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6-02-13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吴汉东

河南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强国知识产权制度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 吴汉东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 吴汉东

吴汉东会长在知识产权强省论坛上发言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我国为推动创新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也是中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出的一种阶段、转折和目标提升。我认为,《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71号文件)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对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文件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后期的文件精神的解读,我有幸参与,在此,我就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什么是知识产权强国?如何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到目前为止,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中国现在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知识产权大国。从三个方面可以证明做出这种评价并不过分:其一,中国已经是一个专利大国。自从2011年中国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以来,在去年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已经占到全球的近1 3,而同年同期美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是22%、日本所占比是12%,通过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可以说明中国是一个专利大国,彰显了它应有的科技创新力。其二,中国是一个商标大国。连续16年来中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有效商标注册量、累计商标注册量这三项指标一直是全球第一,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中国商标注册的势头有增无减,所以WIPO对中国商标注册大量增加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三,中国是一个版权产业大国。据去年的最新统计,版权产业目前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在中国,一个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能够达到4%就说明它是支柱型产业,所以毫无疑问,版权业是中国的支柱型产业,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知识产权大国。但问题、不足和差距也是存在的,比如知识产权的获取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较差、处罚不严,所以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从一个科技大国向一个科技强国转变,必须要努力的贯彻7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下面我想解读一下,我作为一个学者怎么看待知识产权强国。

所谓的知识产权强国,我以为就是以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和保障创新发展、知识产权环境的治理能力和整体的发展实力十分强大的国家,从它的基本属性来看,它既是一个创新型国家,更是一个法制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彰显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制度文明建设的现代化特征,“强国”有很多的基本表征或主要指标进行评价,我把它概括为4个方面:制度建设、创造能力、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

知识产权强国是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的国家

回顾和评点中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30多年历史,我觉得应该掌握3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用10年的光景编撰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这10年,中国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正是在这个节点,前WIPO的主席做了非常公允的评价,说中国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能够完成的知识产权立法信息,这个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第二个是节点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中国用10年的时间使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先后修改了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出台了基层建筑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使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从21世纪初一直到现在这十多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如果说过去考虑的是接轨,那么这十多年来更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2008年国家制定并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5 年12月又出台了71号文件,国家战略在深入不断地实施,近8年来国家战略实施卓有成效,现任的知识产权组织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把知识产权制度上升为战略层面,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中国的做法特别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

目前,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还要按照71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形成知识产权的法律政策体系。它包括系统科学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案、专利法第四次修订案草案应有的工作,总的说来,知识产权的主要制度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要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它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这个文件专门谈到了几项具体政策,例如重大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评议制度,以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发展的评价制度,以及关于知识产权注册和审查制度的完善,还包括建立实物发明制度以及改革专利许可制度等,都是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体系的重头戏。二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记得2006年,我在中央政治局讲解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时候,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事务的吴仪副总理讨论交流了很多问题,他问中国现在管理体制的结构如何?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如何?这个问题引起了总书记和总理的关注。我当时如实相告,有20多个国家是版权、专利、商标三合一,有120多个国家是二合一,像中国,四个副总理分管知识产权事务、中央部委九龙治水,绝对是中国特色、世界少有。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我受主管部门的委托专门向人民日报提供了一个内参,讲的就是关于体制改革的问题,所以现在以省、市和区作为试点来推行二合一、三合一的改革大幕已经掀开,无论结果如何,由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或相对集中管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局势。三是积极参与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社区。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是本土创新发展的刚需,在国际,是经贸体制的标配。过去的100多年间,知识产权的国际制度对中国来说,是被动接受,但是近30多年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到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国家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外交、彰显制度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过去在国际上的各种场合,中国的代表总是在韬光养晦,被国际友人称为3S(微笑、沉默、睡觉),现在中国是一个觉醒的雄狮,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一个世界强国应有的自主自信。

创造是一切知识产权活动的源头,创新力和创造力是彰显知识产权强国实力的重要表现

在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历史性的交汇。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总是有不解之缘,所以通过知识产权极力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知识创新是制度应有的功能。自从英国在18世纪70年代发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过四次的科技革命,习总书记所谈到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延续和深化,它包括一些新技术,就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美、日、欧这些传统的经济体,还是中、俄、意这些新兴的经济体,都在发动本国的科技革命。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有这样的特点: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绿色化和科技生产的一体化、科研中心的多元化,特别是后者,从世界的科创中心将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间出现三股鼎力,那就是北美、西欧和包括中、韩、日在内的北亚、东亚地区,这三大中心将会主导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与此同时,强国建设方案使中国的创新力处于一种领先地位,我们在知识产权自主产品的供给方面调整一些思路、制定一些新的发展目标,比如专利质量的提升工程、商标富农工程,以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对于科技创新力来说有三大指标应有些新的调整。一是数量和规模。我们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但还有两个指标不能忽视,那就是质量和技术,我们要更多地获取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专利,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有差距的。据联合国对35个国家的统计,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在28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多于外国主体,但是我们在光学、音像、半导体、基础通信、生物制药、运输和发动机七大领域是外国主体获取中国发明专利多于中国主体,也就是说在这七大领域外国人取得的中国专利要多于中国主体从1.8倍到2.2倍不等,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要获取更多的高技术专利,才能够彰显中国的创新能力。二是结构与布局。首先是域外布局,据国际专利局专利文献提供的资料,从2011年到2014年这四年间,中国专利的域外布局只有4.8%,而这一时期,韩国的专利域外布局的比例是18%、美国达到24%、日本高达38%。文献告诉我们,从过去的四年间中、美、日、韩四大国专利技术的流动情况来看,日本是最大的专利技术输出国,中国是最大的专利技术输入国,所以我们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知识产权强国必须是一个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先进的国家

对当下和未来的中国而言,中国制造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契、强国之机,中国制造业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视,GDP贡献率在1 3以上,出口在90%以上,中国现在的产业情况很大、很全,但不优、不强。据统计,2011年中国制造以19.8的份额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制造国,包括去年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份额已经高达25%,其中500种中国制造产品有250个的生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一。那么中国的问题就出在知识产权的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产业和企业有明显的差别。我们谈一下三个排行榜,第一个是来自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这是根据企业的年度收入来即企业的规模排行的,美国表现最好,有128个企业入列,中国排名第二,有106个企业榜上有名,但是财富杂志说无论是中石化、中石油还是中国工商银行,他瞄准的、服务的是国内,在国际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第二个排行榜是福布斯报告世界品牌100强。这个排行榜根据品牌的附加值、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信任度而进行排行,其中美国52个品牌在列排名第一、德国上榜11个品牌排名第二、日本8个企业上榜排名第三。总体来说,中国商标很多但“颜值”不高,附加值很低。第三个排行榜是世界企业创新100强。它根据专利总量、发明专利的有效授权量、专利的国际总和、技术引用的专利影响力四个指标来评价,2015年最新的排行榜是日本有40个企业入列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而中国没有企业上榜,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为此国务院在去年出台《中国制造2025》,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用2015 到2025十年的时间中国制造要进入到制造业强国的行列,与德国、日本站在一起;再用十年的时间在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进入到强国的中等水平;2049年时,整体实力进入到强国前列、与美国靠近。这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品质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从目前来讲关键是要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知识产权要素的高密集型、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力度性、知识产权价值的高成长性。71号文关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出了五项措施,制定规划颁布专利制度、加大市场资金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刺激政府的扶持政策、培育示范性基地。这个规定就是给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战略的细化和深化,对未来中国产业创新、产业调整和产业发展做出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识产权强国必定是知识产权环境治理优良的国家

文件提出要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出了五项要求: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防范机制、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猜你喜欢

强国知识产权制度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