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纸媒编辑如何“扬长”
2016-02-13□苏莉
□苏 莉
(普洱日报社,云南 普洱 665099)
全媒体时代纸媒编辑如何“扬长”
□苏莉
(普洱日报社,云南普洱66509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一个由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正在来临。
对于多数传媒企业而言,全媒体仍是一块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是全媒体是个趋势,而且势不可挡,要么跟上潮流,要么面临淘汰,别无选择。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报纸编辑要积极转变观念,重新角色定位、创新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掌握新的编辑手段、增强编辑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把编辑工作做好。
从“题”上做文章
标题是新闻的包装,制作标题是每个编辑的必修课,寡淡无味、冗长沉闷的标题都会令读者反感、生厌。而好的标题则会让读者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在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发现有少部分记者在写会议新闻时,总是喜欢就会议写会议,标题通常是“某某会议召开”,而正文也是把各种讲话叠加在一起,要么看不到新闻亮点,要么新闻亮点就是埋没在冗长的文字当中,整个新闻平淡无奇,除了召开会议的单位,一般不会吸引读者去通读全文。
此时,编辑就要学会用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熟练运用全媒体技能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加强标题的提取与制作能力,让新闻稿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前,全媒体引发新闻密集呈现,信息爆炸,使得“读题时代”已然到来,也使标题的作用日益彰显。读者在阅读新闻也是标题先行,很多人甚至只看标题不看正文。要让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获取新闻就必须做好标题。好的新闻标题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准确、凝练、鲜明、生动。好的新闻标题必然引人关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新闻的传播,才有了竞争力。
从“图”上做文章
图片是报纸版面的眼睛,它能让版面充满活力。图片为版面新闻制造气氛,它可以诱使读者去阅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视的报道,或者刺激读者的视觉,吸引他们去买一张报纸。在报纸上,图片已成为打破单调版面的手段,是帮助读者从一条报道转向另一条报道的版面上的阶石。
在事件性新闻的报道上,文字图片联手更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图文并重”的理念发挥得也最为彻底。
《普洱日报》在版面的定位中设计了一个栏目“视点”,主要就是通过视觉、通过图片来讲述故事、展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等等,传播效果很好。其中一期反映苦聪人生活变迁的版面,就是通过新老照片对比来展现苦聪人没搬迁之前和搬迁之后的生活变化,让大家对苦聪人的新生活有了解。此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获得了编辑二等奖。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图片已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运用好新闻图片是决定报纸能否抓住读者眼球和整个版面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报纸的竞争是争夺读者眼球的竞争。新闻图片作为传播新闻信息印证新闻现场的独特报道手段,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表现力和感染力表达新闻内容,既满足受众对象对视觉形象的需求,又给人以美的阅读享受。因此,让图片在版面唱主角,已成为报纸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从“版式”上做文章
一个报纸版面,如果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那版面的编排就不能算是成功。不管是图片的处理、图片说明的制作,还是题目内容的拟定、标题形式的处理,都应该符合快速抓住读者眼球的原则要求。报纸编辑要在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上下功夫,使报纸的版面设计既能真正反映本报的办报宗旨,又能满足受众需求,有审美性,有特色性,真正提高“第一眼效应”,很好地为内容服务,增强报纸的竞争力。
《普洱日报》二版有一个栏目叫“消费时代”,主要就是针对老百姓关心的难点、热点的消费问题进行调查、解读、报道,通过图片、小评论、新闻事件报道、政策解读、相关部门答复等形式,既做活了版式,又丰富了内容,非常贴近读者,深受读者喜爱。
笔者认为,在版式的编排中,报纸编辑要注重借鉴、吸纳新兴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的编辑方式。同时,版式的设计与制作要有独特性,独特性成为构成报纸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因素。报纸版面的视觉识别系统由很多版面视觉元素组成,只有让各种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强烈的映像。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报业必须与时俱进,挖掘自身的潜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从“深度”上做文章
报纸从新闻传播速度上来讲是无法与广播、电视、网络等相比的,但在做专题报道、深度报道方面却是报纸媒体的优势。报纸编辑必须加大重大新闻专题的策划力度,结合党和政府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出奇招,在独家报道、深度报道上狠下功夫。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发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不断做出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的报道,办出报纸的个性特色和内涵,有效避免报纸的同质化现象,使报纸版面不断出新出奇,赢得读者青睐。
在景谷“10·7”地震报道中,《普洱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深入到震区进行采访报道,并从前方发回大量报道。而编辑在后方并不只是坐等记者稿件进行“有什么编什么”的编排,而是根据版面需要和内容的需要,积极与前方记者取得联系,指导前方记者进行采访,整个报道全面及时,有速度、有深度,有数量、有质量,有文字、有图片,圆满地完成了整个报道工作。
在这次采访报道中,编辑采取了提前介入的方式,参与到选题的拟定和报道的策划,并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为前方记者的采访提供建议和要求,把编辑的业务重心从版面制作转到提供个性、深度的新闻内容创造上来。在指导前方记者采访的同时,在后方及早谋划,根据前方情况调度版面,准备背景材料、制作相关图表,必要时配发相应的言论,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整合信息,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新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