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影响
2016-02-13朱可江
□朱可江
(宜昌,湖北 443000)
媒体传播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影响
□朱可江
(宜昌,湖北443000)
翻开一些报纸,点开一些网站页面,跃入眼帘的,不是文体明星的绯闻话题和私人生活,就是一个个所谓成功人士和大款的滥情故事,或者是剧情不断反转的新闻挑起的网络舆论围攻………这些看似新闻的新闻,天天占据在媒体的醒目位置,刺激着受众的眼球。其结果是,大众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庸俗,精神世界越来越单一,理性的思辨能力越来越退化。媒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精神质感,道德、责任,是媒体的永恒坚守。
媒体的审美格调有些俗不可耐
新闻宣传在展示社会形象,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人一直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缺少坚守、偏离价值准星的现象时有发生,用“八卦当道,奇葩盛行”来描述当下一些媒体的内容,丝毫不为过分。
以打探放大名人、明星私生活为乐,加剧社会娱乐心态和偷窥癖。2015年9 月22日,杨振宁到南京大学参加活动,尽管有媒体报道杨振宁的演讲内容及与学生交流的场景,但某报以《杨振宁南大演讲学生:最想见翁帆》为题的报道,却在网上快速传播,似乎现在的学生都是“狗仔队”成员。
迎合一些人的炫富阵势,或无节制地追星造星,滋生社会功利思想。一些“富二代”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不断秀豪车、显奢华,众多媒体以各种方式转载,有意无意地向社会传递富人的“快意”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混淆了价值观。
无依据的嫁接推理,反转新闻越来越多,拉低社会信任指数。安徽淮南女大学生称扶人被讹事件,剧情多次反转。事件曝光之初,某媒体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拼接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使“扶不扶”不断刺痛社会神经。而事件真相并非如此。
有意对有冲突或有争议的话题设置议程,助长社会戾气,吞噬理性思辨的能力。2015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名教授因学生在微信朋友圈谩骂学界前辈,宣布断绝师生关系,这本是师生间的私事,经过媒体的不同报道,在网络上演变成不同立场的谩骂,许多跟帖和评论根本不加思考,以“站队”为主。
盲目追随网络词汇,扰乱语言生态。“草里马”“屌丝”等粗词不时跳上纸媒的标题和广告,对这些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网络热词不加选择地滥用,污染的是整张报纸。
类似现象,不一而足。审美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媒体宣传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如果受众的视线长期被这些“争奇斗艳”的内容包围,不仅不会获得审美感受,还会产生相应的心理作用,从而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厘清媒体审美意识沉沦的原因
网络技术改变了传媒格局,在与网络,与同级媒体、同城媒体巩固受众竞争中,各媒体的策划、创新之举竞相涌动,但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无形中侵蚀着大众精神领域。
媒体审美能力出现偏差,把庸俗当通俗,以为这就是接地气。通俗是为了让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效应常常被媒体认为可以促进阅读率、点击率。于是,有的媒体将审美放在一边,把眼球效应当作社会效应,认为越俗越有人气,一味取悦、迎合市场低俗趣味,有意制造突兀效果。认识上的一字之差,让媒体的品位从通俗滑落至庸俗。
媒体平台增加,入职门槛降低,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探索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在短期内迅速建立了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的从业者来源广泛,起点不一,且流动频繁,加之希望新员工“一来就能上场挑大梁”,培养、培训期缩短,致使这支有些仓促上阵的队伍整体素养高低不一,对网络的认知和尺度的把握存在诸多局限,无法对新闻进行有效的思想过滤。
受制于绩效考核压力,以各项评价指标为导向,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在媒体之间和媒体内部发布的“点击率”排行榜、“社会影响力”排行榜等各种参数指标的考核压力下,记者开始“剑走偏锋”,热衷捕捉奇人、奇事、奇情、奇闻,并视之为竞争秘诀。一旦记者手中的笔被市场之手牵扯着改写了新闻习惯,他将在无形中影响受众的阅读眼光和审美习惯。“我们也许未曾想,娱乐化的世界带来欢愉之后,社会将变得怎样的浮躁和虚无?”《娱乐至死》一书中流露出的忧虑,也是我国媒体人的忧虑。
对职业责任缺乏全面认识,没有把多创优作为追求目标。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都是记者个人修为、素养、德行的外化。记者这一职业,多年前是一顶耀眼的光环,随着这支队伍的扩容壮大,社会的浮躁风气侵蚀其中,媒体人“节操失守”的风险正在加大,疏于职业理想和职业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钱穆曾经说:“文心即人心”,记者不是单纯的码字工,是在为大众代言,是媒体品质的代言人,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以审美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字里行间自然远离低俗。
不论是把问题归咎于媒体的体制机制,还是将矛盾归因于媒体转型压力,抑或是媒体从业者个人素质的有待提升,只要有传媒存在,只要传播活动存在,受众就很容易接受流行的舆论,其审美观会随着传播活动产生变化,媒体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敏感性,自觉涵养和提升公众的审美趣味。
众声喧哗中更需要筑牢思想“坐标系”
有一种比喻: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它能及时、敏锐直接反映世道和人心的变化。在这个观点多样、需求多元、各种价值观鱼龙混杂的时代,更需要多元之中有砥柱,多样之中有主导,多变之中有准绳。如果大众媒体审美意识出现偏差,影响的不是一群人,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
深刻认识大众传播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责任。很久前,心理学家发现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西澳大学的心理学家及认知精神学家乌尔里希艾克尔在研究误导性的标题是如何影响阅读方式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旦信息印在脑海中,无论后续读到了什么都不会改变原来的看法,而且细微的误导对读者的影响更大。由此,他总结出的两点值得读者和编辑们注意:第一,标题细微的误导比完全误导危害更大,如果标题是完全误导的,读者很容易分辨。第二,读者只根据标题就提出了他们的不满、愤怒、嘲讽等一系列消极的反应,即使读了文章也不能改变读者因标题而产生的第一印象。这些研究,为媒体“言行”对受众的影响,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对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审美的影响,业界人士曾以不同方式表达了责任和忧虑,陕西省委宣部部副部长陈彦在《去“粗鄙化”当是第一要务》一文中尖锐深刻地说:“长期粗糙、粗俗、粗鄙化,必然带来民族性格上对是非的犹豫模糊,对感情的粗疏随意,对尊严的模棱两可,尤其是对真理、价值、信仰追求的可有可无心态。”
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讲好故事。写新闻就是讲故事,心中有爱方能写出爱,心中有情方能写出情。一个内心布满阴霾,对社会和他人缺乏平和、宽容之心的记者,他所看到的和笔端流露的,会有多少阳光和温暖?一个有情怀的记者,在一些争议性新闻发生后,在事实不很明确的情况,不仅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还应知道在什么地方止步,或者说如何疏导问题和矛盾,而不是煽动社会愤怒情绪。“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正因为笔下有千钧,所以记者更应该有道义,讲操守,更应俯下身去,仔细聆听社会声音,把握时代脉动,练好“妙笔”,锻造“铁肩”。
强化理性思维,引领主流舆论,当好社会的“定海神针”。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在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同诉求,把握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审美差异,需要媒体增强公约数意识,在多元多样中谋求最大公约数。网络舆论场正在吞噬理性思辨能力,对热点事件,需要媒体冷静思考、尊重事实,而不是凭“经验”下论断,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偏见是盗贼,足以盗走真相、浇灭理性,也可能赶走正义”。新闻的审美传播是通过思想形式实现的,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媒体背后真相,用准确的分析和解读,进行权威导向,激浊扬清。
机制保障,建立良好的媒体生态。当下有些媒体的生态链似乎被过分的商业诉求贯穿,似乎只有利润可以说明一切。当然,媒体要走市场,要谋求经济效益,但总有一些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放在市场中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货币兑换,如果不能真心实意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政策和制度将出现偏差,良好生态无从建立。媒体主管部门要厘清媒体职能,制定相应引导政策,公益性媒体明确事业属性,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来运作,经营性媒体按市场化运作;要强化监管,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评价监督机制;媒体自身要秉持敬畏之心,调整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有了良好的、合理的机制导向,媒体人才能敬惜每一段文字,在每一次新闻传播中体现审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