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02-14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全肺预见性肺癌

王 羽 崔 莹 赵 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 羽 崔 莹 赵 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满意度为为96.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3%,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治疗组3例(7.14%),对照组10例(24.81%)。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肺癌全切手术的患者精心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肺癌;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肺癌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常见肿瘤,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全肺切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该手术创伤大,肺不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它强调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1]。研究表明,对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84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进行了预见性护理,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认为肺癌,肿瘤分期:Ⅰ~Ⅱ期36例,Ⅲ~Ⅳ期46例;肿瘤病理分型:腺癌44例,腺鳞癌19例,鳞13例,小细胞肺癌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开胸手术指征,卡氏评分>60分,并经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血液系统异常等。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①预见性心理护理:讲解癌症术后并发症相关知识及相关护理措施,加强有效沟通,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理解、关心患者,争取患者配合。②一般预见性护理:连续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定期变换体位;采取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以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③并发症预防预见性护理:嘱患者家属定时给患者翻身、改变体位,以防止发生褥疮和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定时排痰,并观察痰量、性状;加强气管切开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敷料;加强患者口腔护理。④其他预见性护理:定期通风;及时消毒;保持室温及室内湿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2]。

2 结 果

2.1 一般疗效: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5%,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43.9±8.9)h、(5.9±1.2)d;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3%,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为(57.5±9.4)h、(9.0±1.7)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并发症。治疗组:3例(7.14%)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1例(2.38%);皮肤压红:1例(2.38%);术后疼痛:1例(2.38%)。对照组:10例(24.81%)出现并发症。肺不张:1例(2.38%);肺部感染:1例(2.38%);褥疮:2例(4.38%);腹胀:3例(7.14);皮肤压红:2例(4.38%);术后疼痛:1例(2.38%)。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肺癌已成为国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手术仍是临床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对于癌细胞扩散较大的患者,全肺切除术仍是临床首选,但是该手术对患者损伤大,肺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会出现一系列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术后若未采取合理措施,患者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3]。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正确的了解之后,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目前在肺癌手术之后已较为普遍的应用。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做到针对性的预防,以促进患者恢复。加强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紧张、抑郁等进行护理,以及有针对的普及相关手术、护理知识,加强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护理,对手术常见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可以帮助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多数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免疫力均较弱,加强对病房的护理、消毒,适当减少探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中治疗组的42例患者经过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效果良好。这与赵红梅的研究结果一致。总之,对行肺癌全切手术的患者精心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红梅.预见性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70-414.

[2] 殷瑛.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术后患者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0):1934.

[3] 韩桂红.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01.

R473.73

B

1671-8194(2016)33-0284-0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全肺预见性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