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技术在音像资料自助借还中的实例应用分析

2016-09-20王欣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像光盘盒子

■文/王欣

RFID技术在音像资料自助借还中的实例应用分析

■文/王欣

讲诉广州图书馆是如何实现音像资料的RFID自助借还,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现自助借还的长远意义。

RFID;音像资料自助借还;光盘RFID;

2012年12月28日,广州市斥巨资打造广州图书馆的新馆试运营,向读者开放。秉持打造一个自助化的现代大型图书馆的理念,图书馆内的所有可外借的馆藏资源都应该能够在自助设备上进行自助借还。图书和期刊的RFID自助借还有着许多成功的案例可做参考,但是在音像资料上实现自助借还却没有什么先例可循,所以图书馆和自助设备提供商经过多番商讨后定下了一个解决方案。

1.音像资料RFID自助借还的实现

1.1光盘与图书期刊的区别

不同于图书和期刊、RFID芯片可以随意地贴在内部的空白地方,音像资料的载体光盘本身的外型导致了普通的RFID芯片无法应用在光盘上。光盘的数据面是不可以粘贴任何东西的,印刷面相对来说会好些,但是面积也有限,还不能影响到识别上边所标识的名字、集数等等重要信息。特别还有些光盘是双面光盘,都是数据面而没有印刷面。所以最后可以利用的只有中间圆孔区域的周围。这是在机器中会被夹住固定光盘的区域。

1.2定制专用的RFID芯片

为此,图书馆定制了这样的圆形RFID芯片,中间有开孔,大小和光盘的圆孔相同,芯片的传感部件和天线则以圆孔为中心成环形分布。整个RFID芯片直径3厘米,贴在光盘上不会影响到数据的读取,也不影响到机器的开仓关仓,不会因为多了个RFID芯片卡在里边拿不出来。通常情况下这种圆形RFID芯片是贴在印刷层,碰上双面光盘则贴在A面。

1.3对音像资料进行拆分

不同于图书期刊,不同出版商所出版的音像资料也有着千奇百怪的包装造型。常见的方型盒装,可以装1或2张光盘,这种的我们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有些多碟的音像资料,一个小小盒子里就装着几十张光盘,这样的密集摆放会导致里边的RFID芯片互相干扰而无法被识别,同时也会超过每位读者15张的借阅上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订制了2种通用的光盘盒。一种类似常见的方型光盘盒,打开后左右可各放置一张光盘,区别在于合上盒子后光盘是交错摆放的,RFID没有重叠在一起,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另一种则是可以摆放6张光盘的大盒,尽可能地错开,让各自的RFID保持距离不产生干扰。随后由供应商安排人员对那些原装盒子无法使用的音像资料以及3碟以上的音像资料进行换盒操作。

2.音像资料自助借还中出现的错盒问题和解决方法

2.1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音像资料的自助借还实行了几个月就发现了问题。与图书和期刊不同,音像资料的光盘都是有盒子的,有的还是多重包装、除了盒子还有封面封套,有的里边还带着一个小册子或者书。在实行自助借还之后,不再有馆员手工检查借还,读者将光盘装错盒子后拿来自助归还,那么这些光盘只有在下个读者去借阅时才会发现到里边的光盘是错误的。

从实行音像资料自助借还到我们想出解决办法为止,仅仅只是半年时间,发生的这种错盒光盘就有超过2000盒,其中能放回正确盒子的只有一半多,剩下有超过800盒空盒找不到所对应的光盘。

2.2探索中的解决方法

人工借还时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但是改回人工借还又不符合建立全自助化图书馆的初衷。又经过多番商讨,想出了一个的办法。

首先,我们给每个光盘盒贴上一个专属的条码以及一个RFID芯片。并且对RFID相关程序和借还程序进行了修改,光盘盒子上和音像资料上的RFID上都会写入这个盒子的专属条码数据以及RFID芯片的总数。并且借还程序上加入了这个盒子专属条码所对应的条码信息。

这样修改后,当一个读者要来借还音像资料时,自助设备会先检查读者放上去的是不是一整盒光盘,确认无误后方才会给读者进行借还。当这个盒子里缺少任何一张光盘、或者多了一个光盘时,自助设备都会拒绝借还。

2.3验证可行

实行这种方法后,错盒的现象极大的减少了。虽然依然还存在有些读者会在图书馆内办理借阅手续前随意调换盒内光盘的现象,但是他们这样做之后会导致他们无法借到任何一盒音像资料,而被他们藏到其它盒子中的光盘在借阅时也会被自助设备检测到而发出提醒。

当然这样也带来一些新的小问题,比如说装有多张光盘的大盒音像资料,里边的光盘没有摆放整齐时、或是里边的光盘材质导致RFID信号微弱,会使自助设备在检测时感应不到某个RFID而拒绝借还。但这些都可以在检查摆放位置和重新感应后得到解决,可以说这个错盒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3.RFID技术上的不足

3.1RFID技术的本质

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本质上是电磁波技术的一种应用,自助借还设备产生专门的电磁场,而RFID芯片则通过天线在电磁场中获得能量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数据发送出去,由自助设备进行解读。

3.2金属的外壳

有些出版商在音像资料上使用的盒子成分中含有金属成分,甚至一些典藏版、铁盒版的音像资料,包装精美,直接就是用金属盒来装光盘。像这样的情况,因为静电屏蔽,金属盒内的RFID芯片是无法接收到外来的电磁波的,那么自然就无法获得能量,无法发送信息给自助设备,自助借还也就不可能实现了。面对这种碟,我们只能抛弃精美的原装盒子,换成订制的塑料盒。

3.3金属成分过多的光盘

另外一种情况,常见在音乐类的音像资料上。音乐类的音像资料出版商为了自家的光盘能更耐磨损,都开发了自家的光盘技术,在制造光盘的材料上大费功夫,产生了HQCD合金、AMDS银合金、AMDS金合金、紫银合金等等各种各样的合金碟技术。这些光盘的基板层含有过多的金属成分,会影响到贴在光盘上RFID芯片接收电磁波能量,也会干扰到RFID芯片发送的信息数据信号。而光盘上有限的可使用面积,又使得我们无法利用增加RFID芯片天线、换用自带电池的有源芯片等手段来避免这些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一直无法找到百分百可行的方法来解决,只能先将有这种情况的音像资料送往多媒体阅览室仅供在馆内使用。

4.结语

音像资料的自助借还,是图书馆全面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虽然有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导致实现得不是很完美,需要研究更完善的新技术来解决。但是,它的实现代表了图书馆整体的自助借还功能的完善,使得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的功能更加丰富,让读者可以不限时间借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且它也能解放人力,使馆员从枯燥的借还工作中解放出来,能更好地投入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改进上。

[1]黄志平.浅谈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划.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2011.

[2]徐济仁等.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发展,新技术,2009(1):2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图书馆 )

G251

A

猜你喜欢

音像光盘盒子
光盘行动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有趣的盒子
光盘小熊
寻找神秘盒子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肉盒子
盒子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