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2016-02-13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史 丽,郭 华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在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兼备语言教学能力和实践理论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经实践调查研究总结发现,培养“双师型”英语师资的模式有三种.校方理论培养模式侧重通过学术交流形式直接获得访问对象的实践理论经验作为转型指导,以加强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英语教育实践理论;校外实践合作模式可有效弥补教师校外教育实践工作经验缺失,以校内外联力方式督促教师“应用型”转向;以“计算机+英语”为目标的教师自主培训作为补充模式,因其多样化和新颖性可有效加强当代高校英语教师的“双师型”建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高校应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其主要任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文拟以地方本科教学型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为指导背景,对兼备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能力和从事英语实践相关工作理论及经验的“双师型”英语师资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适于转型后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的可行模式.
1 校方理论培养模式
高校校方对“双师型”英语师资的培养侧重于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英语教育实践理论方面.校方培养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方面,但与传统意义的学术交流有所不同.校方派遣教师所赴往的对象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三种:国内外一流高校英语专业及其实训基地、国内外“双师型”人才培养走在前列的高校及其实训基地、国内“双师型”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系.
国内外一流高校英语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学术氛围,教师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根据自身能力和专业兴趣参与教科研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方式获得合作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学术方面的提高和进步.国外名校英语系的实训基地多是聘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具有丰富的实践理论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其“双师型”教学团队拥有十分丰富的实训经验,教师在实训基地的访问交流能够切实做到亲历学生实习全貌,并能参与基地平台的教科研实践.国内外一流高校英语专业及其实训基地的交流经验,能够为访学教师提供高水准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支持,也为其未来的双师职业规划展现出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赴往“双师型”人才培养走在前列的国内外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可以获得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理论与经验.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对师资要求十分严格.德国甚至专门颁布《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详细规定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企事业单位招聘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余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主管来校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2]1587国内的北京联合大学已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型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地方转型高校英语系可安排专业教师亲历其应用型培养方式的教学科研,特别是前往被誉为落实文科实践教学载体的创新型文科实验室——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学习交流,因为大学英语课程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作为大学基础学科还承载着人文素质教育任务.[3]43
“双师型”标准一直是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虽与高职高专教育在办学层次上有所不同,但是高职高专院校多年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也必然存有很多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所必需的经验和总结.通过与具有实践经历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其实践精华,尽早规避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少走弯路,在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水平和发展规划,方可尽早摸索出新颖、合适的建设方案.
转型地方高校教师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交流与学习,再结合本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渴望早日将理论付诸实践得以尝试.此时教师最需要的即是校方为教师提供理论研究所必需的资金支撑和智力支持.校方应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的研究团队建设,并努力为教师营造教科研环境,组织教师进行“双师型”、应用型转向等相关课题的研讨,对教师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进行总结反馈,为教师队伍平稳向“双师型”转向获得系统、成熟的理论经验.
2 校外实践合作模式
对于强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地方转型高校而言,向应用型方向调转的薄弱环节主要在“应用”方面.以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方培养模式所能解决的主要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科研及实践理论方面的提高问题,而校外实践合作模式则能较好地解决转型后专业期求的教师校外教育实践工作经验缺失问题,这也正与近日国家在新颁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对科研人员允许从事收益性兼职和鼓励公益性兼职工作这一政策相契合[4].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校外实践合作模式,因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差别而主要体现为两种途径.
非师范专业的英语教师的校外实践合作表现为校企合作模式.教师赴企业,特别是外企进行合作锻炼,进行如商务英语翻译、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等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地方本科高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多在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是外企或其他相关商务领域,而且即便不从事此类工作,与外界沟通较多的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也是他们比较欠缺同时又必须拥有的,所以地方本科高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教师更应具备该方面的基本理论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与企业特别是外企合作,能够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如翻译能力、口语能力和商务英语能力,督促“双师型”教师成型,进而将实用倾向性更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贯穿于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师范专业的英语教师校外实践合作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教师进入到中小学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学、调查和其他研究活动.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但跟中小学教育的长期脱离导致高校师范专业的英语教学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容易脱节.当今中小学教学改革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教学问题层出不穷,广大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案例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教育培训机构也因为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实际问题而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高校英语教师与中小学或其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的师资培养模式,其好处是能够让高校教师对中小学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需求更加了解,从而在实际的高校课堂教学中加以强调和渗透,让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更加具备英语语言教学能力和拥有更多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
就总体而言,校外实践合作的培养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时间和场所方面的不固定,导致校外合作经常会遇到校方和企业之间的不易协调问题;第二,如果教师过多参与企业或中小学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活动则会分散英语教师本职工作的精力,而时间投入过少又不能很好地完成从外企和中小学以及教育培训机构获得实践能力的任务,所以如何合理地调配时间,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外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避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该种模式目前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 教师自主培训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校方理论培养模式和校外实践合作模式都是借助外部条件,或与其他高校合作,或与企业和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外力对校内的英语师资力量进行提高或加强.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形势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开启在‘学历+文凭’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素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模式.”[5]152这就意味着对教师而言,除以借助外力获得理论和经验之外,更应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自主培训模式则是高校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职业发展方向、自主策划实施并设置培训内容,利用校内实训工厂、实训基地、实验室等资源进行“双师”素质提升的自我需求和实践操作.对于建设“双师型”英语师资而言,教师自主培训模式则主要以“计算机+英语”为目标.
“计算机+英语”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外语教师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正将逐步演变成计算机主导的教学模式.只有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英语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外语教学的需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指导下,信息资源和课堂学习得以有机结合,才能加速达成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计算机+英语”这一“双师型”师资建设模式对于英语专业教师而言,亟需提升的便是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却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强的特点,表现为日常的计算机能力培养、计算机平台搭建及维护、当前热门的微课和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制作、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与更新等.语料库已成为当代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基础资源.[6]154“双师型”英语专业师资即是要求英语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为载体,搭建出承载语言知识基础资源的英语语料库,并能够及时给予更新维护.
授课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维护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师通过培训可以从网络上大量的资源中有效选择教学信息,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搭建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更多的时间内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有更多交互和沟通,外语课程将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能够利用超越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创设理想的外语教学环境,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结构.[7]10
教师也可根据自身要求,进行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技术培训,进行新型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也有助于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媒体和多模态搭配路径优化问题,对新一轮教师角色转变、课程模式变化、管理模式变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教学模式的启用,在促进教师的不断完善基础上,更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4 结语
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其方式转变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转型和改变时期需要加大“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的力度,更要提前做好应对转型发展的准备,为转型后地方本科高校的“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模式预备出可行方案.在上述三种培养模式中,校方的理论培养模式方式传统,侧重以学术交流形式直接获得实践理论经验作为转型指导;校外实践合作模式,旨在弥补教师校外教育实践工作经验的缺失,督促教师向“应用型”转向;教师自主培养模式则是前两种模式的有力补充,以其快捷、方便、人力物力投入小却因人制宜而能有效实现“计算机+英语”的当代高校英语师资建构.此三者在“双师型”英语师资培养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必然能够培养出大批既具备本科英语专业教学能力等基本职业工作素质,同时又精通英语实践工作理论及应用经验,适合应用型、专业化教育改革的高校英语教师,大大加快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进程.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3.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1587.
[3]李娜.CBI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学赏析拓展教学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32):43.
[4]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6-11/07/content_5129805.htm.[EB/ OL][2016-11-07](2016-11-08).
[5]权玉华.地方高校“双师型”日语师资建设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14):152.
[6]李一飞.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中国外语界英语语言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54.
[7]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10.
(责任编辑:徐星华)
G658.3
A
1008-7974(2016)06-0124-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12.037
2016-06-1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外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GH150442)
史丽,女,辽宁彰武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