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要层次论的高龄空巢老人社工服务思考与实践
——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为例
2016-02-13涂宇明
涂宇明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8)
基于需要层次论的高龄空巢老人社工服务思考与实践
——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为例
涂宇明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8)
本文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100位高龄空巢老人为例,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切入点,分析高龄空巢老人的各层次需求,阐述开展相应社工服务的思考与实践,以期有效提升老年人各层次需求的满足,改善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需要层次;高龄空巢老人;社会工作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按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人类生存中最为基础的衣食住行)、安全需要(生活稳定、经济有保障)、社交需要(归属与爱,希望得到社会团体的关爱)、尊重需要(自我尊重以及来自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充分体验生活,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人的需要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和中级的基本需要,是本能的选择;而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更高层次的需要。由于社会、时代、地域、年龄、生理、心理等情况的不同,每个人需要的表现形态和满足状况呈不同特点。
人口学中根据年龄阶段划分,大于80岁的老年人划分成高龄老人。自1990年起,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少子化现象,导致国内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空巢化趋势显著。基于此,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100位高龄空巢老人为例,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龄空巢老人各层次的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社工服务及提升老人满足度和幸福感的有效方略。
一、高龄空巢老人个案基本情况
对厦门市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100位高龄空巢老人的状况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老人的基本服务需要。女性63位,男性37位;单身老人2位,离婚老人1位,丧偶老人65名,伴侣健在老人29位;大部分高龄老年人当前均为独居或空巢。文化水平情况为:高中文化水平2位,中学文化水平5位,小学文化水平36位,未接受过教育57位;经济来源状况如下:以储蓄养老21位,依靠子女或亲属供养28位,以退休金养老51位。
二、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分析高龄空巢老人服务需求现状
依据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 生理的需要分析及服务
高龄空巢老人的养老生理需求中,衣、食、住、行最为重要,经济能力是养老的基础保障,对高龄空巢老人而言,需要面对个人退休金、个人积蓄、子女资助、社会救济等一系列的问题。调研数据表明,居住状况较差、经济收入低下及患有多种疾病的高龄空巢老人比例在50%以上,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在老人的总支出中,日均食物支出费用约占30%,主要支出方向为医疗费用。
若高龄空巢老人并无固定养老金或养老金较低、患有多种疾病、退休早、仅能依靠储蓄金养老,则会面临经济供养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所选取的100位高龄空巢老人中,慢性疾病患者为78位,慢性疾病在两种以上的为55位,身体健康为22位。由此可知,高龄空巢老人对物质需求的支出主要为医疗支出,所占比例约为59%。为无收入及收入较低的高龄老人提供社工服务时,主要应考虑的是医疗需求。
(二) 安全的需要分析及服务
通过调查100位高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发现,由于患病而行动不便的老人36位,行动困难的老人23位,行动缓慢的老人44位,行动正常的老人59位。
高龄空巢老人的安全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生理安全方面,由于衰老,免疫能力下降,身体机能减退,反应迟钝,高龄老人在家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磕碰、摔倒等意外屡见不鲜,生理安全状况堪忧,这是老人及家属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心理安全方面,高龄空巢老人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因患病等情况加重心理负担,又顾虑不能自理而拖累家人,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严重者甚至抑郁、绝望。社工通过各种服务,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有效满足老人的心理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三) 社交(归属和爱)的需要及服务
人们都渴望爱和被爱,渴望在团体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渴望与他人建立并保持感情深厚的关系。而老人们离开了工作单位,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在社会上的归属感,会更渴望与家人的深厚关系。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敬老孝亲传统,过去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老人们含饴弄孙,亲密的家庭亲情一般都会让老人归属与爱的需求得到满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计划生育、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学习、工作、婚姻等原因离开老人,空巢老人与日俱增。居住在大中城市的老人中,空巢比例已达七成以上,普遍缺乏精神慰藉,离婚或丧偶的独居老人更是倍感孤独寂寞。本研究中,丧偶独居的高龄空巢老人为65名,其心理、精神状态相对孤单、空虚。
(四)尊重的需要及服务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得到他人尊重。老年人由于体态、面容日渐衰老,记忆、认知能力逐渐下降,以及身体机能的衰退,自尊心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因而更需要得到他人尊重。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中,老人因生产生活经验丰富而拥有权威,形成了我们敬老的孝道传统,老年人有地位、受尊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老人的传统角色日益丧失,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都日渐边缘化,不仅退出了社会管理领域,在家中也往往被年轻人视为观念落伍而失去权威地位和重要事务的决策权,意见不被尊重。这导致不少老人对自身能力产生严重质疑,觉得自己成了无用的人、多余的人。
本研究对象中,高龄空巢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少参与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很多老人的生活非常单调,也有部分老人由于患有疾病,致使家庭环境不够和谐,甚至还会遭受来自社会人士、亲人的歧视和冷漠待遇。
(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及服务
自我实现是发挥潜能、自我完善的创造性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早已退出工作领域、职场社会的高龄老人还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么?从调查的100位高龄老人来看,有10位老人坚持听时事新闻,不断吸纳外界新信息;有35位老人学太极,学习头面部按摩手法,注重身体的养生保健、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他5位老人中,个别老人多才多艺,曾涉猎、书法、艺术等,个别老人还会在家人陪伴下到宏泰音乐厅欣赏音乐。由此可见,高龄老人非常有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
三、社会工作对高龄空巢老人需求的介入
(一)积极参与高龄空巢老人养老金支持体系的构建
老年人达到高龄时,不管工作时是否交费,都可以得到一份通过政府财政资助的普惠式养老金,可以保障高龄老人在晚年的生活。
由于我国社会历史原因,养老保障不足。养老金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高龄老人的老年生活。可借鉴上海和北京等地出台的各项与高龄老人相关的优惠政策,需每月补贴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高龄补贴给予高龄老人。
高龄老年人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处于推广阶段,高龄老人的经济保障是急需解决的。为减少高龄老人就医难,提高其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首先需将最新的高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在社区进行推广。如社工可征求老人本人同意后,向国家申请享受高龄优惠政策;也可以对社区资源进行高效整合,联合社区的力量,使社区社会工作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筹备充足的资金,提高社区资源的利用效率,使高龄空巢老人能够享受应得的权利。
(二)优化高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当前,国内主要通过家庭式的方式来实现老人的养老,而对于高龄空巢老人而言,就需要依靠社会来养老,很多经济状况相对良好的老人会入住养老院。本研究中,很多高龄空巢老人患有疾病,因此,将老人划分成三大类:完全不能自理、部分自理及生活完全自理,鉴于此,也就需要开展特殊照顾、日常照顾两大服务种类。针对完全无法自理、部分能够自理的老人,需要同二、三代亲属开展交流工作,调动社会、家庭力量,并面向社区招聘待业人员,将重点、终点服务落实到实处。日常照顾指的是保持老人个人卫生、如厕及日常起居等。社工服务人员可以组建服务组织,负责帮助高龄老年人打扫卫生,并对低龄老年人进行慰问。
(三)助力于高龄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在建立高龄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要积极地介入到其中。具体对策如下:(1)将个性化服务提供给高龄空巢老人,借助专业化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开展相关社会活动,让社会人士更加关注和关心老年人,同老人进行沟通,帮助老年人解决各项心理问题。(2)对于完全无自理能力的高龄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人员要向其家人、看护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培训教育工作,使其能够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注重同老人的情感交流。本研究中,由于就医问题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的老人为72名,社会工作人员要秉着专业化的精神,明确老人具体的服务需求,从而提供有效的医护义工或心理咨询服务。(3)开展综合性、专项性服务。应为高龄空巢老人专门设置社区上门服务项目,使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均能得到满足。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优质专项服务提供给老人,能够解决老人遇到的多种生活、心理问题。此外,社工针对老人具备的优势,还准备适时请老人到服务中心参与活动或作交流,提供机会,帮助老人进一步发挥潜力,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时代背景下,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应以认真、细致分析老年人的需要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供社工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各层次需求的满足状况,改善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对老人生活幸福、建设和谐社会都大有裨益。
[1]朱志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124-126.
[2]裴胜辉.试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2):38-39.
[3]吴宏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2):31-33.
[4]张静.中国老年人的需求分析——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27-30.
D6
A
1673-0046(2016)12-0138-02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项目《社区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编号:Xqkc20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