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图书馆建设影响要素与构建策略研究
2016-02-13殷利艳
殷利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图书情报学研究
现代移动图书馆建设影响要素与构建策略研究
殷利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梳理移动图书馆发展的历程、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详细论述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因素;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技术支持和运行机制来确定提出移动图书馆构建的相关策略。
移动图书馆;影响要素;构建策略;读者服务
1 引言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以来,世界各地图书馆纷纷推出移动阅读服务。芬兰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应用移动图书馆LIBLETTM系统提供短信息服务,又可以兼顾无线应用协议和其他接入技术,是移动图书馆发展的雏形。我国的朱海峰在2002年提出将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相结合,利用便捷式终端设备获取读者所需的信息资源,是国内移动图书馆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已成为情报界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外移动图书馆建设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我国的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目前仅局限于国家图书馆、东莞图书馆和“985”、“211”之中的若干高校,但服务模式比较单一。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普通高校则大部分没有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因此,国内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还未形成气候。考虑到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打的阅读方式,因此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业务和提升服务终端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2.1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更是人们共享乃至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随着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推广,移动信息资源和移动信息服务能提供更多的免费且开放的信息服务。通过移动图书馆进行信息推送,实现了图书馆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提高了读者反馈与服务完善的效率,使图书馆向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最终给图书馆带来无限发展的潜力。
2.2全新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移动互联网的移植,扩展和延伸数字图书馆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没有围墙”“无所不在”。图书馆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从阵地服务转向网络化服务,从读者上门借还图书转向足不出户即可获取资源和服务,是一种创新型服务方式,极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将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
2.3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实用价值
图书馆担负着收集、整理和提供读者使用三项基本职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原有的功能也逐渐边缘化。通过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借助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拓展和延伸图书馆的功能,能够实现读者的心里预期,从而提高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在人们中的地位。
3 移动图书馆建设影响要素分析
移动图书馆是读者通过移动互联网享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和拓展。
3.1人才要素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移动技术的植入,因此,专业性、综合性和知识型人才成为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支撑要素。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着眼点,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以非专业特长的发挥为有效补充,积极整合人力资源,提高人力价值。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要激发服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热情,营造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创造发展和维持知识基础的机制[1],为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建设提供人才基础和组织保障。
3.2资源要素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提供者,提供读者所需信息资源,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初衷和目标。读者信息需求发生变化,阅读方式改变,因此,建立合乎时代趋势的移动图书馆来升级服务理念,组建联盟形式向读者开发,丰富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满足更多读者的潜在需求,是移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3技术要素
移动图书馆建设要积极应对技术变革,采用RSS、4G、WAP、WIFI、云计算等先进网络技术,探讨新技术与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结合点,实现在原有数字图书馆基础上整合服务器并统一检索,对用户获取资源提供支持。技术利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移动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关系着读者对图书馆期望值的实现。图书馆只有成功移植移动技术,服务形式迈向新的阶段,给读者提供更好的呈现效果和阅读体验,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才能成熟和完善,才能发挥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4 我国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构建策略
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内移动图书馆建设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比如国家图书馆、东莞图书馆在移动技术方面有了超强的试验。
4.1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模式
移动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服务理念。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移植新的通信技术,构建移动阅读环境,满足读者移动阅读需求。图书馆也要加强各类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网络信息机构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通过与制造商和运行商的充分合作,统一标准和协议,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无缝体验,实现资源、技术、人员和服务的共享[2]。图书馆要以移动图书馆建设为契机,来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图书馆服务。
4.2打造移动图书馆服务品牌,提高认同度
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生物,它的建设和推广离不开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能够使读者意识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强大优势,并可以争取更多的潜在读者积极试用新服务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积极开展注册有礼活动,鼓励读者反馈使用感受,移动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进和完善移动图书馆服务,使移动图书馆服务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4.3争取移动图书馆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
目前,4G网络已成熟,图书馆应积极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图书馆移动服务。例如,OCLC移动应用中的RedLaser,是由位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Occipital公司针对iPhone所开发的条形码扫描应用程序,它将iPhone相机变成条形码扫描仪。此应用程序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使用WorldCat应用程序接口生成本地化的美国图书馆结果,为用户提供图书馆馆藏、图书馆位置、联系方式和地图信息[3]。将图书馆植入移动技术,使原有的图书馆功能延伸的网络,在原有的数字图书馆基础上整合服务器并实现统一检索,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才能成熟和完善,才能发挥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读者也将更加重视和期待其发展。
4.4争取管理和资金的支持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阅读时代,读者更加青睐移动阅读,移动服务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因此国家在政策上应大力支持开展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平等、开放、共享和知识自由的服务理念;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与第三方(系统供应商)合作,购进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还是采取自主研发模式,都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此,图书馆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另一方面也要自筹资金,为移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5建立读者信息库,分析读者需求
目前移动交流和移动学习是读者的主要生活方式,创建良好的交流机制,是获取读者信息需求和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前提条件。了解读者的需求,主动寻找潜在用户,建立读者信息库极为关键。
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以及专业课的渗透,宣传移动图书馆服务,激发读者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和对信息的敏感度,让更多读者了解并参与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随时将其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潜在的信息期望进行反馈,建立和更新读者信息库,调整和改进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实现读者与信息资源的有效聚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有利于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定制个性化图书馆网页,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为读者建立个性化的网页,网页的功能要涵盖基本的图书馆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读者自己选择需使用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比如:电子图书馆和期刊数据库链接等;另外,图书馆要建设专门的数据库,记录读者的使用习惯,比如常用的服务、馆藏的类别、数字资源的种类和常用的检索途径等,以此建立读者信息库,分析读者潜在心里预期,从而进行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
4.6搭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
移动图书馆的产生、存在、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健全的组织服务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从技术上而言,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构建、施行和维护都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从服务内容上而言,整合馆藏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关联和升值、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更新都应由指定的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因此,移动图书馆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招聘具有相关资格认证的人员,确保移动图书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5 展望
移动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宣传和服务的重要工具,图书馆要以移动图书馆建设为契机,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移动信息服务与人性化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以读者体验、参与、互动、分享等理念为指导,锁住读者阅读倾向,使移动图书馆成为每一位读者的精神家园,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最终为图书馆的发展开辟新天地
[1]陈文爱.网络图书馆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J].现代情报,2009(10):103-106.
[2]韩丽,薛海波.国外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现代情报,2010(11):75-77.
[3]周慧.SoLoMo:3G时代移动图书馆建设推广新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51-53.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Mobile Library Construction Influence Factors and Building Strategy Study
YIN Li-yan
(Library of Tangshan Normal College,Tangshan 063000,China)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ibrary present situation,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lated fac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bile libraries is discussed in detail;From the service main body,object of service,technical support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to determine the mobile library,construct releva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mobile library;influence factors;build strategy;the reader
G252.6
A
1009-9115(2016)05-013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5.041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5TQ006)
2016-03-08
殷利艳(1976-),女,河北迁安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与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