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超前识字现象透析
2016-02-13孔露,杨柳
孔 露,杨 柳
(1.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四川 广元 628017; 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儿童超前识字现象透析
孔露1,杨柳2
(1.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四川广元628017; 2.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儿童超前识字是指儿童在识字教育中接受的知识超过了儿童在特定年龄下身心所能承受的认知范围。儿童超前识字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家长、学校与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超前识字对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不利影响,为此,社会应重视对舆论的引导,宣传科学的幼教理念;国家应制定政策规范儿童识字教育;家长应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教师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正确开展识字教学。
[关键词]儿童;超前识字;识字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提早让孩子识字。一些家长看到朋友家的孩子能识字读报,便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于是给孩子买各种识字教材或送孩子进入识字班学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识字越多越聪明,识字越早越有利于将来的发展,并且以识字量的多少为标准给孩子贴上聪明与否的标签。识字教育机构和出版机构也抓住家长这种迫切的心理,在儿童识字教育方面大作文章,大肆宣扬提早儿童识字年龄,一味强调识字量。商家们绞尽脑汁,推出了多种颇具噱头的识字方案,打出“忆像识字”、“绘本阅读识字”、“全脑照相识字”等招牌。伴随着各种识字教材,识字卡片、识字挂图的大量涌现,幼儿识字软件也不断增多,其中有便携式识字系统、看图学字系统、动漫识字软件,如《猪迪克识字》、《网易识字》、《幼儿园少儿麦田识字》、《蓝猫趣味识字》等识字软件。这些识字教育资源的出现也给儿童超前识字现象的滋生与泛滥提供了“营养”。
一、超前识字的概念界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要培养儿童“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在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文件中,针对识字教学并没有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关于儿童识字教育,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汉字比较抽象,儿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让儿童识字会增添儿童的负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认为儿童识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早识字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主张在幼儿园学习小学语文的部分内容。三是认为只有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儿童识字教育才是必要的、可行的。而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真建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儿童接受能力,一味追求提前识字年龄,增加识字数量,结果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前识字是指儿童在正式学习识字之前,在生活环境中自然萌发的、对文字的习得和文字概念的获得,它是早期读写(emergent literacy)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从不识字到识字的发展过程。[1]1前识字的核心经验是指幼儿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获得的有关符号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规则上的意识,及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初步习得的有关符号与文字的经验。[2]10可见,前识字是儿童识字能力发展的一个必备阶段,前识字经验的积累为正式掌握文字打下了基础,也为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超前识字即超越现阶段进行提早识字,是指在儿童识字教育中接受的知识超过了儿童在特定年龄下身心所能承受的认知范围。超前识字与大量识字、机械识字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根源。一般认为识字教育从3岁开始比较合适。如黄人颂、卢乐珍等人所做的幼儿园识字教学实验研究认为,“幼儿可以从3岁开始识字”。[3]203岁以后,由于儿童的身心不断发展,大脑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记忆能力已处于旺盛时期,儿童对所学的字可以牢记、理解、尝试运用,不再完全靠死记硬背。
二、儿童超前识字的弊端
(一)不利于儿童理解汉字意思、掌握汉字结构
对儿童超前识字的危害性,卢梭在其《爱弥儿》一书中早就指出:“把一串对他们毫无意义的符号贴到他们头脑中去这又有什么用处呢?当他们学会所说明的事物时,他们才能学会符号。当你教他们把对他们毫无意义的词语当作知识接受时,你是在树立多么危险的偏见啊!”[4]136智育进展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很早学习高度抽象的知识,儿童会遇到很多挫折,极易形成“唯书本论”的错误思维,从而禁锢了儿童理解力的发展。3岁前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还不完善,对字的结构和形态的区分能力比较低,还不具备识字的身心条件,过早识字容易使其养成写倒笔字、连笔字、添笔漏笔的陋习,不利于儿童正常发展。
(二)不利于儿童学习兴趣的养成
卢梭吸收了先哲昆体良在儿童学习兴趣方面的思想,认为“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学习的苦味,以免他过了青年时期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4]136有部分家长反映,儿童一开始对识字很感兴趣,但是家长和教师在指导孩子系统学习识字的时候,方法枯燥、趣味性低、一味追求识字量等,使得孩子识字兴趣很快失去,甚至在还未入学时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用强迫的、打击儿童自信的、压抑儿童想象力的教育方式去追求教育成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与正常程序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相比,过早接受课堂知识的儿童,其探索性与求知欲普遍较低。
(三)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学前教育的效果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这种效果常常在多年以后伴随着后续教育阶段的效果综合显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表示,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态、自信、懂得与他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效果,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5]89孩子的记忆是短暂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但是,通过机械地背诵来增加识字量,会占用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儿童的游戏时间、与同伴交往的时间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适时保证,儿童行为、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杜威认为,“这种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即使不是儿童心智的窒息,至少也是一种压抑”[6]200。而当前一些超前言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识字量比较大,然而在喜好探索、富有好奇心、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等一些优秀品质上有着很大程度的缺失。
(四)不利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目前,有很多儿童在上小学之前就已识字过千,但是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却不透彻,运用能力也不高。如果没有特殊教育机构对这些孩子进行特殊的小学课程教育,他们可能会发生上课不听讲的现象,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孤立。[7]39有的儿童觉得好多字自己已经掌握,极易产生骄傲自负的情绪,对待学习不会完全上心。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而来的,长久形成的负性情绪带来的是抵触教师、厌恶学习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最终将会阻碍儿童长远发展。
(五)影响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现在近视等不良身体表象的儿童不断增多,写字姿势不正确是造成儿童近视等现象的一大因素。儿童年龄小,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不正确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体格发育,造成驼背、近视等问题。学龄前儿童身体发展应以养育为主,从生理角度来说,处于学龄前的孩子的小手还没完全发育成熟,手指肌力不足,强制性地让孩子写字,有可能造成孩子手指变形,造成更大伤害。另外,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低,小小年纪就过早地背上写字的负担,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三、儿童超前识字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家长教养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儿童家长多形成功利性的幼儿教育观。许多家长仍然把识字多少、背诗几何等作为衡量学前言语教育的指标和炫耀自己孩子聪明能干的资本。中国儿童从小就被赋予了为家争门面的崇高“使命”,那些从小就识字过千、三步成诗的“神童”更是父母面子的“金字招牌”。家长的攀比心理、神童崇拜推动了儿童识字教育的超前化。
(二)社会不良风气诱导
1.神童崇拜之风
一直以来,人们崇拜神童,似乎神童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智慧。李白“五岁诵六甲,七岁观百家”;白居易五六岁时就能作诗;宋朝词人晏殊七岁时能写文章;“百家姓女孩”王仙妮一背成名,各种“神童”出现、被追捧,激起了众多家长的追逐模仿,也让那些没有对孩子幼年时期进行培养的家长们后悔不已。倡导超前识字的人似乎在向大众传达一个信息:是超前识字教育造就了神童,超前识字教育是成为有才华的人和成功人士的充分条件。其实,幼儿期正是儿童形象思维发展的时期,能开发出一些所谓的潜力也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其他儿童在这些领域渐渐达到一样程度时,那些当年所谓的神童也就成为普通人了。
2.幼儿教育机构的恶性竞争
社会上有很多幼儿早教机构,包括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还有一些培训班、辅导班等。这些教育机构都是以开发孩子智力、发展孩子能力为口号吸引家长,而多种多样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市场和生源,幼儿教育机构之间进行攀比和较量。“你说你能让儿童在三个月内识800字,我就能让儿童在三个月识1 000字”,不断把识字量等作为竞争的筹码,这样以来,儿童识字教育就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之中,幼儿的识字潜力被一味夸大,儿童言语识字能力也被过早变相催熟。
3.关键期理论的滥用与生理学知识的歪曲
当前社会,有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过分强调关键期理论,歪曲儿童生长发育和生理学的知识,主张超前教育。这种不科学的理论会破坏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和儿童潜能的发展,压抑儿童的心智、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而杜撰名词、炒作概念、歪曲生理学知识和结论等做法,正是时下我国“早期教育”领域内竟相开展有偿服务的一个特征。[8]4就像有些识字教育机构会有自己独创的识字方法,以其声称的识字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吸引家长。例如某儿童识字机构的“忆像识字”法,声称能让5岁至7岁的儿童在二个月至三个月间,轻松掌握1 500个汉字。此机构介绍识字方法时这样说道:“儿童右脑具有图像接受、图像思维、图像创造能力,利用右脑的图像性学习方式学习汉字,具有轻松、快速、高效的特点,并且记忆的牢固程度远比左脑语言记忆强数千倍。”这种看似很有道理的理论,吸引了众多家长的关注,殊不知,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上的一种错误认识,忽略了儿童自然成长的本性。
(三)学校教育定位不当
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纲要并没有对儿童提出识字的具体要求。回顾以往,大多数幼儿园没有识字方向的教学任务,但近年来,在某些早期识字教学理论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下,识字教育在幼儿园逐渐开展起来。现如今,许多幼儿园把识字量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成果的指标。再加之幼儿园内部各班考试成绩的评比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使得许多幼儿园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本班成绩及个人工资,不顾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课程目标的规定,不顾儿童接受能力,一味强调儿童的识字量。此外,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并未成熟,时常会因超载的识字量而影响教学进度,于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倾向于采用填鸭式和惩罚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如一个字让儿童写一张田字格纸,学不会就罚站,写不完作业就打手等。
(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制度不完善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儿童超前识字现象的重要原因。幼儿园并无儿童识字要求,但很多小学一年级招生面试时会考察儿童有关识字、算术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园语文课程中识字量的大量增加,使幼儿园不得不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入“小学化”的内容,儿童系统识字的时间也随之被提前到了幼儿园时期。
四、儿童超前识字现象的教育应对
(一)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科学幼教理念
要充分发挥社会宣传对科学幼教理念普及的作用,让科学的幼教理念被人们更广泛更深刻地接受,应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减少人们对神童的盲目崇拜,让人们对神童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认识,从而给儿童识字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宣传对家长早期识字教育的促进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现场讲座宣传方式,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培养家长科学的早期识字教育观念。[9]163
(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规范儿童识字教育
1.严管幼儿辅导市场,构建幼儿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走向市场化,各种民办的识字兴趣班等幼教机构日益增多,这些机构的增多反过来又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市场化。虽然这些幼教机构满足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但这些民办教育机构不受国家幼教政策的制约,仅需向工商部门备案,发展成为几近纯盈利性的机构,而正由于国家对其定位与管理的缺位,造成了今日早教机构鱼龙混杂的局面。为了迎合家长对幼儿早教的需要和要求,早教机构变相地向儿童进行着一些超出儿童学习能力的教育项目,更有甚者,为了争夺市场和资源,一些识字机构打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迷惑家长,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践踏儿童自然的本性。
2.制定政策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完善幼小衔接制度
因小学缺乏对幼儿园的主动衔接,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小学靠拢,所以造成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衔接不顺畅这种尴尬局面。现在很多小学在一年级入学招生时会安排幼儿的面试,面试中多涉及幼儿有关识字的知识储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不得不在日常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小学化”的语文知识。为了避免这种分割局面,政府应从全局出发,完善幼小衔接制度。
3.学前教育义务化
学前教育义务化也是解决儿童超前识字的对策之一。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内,有利于对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制定合理的幼儿园语文教材、教法以及改善幼小语文教育衔接,从制度上规范儿童识字教育。学前教育的义务化也会给管理鱼龙混杂的儿童教育机构(特别是幼儿识字教育机构)提供一个标准和参照,有利于规范其教育行为,减少或是规避儿童超前识字教育现象的发生。
(三)转变家长的教养观念,正确指导儿童识字
家长在识字教育理念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家长对早期识字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对识字教育存在误解,在具体的识字教育中,不考虑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只顾用“我教—他认”的模式且一味强调识字量。剖析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自身观念落后,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要改进与更新家长的识字教育观念,通过正规途径学习育儿知识和科学的早期识字教育知识。例如,在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开展幼儿园亲子阅读等活动,强化家长的早期识字教育责任感,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早期识字教育理念,从而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儿童识字。
(四)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合理开展识字教学
识字教育要根据汉字的特点,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照不同阶段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进行。儿童在3~4岁时,注意的分配能力比较低,实践经验较少,阅读能力也较差,所以这一时期应让儿童在游戏玩乐中零星识字,慢慢积累识字量。儿童5岁时就进入了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儿童也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这时可以利用阅读进行大量识字。常用的几种趣味识字方法有:找字识字、动作识字、故事识字、儿歌识字、软件识字、环境识字、猜谜语识字等。例如在找字识字环节,教师或家长可以先把字卡藏起来,利用儿童比较喜欢玩“藏猫猫”游戏,让儿童主动去寻找,找到字卡后便以赞扬的方式教他认读字卡上的字,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双赢目的;在动作识字和故事识字环节,可以将象形、指事、会意字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利用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身体、手势、动作、表情等转化为形体语言,引导他们边模仿动作边识字,继而形成自己的言语方式;儿歌识字环节可根据汉字的特点,把字音、字形、字义巧妙地编成儿歌,让幼儿在吟唱儿歌的时候对这些汉字的音、形、义产生直观认识,从而提高记忆汉字的准确性。[10]56识字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能够使儿童快速地掌握大量汉字,还能培养其良好的语感。此外,像软件识字、环境识字以及猜谜语识字,都可以根据儿童现有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使儿童的思维得以迁移、模仿继而形成内化,丰富儿童的知识量,促进儿童的心智成长。
语言文字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工具,儿童知识经验是语言文字习得的基础,语言文字的习得亦受儿童思维等心理品质的影响,所以,语言文字的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儿童识字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特点;尊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儿童识字教育不能是盲目的,它应当确定儿童开始识字的时间、识字量,对儿童识字的字种、识字方法等进行筛选,而不是识字越早越好,识字越多越好。“超前训练”或“加速发展”是不可能导致儿童认知迅速发展的,顺其自然、遵循规律才是育人之道。
[参考文献]
[1]曹思敏.汉语儿童前识字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刘宝根.幼儿“前识字”的核心经验及教育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2013(3).
[3]黄人颂,卢乐珍.幼儿园识字教学实验研究[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4).
[4]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苏令.超前识字:有毒的儿童催熟剂[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7).
[6]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宋亮.度身定制才是好教育——家长和学校如何看待学龄前儿童识字过千现象[J].教育旬刊,2010(7).
[8]魏斌.语用核心观学前言语教育浅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9]叶秀丹,黄秀兰.幼儿家长早期识字教育常见误区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2).
[10]李毅.论幼儿园的儿歌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冯自变】
Analysis of Children’s Precocious Literacy
KONG Lu1, YANG Liu2
(1.DepartmentofPreschoolEducation,NorthSichuanCollegeofPreschoolTeacherEducation,Guangyuan628017;2.SchoolofEducation,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Precocious literacy refers to that children receive literacy education beyond their cognition at a certain age, which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owever, it is widely spreading because parents, schools and society have been facilitating.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trend, firstly, it requires righ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s and spreading science about preschool education;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make policies to regulate children’s literacy education; thirdly, parents should learn about scientific parenting; lastly, teachers should organize literac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children; precocious literacy; literacy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孔露(1987-),男,河南商丘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教师,硕士。
[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构建广元市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的个案研究》(NYJ20140608)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3-0124-05[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杨柳(1989-),男,河南信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