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静如先生的学术人生

2016-02-13周良书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

周良书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张静如先生的学术人生

周良书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张静如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他以“李大钊研究第一人”闻名于世,以率先建构党史学科体系享誉学界。他培养了一批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的骨干人才,为新时期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提出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角度研究党史,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在党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八十三载人生路,党史学科擎天柱,务实求真开新经,情满杏坛育英才。这既是张静如先生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乐育”精神的生动体现。关键词: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史学科

在中共党史学界,有一批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把人生、学术、教书育人融为一体,亲身践行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八十三载人生路,党史学科擎天柱,务实求真开新经,情满杏坛育英才。这既是张静如先生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北师大“励耘”“乐育”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八十三载人生路

1933年1月,张静如先生出生于北京一个高级职员家庭。1938年9月,入私立箴宜小学读书。1944年9月,入私立大同中学读书。张静如先生自幼是个历史迷,爱看历史小人书,稍大就看历史小说。到初中三年级,已经通读了二十四史。北平解放后,他开始陆续阅读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的著作。

1950年高中毕业,由于特别崇拜历史学家陈垣先生,他报考并如愿进入辅仁大学历史系学习。在大学期间,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图书馆和旧书店里。他还悟出了两条治学之道:一个是自学为主,不能只听课、记笔记、背笔记;一个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尽快定研究方向,进入角色。

初入大学时,张静如先生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专攻甲骨文,但很快就发现条件不具备。适逢二年级开中国近代史,教课老师是荣孟源先生。由于得到他的帮助,张静如先生又转向近代史,主攻太平天国。当时,他经常去近代史所,借书还书,求教问题。小桌上堆的都是这方面的书,被同学戏称太平天国“专家”。

1952年秋季开学后,由于辅仁大学与师范大学合起来,张静如先生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三年级的学生。正当他以浓厚的兴趣研究太平天国的时候,1953年4月组织上调他到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学校分配他的工作是在教研室当一名资料员,对此他心满意足。原因是资料室藏书甚丰,且有一个博览群书的好环境。在随后的十个月里,他干脆住在资料室中,终日与史料为伍。这段时间使他长了两点见识:一是想掌握史料只有下苦功夫;二是想掌握史料还要下巧功夫。总之,资料员这一工作岗位对张静如先生一生影响很大,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4年,张静如先生被派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跟苏联专家学哲学。在此期间,他通读了《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以及上百种历史和哲学方面的期刊杂志。他的结业论文《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后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李大钊的专著,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北大学习期间,张静如先生接触到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任继愈、石峻等很多名师,从他们那里获益良多。在离开北大之前,冯友兰与之谈话,想让他留下工作,但他没同意。张静如先生后来回忆说:“幸亏如此,不然很可能成了右派,因为我对苏联专家很看不起,常背地说他是废物。”[1]自序,3

1956年7月,张静如先生回师大政教系工作,在教了一年哲学课后又回到中国革命史教研室。此后随着政治形势的恶化,张静如先生进入了一生最困难的时期。“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就被“打倒”,入了劳改队。因他是四大“学生领袖”谭厚兰所在班的辅导员,当然要被“揪”出来。“解放”以后,当一段“逍遥派”,烧锅炉,下放农村。

在此期间,张静如先生总想做点正经事,遂托朋友联系中国革命博物馆。结果简历被上报到中办,据说王洪文要找个学习秘书。事后把他吓了一身冷汗,说“幸好此事未成,否则就倒了霉”[1]自序,4。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这一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张静如先生撰写的《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一文。文章呼吁为李大钊平反,在学术界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成为重新研究李大钊的起点。张静如先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从此进入了他一生中学术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张静如先生21岁时以研究李大钊入行,迎来了个人学术的第一个春天,45岁时又以重新研究李大钊为起点,迎来了个人学术的第二个春天。一个历史家和他的研究对象之间,竟有如此有趣而又密切的联系。

张静如先生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辈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矢志不渝地对党和人民抱有一颗热诚的赤子之心。在“文革”期间他虽然也受到过迫害和打击,但对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却从未动摇过。尽管在那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厚积薄发,这为以后的学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他更是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工作,奋斗终生。他经常缴纳特殊党费,以博爱之心、忧世之情,热切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张静如先生虽已年近八旬,但仍然坚持为大学生讲党课,到社区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学术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党史学科擎天柱

党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它属于史学门下的历史学科还是法学门下的政治学科?在今天的党史学界这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但它的确一度成为困扰该学科发展的最大难题。因为自1958年以后,党史被确定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之一,人们便渐渐忘记了它作为历史学科的性质。这种错误的认识和定位,对党史学科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在中国学术界,张静如先生最早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高校历来都依据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教育的需要,选择一定的学科充任政治理论课,被选入的学科,并不因此而改变它们的本来性质。但由于人们长期忽视了这一点,错误地把党史认定为政治理论学科,把它从史学门“挤”到法学门的政治学科之下,这容易引导人们不是按照史学而是按照政治学的方法来研究党史学,这样既不利于党史学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也不利于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为高校的理论和思想教育服务。

于是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之后,张静如先生于1987年底在《党史研究》上发表了《党史学科建设断想》这篇重要文章,首次明确指出“党史学是历史学”,“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是近现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部专史,其性质自然应该属于历史学科”[2]。党史学科发展落后,如党史过程、事件、人物的研究多属低层次,高层次的宏观研究很差,对研究史料及其利用方法的史料学、文献学重视不够,党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很少涉及,党史学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学科性质不明有密切关系。

有鉴于此,张静如先生在阐明党史学科性质之后,便呼吁学界加大对党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1990年他与自己的访问学者唐曼珍教授合作出版了《中共党史学史》。这是一部关于中共历史学学术史的开创性著作。该书对中共历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各个时期中共历史研究概况,以及党史重要文献资料的编纂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并从理论上提出中共党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从而为中共历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党史学科建设中,张静如先生着力最多、贡献最大的是,率先构建中共历史学中介理论体系。他认为,“这种中介理论要成体系,需要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而不是仅反映某个原理,也不是仅反映中共党史研究的某一个方面的应用”[3]。在1995年出版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中,张静如先生对这一理论体系作出了初步概括。这是学术界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阐发中共历史学的理论著作。

在2006年出版的《张静如文集》中,他又把其中的观点进一步完善,将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概括为:一是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二是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三是以群体社会作用为基础,以个人社会作用为契机;四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五是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为辅佐,深化和拓展中共党史研究。

党史目录学、文献学是中共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静如先生很早就从事并呼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他指出:目录学是一种门牌学,依靠这个我们能知道上哪儿去找材料。他还亲自编纂《“五四”以来历史人物笔名别名录》,希望在史料即文献学研究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也正是在张静如先生和其他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全国高校党史学位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设“党史史料学”“党史文献学”“党史学史”“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

张静如先生对党史学科的贡献已为学界广泛认可。对此,著名党史学家郭德宏教授在《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一文中也给予了公正评价,认为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最早、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张静如先生。

2010年7月,在筹备全国党史工作会议期间,张静如先生应邀参加座谈会,还曾当面向习近平同志陈述开展党史研究的重要性,受到习近平同志的赞许。直到2016年6月,他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没有停下思考,并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尽快扭转高校中共党史教育面临的不利局面》的研究报告。他常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站起来活动像个垂暮老人,但坐下来工作仍觉得自己可以年轻有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是知识分子担当报国、勇于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三、务实求真开新经

张静如先生学术活动的最突出特点,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应该说,中共历史学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模式,要想创新很难。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静如就一直强调创新,并在1999年还专门发表过题为《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的文章。可以说我国在党史学界,这三十多年来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最多的就是张静如先生。

在《张静如文集》的“自序”中,他曾自我评价说:“我的学术活动特点是:有开创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观点;思想解放,比较实事求是;写文章、讲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体说来,在有关中共历史研究方面,我提出的新的并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张有四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应该属于历史学科;二是以现当代中国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三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共历史;四是倡导研究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1]自序,5

张静如先生一直注重学术创新,坚持为人治学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格,主张学术研究应有自己的“路数”,反对在别人的理论下边做注脚。对于张静如先生的这种创新精神,郭德宏教授在读完《张静如文集》后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张静如先生是国内李大钊研究的第一人,是提出中共历史研究应该属于历史学科的第一人,是提出以现当代中国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第一人,是提出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共历史的第一人,是在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学者。

张静如先生在学术上之所以能不断创新,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他真正掌握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能够将这些原理灵活地运用于中共历史研究之中。第二,他对中共历史资料了然于心。张静如先生出身资料员,在那个时候就通读过《新青年》《少年中国》等期刊,对史料下过苦功夫,因此他的文章引用的文献非常广泛,有很多材料都是见所未见,使读者看了后觉得很新鲜。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他对学术有执着追求精神。他强调中共历史研究要发展深化,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坚持求历史本源之真,务搜集考证之实;求历史情节之真,务分析研究之实;求历史发展规律之真,务党史资政育人之实。

正因为创新,才会开辟宽广的研究领域,才会创造丰硕的研究成果。2012年3月11日,在张静如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五卷本)出版座谈会上,王炳林教授曾对其学术贡献作出了八个方面概括:一是以“五四”运动为基础的中共历史事件研究;二是以李大钊为中心的中共历史人物研究;三是中共历史学科建设研究;四是中共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五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六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八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研究。

在以上八大研究领域中,张静如先生均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张静如先生还积极推动党史学科为现实服务,在北师大党史学位点开设新的研究方向。一是设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方向。自1991年设立这一方向以来,张静如先生带领他的同仁和学生先后发表了《“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再论社会现代化》等一系列论著。从现代化角度观察共产党历史,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引领了中共历史研究的新潮流。

二是设立高校党建研究方向。2004年,张静如先生倡导设立了北师大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并在全国党史学位点中率先设立了这一研究方向。2007年周良书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国高校共产党建设史(1921-1949)》,2008年韩强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2009年张静如先生主编出版的《高校党的建设丛书》(六卷本),均已得到学术界的初步认可。

四、情满杏坛育英才

张静如先生是学者,更是大师。他在63年的职业生涯中实践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格言,谱写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篇章。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培养的博士、硕士和访问学者近150人,还有更多的编外弟子,他们大都成长为党政机关、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骨干力量。记得14年前,在纪念张静如先生从教50周年时,石仲泉教授曾感慨地说:在党史界,张静如先生指导培养的研究生最多,平均每十个党史博士生中就有一个是他的弟子。

张静如先生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很独特,他自己称之为“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其特点:

一是主张学生早定方向,多写文章,在研究方向上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因势利导。他要求学生有明确的科研目标,通过写文章提升锻炼自己,然后在导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努力在高层次的研究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既要会读书,能做学问,又要增强综合素质,有社会交往组织能力。在此原则下,有合适做学问的学生则引导其从事学术研究;对有组织能力并热心社会工作的学生,他鼓励其锻炼才干;对愿意将来从事它业的学生,他赞同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另谋发展。

三是十分注重德育训练,既关心学生的学业又关怀学生的品行和生活。在学生的眼中,张静如先生是严师,也是慈父。几十年来,他在学生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以其高尚的道德和文章感染着他们,引导着他们。他的许多毕业生或供职科研院所,或供职党政机关,但均成为所在单位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

名师出高徒,而徒之所以高,并不完全因为师有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接受到名师的教化。对此,张静如先生的学生王学勤有切实感受。因为在他出版的博士论文的“序言”中,先生竟明白无误地写道:“书中,对《中共的史学史》有所批评。此事,不足为怪。学术无批评,岂能进步。此风气,应极力提倡。余之弟子直言不讳,为学术批评添彩,亦为师者之幸。”[4]张静如先生的学术风范由此可见一斑了。

正因为此,许多学生在张静如先生指导下,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如丁晓强的《近世学风与毛泽东思想的起源》、高力克的《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研究》、王学勤的《中共党史早期著作研究论稿》、朱志敏的《五四时代民主观念研究》、关志钢的《新生活运动始末》、侯且岸的《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杨世文的《西方毛泽东研究评析》、于风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模式研究》等,在不同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价值。

其中王炳林的《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系统论证了科学理论对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并提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相统一的新论断,荣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这是全国中共党史专业第一篇论文获此荣誉。博士生王跃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心理变迁和革命》、丁俊萍的《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研究》等一批优秀博士论文,也均为拓展党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张静如先生喜欢与年轻人交往,愿意和许多青年为友。他认为,青年的思想最活跃,总是能站在社会思潮的最前端。他也积极创造条件奖掖后学,帮助他们进步。从1986年开始,他发起组织全国党史学位点年会,构筑青年人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的学术平台。每次会议,他都自己捐款,对学生论文演讲比赛的优胜者给予奖励。这项活动已成为我国党史学界一件盛事,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张静如先生一生生活简朴,总是一双布鞋、一身便装,但他却把节省下的工资收入10多万元贡献出来,于2002年设立“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励基金”。这是我国党史学领域唯一的一个学术论文奖励基金,目前已成功举办七届评奖。它对全国党史专业中青年学术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张静如先生的付出和成就,已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铁肩道义,妙手文章,冥志昭功,一世青春书信史;大同辅仁,乐育杏坛,菁莪棫朴,无数英才悼先生。”在张静如先生逝世后,我写下这幅挽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我们沉痛悼念张静如先生!永远怀念张静如先生!

[1]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1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2]张静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J].党史研究,1987(6).

[3]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3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775.

[4]王学勤.中共党史若干著作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序言).

[5]王跃,王炳林.张静如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我们眼中的张静如先生》编委会.思想和人格的魅力:我们眼中的张静如先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张静如.张静如学术与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校:李秀荣)

Academic Life of Zhang Jingru

ZHOU Liang-shu

(College of Marxis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Zhang Jingru, a famous 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ist, CPC historian and educationist, was well-known as the first person to study Li Dazhao and construct CPC history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He had trained a number of talents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publicity, thus making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history and Marxist theory in a new period. He ha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views,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the Party history and Marxism. He argued that the Party history should be studied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eman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moder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social history. He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Party history. He was pragmatic and realistic in pursuit of innovation and had trained a lot of talents, which was a authentic depiction of Zhang’s academic life and a vivid reflec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 spirit of encouraging devotion to education.

Zhang Jingru; histor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iscipline of Party history

K27

A

1672-349X(2016)05-0001-05

10.16160/j.cnki.tsxyxb.2016.05.001

编者按: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原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先生于2016年8月29日在北京逝世。张静如先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六十余年,被称为“李大钊研究第一人”,以率先建构党史学科体系享誉学界。他在李大钊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李大钊生平活动与思想体系、李大钊研究史、李大钊研究的新领域开辟、李大钊研究国际化以及李大钊研究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本刊开辟“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张静如先生写来热情洋溢的贺辞,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如今,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本刊特刊登周良书教授和吴汉全教授的两篇专稿,回顾张静如先生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一生,再现张静如先生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以表达对张静如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二○一三年总目录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