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校教材创新*
——兼论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的分布式机理

2016-02-13单丽雯

中国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分布式互联网+教材

□文│单丽雯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校教材创新*
——兼论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的分布式机理

□文│单丽雯

[摘要]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占有与传播,高校教材定位与功能将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教材创新的内在原理就是分布式学习机理,其在课程创新中主要体现为课程的生活渗透化。高校教材创新应以“互联网+”为创新理念,以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建设立体化、多媒体、动态化的学习资源平台为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生活渗透互联网思维学习资源平台

* 本文系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职业社会能力养成的生活化渗透式课程模式开发与实施研究”(DJA110287),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互联网+ ’理念的高校教材创新研究”(JG15DB100)的系列成果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作为高校教学最基本的两大构件——课程与教材则首当其冲。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也为高校教材创新指明了方向。笔者以为,高校教材创新应以“互联网+”为创新理念,以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建设立体化、多媒体、动态化的学习资源平台为目标。

一、互联网对高校传统教材模式的颠覆

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传播,知识传播的改变颠覆了传统教学,教学的颠覆使教材创新势在必行。

1.互联网改变了知识的占有与传播

互联网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信息数量大、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而且传播新媒体不断涌现;而对信息的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几乎无门槛,成本低、方便快捷、无时空限制、可以实现多方即时交流。互联网的这种传播特点与优势必将对高等学校的教学与教材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

传统的专业性知识传播有很高的门槛,且传播渠道单一,严格受时间、地点限制,教师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材是最主要的知识库。因此,学生只能借助教师和教材,依靠学校,甚至主要是课堂,进行中规中矩的学习。

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信息量大,任何高水平的教师也仅是海量知识的极为有限拥有者。对于新出现的知识,教师与学生相比未见得占有显著的优势。与海量且每分每秒都在快速更新的知识而言,教材仅仅是程度稍新的陈旧知识的有限载体。与此相反,学生则具有学校、教师、教材之外的更为广泛的、更感兴趣的,甚至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获取与占有知识的机会、条件与渠道。教师作为绝对优势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的地位必将发生动摇,教材作为最主要知识库的功能也将被弱化。

2.传统教材模式的弊端与囧境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高校教材的弊端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信息量小,知识更新速度慢。在知识爆炸、海量信息、渠道多元、创新频发、更新快速的今天,高校教材的信息容量极其有限,更新速度很难跟上知识创新与更新的速度。而学生们却可以在课堂与教材之外,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多渠道、更感兴趣地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因此,教材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知识库已明显不适应承载海量信息与实施开放式教学的需要。

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忽视交流互动。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所有领域中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作用日益显著,教学中的社交化对于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纸质教材以知识传输为主,不但不能有效地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而且对于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更是难以胜任。

载体单一,学者腔十足,让学生索然无味。传统的教材往往以学者思维、学者语言编写,只重理性、重逻辑、重知识容量,甚至有意过度抽象,热衷于理论化、模型化,而完全忽视学生的兴趣与感受。这样的教材完全是考试导向,学生应试阅读,只要考试不用,当然是束之高阁。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传统高校教材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正在下降,特别是文科教材正在陷入囧境。有互联网思维的教师正在脱离教材,利用各种新媒体搜集新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而学生们正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电脑中、手机上,多渠道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学生们只是到教材上找答案,教材从学习工具沦为考试工具。

二、分布式学习机理与“互联网+”教材

高校教材创新来源于、依据于、服务于教学与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推动着教材的创新,而教材的创新又引导并保证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互联网条件下,课程改革与教材创新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分布式认知理论。所以,“互联网+”教材创新的内在原理就是分布式学习机理。

1.分布式学习机理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是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环境以及所有参与认知活动的事物的一个分析单元系统。[1]现代学习理论演进的基本过程是:个体习得(学习是个体心理认知的过程)—情境性建构(学习内嵌在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分布式认知(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系统诸多要素综合、交互作用的过程)。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传统技术(教师讲授+黑板、粉笔)—网络/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泛在式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随时随地学习)。

学习理论与教学技术发展两条线归结于学习的分布式机理。分布式认知理论与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高度契合,成为更好地解释互联网时代课程改革与教材创新内在规律性的重要原理。

2.教材与生活渗透式课程相匹配

学习的分布式机理在课程创新中主要体现为课程的生活渗透化,即突破课堂教学垄断地位,打破传统课程边界,设计开放式课程结构,实现多维度、多渠道的教学与生活的深度渗透,构建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2]

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更适合于社会能力培养类课程,如新闻、管理等。该模式突破课堂教学的垄断地位,实行无边界教学和生活化教学,将职场鲜活实践成果引入课堂,尽可能联系学生直接经验,充分展开课堂互动;同时将教学延伸至日常生活、职业实践、虚拟生活、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泛在式的自觉学习与训练。

与之对应,作为学习平台,教材的内容范围既包括课堂内,又包括课堂外,服务于“全天候”“弥空间”的大培养系统。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注重引进大量的社会实践新成果,并设计好课堂互动与课堂外自学,实现课外安排的结构化、可操作性与可考核性,并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如新闻写作教材既不能仅仅专注“工具层面”,流于肤浅,也不能一味“深化”,过度“诠释”。相反,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上建构新闻写作的“知识地图”。[3]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实践平台工作,并且与成绩、学分挂钩,在《密苏里人》报实习平台讲授的新闻报道是3学分的必修课,实习的同时兼修该课程。[4]

三、教材创新的原则与路径

高校教材创新,应以“互联网+”为创新理念,以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建设立体化、多媒体、动态化的学习资源平台为目标。当然,目前最可行且科学的将是仍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实行“+互联网”,促进纸质平面教材与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的融合,实现教材定位与功能的全面转换。

教材创新应注意以下四个原则:一是资源数字化,以纸质教材为平台和接口,制作与链接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的立体化;二是学习交互化,打破知识介绍的单向传播模式,在教材中设计课堂互动、师生交流、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内容与观点的探究)等栏目与活动;三是训练生活化,打破纸上谈兵的传统模式,教材设计大量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进行的实际训练,使纸质教材的实际功能辐射到日常生活之中;四是环境网络化,编写出版教材要建设平面文档与数字资源的集成系统,并与使用教材的网络环境与数字化教学条件相衔接,切实可行,方便快捷。

强化用户思维,编写学生喜欢的教材。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思维。所谓用户思维,就是要把满足用户需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最大化作为组织使命与个人目标。教材强化用户思维,就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增强学生使用教材的良好体验。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于互联网思维与价值链视角》结合管理学学科特点,以苹果与乔布斯、阿里巴巴与马云、小米与雷军等互联网时代的明星企业与商界精英们的故事为兴趣线,用真实、生动的故事诠释理论,着力打造让学生喜欢的教材。

强化大数据思维,对教材内容进行价值扫描。大数据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教材编写和出版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全面价值扫描,按照学生就业确实需要、自身发展确有兴趣等标准进行精心筛选,及时更新,以追求为学生学习服务价值最大化。如专业英语教材开发可按工程、金融、法律等学科进行特定领域的语言教学,选材原则是体现该专业的语言结构和语篇体裁的特点,而非一定要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该领域里的听、说、读、写等交流技能。[5]

强化新媒体思维,建设数字化、立体化、平台化教材。教材必须强化多媒体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提高教材实际功能与效用。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同时,一并设计并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链接网络资源,使纸质教材成为与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多接口关联的、师生交互性学习服务平台。而且,尽可能实现纸质教材与各种数字资源的便捷链接。如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机械原理》中,有近300个二维码。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手机或电脑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相应动画。从而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和静止的图形与动画联系在一起,使教材“动”了起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6]

强化跨界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三维渗透。教材要强化跨界思维,最首要的就是把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产生情境联系起来,即把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乃至网络虚拟生活链接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现实生活、虚拟生活三维渗透。新加坡教材充分认识到了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加强课程和学生生活与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更加有效地融合起来。如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生活性、社会性的内容为范例,以个人、社会的问题和需求为核心进行内容编排。[7]

强化泛在式思维,知识结构的模块化与碎片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最深刻变革与最显著的特点是基于分布式理论的泛在式学习。学习融合于工作、生活和网络之中,成为一体,学习无处、无时不在。[8]教材强化泛在式思维,就是要在内容设计上实现宏观结构模块化,便于学生选择性学习;中观结构单元化,便于学生建构较为系统的认知单元;微观结构知识点化,便于学生方便快捷、短注意力的快乐学习。此外,要将各种纸质与数字化资源碎片化,便于学生的随时随地学习。特别是尽可能实现教材与移动终端的链接使用。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8]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17(3)

[2]单凤儒.生活渗透课程模式开发与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3]刘勇.从“经验总汇”到“知识地图”——试论1978年以来新闻写作教材的擅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许向东.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考察[J].新闻爱好者,2014(11)

[5][6]刘海颖.高校教材出版创新有道[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03-28

[7]侯静敏.新加坡之新——新加坡课程特点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4)

猜你喜欢

分布式互联网+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