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2016-02-14栾广君

知与行 2016年9期
关键词:联网互联网+生活

栾广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社会热点论坛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栾广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生态,“互联网+”以超越性、重构性、智能性和个体性为主要特点。“互联网+” 与生活方式变革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其三大技术基础——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予以哲学层面的阐释。构建新型生活方式要在把握“互联网+”的创新本质的基础上,一方面在物质生活领域实现前所未有的变革,另一方面在精神领域建构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性——既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又需要文化与生活的融合。

“互联网+”;生活方式;构建

一、“互联网+”的提出背景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我国首次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信部考察时再次提及,重中之重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就业与创新的支撑作用。不仅如此,2015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六次参观考察期间“互联网+”曾被提及四次。梳理2015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高频词汇,“互联网+”位居前三名。 “互联网+”不仅在概念上是全新的,而且在国家层面已经将其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以及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未来几年,中国将和整个世界共同面对“互联网+”对社会深层结构的彻底改变。其中包含的创造性并非简单的概念创新,而是站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高度深入理解社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显然,从哲学上审视“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建构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时代责任。

二、“互联网+”的内涵及其特点

为了解析“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首先需要厘清它的内涵及其特点。最初阐释“互联网+”含义的是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和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目前,“互联网+”的通用定义是互联网加各种行业,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网络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全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显然这个概念突出的是“经济发展新形态”,但问题在于“互联网+”与传统经济在何种意义上是新形态?简言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超越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孤岛式的行业界限,例如行业层次、所在地域、部门限制等,形成了跨界开放的超域,实现了行业之间的泛在化。这里的泛在化是指打破了各种人为的界限。因此,未来的工业、商服、金融、交通、政务、教育、医疗和农业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将面貌一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和智能。第二,重构性。“互联网+”最终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生活结构等发生结构性重组,社会中原有的、不能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的存在方式逐渐被那些全新的活动方式和发展方式所取代。例如电报、胶片照相、唱片磁带等传统行业逐渐走向消亡,新兴的热门职业: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动漫设计等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第三,智能性。“互联网+”使得社会的各行各业实现了智能化,比如智能产品、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与传统行业相比,这里的智能性突出地体现在信息交换、行动触发、操作控制和可视影像等方面实现了实时掌控,即突破了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地监管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第四,个体性。工业化社会消费的特色之一就是标准化,整齐划一的消费产品终归难以达到不同人群的要求,个性化消费逐渐引领时代的新趋势。这里体现的是对人性本身的高度尊重,企业开始全面了解客户群体的爱好、倾向、审美、理想等,试图令这些在消费中逐一得到满足。结果,每一个消费者不再是受动的而是作为创新主体生成,而创新环节不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的、不再是阶段式的而是参与式地纳入到生产、流通、销售、售后服务的所有环节中。从而力图满足个体需求、实现个性化消费、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以上四个特点是对“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经济形态的核心概括,全新的社会经济生态即将全面走进我们的生活。20年前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预测的生活如今已经从理想“照进”了现实,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正在印证他的著名结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在技术革命的惊涛骇浪已经推至我们面前时,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还并未完全真切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或终将带来的爆发性变革,这正是本文的立论之初心所在。尼葛洛庞帝当年对网络化和数字化的预测无疑是超前的,而本文能做的恰是令我们的思想与全新的时代实现“视域融合”,保持生活于新时代的清醒头脑和理智思考。

三、“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通过最新信息技术革命所提供的技术基础,即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实现了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互联网+”看似是一个技术层面的理念,深层次来讲它所带来的却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新关系的建构。而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将随之从线性走向复合、从单向走向互动。所以,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对一种新技术的探讨,而是对其引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多方面变革的深度考量。

(一)云计算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我国云计算的发展预期是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达到基本普及,同时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来说,云计算就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技术的交付和使用方式,用户通过网络以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服务的信息技术。其实,云计算本身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甚至类似于自来水和电一样可以按需供应,它服务于各行各业也服务于个人生活,通过网络这一便捷的方式得到所需要的计算服务。云计算的推广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我们高度依赖物理资源,例如电脑里的硬件和软件,习惯于用这些独立实现计算的目标。但是云计算的应用使得我们摆脱硬件对软件的约束,灵活配置虚拟计算机的各个组件,将物理资源存于云端,我们可以随时利用云端的物理资源提供的服务。在云计算之中,简单来说就是软件定义一切(Software Difined X),这里的X包括网络、存储、数据中心等。人们不再需要依赖物理资源,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这些资源通过封装化服务,可以打包成为人们所需要的IT服务,继而发送给用户,这样的服务可以做到随时在线、节约时间和精算需求。最后,按照使用服务的用量计算成本,如同水电计费一样,通过对服务量化实现云计算产业的运行。

可见,云计算使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更加简单化,我们无须了解具体的应用实现方式、硬件平台和网络运行维护,我们获得的只是一种打包的服务,目前主要的服务形式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例如,目前已得到广泛使用的云盘、网盘,用户的存储中心已经从个人硬件存储移到了云端数据中心,不仅方便免受硬件资源的限制,而且容量大、提取地点多样化。我们的通信方式例如MSN、QQ等不仅充当了通信工具,其中的聊天记录、电子邮箱等也实现了网络存储的功能,甚至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脑的漫游实现同步化,同时还可以将手机中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和导入。另外,云打印服务系统可以实现打印不再依赖具体个人电脑和设备,借助云端服务器将文件发至云打印机最终完成打印任务。不仅如此,云分析的自治化、云技术的智能化、云计算的虚拟化将无处不在,广泛在城市生活、办公、消费、医疗等全面渗透和普及。今后,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腕表,甚至是公共查询机,都将成为“云电脑”的终端接收器,用户使用网络的硬件或软件资源只是服务的一种,节约了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和开发成本,快捷高效的云计算服务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开放和自治,数字化生存是人们难以逃避的生活方式。

(二)大数据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蔓延速度快、应对疫苗“无”,令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倍感忧心,如何最快寻找流感爆发地成了首要任务。但是疾控中心对数据的掌控和分析远远不够,结果导致对新病例延迟通知一至两周。而谷歌公司凭借之前对冬季流感传播的成功预测尝试,通过搜索词条、数据模型和高效分析及时判断出流感的传播地,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此次令滞后的官方数据汗颜的谷歌公司正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分析之上。何为大数据?从质上来看是通过改变数据的应用和形态不断增长的数据及其能力;从量上来看,大数据是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内用常规软件搜集、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具体来讲,这里的大数据在数量、形态、价值和速度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所有的时代。2011年全球新产生数据1.8ZB,换算之后相当于574亿个32G的IPod。如此庞大的数据只能存储在网络上,不仅仅对公共卫生事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推进方式,而且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交流及其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大数据专家杰夫·乔纳斯明确宣称要让数据“发声”,通过这种“发声”令我们的认知渠道、价值创造和服务方式全方位的发生变革。

从哲学上讲,自古以来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造痕的活动,无论是生产、工作还是生活,最终都是一种痕迹的存留。当人们登高望远、得观古意的时候,正是对人类以往活动留存下来的痕迹的凭吊。如今保存这些痕迹或证据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曾经用竹简、纸张、绘画、建筑等方式留存的古迹如今可以用磁带、照片、录音、视频等保存,这些作为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保留和汇总就变成了大数据。当今的信息化革命已经进入数字革命的时代,整个人类的活动完全数字化,人们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数字化生存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伴随其产生的还有三个重大的思维转变:“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2]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所发生的根本变化。所以,马化腾所定位的一种新的经济生态正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生成。

(三)物联网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从技术的角度来解读,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实现这些目的需要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将电子代码的物理载体附着在物品上(相当于拥有了人的“身份证”),物品在多环节内实现全球流通,通过传感器识别进行读码、解码。在物联网内物理和虚拟的“物件”具有身份、物理属性,使用智能接口无缝进入互联网。物联网的形成使得网络受体范围扩展至物、实时监管程度更强、对象识别能力更精。从表面上来看,物联网实现了互联网的物物相联,互联网从人的世界发展到连通物与物的世界,似乎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但是我国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博士在2015年9月11日科技创新大讲堂上特别指出:“互联网需要面对的信息共享的问题,而物联网的关注点则是实体世界。”他提出了物联网的四大本质特征:“关注外部、不确定性、不可重复和事件驱动”[3]。他以深夜开车为例,形象地说明所谓智能化仅仅是用红绿灯控制车流量,而物联网则可做到用车流量控制红绿灯,因此物联网要达到的是超越简单的物物互联,超越智能化的全新系统。

从哲学上来解读,物联网实现了感知社会,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活动,使彼此感应成为可能,这是与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不同的实体性可感知的泛在社会,社会节点更多,社会形态被提升到更高级的阶段。在互联网上虽然可以最快捷地获取和共享信息,却始终是一个虚拟社会的形态,解决不了现实世界中最直接的各种问题,而且互联网的信息是事件发生之后才输入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间的信息更是真假混杂,但是物联网使得网络变成实体性可感知的泛在社会,每一个物件都有了灵魂和身份证,所有关于这个物件的信息都在人们的掌控之中,社会是一个可感知的泛在,一切东西都能进入物联网而被感知。刘海涛博士把这种特质概括为:“物联网是把实体世界的每一个脉动以人为不可操纵的方式联到物联网体系,它是客观的,内容是真实的、实时的,可预警或可预测的。物联网上的信息是实体世界的镜像反映。”[3]从正面上来说,物联网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成本。未来,物联网将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农业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物联网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整个人类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负面上说,人们自身的安全、自由、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强“互联网+”的安全防护和管理监控随之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比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差别之后,刘海涛博士指出了二者蕴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互联网倡导的平等、确定的扁平式思维代表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物联网主张和谐、不确定的社会化体系思维则是中华思维的体现。这种总结应该说是对目前走在世界前沿的物联网领域实力的充分肯定。

四、“互联网+”的创新本质与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冷静思考的我们不妨借用康德哲学的三大命题思考构建生活方式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互联网+”的创新本质;“我应当做什么”——物质生活方式的构建;“我可以希望什么”——精神生活方式的构建。

(一)深入了解“互联网+”的创新本质

简单地说,“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就是建立在以信息革命3.0为平台、以工业革命4.0的超智能化为途径,从而实现供需互动的创新2.0目标。具体而言:1.信息革命3.0:第一代P C革命完成了机器智能普及化;第二代网络革命完成了机器智能联通化;第三代云计算革命将会实现机器智能自来化。这种自来化的发生使得信息资源的使用更加自由、快捷。与以往的信息革命相比,计算资源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模式而是要通过中介来完成。由供应商、代理商和消费者、信贷商共同打造公用的信息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节达到了最终的一体化,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网络在此充当了沟通供方和需方、主体和客体、来源和去向的信息平台,在信息技术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和飞跃。2.工业革命4.0:工业革命1.0实现了机械化即大规模生产;工业革命2.0实现了自动化即电气化生产;工业革命3.0实现了程序化即信息化生产。而工业革命4.0这个概念是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在《国家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内涵是互联网技术+工业制造。这个概念更能反映当代工业革命的本质,其核心是高智能化,最终实现网络化即定制式生产。生产不再是由数控机床或控制中心来主导,而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实现生产、流通、消费、销售的高智能化过程。3.创新2.0:创新1.0以“科技—经济”组织为中心模式,所提供的创新产品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基本实现途径是从创新者到创新产品到社会民众的单向创新过程。创新2.0则是以“用户—社会公众”为中心,不仅供方是创新主体,需方也是创新主体,供需双方共同创新、协同创新、全员创新,这正体现了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互联网+”背景下物质生活方式的构建

在“互联网+”创新本质的全力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跨越式的变革。例如,第一,服饰业:青岛的红领服饰公司已经开展了私人定制服饰的业务,顾客可将个性需求信息传到生产线,从设计到制版再到裁剪完成实现了微电脑与制衣机的一体化,定制服饰不再是名人富豪的专属。第二,医药产业:苹果公司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与癌症抗争的方式是对自身DNA和肿瘤DNA进行排序,基于乔布斯的特定基因选择抗癌药,虽未能治愈但相对其他同类病人仍然延长了生命。未来人们的用药可以按照自身的基因去调配。第三,汽车产业:汽车的制造可以通过APP输入定制化要求,工厂将要求转化成数据,通过计算来安排原件的配送、零件的打磨、机器的组装。整条流水线上每个元件都是按照用户的意志生产的,它拥有自己的身份标牌,机器通过解读这些信息,发现不符合立刻调整,最后自动完成整车的装配。显然,这一过程中“人”是不参与其中的。第四,教育业:慕课的出现令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参与到虚拟课堂教学中来,“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正在以更适合青年人的“数字时代原住民”的方式向传统课堂教育发起挑战。微课以数据量小、易于网络传输分享、增强自主学习为特征。而翻转课堂的成功则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在“互联网+教育”的平台中,未来的教育正朝着个性化和自主性的方向迈进。第五,电子商务:目前互联网商务的类型繁多,例如ABC(代理商—商家—消费者共同搭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网络互动、多方共赢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淘众福电子商务平台。B2B(企业对企业),例如阿里巴巴网站。C2C(个人对个人),比如淘宝商铺。B2C(企业对消费者)目前这种模式最广泛,如卓越网、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等。O2O(线上对线下),苏宁易购、大众点评等。这些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的客户参与性非常强,参与整个消费购买过程,即融入创新2.0之中。通过双向有效互动,厂家越来越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和厂家在电子商务中互惠互利,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上述对于服装业、汽车业、医药产业、教育业的描述有些已经成了现实只是尚未大规模普及,有的尚在尝试阶段,总体来说都以当今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为蓝本、以满足当今人们追求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为目标。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的革新势头,发挥其便捷、智能、高效的优势,打造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

(三)“互联网+”背景下精神生活方式的构建

从本质上讲,“生活方式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范畴概念,生活方式概念中的主体性特征使它更强调‘个体—主体’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性”[4]。因此,谈及当下生活方式的变革时,我们总要关注主体的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层面。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通过解读“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即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实质,可以理解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超越性、智能性、重构性和个体性的“社会存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技术创新与信息应用风起云涌之际,很多问题都值得重新追问和思考:“在数字世纪我们是谁?通过符码人性发生转型意味着什么?其认识论的、本体论的和伦理学的结果是什么?人的文化怎样变成混合的,怎样以这种方式使这种混合影响与自然过程的交互作用?又怎样在数字经济中影响人与人工物的生产和使用的相互作用?”[5]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革命,在显示出新经济生态无限潜力的同时,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交往方式呈现出新的标志和特点。我们在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友,而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令我们在生活方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个性化满足。刘海涛博士认为物联网的提出就是令虚拟化的互联网能够解决实体世界的问题,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仍然缺失了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而这恰恰是生活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即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性。随着网络空间将人类生活分割为虚拟与现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受到来自虚拟世界的全方面渗透,其内容优劣参半、良莠不齐,影响范围之广泛、程度之深刻前所未有。因此,对精神生活的观照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维度。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仅仅通过自发难以完成而是需要双向进行,如古人所言: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具体来说:

1.自上而下的变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体系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成为人们奋斗和生活的主导精神力量。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导向。现实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成为指导性的价值规范,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们才会真正地信仰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对生活的引领作用、成为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利用教育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雷蒙·威廉斯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但威廉斯尚未接触到信息革命。“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信息的搜集、派送和传播效率已经远远超出了威廉斯的想象。通过日益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渠道,大众对文化创造的参与程度已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

2.自下而上的变革:生活“负载”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是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秀文化要传承下去,同时要实现优秀文化的创新,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只有人们的生活才是文化产生与滋养的根源。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字或者其他的文化形式传承下来,如今依靠大数据等数字方式留存,留存下来的是文化的样本。作为活的文化一定是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或者是作为人们的信仰,或者作为行为的规范。生活是人们的生命表现,人们总是用更多的尝试和创造丰富着自己的生命,同时丰富着自己的文化。20世纪科学哲学家汉森曾经用“观察负载理性”来概括观察受理论渗透的现象,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化以更密切、更相关、更细致的方式负载于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文化的创造一定要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来创造,只有生活才是文化的源泉。

总之,精神生活的变革既需要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需要微观上生活与文化的交汇,只有双向的沟通,才有助于构建精神生活的内核。

五、结语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彰显出勃勃生机,美国、德国、中国等都在“互联网+”的平台与契机中寻找发展的新出路。国外媒体已经注意到中国正在发动“互联网+”的强大引擎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这也是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数字战线。如此汹涌的时代浪潮日益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持续渗透和深刻影响,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每一个人关系密切。认识生活方式的变革并构建新型的生活方式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关怀。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奥]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刘海涛.物联网与感知中国梦[J].新华文摘,2015,(24):136.

[4]王雅林,黄莺.“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5][德]拉斐尔·卡普罗.释数字人[EB/OL]. 孙慕天,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5466b0101h1rr.html.

[6]赵金平.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J].理论探讨,2015,(2).

〔责任编辑:徐雪野〕

2016-07-1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5KS18)

栾广君(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研究。

A8;G3

A

1000-8284(2016)09-0078-06

猜你喜欢

联网互联网+生活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抢占物联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