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初探

2016-02-13吕乐娣蔡培阳郑建华吴建波

台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寓博士育人

吕乐娣,蔡培阳,郑建华,吴建波

(台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高校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初探

吕乐娣,蔡培阳,郑建华,吴建波

(台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高校博士教师如能成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就可望发挥高层次人才在育人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作为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途径,关键在于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优秀博士教师为引领、以规范运作为保障。

高校博士;学生需求;引领;公寓文化

一、引 言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学生公寓不单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学生素质拓展和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2016年1月23日,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文明寝室创建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寓文化活动的内涵层次和艺术水平,完善公寓育人机制,创新工作平台,引导专业教师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校园特色的公寓文化成果,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如何占领这块育人阵地,将育人活动与学生公寓建设结合在一起,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1]。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博士教师进公寓,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对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育人作用以及文明寝室建设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其中既包括了学校和社会的需要,又体现了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并且两种需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本文所指的“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是指挑选优秀博士教师进入到学生公寓,依托学生公寓活动室,开展一系列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主题交流活动。

二、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现阶段,高校转变育人模式,变“教书育人”为“全员育人”,博士教师作为高校的中坚力量,高校“全过程育人”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育人活动延伸到学生公寓,同时实现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因此,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作为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途径,其目标的提出是从实际出发的,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社会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一)实现学术交流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

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新思想与新知识的产生与学术交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从某种程度上看,博士进公寓活动类似于学术沙龙,不仅能够还时空于师生,而且具有思想火花碰撞的氛围。它能培养一种创造的信念与习惯,使知识发生聚变形成新知识[2]。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真伪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接受新信息迅速,但是由于“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学生缺乏有效的群体接触和交流。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专业学习,而且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育人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能够填补学生群体的交流空白,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并且活动场所定在学生公寓,能使参与者产生很强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博士进公寓活动的实效性,就在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贯彻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2],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二)实现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

建设优良教风、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学能力,才能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被动成长转为积极自主发展,转变过程的适应性因人而异。通过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良的学风环境自然随之产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越来越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这无疑向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3]。作为站在科学前沿的高校博士教师,要想把全新的学科知识以最为有效的形式进行传授,不能仅仅借助“黑板、粉笔加书本”的传统教育阵地,而应该适当地走下讲台,走出实验室,走进学生公寓。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促使教师自身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倾听学生对教学的需求。进公寓的博士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打开研究思路。博士教师在活动前的“热身”,提前“预习”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相互请教活动经验心得,也加强了博士与博士之间、博士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提升二级学院德育质量,整体育人氛围趋于浓厚。

(三)实现创新能力提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是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和科学研发的孵化平台。然而,当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思维都正受到了后现代思维的挑战。博士进公寓活动的开展,就其研究与学习功能而言,可促进知识创新。首先,博士教师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进行独立思考,养成自觉的研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会有很大帮助。笔者所在的高校,博士进公寓活动顺利举办了9期,学生在学科竞赛、专利论文、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实践能力方面较往年都有新的突破和提升。其次,无论是组织还是参与活动,学生的人文修养、品质内涵、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第三,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应用型人才强调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多学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4],这些能力在学生与博士教师建立的“导师制”以及“星星职场先行班”中均有体现。

(四)实现文化育人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的有机统一

博士教师进公寓的活动地点设在公寓,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识、情感以及精神层面上的全面交流。学生主动将第一课堂的学习延伸到公寓,将第二课堂的活动深入到公寓,充分利用学生公寓这个有利的场所,在寝室完成课后作业、部分实验、实物制作等。在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的影响下,科技活动进公寓、人文关怀进公寓、社团活动进公寓等活动都可以陆续开展起来,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学生公寓氛围的营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校园文化营建起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4],有助于提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文化内涵,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的理念。

三、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的具体措施

博士进公寓活动容易出现“冷场”现象,严重影响活动的实效性。归结原因有三点:一是活动内容形式空泛;二是博士教师唱曲高和寡的独角戏;三是活动有头无尾。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优秀博士为引领,严格规范运作模式。

(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广泛式选题与专题式开展相结合

1、内容满足学生需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的有效性,最终必须通过教育主体对活动的认可度和积极性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活动必须符合主体的实际,活动内容和方式只有获得主体的正评价,才有可能被主体接受并内化[5]。活动主办方充分吸纳广大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后归类整理出每期主题,注重选题的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统一,满足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要。学生与博士老师不仅可以探讨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交流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博士教师解答学生最感兴趣、最困惑、最需要解决的话题。例如大学学习方法概述、学科竞赛探讨、考研专题交流、学科前沿解析、就业前景预测、职业规划指导、国内外素质教育比较等方面的主题内容。

2、形式符合学生需求。活动采用“专题”形式,将学生关心的内容与博士教师擅长的话题相结合,指定专人主讲,突出主讲人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指定具有多年国外留学经历的老师主讲“国内外素质教育和学习方法论”,分享留学经历。指定多次带队学科竞赛获奖颇多的博士老师主讲“学科竞赛经验谈”。

(二)以优秀博士为引领,启发式讲述和互动式交流相结合

以优秀博士为引领,目的是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博士教师在学术、技能、思想、风范等方面给学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激励[5]。其他高校的博士教师作为特邀嘉宾做客活动现场,为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打开了新的局面和思路,使活动不再局限于学院内博士参加,还可邀请校内外知名博士教师走进学生公寓给予指导。

1、学术引领,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博士是教师队伍中高素质、高文化、年轻活跃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博士老师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外前沿课题和待攻关的重大项目及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前沿趋势。学生在与博士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拓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另一方面,学术带头人进入到学生公寓,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与学生分享,对于学生以后的学术发展起到引路的作用。有些学生因此而对前沿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报考研究生,并在博士老师的帮助下,明确了报考的学校和方向。

2、技能指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博士老师围绕应用型人才特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以活动为契机,寻找综合能力培养的理论与教育教学操作层面上的结合点,切实有效地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到实处。例如大学学习方法论、学科竞赛、考研专题、师范生职业技能等主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择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3、思想领航,启发学生创新灵感。活动鼓励自由发言,在交流中培养思辨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灵感,并将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到活动交流中,启迪多学科的知识聚变。

4、风范激励,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文精神比科学知识给人带来的物质利益更加宝贵,是科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活动中,既要达到师生思想交流的目的,还要制定有关道德、法律、情感方面的培养目标,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活动中去。进公寓的优秀博士不仅具有专深的学术理论,还具有优秀的品质,他们在交流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

(三)以规范运作为保障,标准式规范与推广式运作相结合

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定期举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化运作模式。

1、活动选题规范化。由于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成长经历、心理特征的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必然存在不同的层次和差异,所关注的话题也存在差异性。如果选题太大、宽泛,学生找不到思考和讨论的切入点,就会出现“冷场”现象。因此,每个学期初向全院学生征集最关心的话题,归类整理,形成本学期活动“菜单”,基本涵盖所有学生提交的95%的话题内容,讨论的话题为具体问题,活动交流很容易进入预期状态。

2、人员选择规范化。学院按照学生的需求确定主讲人,为了突出主讲人所具备的“优势项目”,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学院博士专业、特点、经历进行梳理,在人员选择上严格把关。笔者所在的学院有物理师范生专业,因此,指定曾有中学物理教师经历的博士老师主讲师范生就业构想,介绍物理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及物理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平台的运行方式,帮助同学们明确发展方向。每期活动开展之前,博士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从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具体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活动的层次性,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开展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交流。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每次也限定名额和要求,保证活动的针对性。

3、前期宣传规范化。活动选题和主讲人确定通过以后,公寓门厅公告栏、学院官方微信、学院网站多渠道推送相关通知,包括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简介等信息,一方面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到此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博士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就、科研成果以及求学经历,便于学生在活动现场与博士教师更好地互动。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从而避免“冷场”现象。

4、现场组织规范化。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客体为主讲人,此外还有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目的是增强活动的“仪式感”,让学生能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有所收获。据调查,53%的学生认为模拟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最受欢迎,29%的学生认为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形式最受欢迎,18%的学生认为形式不重要。现场组织在考虑不同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强调规范化和仪式感。

5、总结反馈规范化。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在形式上具有灵活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其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有总结,切忌虎头蛇尾、草率从事。但在现实操作中,总结反馈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且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材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写总结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为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每期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在寝室以“茶话会”、“卧谈会”的形式交流感受,并且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总结,博士教师鼓励学生将总结内容撰写成论文形式公开发表。这样,活动本身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使活动卓有成效。

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是占领育人阵地和建设文明寝室工作的有效切入点。博士教师进公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博士教师来说,充分利用培养环节,发挥主渠道作用,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学术能力培养中,这样,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

[1]朱庆红.高校学术社团活动进公寓的育人功能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9-72.

[2]宋振文.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有效性评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2-164.

[3]钟军,王峰,陈竹.以学术交流活动助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5-118.

[4]朱政,袁剑.“共同体”精神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799-803.

[5]吕乐娣.以学科竞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164-164.

[6]黄纯美,方熙茹,丘惠燕.学术沙龙与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7):638-640.

A Primary Exploration of Teacher with Doctor's Degree Entering into the Student Apartment

Lv Ledi,Cai Peiyang,Zheng Jianhua,Wu Jianbo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8000)

If teachers with doctors’degree become mentors and participants of apart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work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leading exemplary role.As a new and effective way,the activity of PhD teachers entering into the student apartment re⁃quires students’needs oriented,excellent teachers leading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on.

teacher with doctor degree;students’needs;guidance;apartment cultur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4.017

2016-02-23

吕乐娣(1986-),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公寓博士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制冷博士来帮忙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神奇博士感冒了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