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媒介补偿论”与人的异化
2016-02-13董云龙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李 超,董云龙(赣南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补偿论”与人的异化
李 超,董云龙
(赣南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新媒介的出现,在提供便利、人性化的同时,也使人开始“异化”,人在新媒介面前的“异化”,是后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人类沉迷于新媒介“人性化”的体验之中,却忽略了与周围世界的交流;在充分享受新媒介所提供的快捷便利之时,却忽略了人自身能力的发挥。所以媒介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补偿,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关键词:新媒介;媒介补偿论;人的异化
莱文森在《人类历程回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判断媒介演化方向的重要思考方式——“媒介补偿性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较后出现的媒介总是能够补偿先前的缺陷与不足;所有的后续媒介都是对先前媒介的补充与加强,即所谓的补偿性媒介。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说,人应该是媒介的主人,是媒介的统领与驾驭者,不是被动,而应是主动的,是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莱文森突出了人在媒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从人类技术开发与发展方面来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甚至可以复制、模仿或替代人类的某些功能,比如计算、搜索、分析数据,再如当今出现的微信、微博,从某种程度上就模仿、发展了人的眼睛与耳朵,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媒介的演变或发展,确实是存在着“补偿性”的一面,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后出现的媒介虽然在弥补着之前媒介的不足,但是这种“弥补”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人类的“逐渐沉迷”,虽然人在创作方面媒介方面有着天然的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在现阶段更多的是某种“利益集团”——比如商业公司——以经济利益导向为目的而发明的,比如微博、微信、智能手机等。这些新媒介(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媒介的缺陷,比如更加便捷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更加丰富的功能(或者称之为“人性化”)等,但是在更加人性化的同时,人也在新媒介中出现了“异化”。
一、新媒介与“媒介补偿论”
“新媒介”是现在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新媒介”?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却是千差万别。这也充分说明了“新媒介”的新鲜特性以及其历时性发展中不断变化的特点。豪厄尔斯对于新媒体领域曾有这样论述:“首先,这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即使是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可能已经过时了。其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已经树立起来的重要文本和经典文本还很少。第三,甚至是‘新媒体’的定义还有待解决。”[1]麦克卢汉在1959年就曾论述过新媒介: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媒介即讯息。所以社会靠集体行动开发出一种新媒介(比如印刷术、电报、照片和广播)时,它就赢得了表达新讯息的权利。……印刷术把口耳相传的教育一扫而光,这种传授方式构建于希腊—罗马世界,靠拼音文字和手稿在中世纪流传下来。几十年内,印刷术就结束了历经2 500年的教育模式。……电子信息模式的讯息和形式是同步的。我们的时代所得到的信息不是新旧媒体的前后相继的媒介和教育的程序,不是一连串的全集比赛,而是新旧媒介的共存,共存的基础是了解每一种媒介独特的外形所固有的力量和讯息。[2]
对于新媒体,廖祥忠教授认为:“今天我们已不能再把获得数字化技术的深度支持和广泛应用的‘新媒体’简单地看作传播工具了。它们甚至不只是广泛地吸收和融合古今一切媒体的优点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易于操作的‘延长人脑’的设备,事实上,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类自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
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所谓“新媒体”之所以被冠之以“新”的称谓,不是因为其技术上超越性、传播方式的突破性、使用方式的“人文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但是只有人体的“延伸”是不够的,新媒体实现了媒介与人的“融合”。对于这一点莱文森曾有过论述:“我认为媒介会向着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不使用融合这一词,但是我在70年代就提出过,随着媒介的进化,每个设备能做的将会越来越多,直到左右的设备都融合为一体,就像人脑一样,这就是我认为的融合的本质所在。”[4]
如果说未来的媒介将会像人脑一样,但是接着会出现一个问题,人脑将如何安放?新媒介对于人而言只是“补偿”?
在莱文森的思想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就是“补偿性媒介”理论或称为“媒介补偿论”。从媒介发展角度来说,文字、印刷术、留声机等技术的出现,是对无法保存、无法超时空传递的口头传播的弥补和补偿;摄影、摄像以及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留住视觉图像,重现再现事件发生真实图景的愿望;广播的出现使即时性的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而电视,特别是实况直播的技术,使得人们实现了由“缺席”向“在场”的突破;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弥补了之前媒介单向传播的弊端,使得双向交流、实时交流成为可能;而后智能手机的出现,进一步凸显了媒介的伴随性特征,同时还弥补了电脑不变携带的缺陷。如此等等。莱文森说:“我们不愿忍受偷窥者汤姆的冲击,所以我们发明了窗帘。我们不甘心让电视屏幕上喜欢的形象飞逝而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发明了录像机。我们不愿在文字的沉重压迫下洒汗挥毫,让语词从构思那一刻起就被钉死在纸面上,于是我们就发明了文字处理机。拉开距离一看,这些逆转无疑可以被看成是媒介自动的、必然的突变,是窗户、电视盒文字遭遇到功能的外部极限时发生的突变。然而实际上,它们是人有意而为的,是人类理性煽起和完成的逆转。”[5,p355]同时莱文森还认为:“我们就是媒介种类的环境。可以说,媒介的进化不是自然选择,而是我们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从长远来看,发明家的意图、政治家和商界领袖的决策与这个过程没有很大关系。”[5,p12]
媒介补偿论为媒介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它把人放在决定媒介技术进化的重要位置,同时也认为人可以自主开发适合自己的媒介技术,从而体现了人的主导能动地位。他说:“在我们的数字时代,媒介的活力正在转换成为人的活力,这种活力是人类业已得到增强和提升的控制力。”[5,p357]
莱文森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在论述媒介与人的关系中,他的文字总是充满了人在媒介面前的自主能动的乐观信息,“对于我们的发明,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提炼技术,指引技术,使之按照适合我们感知和需要的道路去发挥作用,而不是按照改造我们感知和需要的路子去发挥作用”[5,p354]。人在媒介的面前真的可以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独立的地位,而不至于迷失自我吗?基于现实的考量分析,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莱文森的论述过于乐观。
媒介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介——特别是新媒介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依然参考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那我们要说,媒介已经不再是肉体的延伸,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延伸,是自我生命的投射。“人类的理性与自我意识,必然与那些根植于人类的本能——冲动与激情达成妥协。”[6]
在媒介技术的选择上,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自主选择媒介技术的能力,媒介技术的开发是被垄断在极少数人的手里。那么对于这极少数人而言,被开发出来的媒介是否可以按照“适合我们感知和需要的道路去发挥作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多考虑的应该是这一媒介技术能否被最大限度的发挥盈利的功能。
二、新媒介下人的“异化”
赛伦·麦克莱认为:“传媒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7]在媒介时代的今天,随着媒介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各种媒介充斥在人们的身边,而其中又以新媒介的力量最为强大,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信、微博等。在今天,媒介对于人而言,已经由传统的“工具”转变为日常不可或缺的“习惯”或者“仪式”。“人对于媒介的依赖度越高,人的生活也就越媒介化。然而,物极必反,媒介化生存,必然带来人的异化。”[8]笔者认为,所谓“人的异化”就是指人的物化,人类创造了新媒介等一些列媒介技术,但是这些媒介技术却反过来对人加以极大影响,人被束缚其中,却又安于现状。现阶段中,新媒介对人的异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上的盲从化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大众传播的狂轰乱炸下,人是无法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辨别力,大众传播完全可以使人们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加思索地顺从现状。如在广告的“轰炸”下,对于产品的特性了解的理性已经完全受制于由视觉刺激而带来的消费冲动。思维异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对于媒介上所传播的事实不加辨认、盲从。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当前的新媒介传播中,已经无形的形成了一个由新媒介而组成的“乌合之众”。
2007年天涯社区中的“天涯杂谈”出现了一篇描写卖淫女义助贫困生的帖子。此贴的署名为“曾经热血少年时”,他在此贴中写道:“在今年的三月份,我亲自去临沂采访了这位叫做张爱党的奇女子。张爱党,女,28岁,共青团员,汉族。……”由于这篇帖子描写细致,有具体人物、地址,并且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在帖子发表之后,瞬间登上各大网站头条,据了解,当时转载的网站达200余家,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临沂当地政府多次走访调查,并为发现任何线索。而后,作者在天涯发表声明,承认自己编造了此条假新闻。但是声明并未能阻止对于张爱党的宣传、评论与炒作的热潮。在这一事件中,不但广大网民未经甄别消息的真伪而投身于热烈的歌颂之中,即便是部分传统媒体也在此丧失了鉴别真伪的能力。
再如2011年出现的“抢盐风波”,这一事件的直接动因就是在网络上出现了“碘盐可以防辐射”的帖子,以至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抢盐”,导致碘盐一度断货,并且造成了全国性的恐慌。以及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赵本山被抓,家中搜出20吨黄金”,不过据凤凰网报道,最开始在微博上的“这‘20吨’黄金可和赵本山没有任何关系,……是针对热映影片《智取威虎山》的台词所发的评论”[9]。从某种程度而言,今天媒介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导,不但左右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了解与感知,甚至对于自己的自我认知也是建立在媒介基础上的。人们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审美追求等,在新媒介的干预下,越来越“趋同”,都受到了媒介的支配。独立思考,对于今天的一些人而言——特别是受新媒介影响最大的年轻一代——已成为“奢侈品”。新媒体在传播上的无界限,使得新媒体受众群体中,不乏“乌合之众”,甚至也包含着“情感幼稚、道德败坏、智力低下”的人群,如何对新媒体上的信息辨伪存真,在合理的控制自我情绪,在新媒体面前始终保持主体性的存在,是需要思考的。
(二)现实生活的自我隔离
新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播由大众传播转向分众传播。虽然新媒介将受众扩展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不可否认,新媒介从一开始就是有传播的针对性,即“窄众性特征”,“通过特定的话题和特定的内容去影响特定的人群,使得受众在具体个案分析中呈现出明显而突出的窄众性特征”[10]。对于新媒体的这种传播方式,从技术层面来说并无过错,并且从媒介补偿论而言,新媒体的窄众、分众传播使得受众群体高度细分,能够让参与其中的人找到与自己兴趣一致的朋友,即所谓的“志同道合”,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但是,新媒体传播的窄众性、精确性,会出现受众过于沉迷于网络,以至于与现实生活出现自我隔离的情况。
1. 与社会隔离
复旦大学“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课题组于2007年9~10月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业余时间排名前两位的活动是:看电视和上网。这是2007年的数据,将近8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可以非常确定认为,在今天对于新媒介下的人而言,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就是上网。上网的方式不再是坐在电脑前,而是躺在床上、拿着手机或平板。2014年某部电视剧异常火热,名为《风中奇缘》。其主要受众对象为90后,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主要传播媒介为手机。笔者曾针对90后群体了解过观看这一电视剧的原因,其中有两个方面引起笔者注意:一是主角帅,二是无聊,即在无聊的时候观看无聊的电视剧。宁愿看一部无聊的电视剧,而不愿去从事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本文认为,这就是新媒介所造成的自我隔离,或者称之为“冷漠化”。
因为某些利益的趋势,当前新媒介更加强调视觉化、平面化、欲望化,并且由于新媒介的个体化特征,使得运用新媒介的人更加关注自我,而忽视了与社会、世界的交流。
2. 与他人隔离
在新媒介的环境中,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媒介化特点,已形成严重依赖媒介的状况。手机、QQ、微信、微博等通讯媒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们的交流之中。类似于QQ、微信这样的新媒介,最初发明的时候可能是为了更加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是其后果却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本是描写一个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人物:别里科夫。而今天,新媒介成为一个新的套子,将众人牢于其中。日本学者中牧野提出了“容器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现代人是封闭而有孤独,是渴望交流却又惧怕沟通。即便是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浅尝辄止。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272.
[2] 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3]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125.
[4] 付晓光,田维钢.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J].声屏世, 2012(1):25-27.
[5]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 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09.
[7] 赛伦·麦克莱.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8] 赵瑞华.媒介化生存与人的异化[J].新闻记者, 2010(2):29-32.
[9] 凤凰娱乐综合.分析“赵本山20吨黄金”谣言从何起?[EB/ OL].http://ent.ifeng.com/a/20141228/42123591_0.shtml,201 4-12-28.
[10] 林刚.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59.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Media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Human Alien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LI Chao, DONG Yun-lo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media not only provides convenience and humanization, but also causes men’s "alienation",which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While they are obsessed in the new media’s experience of humanization, they ignor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 around. While they fully enjoy the new media to provide quick and convenient storage, they ignore men’s ability. So media technology’s progress is more than compensation. It will bring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Key words:new media; media compensation theory; alienation of human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3-0133-04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3.03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YS1302)
收稿日期:2015-01-28
作者简介:李超(1982-),女,河北正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