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报纸新闻可读性的途径

2016-02-13乔磊晶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可读性新闻报道报纸

□乔磊晶

(赤峰日报社,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增强报纸新闻可读性的途径

□乔磊晶

(赤峰日报社,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新闻的可读性是获取受众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对于报纸这一媒体来说,可读性是增大其销量的重要关键所在。面对媒体的激烈竞争,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对于任何媒体来说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报纸新闻可读性途径方法

可读性是吸引读者去阅读一篇新闻的关键,是读者的必然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缺乏可读性的新闻是没有受众可言的。当今社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媒体,受众的选择增多了,因而也就对新闻的可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当代的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去提升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这是摆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闻要有“看头”

所谓新闻可读性是新闻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新闻作品所具有的阅读价值和欣赏价值。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看头”。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有“看头”,是不是便于阅读、能否吸引读者去阅读,决定了其是否具有价值。

众所周知,报纸这一媒体所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人群,而是各个层面、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做出一篇新闻作品,要想让更多的读者去读和了解,必须要有吸引人的地方,必须是值得一读的,也就是说要具有可读性,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只有在内容上深深地吸引读者,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最终才会收到良好的传播和宣传效果。

报纸作为新闻宣传媒体,每天要发布大量新闻。这些新闻能否吸引读者,受到读者的喜爱,首先取决于它们的可读性。所以,从很大程度上说,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尤其是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如果新闻作品缺乏可读性,那么它将很快地被其它信息所淹没,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变得毫无意义。由此可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是媒体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它也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如何让报纸新闻有“看头”

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就是文章的内容。首要就要确保文章的内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文章的真实性是新闻可读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一篇新闻必须确保真实才能谈得上可读性。这就要求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职业修养,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尽可能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而不能盲目追求所谓“新闻效应”而捏造虚假新闻,欺骗受众,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新闻管理者必须要加强新闻真实性的管理,严惩那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不合格新闻工作者,不断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

新闻内容尽可能具体、生动、通俗易懂。所谓内容具体,就是指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要用事实说话,并且多用形象的可感性事实说话。尽可能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避免使用生涩抽象的语言,进而激发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也易于读者去理解和接受。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章内容的具体、生动和通俗易懂呢?

其一,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切入点和报道角度,使所报道的内容更加具体。现阶段,仍有部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过于追求全景式的报道,取材过于宏观,缺乏细节和重点,内容平淡,欠缺可读性。由此可见,全景式的全面报道不一定能够吸引读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可读性。

其二,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新闻事件写“活”。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使新闻报道具有足够的感染力。在实际报道的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要基于第一点,也就是说要做到足够具体,注重细节,通过细节的描述去感染读者,将读者带入新闻事件当中,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其三,使新闻变得故事化。这里所述的故事化,并不是说要像写小说那样,加上艺术性的加工而对原有的事实进行夸大或缩小,而是说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要用故事化的形式去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挥新闻语言的魅力,运用有限的文字将简单的新闻事件活灵活现、真实地展现给读者,建立一种故事般的形象感和视觉感。

总的来说,新闻故事化这一手法突出强调新闻的趣味性、人情化和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新闻工作者尤其要把好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丝毫不能忽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坚决不能为了追求故事性而把新闻报道变成虚构文学。

另外,还要注意增强新闻的情感性。一篇新闻作品要想让读者产生深刻的体会,必须要注重文章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新闻报道中的感情因子,这对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从情感与人性的角度来进行选择和报道内容,进而增强报纸的人情味和亲切感。

其四,注重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这也是增强报纸新闻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受众的阅读心理,不难发现,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读者去阅读的重要动力。因而,新闻记者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加入相关的背景新闻,也就是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奇人异事、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的添加,会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进而有效地吸引读者去阅读。另外,对于相关的行业术语要尽量予以避免,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则需要给出相应的解释。

除了文章的内容方面的方法以外,还要从报道的形式上来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让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更能吸引读者。随着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飞速加快,人们对信息的传播与接受速度也随之变短。相应的,人们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冗长的文章内容,而是更加倾向于阅读那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新闻报道。这就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的报道上,不能盲目追求全面,而应该以简短的形式、在第一时间传达给读者真正准确的信息。在遣词造句上,尽量避免那些冗长的、倒装的句子,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保证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对报纸的整个版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排版,确保版面的整体美观性,简约、整洁、精美,给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并通过合理的排版为读者提供阅读的方便。这也是提高报纸可读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对于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报纸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当代报纸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着重从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两个大方面来进行加强与改善,提升新闻的可读性,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报道的新闻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真正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进而确保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时代能够更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源.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J].《新闻世界》,2012年第3期

[2]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 2008年9月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杨保军.试析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J].《新闻知识》,2000年第03期

[4]杜艳玲.如何增强专业新闻的可读性[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5]陈友平.浅谈行业报的新闻可读性[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猜你喜欢

可读性新闻报道报纸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报纸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