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培育“生命自觉”的三重门
2016-02-13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浙江宁波315101
何 锋(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浙江宁波 315101)
开启培育“生命自觉”的三重门
何 锋(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浙江宁波 315101)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彰显了生命教育突出的地位与价值。为实践课程价值,在课堂中通过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三个环节来有效开启真实、灵性、个性的“心”“思”“行”三重门,使生命主题教学的课堂不仅传授学科领域知识,更提供学科思考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法,还提供学科特有的经历与体验,由此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育个体的生命自觉。
生命教育;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生命自觉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以单元教学的方式突显了学科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地位,那么,又该如何在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中彰显生命教育的价值呢?本文拟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为例,阐述通过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三个环节来有效开启培育“生命自觉”的三重门。
第一重:真情体验——开启回归生命真实的“心”之门
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1]为此,课堂不应是单纯知识学习的场所,而更是充盈生命成长的园地,须在“真情体验”生命真实的回归中开启自我意识形成的“心”之门。
【课堂传真】
(一)猜一猜(人物竞猜,导入新课)
(二)感受挫折(衔接经验,激活体验)
【反思】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2]真情体验是直抵心灵、形成自我意识的桥梁,是课堂对生命真实性的坚守与捍卫。
“猜一猜”使学生产生好奇,使个体成了课堂的真实存在。接着,将马云的风云形象与高考分数对比产生强烈反差,冲击着认知与情感,衔接自身的挫折经验,将“我”自然地融入其中,情感共鸣中生发最本真的体验与感受,使参与表达成为“我”的内在需求。随后,在顺势的引导与追问中由感性的挫折感受上升到客观正确对待挫折的理性认知,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历程,“我”的轮廓清晰明了起来,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实现了生命的成长。
“真情体验”引领着“我”从“心”出发,从现象的真实走向生活的真实,到达内在的真实,最终回归到生命的真实,在自我意识形成的“真实”中唤醒生命自觉。
第二重:思维对话——开启凸显生命灵性的“思”之门
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华莱士在总结其一生成败经验的著作《找油的哲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生命的灵性就源于这优良的思维。为此,课堂不应是单一的知识堆积仓库,而应是丰富的思维智慧宝库,须在“思维对话”生命灵性的凸显中开启生命智慧助长的“思”之门。
【课堂传真】
(三)走进挫折(设疑启思,深入探究)的人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是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反思】
思维对话是开放碰撞、助长生命智慧的通道,是课堂对生命灵性的呵护与尊重。
通过回访,呈现了个体独特的体会,体现其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追问,切入问题核心,启发学生对横向“你”“我”“他”、纵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进行对比思考,在不同的思路对话中碰撞分享,由此建构了立体的挫折认知,发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科思维,促进了立体、系统、互动思维的发展,领悟了挫折的客观与差异,唤醒了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沉淀着“过积极健康生活”的生命智慧。
“思维对话”引领着“我”由“思”出发,从独特的感性认知上升到严谨的理性思考,最终获得的是转识为智的生命智慧,在生命智慧助长的“灵性”中引发生命自觉。
第三重:自我叩问——开启张扬生命个性的“行”之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培养人的个性[3]。为此,课堂不应是由外向内灌输的一致,而是由内而外生长的纷呈,在“自我叩问”生命个性的张扬中开启追寻生命意义的“行”之门。
【课堂传真】
(四)战胜挫折(点拨引导,反躬自省)
PPT呈现:我的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这不难为情,我觉得说真话不难为情,难为情的是说假话。第二次数学19分,父母都觉得我不用再考了,可我依然坚持,我数学不好,可以英语好。我白天上班,做过秘书、搬运工、给杂志社蹬三轮车的工作,晚上念夜校,第三次数学79分,终于考上大学。
——选自马云演讲语录
图1
【反思】
自我叩问是内力驱动、追寻生命意义的平台,是课堂对生命个性的保护与释放。
课堂通过对马云战胜挫折的归因分析,引领学生开放思考,突出主体性,课堂涌动着榜样的正能量,营造了宽松愉悦、自由自在、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通过结合教材的扪心自省,使对教材的回归又创设了个性化的学习时空,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诊断、自我规划的过程,“明自我”中自然地向目标迫近。通过生生、师生间互动对话,碰撞着、生成着、内化着,激励着“我”从实然自我走向应然自我的生命追寻,为自我发展的“行”奠基夯土。
“自我叩问”引领着“我”向“行”出发,从“知”到“信”,最终走向“行”,在生命意义“个性”追寻中涵养生命自觉。
真情体验、思维对话、自我叩问,开启了“我”真实、灵性、个性的“心”“思”“行”的大门,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生命智慧的助长、生命意义的追寻使“生命自觉”成为可能,这就是生命主题教学的价值追寻,为此将不断求索!□◢
[1]杨文化.追寻理想的课堂——感受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艺术[J].黑龙江教育,2005(10):4.
[2]袁新文.打到心灵的深处[N].人民日报,2010-4-9-(06).
[3]吴振菲.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活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