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权力:高校治理中的第三种权力
2016-02-13王玉庆
王玉庆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杭州 310012)
学习者权力:高校治理中的第三种权力
王玉庆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杭州 310012)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学习能力较强的互联网新生力量,越来越多地将网络作为话语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渠道。学习者权力在客观上已经逐步形成,并主动谋求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借助群体极化效应形成舆论强势倒逼高校给予回应。高校应当主动探索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倾听学生的网络表达,及时关注本校学生的舆论动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建立网络事件预警机制;重视学生的网络赋权行为,引导学生理性参与高校治理。
学习者权力;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校治理;网络赋权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群体作为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的使用者,迅速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主导力量之一,并开始在高校治理过程中扮演与此前不相同的独特角色。
2011年5月23日,清华大学校园论坛“水木清华”里一则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的帖子,引发了该校学生的大量点击,同时亦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进,同学们几乎一致地反对校方行为,网络声讨声更是将此事发酵为该校BBS当年的年度事件,经过网络舆情的倒逼,该楼亮相不到三天就被校方摘下(取消)。这一事件,作为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高校治理的一个经典案例,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学习者,是单纯地作为高校的管理对象,还是可能成为高校治理不同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第三种力量?大学治理结构中的第三种力量是否可能?高校应当如何应对学习者权力的兴起和诉求?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事实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理念取向,也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高校对大学生群体角色定位的基本设定,即:大学生作为学习者,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接受者,还是可能成为高校的建设者,在高校的相关公共事务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的传统治理结构及学习者的权力诉求
高校治理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与现代治理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作为从“管理理念”发展出来的现代治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对话,构建起一种协商的、平等的对话机制,强调的是多元化的系统思维。与管理仅仅关注决策落实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不同,治理更加强调用对话的规则和协商的制度来约束和重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在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大学作为管理者、教授、学生,甚至包括社会上的捐赠者在内的一个集合体,是一个包含着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组织。学界一般将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利益主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核心利益主体,如老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第二类是重要利益主体,如毕业的校友和政府,第三类是间接利益主体,如与学校科技合作的利益主体,与高校合作的企业、为学校提供贷款的银行,第四类是边缘利益主体,一般指社会公众[1]。传统的高等教育理论认为,高校内部的权力一般表现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也正是两种权力构成了高校内部的核心权力结构。因此在很长时间内,高校管理者将内部治理的重点是放在了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的杠杆上面,学生作为学校治理中的核心利益主体之一,始终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合法性确认,这种现状必然造成高校组织者对受教育主体诉求响应能力的忽视。随着大学生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他们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也是大学的重要出资者之一,学校出台相应政策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所以会不自觉地对学校的行为评头论足,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权力主体意识,尤其是借助网络的助推,更容易引发为热点事件。
因此,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随着高校管理和教学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和掌握高校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而在涉及到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及自身利益诉求的时候,大学生作为高校治理中的核心利益主体,其参与意识就被天然地调动起来,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处理这些问题中来。
三、学习者参与高校治理合法性基础及现状分析
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中,不难发现现行教育法律对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具体职能都做了程度不同的明确表述。虽然每所高校在大学章程里,也写有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管理的条款,但现行国家教育法律对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并没有明确地规定,这就让高校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缺失了直接的法律依据。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管理能力的质疑和轻视,也是造成高校学生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尴尬的现状,直接导致学生群体始终处于高校管理体系的末端,话语权往往被校方所掌控,加上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术权力与行政管理权力强势话语权下面,慢慢地萎缩,慢慢沦为弱势群体。虽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民意诉求平台,利用学生社团收集学生意见,但并没有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意见。因此,在高校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进行调查研究就出台相关政策,进而引发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紧张的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正是因为学生的利益诉求缺少一个制度性的、强有力的表达通道,潜藏着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2]。而网络畅通了大学生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使学生可以对学校的一举一动进行监督,并借助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强大的舆情压力,倒逼高校给与回应。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以相对极端的方式参与到大学的治理过程,主张其作为高校核心成员之一的利益诉求。
通过对大量的大学生借助网络参与高校治理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并归纳了大学生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参与形式的基本模式。具体而言,大学生借助网络参与高校治理呈现出三个不同层次的金字塔结构:
第一层是进入金字塔结构的底层,仅仅将网络表达视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渠道,具有较为显著的过度情绪化表达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续性的感性反应,缺乏理性的判断。
第二层是进入金字塔结构的中层,将网络表达视为一种话语权提升的途径,发出较为理性的声音,对一些刺激性事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感性表达,而是选择较为平和的倾诉。
第三层则是进入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将网络表达作为网络赋权行为,真正将自己作为高校治理中的利益相关方,切实履行起自己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义务。虽然真正能够到达金字塔顶层学生在数量上并不多,但他们的权利意识和理性分析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加以合理引导,这一群体将成为提升高校治理水平的重要生力军。
四、学习者参与高校治理的可能路径探讨
大学生作为学习者,其利益诉求及参与高校治理的意愿的不断提升,是高校必须加以正视和深入分析的。从另种意义上来看,学习者参与高校治理,一方面可以让高校治理结构更加合理完善,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开拓相关的合理渠道,化解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世界的过度情绪化,防止网上的宣泄被网下的人所利用。具体而言,我们认为高校应当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到高校正式的治理结构之中,建立合法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高校认真倾听学生的网络表达,及时关注学生的舆论动态
当前,就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倾听百姓呼声,问政于民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作为高校管理者的姿态,应当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3]。如果一味采取鸵鸟政策,漠视学生的网络诉求,不重视对政策的解释和民意的沟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引发网络舆论浪潮,让高校陷于被动。所以,当高校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这既是责任,也是机遇,如何做到转危机为机遇,避免因为决策失误而陷入舆论的漩涡,不少高校已经在积极的探索,如借鉴地方政府的成功做法,建立重大决策出台前的舆情评估机制。不尊重学生情感与认知的霸王硬上弓式、强行上马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为高校所摒弃。所以网络舆情客观上促进了学生成为高校治理主体,也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建立网络事件预警机制
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的网络参与行为中,比较多地表现为情绪化的宣泄。网络世界因为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管,每个人都像“隐形人”一样自由地进出网络虚拟世界,而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约束,因此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人们内心存在的潜在的意识会被释放出来,肆意地被放纵,网民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则逐渐地弱化甚至消失,从而做出一些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说出一些现实生活中不敢说出的话,一些建设性的言论往往被极端的、过度的情绪化的表达所淹没,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4]。
在大学生的网络空间中,还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危险性因素,这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试图用西方思潮和宗教文化来影响高校学生,每当重大网络舆情发酵的时候,国内诸如邪教理论等极端乃至反动言论和思想都会乘虚而入,所以有学者指出“微博已成为极端及反体制言论集散地”,这些言论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往往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所以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
(三)高校应当重视学生的网络赋权行为,引导学生理性参与高校治理过程
网络赋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带给赋权主体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感和自我实现感,但网络赋权的最终指向是形成舆论压力,去实现赋权主体的目的。实际上,真正实现网络赋权效能的最大化,单靠网民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靠很多微力量,所以网络赋权必须以连接众多的微力量和微关系,并以对社会政策和社会变革采取主动行为而产生的聚合能量来得以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高校里的社群网站,如人人网、贴吧、微博有如此多的大学生用户,就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其内在运作逻辑。他们正是利用社群网站的传播效应,尤其是自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来扩大自己的声音,进而形成强大的舆情压力去改变现状。我们也看到,大学生的网络赋权行为仍然处于比较朴素的状态,基本上局限在狭小的校园环境,围绕他们的衣食住行,还很难上升到对高等教育、对公民意识、对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等的思考,所以对待学生的赋权行为,需要培育和引导。
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可以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庞大的知识群体,如果能够通过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公民意识,让他们学会理性的思考与合法的参与,去表达自己的权益,同时学会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又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那么这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5]。
[1]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
[2]秦惠民.网络舆情作用下的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3]方海涛.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
[4]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建立大学变化中的力量平衡[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5]张建初.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治理结构[J].教育评论,2013(5).
Power of Learner:the Third Type of Power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Wang Yuqing
(Zhejiang Educational Institute for Exams,Hangzhou,Zhejiang 310012)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ctive thoughts,new blood of Internet users,consider Internet as a channel of expression of discourse and the appeal of interest.In fact,the power of learner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way of forming a strong force of public opinion with group popularization effect to require response.Therefore,university should explore the possible chan⁃nel as students joining governance,listen to their network expression,pay attention to public voice and students’empowering behavior,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establish network event early warning mechanism,and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university.
power of learner;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ity governance;network em⁃powerment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4.015
2015-06-07
王玉庆(1968-),男,浙江嵊州人,公共管理硕士,浙江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