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维度设计与合作模式选择
2016-02-13王丹阳
王丹阳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维度设计与合作模式选择
王丹阳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基于国家文化战略的驱动、信息技术的影响、机构和用户的需求三个层面,对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维度进行设计,对合作模式进行选择,并在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其实现框架。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维度设计;合作模式
1 引言
现今国际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都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合作,这种跨部门的交流、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不同文化机构之间实现其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而且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维度设计与合作模式的选择,在理论上,能够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揭示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相互融合与影响的机制;在实践价值方面,可以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2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维度设计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实现是一个精密的设计过程,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实现要对机构、资源、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2.1机构的维度设计
机构层面的维度设计是围绕图书、档案馆藏机构数字文化资源开展的合作。实现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必要前提条件是图书档案机构的合作服务,这个层面的维度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机构合作。
2.1.1图书档案机构合作的可行性
图书馆学和档案学这两门学科在理论及实践中均有较强的联系,他们机构性质有许多相近的地方,资源属性没有较大的差别,技术方法、服务手段等层面更有较高的相通性,可以说这是图书档案机构开展合作的基础。
2.1.2图书档案机构合作的内容
我国图书档案机构的开展是在国家法律政策的引导下,以资源共享与合作为目的,探索适合的机制模式,在充分保障合作机构的利益下,全面整合馆藏资源,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最优质全面的文化资源。国家要从政策层面扶持帮助图书档案机构,制定有利于各个文化机构全面合作与融合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要有保障图书档案机构合作的法律基础。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探索图书档案机构合作的机制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模式,要借鉴一些欧美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的不同国情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除了制定合作框架外,还要科学的设计一定的机制,这个机制要很好的协调激励各个机构,合理安排合作机构的职责权利、资源调用、共建共享等方面,尽量使各个合作机构有较高的积极性,发挥资源整合的规模效应,提高文化资源建设的效率。
2.2资源的维度设计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资源维度的设计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档案资源整合聚类方法开展讨论。图书档案资源是一个庞大的门类,我们对于这些资源中相近的门类可以很好的分类,但是对于异构资源的整合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分来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图书馆和档案馆的管理体系下根据不同的分类和组织方法,按照一定的目标,将异构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在了解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后,发现各类项目在信息组织方法的选用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理论研究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资源组织框架。因此,资源维度设计的重点在于设计开发图书档案资源整合的元数据方案。
2.2.1元数据规范的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国际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了7种较为常见的元数据体系,每种元数据体系各有各的特点,每种元数据的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要对典型的元数据体系进行对比,并且分析不同元数据的特征和适用条件,通过各种方法筛选出适合图书档案资源整合的必要元素,最终目标是为构建适合图书档案资源整合的元数据模型提供必备的条件。
2.2.2图书档案资源整合元数据模型的构建
以OAIS模型和METS模型为参考,构建面向图书档案等文化资源整合的元数据模型,通过分析元数据模型的映射和转化,解决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元数据模型的构建,突破了狭隘的学科观念中关于事由和来源的讨论。数字资源形态下,不再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进行组织,而是基于特定目标,提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这种研究路径提供了一种在数字环境下不同类型数字资源整合的范式和标准。
2.2.3图书档案资源元数据互操作
如果要确保资源组织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就要在对文化资源进行编录时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当在不同应用层次以及不同应用领域存在多种元数据描述方式的泛在信息时,要想实现利用不同元数据描述图书档案资源以及实现数字资源之间的链接与整合,就需要我们建立有效的元数据互操作机制,让不同的元数据能够互相操作使用。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有关元数据转换研究成果,采用基于DC与EAD混合的元数据描述方式的标准,实现该元数据标准与其他元数据标准之间的映射及转换。
2.3服务维度的设计
通过机构合作模式的选择、资源整合,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为了集成高效的用户服务。实现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必要手段是文化资源的集成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分类后,形成了不同文化主题分类的知识库,在构建一站式的主题门户时将合作机构、文化资源、服务手段都集中整理在一个统一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使用户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
2.3.1服务模式的集成
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字环境也受到不同的影响,信息资源提供的服务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但在现实情境中基于不同的侧重点,服务的方法与机制势必会呈现出多元化。纵观国内外的服务模式,以及在实践项目为用户服务过程取得的宝贵经验。将多元化的服务模式集中呈现在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上,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最短时间内提供切实可行的智能化服务。
2.3.2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
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更大范围的实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满足用户多元的文化需求。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功能模块和系统模块。功能模块的设计主要根据用户对融合服务的需求来进行,系统模块则从用户界面、用户模型、资源调用、服务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3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合作模式选择
3.1国内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合作模式的现状
在我国现存的行政管理体系下,各机构合作模式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基层的实践中,机构合作模式还是有成功案例的。例如,在我国以社区为主导信息管理机构、泰达图书馆档案馆、青岛开发区综合展馆等。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是中国政府一直热衷的合作模式。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参与的成员单位和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信息量也在迅速增加。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框架性内容多于实质性的资源整合、工程风险和收益难以评估、用户的具体需求被忽视等等。
项目驱动的合作模式在我国开展的较少,在我国大部分的实践项目多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的,依靠行政力量进行推进。针对我国国情,我国基层政府部门应大力号召各单位积极发起相关的合作项目,各区域、各团体发挥各自的力量,多渠道吸引资源,开展小范围的实践项目,在取得经验以后继续开展大范围的合作项目。
弹性化组织合作模式相对于其他合作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中国档案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数量相对较多,并且存有中国图书与档案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资源。他们应该是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坚力量。然而,我国的专业学会组织政府烙印明显,这是从始至终的不足之处。另外,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融合两个专业领域的专门性组织。在解决掉这些障碍性因素的难题后我们就可以开展以专业协会为主导的弹性化合作模式。
3.2国内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合作模式的建议
3.2.1逐步、稳定有重点的推进合作
我国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数量多,这些馆里面保存的文化资源数量巨大。如果说强行将这些馆藏资源全部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开发,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是不可行的。所以在整合这些资源时应该挖掘对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具有推进意义、对公众利用具有较高价值的合作模式。首先由相关部门先发布选题,然后由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报送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整合,构建权威的专题数据库,开发统一的平台,大力推广这些平台。这些专题数据库一经开发就能为我国的实践树立成功的典范,在发挥信息资源服务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
3.2.2建立示范性项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精华。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动各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将区域内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部门广泛的组织起来,共同探讨建立基于本地区文化遗产保存的合作项目,共同开发数字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构建地方特色数据库,在网络上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在这些区域性实践项目的获得成功后,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推广,使我国相关机构进行效仿,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2.3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各馆藏机构的能动性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合作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就要使各部门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到所做的工作是为人类谋福祉、发扬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千秋大业。要积极转变对事物的认识,加强与各机构的合作,努力促进数字文化资源的长期发展。当今,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建设和发展数字文化资源服务体系的任务,国家非常重视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并且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已经形成了具有广泛覆盖性的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在这样一个发展强有力的平台下,各机构应积极合作,探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为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 结语
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是未来e-culture合作的必然趋势。对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维度进行设计,可以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资源,在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中提出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的总体框架,以机构—资源—服务为理论轴心,设计了从机构层面、资源层面和服务层面三个维度探讨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的实现方案。结合我国管理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开发更好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以局部带动全局,共同促进我国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1]马海群.发达国家图书档案事业结盟与合作战略规划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4):21-28.
[2]肖希明,郑燃.国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3):26-39.
[3]朱学芳.图博档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及服务融合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11(5):57-60.
[4]弗兰克埃文斯.档案学发展前景[J].陈明,王晓琪,译.四川档案,1986(2):8-9.
[5]Zorich D,Waibel G,Erway R.Beyond the silos of the LAMs:Collaboration among libraries[EB/OL].http://www.oclc.org/ programs/reports/2008-05.pdf,2013-02-01.
[6]赵红颖.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研究论纲[J].图书情报工作,2013(6):8-9.
[7]赵红颖.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The Dimension Design and Cooperation Mod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izing Library Archives and Services
WANG Dan-yang
(Department of Resource Management,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Integrating digitized library archives and services can provide a better way to spread and communicate culture resources with others.On the ground of the country's culture strategic drive,the influence of the technology,institutions and demands of the customers,this article design for the dimension of realization on integrating the digitized library archives services.Further more,it claims the choice of cooperation mode based on the dimension design,and it also describes the framework of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digitized library archives;integration;dimension design;cooperation mode
G250.76
A
1009-9115(2016)05-0140-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5.042
河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6-R-13)
2016-04-25
王丹阳(1980-),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