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弱化与重塑
——以社交媒体的运用为研究视角
2016-02-13陈锴
陈锴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弱化与重塑
——以社交媒体的运用为研究视角
陈锴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社交媒体是当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和重要途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对社交媒体的认识不深入、运用不到位,无形中弱化了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要重塑话语权,必须明确岗位职责,立足社交媒体,以朋辈姿态打通话语渠道,以先进思想引领网络空间,以舆论疏导净化网络生态,以榜样示范增强角色权威。
高校辅导员;社交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在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业能力被提出。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对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在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的当下,强调高校辅导员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是严峻形势导致的敦促。以当前主流网络新媒体,即社交媒体的运用实效为研究视角,有利于相对准确客观地把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知不足而后进”,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一、运用社交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是网民使用率最高的三大网络应用,其中,“即时通信”的使用率高达90.7%。当前,各类社交媒体应用正是即时通信应用的具体延伸和实际承载。换言之,社交媒体就是网民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应用。当然,在应用市场中,社交媒体种类繁多,各自用户体量不一,只有少数主流社交媒体能够掌控大局。一些主流社交媒体在用户使用率基本见顶情况下,为提升用户黏性,不断拓展价值外延,逐渐成为综合性应用。以微信为例,微信功能除了即时通信,也涵盖了新闻推送、信息搜索以及移动支付等。这种综合性社交媒体成长迅速,微信2016年注册用户数量就已突破9.27亿。
社交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衍生工具,随着功能的不断演进、用户的不断积淀,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再造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交融的网络生活场景。在社交媒体所建构起来的网络场域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思想的交流、价值观的碰撞,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对接的研究和改造对象。因此,社交媒体之于网络思政教育便具有了重要价值意义。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运用社交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媒体延展了话语空间,释放并转移了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成为辅导员倾听大学生心声和与之进行对话的重要媒介。“口头言语”由于场景、身份、表述等原因制约,常带来一言不发、欲言又止或言不达意的现象,而在既虚拟又真实、既封闭又开放、既单一又多元的社交媒体中,“键盘言语”“拇指言语”更能让人畅所欲言,有利于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实现话语平等分权。
(二)社交媒体记录着生活点滴,描述并沉淀着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成为辅导员把准大学生精神诉求和寻找教育切入点的重要线索。在网络话语的生成中,话语主体都依据自己的世界观、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理解社会现象、人生价值以及客观世界并进行编码,从而获取和传递网络话语的符号意义。社交媒体作为大学生的“心情笔记”“生活秀场”“观念集市”,为辅导员“解码”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一手素材。
(三)社交媒体打开了信息阀门,充实并挑战着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与处理,成为辅导员引导大学生甄别信息真伪和认同主流价值的导流平台。社交媒体基础是“社交”,但离不开“媒体”性质,实际上也是一个各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平台。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其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文化呈现交流、交融、交锋态势,要实现信息影响的趋利避害,需要辅导员的把关和干预,使社交媒体成为引导正确舆论和弘扬主旋律的良器。
二、运用社交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通过上述价值分析可以肯定,社交媒体是当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和重要途径。而事实上,在辅导员队伍中善于运用社交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仍不多,而因循守旧、浅尝辄止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无形中弱化了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
(一)辅导员与大学生依然存在话语屏障
社交媒体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媒介。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轻易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即时传送,仅从这点来看,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话语屏障。问题在于社交媒体兼具开放与封闭双重特性,用户对此拥有自主选择权限。例如,QQ空间可以设定访问密码,微信朋友圈可以屏蔽指定对象。由于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传统师生角色冲突,两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交互往往是“相敬如宾”而界线分明。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这种“浅交集、弱连接”的状态并不利于教育的深入开展和精准发力。可以想象,如果任由大学生活跃在自己的社交圈、信息圈中,而辅导员却置身圈层之外,仅停留在单一的信息传达,而没有参与到网络社会关系的构建中,久而久之,只会和大学生愈加疏远,产生话语隔阂。对于网络思政教育而言,如果存在信息屏障,主客体的关系就会被淡化甚至割裂。这将给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瓶颈制约,具体可能出现“说的传不到——主流声音无法精准传达”“转的截不住——网络异见无法有效过滤”“想的猜不着——思想动态无法准确把握”“做的管不好——错误倾向无法及时纠偏”等问题。
(二)辅导员在社交媒体的内容供给失衡
话语的主体角色规定着话语的内容侧重。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在社交媒体中的话语内容应当涵盖“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而事实上,后者的话语内容要远远多于前者,彼此呈失衡状态。经调查发现,在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群组当中,辅导员的话语内容主要集中在“文件政策、规章制度、事项通知”,涉及教育的内容则寥寥无几。相比而言,在辅导员的博客、微博、说说、朋友圈当中,“原创博文、时政短评、好文分享”的内容比重就有所增加,但在不同辅导员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类文章的内容质量、创作力度、更新频次、传播效度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存在对社交媒体的认识误区。在一些辅导员看来,社交媒体仅仅是比电话、短信、邮件更为便利的通讯工具,而非教育利器。二是繁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动力和激情。辅导员作为“指导者和引路人”,实际上是既当保姆,又当管理者,还当教育者,可谓分身乏术。三是高校的制度性因素对辅导员形成了“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导向,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辅导员在社交媒体的舆论攻防乏力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的生产传播平台,实际上也是一个各方势力争夺话语权的舆论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这点要求落实到辅导员身上,就需要攻防结合,用内容供给去“抢占”阵地,用舆论斗争去“守护”阵地。但是,攻防乏力仍然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内容的供给失衡、供给不足、供给不优是攻势乏力的主因。舆论斗争中的监管盲点、观点迷惑、话语式微是防御失利的主因。其中,监管盲点的形成在于社交媒体的信息源多和信息通道封闭,不易察觉发现;似是而非的迷惑观点则考验着辅导员的甄别能力;参与斗争的话语式在于理论底气不足,无法有力回应质疑和挑战。攻防乏力就意味着舆论引导陷入被动,长此以往,终将导致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丧失。这一系列问题其实也凸显了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迫切。
三、运用社交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解困之思
在社交媒体中,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因为面临多方挑战,出现话语权弱化的现象和趋势。这些挑战大都体现着网络时代的新特点,这些新问题也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和有效应对,但究其实质,仍然只是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制约因素的换装和变形。辅导员重塑话语权的关键,就是要回归教育本源,以大学生为中心,立足社交媒体,提升职业能力,提高思政工作效率。
(一)以朋辈姿态打通话语渠道
亦师亦友是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面对角色冲突造成的话语屏障,辅导员需要以朋辈姿态来打通话语渠道。一方面,要多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少一些生硬命令的传话。辅导员如果时刻摆架子、讲身份,只会使师生关系疏远,无法真正提升角色权威。相反,改变居高临下的交流姿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做一个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辅导员,则更容易赢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社交媒体的潮流变化。在社交媒体应用的选择使用上,要紧跟大学生群体的主流选择,在热门应用的使用上不掉队。曾几何时,微博方兴未艾,微信就异军突起,迅速占据社交媒体应用榜首,变化之快可见一斑。辅导员在社交媒体的具体使用上,还应该入乡随俗,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建生活场景。通过在社交媒体上打造辅导员的个人空间,展现辅导员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工作场景,并保持与学生的互访、互动,将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在社交媒体上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
(二)以先进思想引领网络空间
在当下社交媒体中,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发声,而由于约束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在所有声源中,娱乐至上者有之、大放厥词者有之、混淆视听者有之、颠覆主流者有之,这些杂音汇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逆流,给社会和大学生都带来负面影响。辅导员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接近学生、亲近学生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上传递更多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冲抵逆流而弘扬主流。操作上,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规范性,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做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四方面工作。也就是说,要在社交媒体上有这类相关内容呈现,让大学生看得到、看得进,有收获、有成长。先进思想要想引领网络空间,仅靠机械的内容搬运和推送是行不通的。实践证明,平铺直叙的观点陈述、晦涩难懂的理论宣讲、生搬硬套的政治灌输,都很难达成理想的宣传教育效果。要在社交媒体上做好思政教育文章,必须让理论彻底,让理论能够说服人,这就对辅导员的理论积淀以及对理论话语的转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舆论疏导净化网络生态
社交媒体是一个舆论场,每天都有不同舆论观点在生成和扩散,在一些特定的、热门的公共议题上,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通过各种转发和评论来表达自己的信念、态度和意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渴望参与社会治理的诉求。大学生参与到主流议题的讨论,接受主流舆论的影响,也是自我教育的实现,对此辅导员应当予以支持和引导。但是,由于网民群体认知水平、理性自觉存在差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幕后推波助澜,网民的热情常常被利用和消费,应该警惕大学生陷入其中。对辅导员来说,一是要有相应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察觉各种网络舆情,并准确辨别其性质。辅导员除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干部来协助跟踪反馈情况。二是要有妥善的网络舆情处理方案。视危害情况、紧急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扩大。三是要加强事后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以讨论说服方式澄清思想误区,重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理性发声的政治素养、媒介素养。总之,干预围堵是应急之法,教育疏导才是长久之策。
(四)以榜样示范增强角色权威
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具有权威性。其权力来源并不仅仅限于制度赋予、身份赋予,还在于教育者人格的魅力和能力的匹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己的品格是教育他人的最好示范。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格魅力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教育者所具备的知识要足以胜任工作的需要,才能发挥其角色权力的影响力。辅导员在社交媒体上的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是多种因素的集合结果。首先,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做学生的道德榜样。不论线上线下、公众面前或私下,辅导员都要有始终如一的道德坚守,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心中有爱,心中有学生的辅导员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最后,必须坚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职业能力。辅导员必须在能力上胜任工作要求,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和肯定。只有自己发光,才能照亮别人,也只有自己不断完善,才能去影响和教育别人。社交媒体的运用说到底还只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落脚点,重塑话语权,依然要回归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2016-01-22/2016 -07-15.
[2]彭小英.网络社会话语认知的多维向度[J].中国出版,2010(2).
[3]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杨建义.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4.
G641
A
1673-0046(2016)9-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