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2-14刘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评量优质急性

刘树玲

(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树玲

(辽源市东辽县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疾病,COPD可以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拥有极高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9%~10%[1]。根据有关研究报道,COP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着明显的不良情绪,主要以焦虑、抑郁这两种情绪为主,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服药依从性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本次研究将探讨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7例,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63.2±8.9)岁,病程最短3.4年,最长10.7年,平均病程(6.2±1.4)年;观察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最小45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65.1±87.3)岁,病程最短3.7年,最长10.4年,平均病程(6.4±1.1)年。上述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神志清醒,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症状,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入院宣教、注意事项、休息指导的基础讲解。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了解到临床护理的内容、标准以及作用,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和不舒适感。通过对入院过程中患者信息的全面评估与了解,吸引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疑问。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饮食禁忌,遵从医嘱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一般COPD患者应该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少食多餐。躯体护理:医护人员通过指导患者日常的休息、运动来调节患者的躯体能力,在COPD患者呼吸困难时候使其保持半坐位,在患者的膝下关节、床尾脚板处放置软枕,使患者减轻疲劳,达到身心舒适的目的。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康复期内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其他耐力性有氧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控制好患者的呼吸频率、运动频率。

1.3 观察指标[4]:①患者生活质量:使用SGRQ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主要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差。②患者不良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抑郁两组不良情绪,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两组患者均使用1个月为标准。

2 结 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1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评分为(22.01±3.55)分,活动能力评分为(21.22 ±2.3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21.23±1.42)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个月之后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评分为(35.21±3.87)分,活动能力评分为(37.12±3.0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7.61 ±3.81)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不良情绪对比: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1个月之后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平均评分为(40.10±5.12)分,抑郁自评量表平均评分为(42.13±6.20)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个月之后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平均评分为(48.12±55.88)分,抑郁自评量表平均评分为(51.23±6.70)分。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老年肺科疾病,不完全可逆,其发病期可以分为稳定期以及急性加重期两种类型,其中稳定期患者主要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以患者通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通气障碍会造成患者无效腔通气量上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当前关于COPD的研究一般以急性加重期为主[5]。同时,无论在稳定期还是在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都会因为机体不适而表现较为明显的不良情绪症状,尤其以焦虑、抑郁两种情绪尤为突出。COPD患者不良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治疗,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医患关系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也会造成一定困扰[6]。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已经成为COPD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点。

优质护理模式是当前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新型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主体,不断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服务标准,提高护理服务整体水平的护理模式。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CO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紧张情绪,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亲切交谈、治疗讲解来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能够较好的调节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在身体康复的过程中逐渐忽略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获得身体、心理上的双重舒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生活质量以及降低不良情绪的表现上,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证明优质护理在改善COPD患者不良情绪中确实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邱泉珍.优质护理对慢性堵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15-157.

[2] 张丹凤,张美华.优质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护理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64.

[3] 潘静.优质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894-895.

[4] 王春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14,20(9):371-372.

[5] 朱艳华.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21-423.

[6] 丁艳.优质护理在老年性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3-14.

R473.5

B

1671-8194(2016)33-0218-02

猜你喜欢

评量优质急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