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瑟》英译研究综述

2016-02-13任庆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锦瑟典故译本

任庆亮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重庆 400031)

《锦瑟》英译研究综述

任庆亮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重庆 400031)

诗歌是极富艺术性的文学体裁,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但诗无达诂,译无定本。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均可视为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工作,为人们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以及翻译研究本身带来了新的视角与研究范式。本文以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锦瑟》为例,基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检索结果,对2000年至今国内学者在《锦瑟》英译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以期引起学者们对《锦瑟》英译研究的辩证思考,并为今后的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锦瑟》;典故;翻译;主体性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多用典故,意境朦胧,诗意优雅而神秘,令人难解。《锦瑟》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锦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但用典之处竟达五处之多,再加上此诗语言含蓄、主题模糊,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罗宗强先生编写《中国文学史》时,以“朦胧多义”四字概括本诗,并认为这种多义是不可确解的。仅就此诗主题而论,从古至今学者们的解读也可谓是纷纭多歧、莫衷一是,有恋情说、悼亡说、自伤说、咏瑟说等十一种解法。笔者认为,每一种解法都有其合理性,都是学者们基于一定的研究范式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阐释。

《锦瑟》主题阐释的多元还表现在译者理解方式的不同及其译本的呈现。具体来说,《锦瑟》一诗虽然难解,国内外众多翻译家却有译作,如许渊冲、杨宪益、刘若愚(James J.Y.Liu)、魏博思(Bruce M. Wilson)、葛瑞汉(A. C. Graham)等。不同译者的译作也可视为是对此诗的另类解读,并且对其译本的研究既有利于丰富学界对《锦瑟》的文本诠释,还能够推动翻译研究本身的发展。因此,笔者根据在中国知网(CNKI)上的检索结果,统计了国内21世纪以来即2000年至2016年6月25日刊登的所有有关《锦瑟》英译研究的期刊文章、硕士和博士论文。

一、《锦瑟》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为了管窥21世纪以来,《锦瑟》英译研究的全貌,笔者借助中国知网(CNKI),在“全文”条件下输入“锦瑟英译”和“锦瑟研究与翻译”,共搜索到2000年至2016年6月25相关文献20篇。根据对检索到的20篇文献进行纵向对比可以看出,翻译界对《锦瑟》一诗的研究较为密集地出现在2008年之后,特别是2009年、2012年和2013年。另一方面,从翻译的角度来看,不同的阐释就是译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的不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译文的多样性。同理,笔者认为以上所列文章亦是对译文的阐释。原文的多义性与译文的多样性,必然导致文章阐释的多元化。因此,笔者按列文章研究视域与侧重内容的不同,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并作详细分析。

二、分类研究

从笔者对各个文章研究视域与侧重内容的分类可以看出,翻译界对《锦瑟》的英译研究也呈现出多视角、跨学科的现象。

(一)文体特征下翻译技巧的探讨

林晓芝以诗歌中的“意境说”入手,指出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接着文章分别以许渊冲和John A. Turner两个译本为例,分析了两位译者对“锦瑟”“年华”“蓝田”等典故及“可追忆”等词条的不同解读与翻译。最后强调用再现古诗意境美的原则来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虽然很难,但若无法传达与再现原诗的意境,也就无法准确地再现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朦胧的美。除此外,勇薇在其文章中也探讨了《锦瑟》诗中典故的翻译。众所周知,典故不仅不得其解者无从下手,即得其真解亦不易达其义蕴。勇薇根据对其所选译本的分析指出三位学者在典故的处理上保留法、省略法和替代法都有所采用。但均未采取典故注释法。并最后提出典故翻译中译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所有的典故,并且充分考虑译语文化中是否也有对应的典故。部分典故,如“蓝田”这类对于译语读者有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地名,应在译文下加注释。同样,郑晓敏在其文章中对典故的翻译方法也指出脚注有利于读者对典故背景有全面认识并推导出衍生意义。罗巾如从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对四篇译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译文在再现原文某些静态方面的效果。

Leppihalme曾指出,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使用典故这种修辞手段,是希望由典故引发的联想能够给特定的上下文带来额外的意义。由此可知,典故的翻译效果对整个译文质量的好坏有重要影响。上文所提文章中很多倡导用译本加注的方法翻译典故,但张琳琳指出“在诗歌翻译中给出一定的注释是必要的,但是大量的注释必然影响译文质量,影响诗歌的美学效果。这种说法对典故的英译不无参考意义。

曾景婷从诗中意象的理解与传递入手,分析了原文词汇及典故的使用给翻译带来的困难,造成译者译诗考虑形式较多,又加上没有注释,原诗的意象不可避免有所缺失。而吴涛从汉语古诗的模糊美出发,通过分析不同译本指出在目的语中传达原诗的模糊美,是解决中国古诗英译难题的关键。最后作者在文末对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感受做了总结。

(二)互文性与翻译

赵红辉从互文性角度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比《锦瑟》的几个译本在标题、典故、意象等方面的翻译,指出中国古诗中常含有大量互文指涉,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诗歌中的互文现象,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帮助读者克服跨文化语境造成的障碍,同时还要保持原作的神韵。除此外,缪佳、吴迪龙在其文章中指出互文性翻译理论能够将共时因素与历时因素结合起来,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关系,从而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在翻译实践方面,作者指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充分识别原诗中的互文指涉符号,理解其互文隐喻的复杂性,同时,还要把这种互文指涉符号输入译入语文化,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三)阐释学与翻译

祝朝伟、张柏然结合阐释学理论,探讨了《锦瑟》一诗的多种阐释和英译的存在意义与理论背景,论证了阐释学理论对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借鉴意义即文本的空白与阐释的多元、作者本意的游移与阐释的历史性使理解陷入阐释的循环。文章最后指出,如果翻译的过程也是阐释的过程,那么不同的翻译就是不同的文本阐释,只要是合理的,便是可以接受的。曾景婷在其另一篇文章《〈锦瑟〉英译中的诠释多元走向》中,通过探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中心论及其带来的不同主题学说,论证了诠释学三大重心走向对古诗英译的借鉴意义,并指出诠释多元是产生不同译本的必然因素。

(四)翻译的主体间性

卢冰从“翻译的主体性是建构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的”这一论断出发,对译者的身份作了解读,把译者看作为原文的解读者、译文创造者,也是翻译作品最初的读者,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伦理价值的传播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译者对《锦瑟》中各个典故理解与翻译的不同,作者强调在翻译的主体间框架下的对话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翻译活动并非单一主体的文化交流,而是以译者为轴心的多主体间的相互对话、相互平等、相互制约。除此外,蔡立胜在其文章中围绕不同译者对《锦瑟》诗中典故处理方式的差异,探讨了译者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同时还阐述了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问题。钟营根据不同主体间审美感应方式对译文的影响,结合《锦瑟》的两篇译文的分析,强调译者应正确把握原文情感,采用“他我”融合审美感应方式,以找到两种文化和主体间的最佳契合点。

(五)概念隐喻理论与翻译

晏雪在其文章《〈锦瑟〉英译和法译的隐喻学对比研究》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比较了《锦瑟》英译本和法译本在对原文典故的翻译上,译者翻译手段的异同。最后作者指明了法译本的“求真”与英译本“求美”的差异,并肯定了隐喻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积极作用。

(六)接受美学下的翻译研究

徐宜修在其文章中从接受美学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新的阐释与评估,并结合《锦瑟》不同译本的分析,指出诗歌有其文学特殊性,译者在诗歌翻译中同时拥有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这些特质决定了译者在理解和处理上的主体性,也决定了诗歌翻译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另外,2014年,闵莉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接受理论下诗歌文本空白之英译》中亦借助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对《锦瑟》的七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文本空白,并从句法、语义、意象三个方面对文本空白进行了阐释。

(七)“三美”理论与翻译批评

“三美”理论是国内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在其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翻译原则,即译诗要尽可能传递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张婉丽将此“三美”翻译原则应用到对《锦瑟》英译本的分析中来,高度赞扬了许渊冲教授《锦瑟》英译本在兼顾诗歌音美和形美方面的高超之处,但同时也指出,为此译本难免在意美上有所损伤。

(八)概念功能下的翻译批评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指出,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论功能分为三种,而概念功能即是其中之一,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部分。宋加高、潘子正在其文章《〈锦瑟〉两种英译文本的概念功能分析》中,从概念功能的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锦瑟》的两种英译文本,强调了诗歌翻译中为实现译文的形美与意美,对原文意象进行转化与转换的必要性。

(九)关联理论下的翻译批评

余青在其文章《关联理论下〈锦瑟〉三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中,根据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对《锦瑟》三个英译本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和关联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肯定了许渊冲译本在正确理解原诗内容和完整传达原文韵味两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关联理论,对译者的翻译行为提出了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原诗《锦瑟》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朦胧诗”的代表,虽然学者们对其文本的解读莫衷一是,难得定论,但国内学者、译家并未望而生畏,反而知难而上,以其丰富的创造性为后人呈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次,就《锦瑟》英译研究成果而言,呈现出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如阐释学、接受美学、关联理论等,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注入了新鲜血液。最后,笔者认为原文的多义性、不确定性为译文呈现方式及其研究视角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例如,仅标题“锦瑟”二字,不同译者各有创见,而翻译研究者更是对此有着不同侧重的阐释,进一步佐证了如“诗无达诂,词无定译”类似的学术研究本质。

[1]LeppihalmeRitva.CultureBumps:An Empirical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M].Clevedon; 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1997:34.

[2]林晓芝.物境·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比较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82-83.

[3]卢冰.翻译主体间性下译者的创造性——兼评《锦瑟》英译[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2):107-109.

[4]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87.

[5]缪佳.互文性理论视阙下《锦瑟》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169.

[6]孙桂平.《锦瑟》别解[J].学术探索,2003(4):83.

[7]吴涛.中国古诗英译模糊美的传达——从《锦瑟》的英译谈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8):69.

[8]徐宜修.接受美学视域下的诗歌翻译——以李商隐诗《锦瑟》英译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5):86.

[9]勇薇.从李商隐的《锦瑟》试探唐诗英译中的典故翻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399.

[10]曾景婷.意态由来画不成——《锦瑟》英译中的意象流失[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9(2):77.

[11]张琳琳.浅谈动态意义识解与安东尼·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以分析《锦瑟》英译为例[J].科技信息, 2009(32):553.

[12]赵红辉.互文性与《锦瑟》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2):69.

[13]郑晓敏.《锦瑟》英译对比评析[J].剑南文学,2013(8): 226.

[14]祝朝伟,张柏然.翻译与阐释的多元——从《锦瑟》英译谈起[J].外国语,2002(5):61.

H315.9

A

1673-0046(2016)12-0188-03

猜你喜欢

锦瑟典故译本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锦瑟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