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沉默的螺旋”在微信中的多元呈现

2016-02-13袁方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陌生人气候观点

■文/袁方

论“沉默的螺旋”在微信中的多元呈现

■文/袁方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2年在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计算机、手机等媒介终端的普及,媒介环境变得多元化,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微信中出现多元呈现的趋势,熟识度、群内权威、“无所谓”心态以及功能性操作和设置成为左右“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出现以及以何种方式出现的重要因素。

沉默的螺旋;微信群;朋友圈

1.“沉默的螺旋”的主要观点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1980年在其《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对“沉默的螺旋”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该理论认为,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一方时,便倾向于愿意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因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而迎合优势意见。一方的沉默与迎合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随着群体的压力增大,改变自己态度的人数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

“沉默的螺旋”现象的解释有三个关键的概念。第一个就是“被社会孤立的恐惧”,人类做为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不被社会孤立是所有社交活动的原动力之一。其二是意见气候,人们就某一事件进行意见的公开表达,会自然地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舆论场,舆论场中的意见倾向以及未来可能的意见走向均属于意见气候的范畴。其三是准统计学的感官,“沉默的螺旋”理论假定了人们对于意见气候具有准统计学的感觉官能,人们对意见气候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意见气候的发展方向。

2.微信之于“沉默的螺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的基本功能有聊天、添加好友、实时对讲机、微信支付、朋友圈、语音提醒等。为了探究微信中“沉默的螺旋”的具体形式,笔者使用网络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到215份回复,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试图解释微信群和朋友圈中的“沉默的螺旋”的具体表现。

2.1微信的关系网络

微信集结了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微信主要依靠现实世界中的熟人关系网络,其传播内容具有个人私密性和准实名制的特征,其传播范围同样集中在微信好友之间。以个人微信账号为圆心,形成了一个点对多点的封闭圈子。这个圈子限定了舆论场的大小,进而很大程度限制了群体压力的分量,同时消除了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当然这种状况是由微信用户封闭式关系网络的规模所决定的,一个舆论场所的规模一旦被限定,群体压力的效能就会降低,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也降低到有限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沉默的螺旋”现象不会发生。

2.2沉默在微信中的内涵

在微信群中,“沉默”的内涵接近于现实舆论场中人们的沉默,即作为舆论场中的一部分,停止或拒绝表达观点。而在朋友圈中,“沉默”一方面意味着作为舆论场中的一部分而不发表观点,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舆论场的范围缩减。除了点赞以外的所有沉默,都意味着他们暂时性退出了当时的舆论场,不再是舆论场中的一部分。微信群中的成员即使不发表观点,其他成员仍然能够在微信列表中感知到其存在。而微信朋友圈中的沉默意味着,即使是共同好友也无法在动态评论或点赞中感知到对方的存在,这从客观上缩减了舆论场的范围。

3. 微信群中“沉默的螺旋”现象

微信群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群成员之间拥有某种共性。不同的群依赖着不同的共性得以存在。本文简单地将微信群划分为朋友群、亲人群、工作群、陌生人群。首先需要提到的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人们在微信中表现得更为沉默。68.84%的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在现实生活中发表意见,喜欢在微信上发表意见的人只有31.16%。人们是否愿意在某一微信群里发表观点,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与其他成员的关系。57.21%的人会因为对群里的人十分熟悉和信赖而更倾向于表达观点。27.44%的人是因为了解讨论话题而倾向于表达。因为对自己观点自信而更加倾向于表达的人为6.51%。因为自己是意见领袖而倾向于表达的人仅为1.86%。在微信群的信息传播中,人们的表达意愿更多地依靠彼此间的熟悉度和信赖度来决定,情感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经过基础交流之后的情感维系成为微信群信息交流传播的重要功能和目的。不同类型的微信群依靠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来建构,因此,不同微信群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区别。这些区别也就导致了微信群中舆论形成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差异化呈现。

3.1朋友群

在本次被调查的对象中,84.65%的人拥有朋友群,人数达到182人。其比例远高于工作群、亲人群、陌生人群。朋友群在微信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也证实了微信信息交流中情感维系是重要的功能和目的。从发表观点的意愿强烈程度看,66.98%的人最喜欢在朋友群中发表观点,人数达144人,意见表达率为79.12%。朋友群一方面在数量上规模大,另一方面人们也更愿意在其中表达观点和看法。这种活跃而普遍的传播环境与“沉默的螺旋”现象显然是相悖的。在朋友群中,“沉默的螺旋”现象被极大地弱化,甚至消失。

首先,朋友群成员彼此为朋友关系,成员处于同一个等级,这使得成员之间能够平等地交流和互动,并减少了由于等级压力带来沉默的可能性。其次,群内成员之间彼此熟识且彼此信赖,成员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而不用担心被外人感知。这减弱了成员对于自己所表达观点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消极预期,这种对于消极预期的削弱作用,从根本上打击了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这一理论前提。最后,群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生活经验以及相近的兴趣爱好,成员之间话题的参与度因此增加,避免了因“无所谓”态度的沉默而造成某一观点的假象增势。“沉默的螺旋”现象在这里是难以出现的。

3.2亲人群

在本次被调查的样本中,拥有亲人群的有127人,占总体样本的59.07%。只有16.28%的人喜欢在亲人群中发表意见观点,人数为35人,意见表达率为27.56%。相比于朋友群,亲人群中成员表达观点的意愿明显降低,人们倾向于沉默,以消极的姿态面对群内话题的讨论。亲人群是以血缘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关系圈子,群内成员之间的高度熟悉和依赖,人们对于观点表达的消极预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成员几乎不可能被亲人们孤立。这意味着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这一重要理论前提被其他因素替换。

首先,在亲人群中有着天然的等级划分,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成员天然地拥有相应的等级话语权。长辈权威从现实沿袭到微信,这使得成员中年龄较大、辈分较长的人成为意见领袖,作为意见领袖的长辈可能会压抑其他成员的表达欲望和表达空间。其次,群成员之间年龄有着较大差异,成员代际间价值观、人生观、知识结构等都有着巨大差距。这种巨大的差异化,极大地阻碍着成员之间交换意见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权威的压制并不使其他成员需要以对抗的方式加以回击,血缘亲情的存在,使得成员间相互关爱和包容。“无所谓”的心态在这里得到了扩大,观点的交锋变得不那么重要。沉默会渐渐普遍,权威会得到巩固——或假象巩固。“沉默的螺旋”因而得以完整的呈现。

3.3工作群

在本次调查样本中,拥有工作群的有109人,占总体样本的50.7%。然而喜欢在工作群中表达观点的只有20人,占总体样本的9.3%,意见表达率为18.35%。工作群是以工作为纽带连结成的关系网络,成员之间多为同事或上下级的关系。在与上司观点对立时,会继续诚实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数为45人,占总体样本的20.93%。在这种情况中,“沉默的螺旋”在出现的那一刻就被迅速放大到了极致,其他成员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和附和,“沉默的螺旋”现象走向极端化。

在工作群中,“沉默的螺旋”现象走向极端化的原因为:第一,群内权威的严肃性。工作群的成员之间等级森严,领导或上级是天然的意见领袖,这种权威具有攻击性。其他成员在考虑是否与意见领袖进行观点交锋时必然要对自己观点的胜算进行预期,而这个预期往往是消极的,预期的消极化进一步打击了表达观点的积极性。第二,工作群中的等级划分立足于利益的可视化。群内成员能够清楚地预见遵守群内等级所带来的利益,以及违背这个等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进一步压制了群内非意见领袖成员表达观点的意愿。第三,工作群中群内话题的不可讨论性。工作群中的信息传播可分为从上至下的通知,从下至上的问询以及平级间的讨论。前两种传播的主导者都是领导或上级。而平级间的交流会因为群内权威的存在而转移到朋友群中进行,或选择线下互动的形式来进行。这种自动转移行为会降低工作群中话题的有效讨论,从而强化权威的话语权。正因为以上原因,工作群中“沉默的螺旋”从启动的那一刻开始就急速走向极端,这正是工作群中意见单一、缺乏有效讨论的写照。

必须提到的是,工作群中“沉默的螺旋”现象走向极端化是群内权威的不可挑战性和严肃性所带来的必然结局。从这里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条件已经变化。

3.4陌生人群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拥有陌生人群的为35人,占调查样本的 16.28%。而相对于朋友群、亲人群、工作群而言,喜欢在陌生人群里发表观点的意愿被进一步弱化。仅有7人选择最喜欢在陌生人群中发表观点,占总体样本的3.26%。

陌生人群中成员之间并不认识,仅靠某种兴趣或需求聚集在微信群中,并不产生线下生活中的交往。他们往往目的十分明确,意志趋同程度很高。陌生人群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呈现是阶段性的。在陌生人群建立初期,群成员之间的趋同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这一期间,观点的多元化有着狭小的生存空间。多数派和少数派可以同时存在,此时的“沉默的螺旋”开始出现,然而“沉默的螺旋”的形成和扩大依靠的并不是少数派对于被孤立的恐惧的沉默,而是依靠群主剔除异见人士来实现的。在陌生人群中,成员之间并没有现实的联结,所以,群主剔除异见人士不用负担任何成本,中坚分子在这里没有丝毫用武之地。一个成熟的陌生人群经过一轮又一轮观点的碰撞和筛选,异见极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失,群成员之间的趋同率达到惊人的程度,“沉默的螺旋”到达并将始终处于极度放大的状态。陌生人群以这样的方式把“沉默的螺旋”推向极端,这种极端的产生是由群主启动,再由群内成员的合力来进行巩固。

4.微信朋友圈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户不仅可以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对好友所发的动态进行评论或点赞。由于用户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或点赞,因此,微信朋友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式舆论场,而是一个由彼此熟识的熟人圈子构建起来的半开放式的舆论场。

由于微信朋友圈中,人际传播占据着重要地位,群体传播的规模被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设置削减到有限的范围内,舆论场的规模也就相应的十分有限。在这个狭小的舆论场中,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共同好友,人们熟识且相互信赖。当在朋友圈中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时,依然坚持观点的人占总体样本的16.74%,保持沉默的人占22.33%,偶尔会诚实表达的占40.47%,随便附和的人占2.79%。从40.47%的中立派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的意见表达更多地带有偶发性。在朋友圈中,除去直接发表观点的其他途径都可以算作沉默,而除了点赞以外所有的沉默也就意味着暂时排除在这个舆论场之外。本文把点赞当做是沉默的一种方式,点赞并不直接表达对观点的赞同或否定,只是一种没有表明立场的围观,而且这种围观是暂时性的,不能等同现实生活中持续一定时间长度的围观。

综上,笔者认为微信朋友圈很难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首先,非共同好友不能看到对方的评论,这大大压缩了微信朋友圈舆论场的规模,其中的交流更多地属于人际传播的范围。其次,微信朋友圈并不是一个即时交流的场所,这与微信群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非即时性会大大缓减观点的交锋和降低发表观点的意愿。再次,除点赞以外所有的沉默都意味着暂时性退出朋友圈这个舆论场,别人无法感知到你的存在,和陌生人群的踢除不同的是,微信朋友圈的沉默缺少一个博弈的过程,而且是主动的。与主流观点对立时,依然坚持自己观点的16.74%成为中坚分子,多数派和少数派都不会轻易妥协,这种观点的对峙并不会形成螺旋。这时,唯一的可能是,多数派被少数中坚分子说服进行倒戈,产生反转,从而形成“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后,点赞并不意味着赞同,而是一种暂时性的围观,所以点赞并不会对某一观点形成增势。40.47%的中立派给朋友圈中是否会发生“沉默的螺旋”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5.“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关键概念在微信中的“死亡”

5.1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的“死亡”

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是“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观点,在网络匿名的情况下,群体压力的作用十分有限。在微信当中,熟人圈子的关系网络让匿名性的特点难以体现,取而代之的是功能性的设置压缩了群体规模,从数量上减少群体压力。另外,用户之间的熟人关系会大大降低人们被孤立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对被孤立之后结果的消极预期。因此,本文认为人们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微信中已经接近消失,残余的部分已经不足以左右“沉默的螺旋”是否产生及其形态。这一理论基础被熟识度、群内权威、“无所谓”心态以及功能性操作和设置取代。

5.2意见气候的“局部死亡”

在微信中,意见气候并不像传统媒体时代甚至也并不像其他网络平台那样总是明确的。在微信中观点的表达和矛盾是平缓的,意见交锋并不会带来泾渭分明的立场对峙。特别是朋友群中,人们总是倾向于表达,观点的多样性并没有造成观点矛盾的激化。这种情况会使意见气候成为一种混沌的状态。而在朋友圈中,非共同好友不能看到对方的评论或点赞这一功能巧妙地分解了意见的聚合,使意见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分散的状态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意见气候。诚然,意见气候的“死亡”只在部分微信功能的信息传播当中。在工作群和陌生人群的信息传播中,意见气候仍然是明确的。这种意见气候的局部死亡正是微信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多元呈现的侧面反映。

5.3准统计学的感官的“死亡”

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认为人们运用准统计学的感官来感知意见气候的存在。然而在微信的舆论场中,准统计学的感官往往是失灵的。首先,上文已经提到意见气候的混沌状态以及意见的分散会干扰人们对于舆论场中意见气候的感知,使人们无法明确感知意见气候,从而无法做出舆论场中意见的走向和发展的预判。其次,功能性屏蔽欺骗了人们对于意见气候的判断。例如在朋友圈中非共同好友不能看到对方的评论和点赞的功能设置,往往把意见分割成单一的个体而存在,人们对于意见气候的感知是残缺的,这时准统计学的感官并不能真实有效地感知意见气候。最后,微信中意见气候的形成有时出现在人们对意见气候的超前预判之后,这种对意见气候的超前预判依赖于对舆论场中权威人物的把控,因此这种感官并不是用来感知意见气候而是用来形成意见气候的。

[1] 陈力丹,谭思宇,宋佳益. 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沉默螺旋”假说的再研究[J].编辑之友,2015(5).

[2] 刘汉森. 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2013 (5).

[3] 徐田娣.微信的传播特性探究[D].吉林大学,2015(5).

[4] 刘聪.网络环境中“沉默的螺旋”的弱化[J].改革与开放,2010(11).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

G206

A

猜你喜欢

陌生人气候观点
观点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业内观点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