促进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发展的工作中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自媒体环境下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的分析,以此实现对微影像相关理论的总结,为自媒体用户提供有利空间。

自媒体环境;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

自媒体用户通过自我展现、多渠道互动以及影像原创力等多种方式,构成艺术气息较为明显的影像叙事类型,逐渐为自媒体环境下微影像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对于自媒体用户而言,利用碎片化传播环境下的媒体技术手段,改变原有叙事类型,采用媒体环境下的叙事风格,结合多渠道互动的优势,促进自媒体用户的产生与发展,如现阶段网络主播的兴起,通过在自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其成为自媒体环境下用户发展的主要代表。

1.对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发展现状的阐述

2003年,随着关于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的提出,对自媒体的定义进行明确:“是指居民对数字化技术、知识体系全面融合的过程,属于居民传播、分享新闻的有效途径。”从整体上来看,自媒体主要包含博客和微博、微信、BBS网络与论坛等社交软件,用户通过所见、所听与所闻等方式,对相关事件进行分享,该种现象属于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愿望。而利奥塔将后现代发展特点定义为:大叙事向小叙事的转变时期。随着现代文化多元化角度的实现,传统命令式、指示式与权威式事件报道模式,已经受到威胁,微叙事形式的产生,将宏观叙事框架进行拆分,分解成微观叙事结构,使其在类型与形式上呈现偶然性、多视角以及碎片化的特征。自媒体微叙事题材的选择,主要以平民化思想为主,利用对现实状态的展示,使其具有美学上的享受。

微叙事的优点。微叙事形式的产生,属于现阶段传播渠道、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在视觉上为用户提供接触性体验。结合“潜意识”理论,其中明确阐述人类对情感的压抑,并无法将其从体内消耗,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利用媒介的方式,将其释放。一般来讲,审美能力的产生,需要人类心灵、情感以及思想的双重沟通,而单向情感的表达,无需生活与世俗的涉及。在自媒体环境发展至今,影像成为叙事的主要方式,结合自身叙事风格的优势,吸引大量自媒体用户的参与,从而实现自媒体用户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之间的转换,缓解自身压力、实现生命能量的提升。

微叙事的缺点。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具有加强的生命力,但其相应的叙事缺点也会油然而生,如叙事体积较小、碎片化所引起的各类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微叙事缺少相应的主流思想。自媒体影像微叙事属于因果关系的重要阐述,同时也是媒体手段、艺术美感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在改变事件传播领域与渠道的工作中,对人类生活方式进行影响。

2.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

萨特曾说过:人类作为长期说故事的主体,经常活在自己和他人所讲述的故事中,通过这些故事真正看清事物,并在反复叙述中得以生存。换而言之,故事创造新的人生价值、世界观,优秀故事能让人们从中获取认同,从而增加自信,而励志的故事,同时也是激发人们努力的重要措施。自媒体环境下,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主要包括延展性、拟真性、轻巧性等,在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下,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也随之不断凸显出来。

2.1 延展性艺术特征

如今,视觉文化的传播过程,主要是强调“被看”与“看”,并通过两者的延伸做到真正的享受,促使人们审美得到有效的提高。人类依据科技实现自然的控制,通过自身能力的延伸,并无法获取满足感,而德国艾利亚斯曾对这一观点进行详细阐述:人类在逐渐迈向文明时代的过程,属于人类不断克制自身情绪的重要过程。自媒体环境下,通过影像微叙事将人们日常生活进行具体展现,促使人们感官得到另一种享受。因此,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其作品具有较强的自由和开放特征,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延展。

2.2 拟真性艺术特征

自媒体环境下,用户对影像的接触渠道相对较广,人们行为不再通过客观事实进行展现,而是利用某种影像对其进行“拟真”,其主要表现为:利用快节奏,对镜头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具有线性化以及系列化的特点;利用景别频繁的交换,将“真实”影像呈现给人们,使其印象更加深刻。

2.3 轻巧性艺术特征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作为重要参与者,人们注意力会相对比较集中于某一时间,因此,重点不在于信息是否吸引人们注意力,在人们求新、求变不断变化下,只有具备较强创意的作品,才能更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从而占据重要地位。自媒体环境下,由于影像微叙事具有轻巧性的艺术特征,被人们广泛关注。

3.自媒体环境下影像微叙事的实际应用

随着对自媒体传播途径的优化,促使自媒体用户“过度沉迷”于生活创作、生活改造工作中,即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相关生活内容进行生产与发布,这种行为属于对统治权文化思想的削弱,其更注重短暂、表面以及诉诸式感觉,而非情感与理性文化思想的表达。

3.1 情节叙事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主要有感觉与感情两个元素组合而成,即:人类心理活动来源于情感的表达,更离不开对情感的阐述。通过微叙事形式的产生,使人类在心理思想上达成共鸣,如对普洛普民间故事研究工作中,多个故事之间拥有着基本序列关系,并通过基本序列关系之间的结合,组成复合序列,其中复合序列的形式包含:镶嵌式、首位连续式和左右并联式,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利用该种结构对事件进行镶嵌,而微叙事主要将开端和结局等事件进行压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无需事件发展工作的参与,只采用高潮镶嵌的方式,对事件进行阐述,这种自媒体传播方式,属于情节叙事的类型。

3.2 故事叙事的实际应用

因为人类精力与活动中含有较多故事,并不是法律条文或者逻辑论点,它属于重要交流工具之一。对于普通人群来讲,以讲故事的形式,向人们传达自己亲身经历或者阅读得来的故事,是人们重要交流的内容。而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可以为人们提供全新的角度,激发人们新的态度,建立新的机制,换而言之,优秀的故事来源于人们的洞察力,或是将模糊事物赋予生命力也是好故事的重要体现。

自媒体环境下,对影像微叙事进行创作时,需要将故事主体赋予生命力,创作人员同时还应真正意识到自身职责,将收集以及筛选、分类和整合进行有效结合,成为真正的“把关人”,将影像微叙事推向大众化,并由神秘主义演变成理想主义,把情节叙事以及故事叙事进行有效结合,使其得到充分的应用,进而发挥自身价值,创作出优秀的影像微叙事作品,从而促进自媒体行业的长远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如广播和电视、书刊以及报纸等,逐渐从“高不可攀”演变成如今的密不可分,并将民众作为重要核心,将其真正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和影像艺术有机结合的目的,由传统舞台演变成网络平台,向人们呈现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但是,自媒体环境下,还应对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影像微叙事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并为实现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胡东雁.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J].文艺评论,2016(1):125-128.

[2]尹珂.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力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0):139-140.

[3]吴金娜,朱旭辉.东北农村剧中女性形象叙事艺术的影像传达[J].新闻知识,2014(2):74-75.

[4]卫晓旭.论海明威作品的影像化叙事艺术特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4):93-94.

[5]王凡华.作为影像的微电影:微电影的“视觉叙事”辨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65-768.

(作者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传媒系)

J05

A

1671-0134(2016)12-075-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2.030

猜你喜欢

人类特征环境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