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铭于心 论辩思于脑
——大班“撕名牌”体育游戏教研纪实

2016-02-14浙江省海宁市康桥幼儿园应湘红

早期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抗性游戏规则名牌

浙江省海宁市康桥幼儿园 应湘红

孩子铭于心论辩思于脑
——大班“撕名牌”体育游戏教研纪实

浙江省海宁市康桥幼儿园应湘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明确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尝试从幼儿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出发来设计与组织体育活动,现以大班体育游戏“撕名牌”为例,介绍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研背景

医生给孩子抽血体检后,孩子们拿着贴在手上的胶布玩起了游戏,只见他们你追我赶,嘴里喊着“撕名牌喽,撕名牌喽”。疑惑的我终于明白,原来随着某综艺节目的热播,“撕名牌”游戏已在孩子们中间悄然兴起。捕捉到孩子闪现的游戏契机,我们很快达成一致:既然孩子们喜欢,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玩。于是,教师们围绕开展“撕名牌”游戏进行了研讨。

二、教研过程

(一)论辩,理清游戏开展的基本脉络

如何在户外自主锻炼活动中组织“撕名牌”游戏?如何做到既保证孩子的安全,又可以让游戏进行得更合理?如何确立游戏规则?教师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脑力激荡。

崔:既然是孩子的游戏,游戏规则让孩子自己定。

王:自己定了规则,万一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孩子定了规则后,我们还是要把关,把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去掉。

许:我们先让孩子策划,自己做个策划海报,把想玩的游戏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在纸上。

宋:这个方法好,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游戏。

经过激烈的论辩后,大家一致认为:既然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内容,具体规则应该让他们定,孩子根据对游戏的理解,制作游戏策划海报,让孩子们自己决定怎么玩,在哪玩,和谁玩。

(二)策划,体现孩子游戏的意愿要求

在教师们统一思想后,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游戏策划,充分商量讨论结束后,孩子们把策划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帮忙添上文字。

孩子们策划的主要内容为:

怎么玩:确定红队和蓝队,将自己的队名贴在衣服上,红队撕蓝队的,蓝队撕红队的。

在哪玩:在操场上划定相应的区域,并用绳子把它拦起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玩撕名牌游戏的地方。为了确保安全,在地面铺上泡沫地垫。

和谁玩:参加的人穿上衣服,每次每队8人,穿上衣服才能参加游戏,没轮到穿衣服的可以先玩别的,然后再到这里玩。

(三)梳理,引导教师直面问题和解决之道

在孩子自主讨论后,“撕名牌”游戏隆重登场。他们带着自己的海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可是首次游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顺利。

1.“场地布置太久,太麻烦。”——由游戏前准备引发的思考。

情景再现:

开始游戏前,按照孩子们自己的策划,先铺上泡沫地垫,这时,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唉,铺这个太浪费时间。”“用绳子把拦起来,绳子没有弹性,万一撞到了,怎么办?”“人一跑动,使劲特别大,地垫会很快滑开,万一人滑到垫子外面,会被绊倒,很危险。”“我们要修改游戏方法,不铺泡沫垫,这样更节约时间。”

教师讨论分析:

(1)铺泡沫垫的时间太长,不合适。

(2)拦绳子虽然固定了游戏区域,但孩子要不断跑动,有一定危险性,并且又要铺垫子,又要拉绳子,准备时间太长。

调整策略:

(1)减少准备,提升游戏时效性。

孩子们提出铺泡沫垫浪费时间太多,每天的户外自主活动时间固定,一旦准备时间长,游戏时间会相应变短,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孩子们提出,把泡沫垫撤去,改成在塑胶场地上游戏,既保证安全,又减少等待。

拉绳子也要浪费一些时间,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把场地改在已画好的大圆圈里,现有的塑胶大圈,本身就有红绿两种不同颜色,正好可以让孩子们分成两个队,各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缩小范围,增强游戏对抗性。

由于第一次游戏时,场地规定范围太大,孩子们跑动随意,造成游戏的对抗性相对减弱。孩子们提出,改成只能在圈内跑动,适当缩小场地,增加对抗性。

2.“我们的队服怎么这样?穿不了。”——由游戏材料引发的思考。

情景再现:

准备红、蓝队衣时,考虑到天气会逐渐变冷,教师选择了尺码偏大的背心款,孩子们穿上容易滑落。为了保证自己队的名牌不被撕掉,孩子们“誓死”保护,造成强烈撕扯,经过两次游戏,队服上的带子已经部分撕裂。

教师讨论分析:

材料的提供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进行游戏时的投入程度,以及由于全心投入带来的对材料的破坏性。

调整策略:

(1)重新整理游戏衣服,将衣服的大小按孩子的身高、体重做出调整,适当减小衣服,把衣服改到孩子们合适的尺寸。

(2)对衣服上的带子进行缝合,做成适合撕扯的背心状,让孩子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不用担心自己的衣服会被撕破。

3.“这样玩不合理,太麻烦了。”——由游戏规则引发的思考。

情景再现:

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抱怨:“跟大型器械游戏连在一起玩有点危险,刚刚我差点摔跤。”“刚才在纸压板那儿,我也差点摔倒。”“他们玩了一遍还要玩,轮不到我们玩,只能在别的地方玩,我很久没玩到游戏了。”“大家全撕完了再换人,我们等的时间太久了。”

教师们分析:

游戏前孩子们想把“撕名牌”游戏与原有的户外活动游戏内容结合起来,你追我逃的时候,可以逃到原来的户外活动内容处。可是,撕名牌的对抗性太强,与其他情景结合显然不合理,跑动时会与其他孩子相撞,或是从那些器械上掉下来。显然,孩子们比我们更早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孩子们还意识到,如果等两队队员全部撕完再换剩条队员上场的话,等待时间太长,不利于游戏的开展。

调整策略:

(1)重做海报,适时支持。

孩子将已经调整过游戏规则重新制作成游戏海报,并固定在小黑板上,放置在场地边,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新制订的游戏规则。

(2)独立游戏,增加安全。

“撕名牌”需要较高的对抗性,让它从其他游戏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游戏,增强安全性。

(3)随时加入,轮流上场。

每次都要等场上的小队员全部撕完再换,其他想参加的孩子等待太久。为了减少等待,我们让被撕掉名牌的孩子把衣服脱下,其他想参加的孩子随时穿上加入,增加游戏参与人员的更换速度,提高参与率。

三、教研后记:让“所看”与“所思”相联结

经过不断调整与更新,孩子们对游戏已经非常感兴趣,每到户外自主活动时间,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大战开始了。有的孩子一手伸到背后,一边护着名牌一边飞奔;有的孩子眼疾手快,趁着同伴不注意,一把撕下了名牌;还有两个好朋友为了争抢名牌,不小心躺倒在了地上。迎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宝贝们跑着,闹着,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幼儿园。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每位老师都明白了“孩子铭于心,论辩思于脑”的重要性。

(一)孩子铭于心

孩子铭于心是指教师把孩子的表现始终铭记在心。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孩子是活动的主角,时时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同时,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深入分析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正确解读孩子。使材料和游戏指导更适合孩子,更有针对性,进而支持和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

(二)论辩思于脑

论辩思于脑是指每位教师将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记在脑中,随后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在“撕名牌”游戏中,我们随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看到问题后,教师们组织相关讨论,以便及时行动跟进解决问题。在这个游戏中,通过教师们的不断论辩,解决了游戏场地、游戏材料、游戏规则问题,使游戏更好地适合孩子。

(三)“撕名牌”游戏仍需不断推进

虽然,“撕名牌”游戏在不断进行,但是其中的内容仍需要不断推进。

1.活动后的分享要跟上,每次活动后,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游戏体会,找出更合理的游戏方法,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

2.做好个别游戏失败孩子的心理安慰和安抚工作。个别孩子的内心不够强大,当游戏遭遇失败时,一些负面情绪总会抬头,如何做好个别失败孩子的引导和安抚,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猜你喜欢

对抗性游戏规则名牌
撕名牌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训练特征和实战技巧研究——以网球为例
企业名牌
游戏规则
关于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探讨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游戏规则
名牌表
新商标法禁止“傍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