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路径
2016-02-13刘亚娜
蒋 芳,朱 兰,刘亚娜
(1,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3)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路径
蒋芳1,朱兰2,刘亚娜3
(1,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3)
在当前高职外语教学课时被压缩的前提下,先进、适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角度,尝试就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路径进行探讨。
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职业能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载体,灵活有效的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指导,就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影响高职英语教学产出的因素及问题
1.生源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如英语基础悬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听、说、读、写能力弱,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形成和产出不足。
鉴于上述的客观因素,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少见,教学过程还是由课文、单词、语法结构讲解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构成,更多注重语言目标的构建,忽略了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产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元化的学生需求,对教师在教学管理、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2.教学目标及其效果存在的差距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操技能,尤其是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处理好听、说、读、写、译四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将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确保学生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的影响,高职英语教育实际完成的教学目标与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现代高职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英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共识,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贯彻和体现,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度较低。
二、“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于高职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借鉴意义
以“输出驱动假设”为原型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 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理论体系主要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构成,教学理念主要为“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由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构成;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和评价三个部分。该理论体系既强调产出过程(producing),还强调产出的结果(product)。虽主要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但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课堂教学活动应为有效的学习服务
相较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王策三教授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原则),POA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且讲究效率的教育形式,所提倡的“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有效学习的发生。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有效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忽视多元化的学生需求,不能只顾完成教学进度的“一言堂”,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边缘化,也不能只满足于改变教学形式,把学生的作用不适当扩大,而是要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语言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尽可能地指导、促进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尽可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准确地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
2.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要有机地结合
POA提倡的“学用一体说”中的“学”指的是输入性学习,即听和读,“用”指的是“产出”,即说、写与口笔译。该假设针对的是“教材中心、课文至上”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用分离弊端”,主张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主张在课堂教学中,一切语言活动都与应用紧密相连,做到“学”与“用”之间无边界融为一体。
鉴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实际,找到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结合点,使语言的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水平。
3.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POA认为,语言面对的是人,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外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等。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并举。高职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激发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德、技、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做到“德以修身、技以立业、力以发展”,使其具备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三、有效设计和组织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原则及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既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又不等同于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兼具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还要促使学生具备与其未来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因此,有效高职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原则和路径:
1.教学主体的“六备”原则
精彩的课堂呈现不仅仅来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在于教师过硬的综合素质与娴熟的教学技巧,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缜密计划和精心组织,教师应注意“六备”,即备环境、备编者、备作者、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自己。
现代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微课、慕课教学时代的到来,高职教师首先要自觉熟悉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善于接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次,要善于从编者编写、设计教材和作者写作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目的,认真吃透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目标和语言目标,分解教学模块功能。此外,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及时查缺补漏,发展教师技能,完善教学行为。还要全面熟悉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2.教学活动设计的路径
⑴突出目标的清晰性和可测量性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应处理好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实际使用语言技能的关系,以培养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严格遵循教学计划、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载体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考量标准,要把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并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行充分的语言实践,对自己的实际产出能力进行检视、比较、反思和提高,促成良性的教与学的循环,不再是传统教育中单向的、被动的知识传授与接收。
⑵工具性目标与实用性目的相结合
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学手段要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知识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结合教材的教学模块安排,提高与现实生活情景和职业场景的吻合度,创造性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化”“职业化”的语言环境,促进教学模块的输入与输出的结合度,使教育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学习和体验相结合,真正做到在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在提高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⑶丰富课堂教学的外延与内涵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跨界思维的能力,需要有开放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大数据的教学意识,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外延与内涵,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工匠意识,开展实践教育和信息网络化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碎片时间,设计灵活开放并具时代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微课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激发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把学生的成才、成长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
[2]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J].中国外语,2009(6).
[3]鲁阿凤.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142-144.
[4]陈宏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文社科,2015(2):25.
G718.5
A
1673-0046(2016)7-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