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直播对现场记者的能力诉求探究

2016-02-14■文/李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摄像师受众情绪

■文/李 佳

新闻直播对现场记者的能力诉求探究

■文/李 佳

现场播报是当前新闻直播节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由此产生了大批的现场记者,而现场记者的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新闻直播节目的播出效果,当前现场记者的基本素养参差不齐,究竟现场记者应当具备何种能力成为当前讨论的关键,因此本文从外部环境把控及内部能力培养两方面做了分析。

记者;现场把控;表达能力

新闻直播是当前最为普遍的新闻节目形态之一,不但以其现场性、直观性迅速占领受众市场,更以其特有的公众参与性为人所认可。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介质,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在信息爆炸、网络发展迅猛的时代,鉴别关键新闻信息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主要竞争优势,特别是现场记者的参与,更是强化了新闻的现场性和直观感。随着现场记者在新闻直播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直播节目的效果,由此可见,应当加强现场记者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现场记者的魅力。

1.现场新闻的意识培养

1.1 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度,重视判断能力的提升

新闻直播区别于其他综艺类直播节目,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全面性的特点,对于现场记者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新闻直播节目中,出镜记者要想在现场快速捕捉新闻点,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快速有效地捕捉新闻信息,具备还原新闻事件、把控现场的能力。现场记者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新闻信息源,快速甄别纷繁复杂的信息,选择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成为现场记者提高新闻敏感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以此来推动新闻直播节目的吸引力,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目的的实现。新闻现场报道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因此现场记者的临场判断和把控能力尤为关键。一般而言,现场记者不但要具备事实判断能力,对其价值判断能力要求也是极高的。事实判断是指记者在到达新闻现场后,对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快速整合,对就具有可报道性的事实进行判断,这也直接关乎着出镜记者的整体表现。价值判断能力的高低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判断为基础,对现场记者的观察力、反应力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出镜记者具备极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当然,也只有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记者才能够对复杂的信息源进行有效地判断取舍。

1.2 精准定位,提高现场把控能力

直播记者在现场把控能力方面要求高于其他类型记者,这是因为记者在连线报道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将现场信息整合,并且精准地向受众传达出新闻五要素,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现场把控能力、驾驭能力。此外,新闻现场报道不但要求连线记者具备基本素养,还要求记者兼具主持人的功能,这一双重身份决定了直播记者不但要善于捕捉新闻点,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及判断力,同时还要求直播记者拥有较好的口才,善于表达、沟通,能够在强压环境下稳定发挥。现场把控能力是直播记者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之一,提高现场把控能力的关键还是要扎实新闻基础,不断强化自身新闻素养,与时俱进,积极更新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将采访经验转化为采访能力,以此来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新闻直播过程中,现场记者直接面对观众,要想清晰完整地将现场信息传递给受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现场记者的语言使用精准度、语音语调都是影响直播效果的因素。另外,现场记者在直播过程中需要与摄像师等工作人员相互配合,这就需要其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来确保整个新闻节目的节奏和效果。新闻现场充满未知数,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较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速度、应对能力都是现场记者综合素养的体现。由于现场记者的特殊性,其在直播新闻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媒介的视角,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传递最全面、真实的新闻信息。

1.3 播报视角及现场选择能力

新闻事件发生,受众能否快速了解事件的进展,都取决于现场记者的播报视角把握能力以及标志性播报地点的选择能力。现场记者在直播报道过程中,所选取的报道点能否与播报地点相契合,是否属于标志性现场,这个对于新闻的传播效果都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因此,新闻直播中的现场记者必须具备选取标识性现场地点能力,用画面和语言带动受众的情绪,利用现场环境和信息,强化受众感观。

1.4 丰富报道形式内容的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出镜记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语言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记者在新闻播报时是否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记者的语言是带动受众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出镜记者的语言要依托于具体细节,不宜过于空洞苍白。现场直播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能够利用的因素有限,因此出镜记者需具备利用环境和物体进行解说的能力,以此丰富直播报道形式,将报道内容具体化。例如,很多情况下利用肢体测量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仅仅播报数据的效果。这种播报方式的好处在于更加直观,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现场记者丰富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即采访目击者,采访目击者又是最考验记者采访能力,因此现场记者应当具备精准的选择能力,强化自身问问题的能力,善于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根据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采访方案的能力。

2.丰富报道前期准备

2.1 奠定充足的准备基础

现场报道一般是针对一些突发性或者影响较大的事件,受众对其关注度较高,对现场记者的期待值也相应增加,因此现场记者必须在直播前,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位,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现场记者才能够淡定从容,从而避免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慌乱感。当然,由于新闻直播的特殊性以及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很多情形是现场记者无法料想到的,但是优秀的现场记者应当事先想象各种可能,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当然,丰富的采访经验对于快速熟悉现场环境、了解各种突发状况有很大帮助,能有效、从容地处理突发状况。只有当直播记者内心对报道有个整体完整的规划,并结合实际采访中出现的状况,随机应变,从而达到想要的传播效果。

2.2 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是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场记者的情绪更是直接影响着新闻直播的节奏和氛围,而情绪的调动需要以人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因此从事现场记者最为基本的能力诉求就要对该行业有兴趣。当现场记者以热情、良好的情绪、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情绪调控能力对记者而言极为重要,无论是灾难性事件还是激动人心的事件,现场记者都应该以自身情绪调动受众的情绪,但是要注意把握情绪的尺度,做到适度即可。也就是说,现场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可以适度流露情感,但是更多的应当以平和的心态为受众传递最前沿的消息。除此之外,情绪调控能力还表现为是否能够在情绪波动的情况下,依旧平稳、完整地陈述所看见的新闻事实,能否在情绪受到影响时保持语言的精确度。只有记者在直播时处于适度兴奋状态,拿捏好播报情绪,才更容易发挥现场记者在直播中的重要作用。

2.3 良好的临场口述能力

直播新闻中现场记者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口播稿,在整个新闻的把控上充满了主观能动性,直接将自己所看到的现场和信息通过口头描述传递给受众。对于受众而言,只有现场记者具有良好的口述能力、缜密地思维才能够紧紧抓住受众。良好的临场口述能力不但能够使受众清晰地了解现场情况,置身其中,更能够突出新闻直播中的受众参与性。事实上,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不但兼具采访、主持任务,在现场,更像是一个目击者一样,经过对信息的快速加工处理,将最具价值的新闻传输给受众,以此成为连接事件现场和受众的纽带。受新闻直播节目特点的限制,现场记者在介绍新闻现场情况时,应当精简语言,将有效的信息点以精悍短小的语言加以描述,避免过多不必要的赘述。良好的口述能力还体现在记者播报时是否能够与新闻现场相融合,将自己置身于新闻现场之中,从细节入手展开报道,突出报道的主题性。

2.4 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

新闻直播与录播的最大不同在于直播不经过加工剪辑就直接播放,因此对现场记者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直播省略了写稿环节,现场记者往往只初略地拟定腹稿。这样一来,播报记者与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尤为关键,特别是直播没有后期加工,与摄像师配合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现场报道的质量。因此,现场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善于配合摄像师,而摄像师要紧紧跟随现场记者的指引,实时了解记者意图,进行画面切换,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带领观众身临其境。事实上,现场直播时摄像师更多地需要听从现场记者的指挥调度,所以出境记者应当给予摄像师一定的提示,例如,“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地方的水质“,如此,给摄像师预留了切换画面的时间。另外,现场记者在进行播报的时候,应当照顾镜头,不宜进行大范围的活动。

3.结论

出镜记者最早出自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自该种报道方式产生以来,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因为现场记者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介的特性,同时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但是,要想提高新闻直播节目的质量,优化新闻直播节目,除了要精良节目制作本身之外,还要加强对现场记者能力的培养。因此,现场记者要想在能力上有所提升,除了要善于总结采访经验之外,还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提高自己采访能力、现场把控能力,同时要充分前期准备,以此来提升、发挥自身在新闻直播节目中的魅力。

[1]苗棣.美国经典电视栏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曹可凡,王群.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沙家蓉.试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整体构思与布局[J].现代传播,1998(5).

[4]庄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初探[J].电视研究,1998(9).

[5]冯隽.透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J].新闻与写作,2000(12).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G222

A

1671-0134(2016)11-038-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1.014

猜你喜欢

摄像师受众情绪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