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试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赏析
2016-02-13周忠振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0
周忠振(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河南洛阳 471000)
高考政治试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赏析
周忠振(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河南洛阳 471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必须利用一切契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根据中华传统文化形式的不同,采用直接引用法、实物图片法、传统故事法、创设情境法等,向学生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高考政治试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源远流长,历千年、经风霜,犹显旺盛之活力;从内涵上看,涵盖宽广、思想深邃;从形式上看,千姿百态,有诗、词、曲、赋、音乐、戏剧、书画、器物、礼仪、习俗、节日、故事等。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考政治试题采用不同的命题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它绚丽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一、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法,就是在命制政治试题时直接引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选择题的题干或非选择题的背景材料,有时也直接作为选择题的选项出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适宜直接引用的就是诗词散文中浩如烟海、多如繁星、内涵丰富的名言警句。
【题例1】(2015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第22题)
该题题干直接引用了宋代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该题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正确理解。引用这首诗,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古人对于音乐与美的探索。美妙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和谐悦耳的声音,更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和谐关系,最为主要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琴相互作用的结果,割断指与琴的相互联系,即抛开人与琴的相互作用,就不会有动人的琴声、美妙的旋律。其次,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当然,在我国宋代,人们还不认识声音产生的原理,却已经认识到了琴声是指头拨动琴弦发出的。没有指头的“拨”,就没有琴弦的“动”,静则无声。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了古人借此的哲学思考:“有无相生”、主客体统一。琴与指的孤立存在则无声,即主体人与客体琴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发出声音,单纯的“有”即是“无”;当指头拨动琴弦,即主体人通过指头与客体琴弦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声音,“无”转化为“有”。有无相生,正如老子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题例2】(2014年安徽文综卷第4题)
该题的四个题肢则分别直接引用了一句古人名言。第一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引自儒家经典《论语·季氏》。古人推崇修身,修身即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如何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呢?这句引言告诉我们:要以道德高尚的人为先进榜样、楷模标杆;对不良行为和小人,要避之唯恐不及;要经常躬身反省,发现自己的缺点,扫除自己心灵的雾霾,涤荡自己龌龊的行为,达到贤人的道德境界。第二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引用的是清代郑板桥《竹石》一诗中的名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爱竹之人不可胜数,皆因竹子中空外直,节节坚韧,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以竹子喻气节,刚直不阿,宁折不弯,风吹雨打,愈加坚韧,宁抱青山,不附权贵。第三句“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引自北宋王安石的《洪范传》。王安石讲的修心、治身,也就是要“修身养德”,充实德行,做到以心修德、以言立德、以行践德。德行高远,方可治国理政,方能天下太平,方有盛世昌隆。第四句“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则引自东汉荀悦的《申鉴·俗嫌》。东汉末年,荀悦不满曹操揽政,意欲辅佐汉献帝匡复汉室,却谋无所用,于是总结历史经验写下《申鉴》,以供皇帝借鉴。引文的大意是说,作为当政者,不要被虚假的言辞迷惑,不要听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要被华丽的名声所陶醉,不要做虚伪荒唐的事情。总之,当政者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踏踏实实,不贪虚名,听真话,做实事。
二、实物图片法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除了丰富的诗词散文之外,还有着不可胜数的书画、器物、节日、礼仪等,这些文化的存在形式或者是具象的,或者是抽象的,基本难以直接在试卷上呈现,往往是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实物图片法也就是将书画、器物,或者节日、礼仪的表现用图片的具体形式呈现在试卷上。
【题例3】(2014年北京文综卷第24题)
该题将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中的四幅画的图片呈现在试卷中(见图1)。
图1
这四幅图画,一是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象:挺拔的绿树、潺潺的流水、高峻的大山、嶙峋的怪石、林木掩映中的建筑、融入自然的人物,等等,让人感受其中的自然之美。二是向学生传达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天人合一。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画意不画形”,把大自然融入笔墨之中,把自然界的物象和人融合在一起,达到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更为重要的是,这四幅画还向学生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画中文字“文明品自高”“仁心大”“老人之老”“大德中国”彰显着中华民族仁爱宽厚、孝悌友善、尊崇道德,主张用道德来感化人、教育人;同时,也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社会价值:个人的“小我”必须是建立在社会的“大我”之中的,个人“小我”生存的意义在于向社会“大我”彰显价值,博爱众生,以求得社会和谐。
【题例4】(2014年江苏政治卷第34题)
该题则把泰山石刻(见图2)和故宫文物(见图3)的图片呈现在试卷中。泰山石刻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碑刻艺术,以及汉字所蕴含的自然之美、意境之美,同时,也使学生领略了古人的博大心胸、宏伟志向,文字与环境融为一体,更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而展示故宫文物上歪歪扭扭的“到此一游”四字,一方面在于谴责当前一些人破坏文物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要提高自身素养,文明出游。两幅图一美一丑、一伟岸一卑微,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
图2
图3
三、传统故事法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传统故事法命题,就是把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故事以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作为试题的材料,据此故事与要考查的知识设置问题,实现在考查学生知识及能力的同时,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题例5】(2013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第22题)
该题材料讲述了一个“子罕拒玉”的传统故事: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
题目要求学生找出此历史典故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这道题在考查学生对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价值选择的个体差异性的认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了中国古人“守身如玉”的美德。子罕面对价值连城的美玉,不贪不占,廉洁自律,这就告诫学生,要像子罕一样把清廉不贪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各种诱惑,都要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
【题例6】(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0题)
该题的材料讲述了一个“凿壁偷光”的中国经典传统故事:
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题目要求学生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认识这个故事。匡衡年少时爱好读书,但是他家庭贫穷,买不起书,也没有读书的条件。然而匡衡并没有屈服于家庭条件的困难,而是面对困难迎头而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想办法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从而实现自己读书的愿望。题目就用这样一个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刻苦努力,勤奋好学。
【题例7】(2016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第23题)
该题则讲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老马识途”的故事: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
这个故事直接向学生传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古人对于世界的科学探索。中国古人很早就通过观察实践发现了动物具有记忆的能力,经过人工饲养的动物能够记住曾经经过的路。二是古人的智慧。古人不仅通过观察生活创造性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运用这些认识进行人类独有的活动。这则故事中,管仲就是创造性地利用了人们对于动物记忆能力的认识,帮助齐桓公和他的军队找到了返回的路。三是古人的虚心、善学。我国古人历来崇尚虚心,不耻下问,以学为荣。在这个故事中,就记述了管仲不以跟从识途的老马为耻,喻示人们应该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他有本领,只要他掌握有自己不会的知识,就要向他学习,不要以向人求教为耻,要以好学、勤学为荣。
四、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就是在试题编制中,根据考查的内容,为落实考查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设定的试题情境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试题情境,既适合学生阅读,又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情感反应。
【题例8】(2015年天津文综卷第10题)
该题就创设了这样的试题情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古人追求一种归身自然、恬适淡雅、纯朴清新的生活。《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们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志趣,弟子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春装,约五六个朋友,带上六七个孩子,到沂水去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一路歌唱着回家。这道试题,描述了太湖边上的杨湾村依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名句所创造的一个类似的富有诗意的情境:朦胧夜色中,静谧的月光照耀着太湖边古朴的村落,银色的月光里,游人悠闲地品着香茗,听着悠扬的蛙声。试题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向学生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人与自然交相辉映、物我一体。
【题例9】(2014年北京文综卷第39题)
该题创设的情境如下:
一位借款经营的店主、一个客人遗忘的装有6万多元的皮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真没想到,这么多钱还能原封不动地回来”,失主回忆道。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那家面馆,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皮包好端端地放在面馆货架上。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
6万多元现金,相当于全家人辛苦经营面馆一年的收入,更何况家里还有借款。
“那是客人的东西,我们哪能动!”店主这样说,“自己挣的钱花得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
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来面馆吃面,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代周晖撰写的掌故笔记《金陵琐事》记载,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里出行时拾到二百余两白银,不敢告诉家人,第二天又到拾银子的地方,还给了失主。失主要拿出些银两感谢他,被他拒绝了。这个题目就通过一个靠借款经营面馆的店主拾金不昧的情境颂扬了中华民族以德为先的处世态度,大丈夫“贫贱不能移”,不取不义之财、不占非己之物,时刻能在内心稳住“道义之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须利用一切契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