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科类微课程的资源建设方式*
2016-02-13李亚楠
李亚楠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31)
论文科类微课程的资源建设方式*
李亚楠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300131)
摘要: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多样化,从天津开放大学资源建设平台的视角来看,可以归结为依靠高水平大赛征集优秀微课程作品的方式、鼓励各专业教师自行组建团队,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的方式,以及将部分专业核心技术外包给技术人员的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这些资源建设方式均有其优势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劣势。
关键词:资源建设;作品征集;技术外包
根据天津开放大学的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一方面开放大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大量参与制作了各类学科的微课程,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微课,来极大丰富天津开放大学网络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在目前微课程总体上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教师还无法熟练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技法,特别是一些文科类课程的教师,由于缺乏对为微课程资源的完整认识,加之对一些软件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并不熟练,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解决,致使微课程制作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网上的微课程已有一定的数量涵盖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制作的形式和风格也丰富多样 ,但制作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差别很大。有些达到央视科教短片的水平而有些却仅是教师PPT讲稿讲解。而录制的声音和屏幕画面提高微课程的制作质量决定了微课程这种新型学习资源的生命力在微课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数量后如果不能保证微课程的质量,微课程将中看不中用,失去吸引力。更糟糕的是同一专题的低质量微课程还会对高质量微课程造成信息干扰, 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时间碎片中选择优质微课程的进行学习,产生选择干扰。
对于天津开放大学而言,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可选择的渠道和方式有很多,目前国内教育主要采用的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有以微课程大赛为载体的一线教师作品征集方式,如以佛山微课程为例,组织了大量多层次的针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微课程制作大赛,这样的大赛非常有助于教育平台在较短时间内征集到大量微课程教学资源;开放大学还可以采取鼓励教师组自发成团队,自主研发型资源建设方式;为了能有更有针对性的建设更多系统性强、水平较高的微课程资源,天津开放大学还可以采用针对具体课程,部分技术外包型,聘请专业的微课程制作团队完成微课程制作的技术部分,而微课程资源的知识点内容构建、课程设计等仍交叉学校本学科的专业教师来设计完成。
一、以微课程大赛为载体的一线教师作品征集方式
通过组织举办各级各类大赛,是征集大量优秀微课程作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广大一线教师是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最强大力量一,也是微课程作品征集的直接推动者。在天津开放大学的平台上,可以借助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方面教育领域的配合,加强大赛的作品征集范围,使得更多的优秀作品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脱颖而出。
筹备微课程作品大赛大致可分为前期宣传、下发大赛通知、组织报名并公布大赛作品参评范围及评选奖励方案、组织评审、宣布大赛结果组织优秀作品展评等活动。在前期宣传阶段,可以通过开放大学官方网站直接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各区县分校进行宣传,同时借助报纸等其他媒体渠道以扩大宣传力度;下发大赛通知要及早,应使通知下发时间与作品征集时间之间间隔5至8个月时间为宜,并力求将微课程大赛的整体赛事流程、竞赛方案等详尽的告知参赛单位,使参赛单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明确的备赛目标;组织报名并公布大赛作品参评范围及报名方式、评选奖励方案,具体应包括比赛具体方案、评审规则、作品要求、作品参赛方式(可由网络上传或光盘邮寄)、相关学校认证等部分;组织评审阶段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计划中选定的微课程评价体系制定评审方案,聘请专家应充分考虑到专家的学识、经历、研究领域等特点,采用多重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使真正优秀的微课程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宣布大赛结果组织优秀作品展评阶段的筹备同样不容忽视,要借助优秀的微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教师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微课程作品。后期还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组织各种微课程设计、制作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以增强微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
二、教师组成团队自主研发型资源建设方式
对于大部分文科类课程的教师而言,他们虽然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如PPT、dream weaver等的基本操作,但对于如Camtasia Studio、SnagIt、Cyber Link YouCan等屏幕录制软件、Premiere、会声会影、Movie Maker等视频编辑软件、Photoshop、InDesign等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有一定的技术困难。这就使得微课程类我课程的资源建设陷入很多误区。一部分教师认为文科类课程教师不动计算机软件,所以根本不会制作微课程;或者文科类课程教师会使用的计算机编辑软件都很初级,所以根本无法制作出高水平的微课程作品;再者文科类的微课程作品没有办法设计实验、也没有像工科课程那样可以现场制作演示的操作步骤,知识点都是纯理论讲解的,所以采用PPT录屏+配音或者教师人像讲授+录音+文字就是文科类微课程作品的呈现方式了;这些对于文科类微课程资源设计制作的误区不但极大地限制了文科类微课程作品的设计开发,也使得一大部分文科类课程教师对微课程资源建设望而却步,认为自己的作品必定是初级的、单一的,是无法与其他理工类课程,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类教师的微课程作品相媲美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各科教师人才,组成微课程资源建设团队来进行微课程的资源建设是极具可行性的。
一般而言,在一个微课程资源建设团队中,需要本课程的专业教师一到两名,计算机专业教师一名就足可以组成一个微型团队。专业教师负责分析教学内容、提出设计思路、编写脚本等工作,而计算机专业教师则负责设计思路的技术实现。这种组合在一般教师的自行组织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团队中非常常见。如果是要建设完成整本教材或者是整个学科的微课程作品,一次需完成的作品数超过3个以上的制作团队,应该考虑增加专业教师及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数量,如果微课程资源中设计了视频录制的部分,还应该正价专业的摄像老师作为团队成员。此外,如果需要形成一个系列的微课程资源组,还应该吸收专业的美术设计教师加入团队,为微课程资源建设的设计把关。联络人员、管理人员、协调人员、拍摄协助等人员的需求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部分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
微课程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我们对课程的整个知识点的系列微课程资源建设的需求量逐步加大,加之这样的微课程资源才能超越在微课程发展之初为了比赛而制作微课程作品的阶段。但是,一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这么多的微课程资源绝不是一个人或者由一两个人组成的团队能够完成的。而且,这种自身对于具体课程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必定是出于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考虑,随意性减少,确定性增加。单靠自主开发恐怕难以实现。加之大部分学科的课程并非计算机信息专业,因此课程的专业教师也无法利用完全独立完成较为庞大的微课程系统资源建设,将部分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微课程资源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校内的专业课责任教师还是要承担起微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设计构思的任务。只有专业课的教师才是本课程知识脉络、重难点知识的最精准的掌握者,我们也深信专业课的教师能够设计出符合相应知识点特性的微课程制作方案。因此,意欲将部分技术外包给专业制作人员的微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中,同样需要专业课教师前期的设计构思及脚本编写,而且这种需要较之前两种方式更加迫切,更应得到重视。因为这种形势下,专业课教师交给专业制作人员的脚本将很有可能就是最终作品的设计模型,专业人员会以脚本为依据来完成制作,一旦制作完成后,需要推翻之前的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也不存在自组织团队中教师之间边设计边制作边修改的形式。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中的设计和制作是相对独立的。因此更加强调前期的设计构思及脚本编写工作。
1.厘清思路,编写脚本
首先要将设计构思形成规范的可操作性的文字,便于制作人员理解。因为制作人员不是教师,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对所制作的微课程的知识一无所知,也不了解课程讲授规律与节奏,这些都需要专业课的教师事无巨细的将这些思想化为具体的文字,来描述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拍摄场景,即我们所说的脚本的编写。
2.寻求合作机构
对自己所需要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需求合作方。目前网上有很多微课程制作的专业团队,也可以通过同行介绍寻找合适的合作方。
3.沟通协商
与拟合作机构当面沟通,介绍解释脚本内容,提出本微课程作品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与合作方协商,找到最满意的合作对象。
4.签订合同
合同文本要仔细阅读,由其对于款项结算时间、作品预期效果的完成情况、完成时间、修改次数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并达成一致。
5.交付脚本,进入技术实现阶段。教师要主动跟进,及时修正。
四、各种微课程资源建设方式的的SWOT分析
1.以微课程大赛为载体的教师作品征集方式
通过定期组织大赛的形式征集作品,不但可以极大地丰富平台的微课程资源,征集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大量优秀微课程作品,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微课程设计制作的积极性,使一线教师在学中做,在赛中学,迅速加深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提高其微课程设计制作水品;但是,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以各种大赛为载体,征集到得微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比较零散。一些便于设计表现的知识点被同一学科教师作为知识点反复采用,使得教学资源重复,人员与技术浪费;而一些难于设计的重难点知识则很少被涉及到。大赛征集到的微课程作品的形式和设计风格很难统一,作品水平参差不齐也是这种资源建设方式的另一个主要缺陷,这些作品如果被作为教学资源上传到天津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会对学习者产生负面的影响。
2.自组团队自主研发型资源建设方式
这样的资源建设方式较之举办大赛征集方式更加简便易行,天津开放大学可以以项目建设或资源建设课题等奖微课程资源建设任务下发,支持教师自组团队申报资源建设任务。天津开放大学可以根据申报单位所组织的团队人员配置情况挑选能够胜任的团队完成资源建设。这样完成的微课程资源针对性强、天津开放大学在整个过程中也相对容易操作,给教师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形成较为出色的微课程资源。自组团队自主研发型资源建设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教师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度在项目课题申报之初难以预测。我们只能看到微课程资源建设团队成员教师的专业素养、人员配置、技能水平等“硬”实力,但却难以把握资源建设完成度。一些团队在资源建设申报之初可能热情极高,对即将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如专业教师制作思路不统一、技术教师无法满足专业教师的设计要求,一些预想的设计模式实现起来很困难,又或者专业教师形同虚设,完全交由技术教师来完成等等情况,致使资源建设不能按之前的设想高水平完成或者干脆半路搁置,无法按期完成。
3.部分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
这种方式目前是文科类课程教师在微课程资源建设中又爱又恨的一种方式,也是开放大学微课程资源建设的一种新的尝试思路。鉴于自组团队自主研发型资源建设方式的专业性不强,导致一些微课程资源无法成型或水平不高,一些文科类课程教师在有资源建设资金支持的前提下会选择部分技术外包型资源建设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自组团队的过于自由性,有一定 的约束力。技术人员专业,能够很好的实现专业教师的设计思路,而专业教师也将用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研究文课程资源本身的知识结构、设计方案及脚本编写。天津开放大学可利用这种方式将重点课程的微课程建设资源的技术部分外包出去,交给专业的制作人员来完成动画的制作、视频的拍摄、后期剪辑、录音配音、画面设计等技术问题。这种方式将极大提高微课程资源的水平,并能够保证资源建设的顺利性。但是将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技术部分外包出去必将会带来费用的支出,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设计如动画制作、后期美工处理等将费用较高。
参考文献:
[1]孟祥增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06).
[2]胡铁生等.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3]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刘名卓等.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5]郭绍青.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4).
[6]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05).
[7]李巧芳,杨文美.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
[8]朱乾娜.我国微课程论文内容分析研究[J].软件导刊,2014,(03).
[9]马艳艳.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述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Micro-course Resources on Literary Arts
LI Ya-nan
(TianjinHongqiaoDistrictVocationalCollege,Tianjin300131)
Abstract:there are a variety ways for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s. A platfor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ianjin to open the resources of college. Many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in this respect: solicit excellent micro courses by organizing high rank competition, encourage teachers to form groups to develop micro courses, and entrust external technical staff to develop some core techniques. Both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can be identified.
Key words:resources development; solicit courses; techniques outsourcing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1-0054-05
作者简介:李亚楠(1982-),女,河北省人,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收稿日期:2015-09-10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课题:《天津开放大学文科类微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13XY1021;天津市终身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天津市继续教育哲学课程和资源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ZSY1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