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黄遵宪“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理论

2016-02-13丰家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遵宪

丰家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浅析黄遵宪“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理论

丰家喜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为主将的“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理论和创作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亦将西方新事物与古典意境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黄遵宪作为新派诗的一面旗帜,以“我手写我口”为自己的诗学理想,以“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为自己的诗学纲领,冲破了旧体诗的牢笼,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做出了创新。理解黄遵宪的诗学主张,必须要考虑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

[关键词]黄遵宪;新派诗;“事”;表现自我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与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公度其人,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经科举、使外、变法之期,是旧社会迈向新社会的先锋人物。文坛之上,黄遵宪亦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融入诗歌,别开风气,以今人之世、今人之理入诗,开拓了富有浓郁时代气息的新诗体。其诗学主张与实践可以概括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

一、“诗之外有事”的创作实践

何为“诗之外有事”?用黄遵宪自己的话说就是“扫去词章家一切陈陈相因之语,用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势,一遇之于诗”。这里的“事”固然指的是社会现实,但这一现实与传统诗歌中反映的现实又不一样。古代诗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叙事名篇,如乐府长篇《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王昌龄的《箜篌引》等。这些“事件”包括战争、离别、徭役、情爱……几千年来已经被不同的诗人演绎了无数次,而学古拟古的诗歌潮流也一直没有中断。每朝每代都有复古主张的学人,如初唐陈子昂倡导学习汉魏风骨,宋代欧阳修主张学习李、杜等人的诗歌,明“前七子”提倡“诗必盛唐”。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语言已经逐渐走入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诗作越来越没有新意。而黄遵宪所倡之“事”则是发生在当时当代的事情,即将“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引入新的诗作当中。

黄遵宪的诗作中有几篇堪称“诗史”的佳作,如《悲平壤》,诗中云:“血雨腾飞飞血红,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天跳地踔哭声悲。”热情讴歌了在平壤玄武门血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左宝贵;“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则犀利点出了临阵脱逃的统帅叶志超的丑陋行径。《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度辽将军歌》等诗,及时而全面地反映了甲午战争的过程,向国人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恶行,揭露了清王朝政府腐败无能、不战而败的可耻行径。可以说,诗人所处的年代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动荡飘摇的时代,当世之事盖五千年华夏民族从未有之也,这是“今人所遭之时势”。黄遵宪曾任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的第一任总领事,时为美国颁布《排华法案》的1882年。针对这一事件,黄遵宪作《逐客篇》感慨国家人民命运之悲哀:“华人往美利坚,始于道、咸间。初由招工,踵往者多,数至二十万众。土人以争食故,哗然议逐之。光绪六年,合众国乃遣使三人,来商订限制华工之约。约成,至八年三月,议院遂藉约设例,禁止华工。感而赋此……堂堂龙节来,叩关亦足。倒顷四海水,此耻难洗濯。他邦互效尤,无地容飘泊。远步想章亥,近功陋卫霍。芒芒问禹迹,何时版图廓?”这是诗人为赴美华工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所发出的呐喊,此为“今人所见之理”。《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中,作者有意将“地球”“赤道”“轮船”等新词注入,同旧有诗歌意象“莲”“菊”“桃”等结合在一起,构造了新奇的意境,此为“今人所用之器”。

二、“诗之中有人”的创作实践

对“诗之中有人”,黄遵宪的解释是“务使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不能施之于他日,移之于他人,而其用以感人为主。”“诗之中有人”其实是对诗歌创作主体性的强调,在叙事、记人、写景之际,不要忽略了表达自我,一篇没有自我、没有感情的诗作必定是寡淡无味的,无法激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关于为何作诗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尚书·尧典》中记载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志”的内容又有哪些呢?其一,诗中的思想、情感的表现,即创造诗的人的思想和情感;其二,志向,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其三,不单单指理想抱负,还包括诗人的人生态度。其实,这三点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志”其实就是创作主体人的心灵的体现,与黄遵宪“诗之中有人”的观点有所联系。但要注意的是,此“人”为今人,并非古人,他拥有区别于古人的独特个性,其志向也不仅仅体现在考取功名、报效朝廷等方面。

在《杂感》中,诗人直接做出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宣言,他渴望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渴望书写自己的内心,渴望直面悲壮、惨淡的人生,所以,黄遵宪发出了“别创诗界”的第一声呐喊,即“我手写我口”。《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是诗人恰逢中秋佳节之际,在太平洋上望月所感怀。“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感受到的氛围,只有中国人才会将“月圆”与“人团圆”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国家,“月圆”反而还与狼、吸血鬼等不好的事物有所关联。这是诗人自我的表现。再看后面,诗人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并不在故土,而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望月又有了新的感受:“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空间和时间的跨度,过去在中国大陆时,在木船上看月亮,四夜行走至多不过数百里而已。而现在在蒸汽轮船上望月,却竟已行了三千里,此时的望月又变成了另一种在新社会下的体验。随后,诗人又联想到了东西方的差异,感受到了国家间的不平等,而后又清晰地意识到了这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诗人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传统到现代,中方到西方,迷茫到清醒,自我意识深刻地体现在了诗句之中。《病中纪梦述寄梁任公》一诗写于诗人卧病在榻之际,“岂谓及余身,竟能见国会。以此名我名,苍苍果何意!”推翻君王专政,实行君主立宪是诗人一生的抱负,“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壮志未酬身先死,带着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生命的最后之际,诗人只希望可以暂缓死亡的脚步,期望见到变法图强成功的那一天。读公度诗,情深而意切。

三、黄遵宪诗歌之“新”

“诗界革命”的口号最初由梁启超于1900年2月在《汗漫录》中正式提出。“新诗”需符合三个标准,方可称“新”:一要有新意境,二要有新语句,三兼古诗之风骨。在新派诗之前,“诗界革命”的先声实为“新学诗”,以谭嗣同、夏曾佑为代表,首次打破了旧诗的传统格局,为中国诗坛吹来了一股新兴之风。但因其大量引入了西方的外文术语、他国典故、政治理论等,外人不知所云,诗句晦涩难懂,有生拉硬拽之嫌,故未有所建树。而几乎是同时期,紧随其后的黄遵宪所作之“新派诗”则兼新旧诗体之精华。

黄遵宪诗歌的新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的新颖。光绪年间,黄遵宪随何如璋出使日本,曾作《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一诗,云:“使者睹兹礼,欢忻目屡拭。念余捧载书,乡间藉玉帛。同在亚细亚,自昔邻封辑……同类争奋兴,外侮自潜匿。卸甲歌太平,传之千万亿。”这是诗人参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开学典礼之后所作,开头即有交代,诗中回顾了日本与中国自古友好交往的历史,并希望两国今后相互辅助互利,共谋富强之路,世代友好。诗人以中国古典诗歌的旧体制写在日本所经历之新事物,上文《陆军官学校开校礼》一诗即为古体五言诗,叙述自己目睹开学礼的感悟,歌颂了中日两国的友谊,丰富了古典诗歌的题材。其实,黄遵宪并不是首个以日本之事入中国古诗的人,宋代宋濂著有《日东曲》十首,清沙起云著《日本杂咏》十六首。黄遵宪一共在日本生活了五年,创有《日本杂事诗》约两百首,有当时所作,也有后来回忆补充的诗篇。其中包括书写日本山川地理的诗篇,有反映日本文化风俗之作,还有与日本友人的唱和之作等,其篇数之多、内容之丰富,前无古人。黄遵宪不同寻常的生命旅途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不少新的活力。除了日本,黄遵宪还曾到过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浏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不少新鲜别致的纪游诗、纪事诗,其中国外风光、名胜古迹、民情风俗、政治制度等,是清朝闭关锁国下的读者闻所未闻的。实为前世诗坛前所未有之风貌。

黄诗之新还体现在行文构造上,不仅运用了大量新有名词,还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代表作有《今别离》四首,其一为:“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钟……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古时写离别多用“杨柳”“灞桥”“断肠”“流水”等意象,而黄遵宪却另辟蹊径,以轮船、火车、电报、轻气球等近代社会新兴出现的事物代替旧有的离别意象,伤感之情亦没有减少一分,反而让人眼前一亮。不论是内容的新颖还是辞藻的清新,黄遵宪新派诗创作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秉承“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主张,情境交融,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饱含了作者深刻的感情,做到了言志与言事的统一。

后世评论家们对黄遵宪的诗褒贬不一,尽管他是清代诗坛当之无愧的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但其诗歌风格依然不能突破古典诗词的形式,尤其是早期的诗作,其中不乏牵强附会、绮靡之音,这是诗人让人不能苟同的地方。但在当时社会风云变幻之际,诗坛面临重大变革的时期,黄遵宪能以“我手写我口”,倡“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的诗学理念,为古朴陈旧的中国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可以说,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叙“新事”与言“新志”的融会贯通,诗人是用他的整个生命来进行诗歌创作。作为近代诗坛改革创新的先锋人物,黄遵宪的成就不在于他的诗学理论有多么成熟,诗作有多么优秀,而是对“新诗”从未间断的摸索和探究,乃至影响了后世的“南社”诗人、“五四”学人。

参考文献:

[1]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吕慧娟,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李延锦.试论黄遵宪的诗歌风格[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4]葛明星.黄遵宪诗论与诗界革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2).

[5][清]黄遵宪.黄遵宪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90.

[6]黄遵宪,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41.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188- 02

猜你喜欢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研究综述
试论黄遵宪诗歌中的文学理论革新
黄遵宪埋书稿
黄遵宪对日本的介绍
“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
“通文字之用”与“我手写吾口”
爱国
试论黄遵宪的对日外交思想
黄遵宪《新嫁娘诗》中的婚嫁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