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文化内涵
2016-02-13吴梦月
吴梦月
(铜陵市第十五中学,安徽 铜陵 244000)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文化内涵
吴梦月
(铜陵市第十五中学,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文学作品以它特有的语言和写作风格负载着一个时代和特定地域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典范,它通过揭示社会问题来暴露美国所谓“文明”外衣包装下的不文明现实,向读者展示了美国西部人民进取、开拓和追寻自由的艰辛生活图景。作品蕴含丰富的西部文化内涵,既深刻揭示了种族歧视下黑奴制度的社会罪恶性,也歌颂了美国人勇于拓荒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了浓厚的地方主义语言特征。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种族歧视;拓荒精神;地方主义;文化内涵
一、引言
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成名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内战前的故事,地点是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两岸是茂密森林覆盖的一望无垠的荒蛮之地,河上飘荡着一叶小竹筏,上面坐着主人公——白人小家伙哈克和黑奴吉姆。小说的主线索就是围绕着哈克如何辅助吉姆获取自由,并经过这次冒险之旅后,哈克和吉姆间也收获了友谊,“作品透露出那时美国民众对废除奴隶制度、寻求独立和自由的向往”[1]。《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带有很强的个人经历色彩,折射出马克·吐温对自己年轻时期在密西西比河上悲惨生活经历的复杂情怀。“最重要之处在于:这部作品是出于对个人自由和诚信的深深向往而呕心沥血创作。更深层次上说,在人类社会枷锁重重下创造性去争取独立自由是可能的,吐温通过对哈克•费恩的讲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看法。”[2]本文将在分析小说幽默创作手法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小说中反映的典型西部文化内涵:美国黑奴制度下的种族歧视和种族融合、西部人民拓荒精神和冒险精神、承载西部传统文化的地方主义语言风格。
二、小说中的黑奴政治内涵
随着第一批非洲黑奴到达美洲大陆,种族歧视也就诞生了。1641年马萨诸塞州成为第一个奴隶制度合法化的殖民地,其他殖民地也争相效仿,法律也规定奴隶身份世代沿袭。奴隶贸易使得黑人在社会上低人一等,这样加剧人们对黑人的歧视。直到1808年美国国会才废除国际奴隶交易,在美国黑人庆贺反对黑奴交易的胜利时,美国本土对黑奴的需求却愈演愈烈。许多黑人特别是些孩子虽有自由之身却被诱拐卖掉充当奴隶,一旦成为奴隶就很难脱身。近代,基督徒认为非洲黑人是低等种族甚至算不上人,于是在此影响下,美国人偏见地认为黑人懒惰、愚蠢无比。《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也突出了这点。
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逃难是主线索,逃难分成几个阶段而且各阶段之间虽相对独立却相互联系着。文中生动描述了吉姆被卖、被追捕和被愚弄的过程,其反映种族间的社会冲突。在种植园里奴隶被当作牛马牲口,即使是最强壮的也会折磨至死,顶多熬个七八年,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白人也好,黑人也好,南方的种植园纯粹就是个地狱,再找不到更好的委婉说辞。”故对吉姆而言,一旦被卖往南方就意味着被判死刑,所以无论对吉姆本人还是他的家人来说别无选择只有逃跑。那时的美国众多家庭妻离子散,家庭成员被卖向全国各地习以为常。白人觉得这些黑奴不该拥有正常人眼中的爱情、友谊、家庭关系或其他情感。黑奴存在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替白人干活。若吉姆不逃亡就会永久失去与家人的团圆机会,于是黑人不仅遭受体力的压榨也饱受精神的折磨。
此外,在对吉姆日常生活中的怪异行为描述中,小说也间接有效地道出了这些行为的根源所在,正如吉姆告诉哈克说,人们在晚饭前不能数那些用过的物品,否则会招致厄运,另外若人们手臂和胸膛上长毛就意味着会变得富有。之所以如此愚昧无知,原因在于黑人们生下来就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他们不会被视作正常人类,只是可被兜售的动物而已。吉姆就告诉过哈克尽管沃森小姐不想卖掉他,但卖给奥尔林能得到800美元。而且当时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度盛行,吉姆只得深受其害。可以想象当时黑人是不能白天出门的,一旦被人们看到,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这个黑鬼肯定是逃出来的。于是大多数时候吉姆和哈克只能晚上赶路。即使想白天走动也得伪装。例如每当吉姆被独自留在竹筏上,哈克都要绑了他,这样人们看到他时就觉得这是正常的小黑鬼;或者干脆乔装改扮成一名阿拉伯人形象,这样人们就认不出他了。吐温用平实的语句刻画出社会地位低下的黑人形象,非常具有讽刺意味。
由于生活在南方奴隶制度下,哈克不可避免会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那时南方的人在身心上都把黑人视作劣等种群,难怪哈克出生虽不高贵但瞧不起吉姆,一开始哈克认为吉姆只不过是个黑鬼,当他发现吉姆头脑冷静时感到很惊讶。很显然,小说就把吉姆塑造成一名跟白人一样的正常人形象,但是哈克的脸上惊讶之情暴露出种族歧视在当时白人中是根深蒂固的。小说第24章描述哈克和吉姆逃亡中遇到一位“金” 和“杜德”,哈克非常讨厌他俩,哈克竟然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跟他们同流合污的话我就是个黑鬼”,很明显哈克憎恨黑奴,可同时也从孩子的角度反映出南北战争前奴隶制度所投射出的阴影在哈克的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小说中关于奴隶制度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第16章中哈克发现吉姆逃跑时却没有报告就很自责,于是他说,“到底沃森小姐做了什么让你看到她的黑奴在眼皮底下逃了却只字未提?到底沃森小姐做了什么让你如此卑劣地对她……”。当逃到自由州时奴隶制度观念开始又一次折磨着小哈克,他所称的良心时不时警告着他“把主人的财产当成‘不忠和异端’。每当他听到吉姆为自由呐喊,他都会因内心燥热而颤栗。” 在礼拜学校的传授犹如一场烦扰着他的瘟疫一样,似乎总有东西对他说,“若像你这样的人帮助并带走黑奴,你会下地狱的。”在哈克面前,揭发吉姆才是顺应神的旨意而帮其逃跑却是通往地狱之举。我们很容易发现,当时美国奴隶制度已深入民心。这样形势下一名白人小伙冲破奴隶制度约束有多难,帮助一名黑奴争取自由就意味着挑战整个社会,故哈克的思想斗争有多激烈,内心有多痛。哈克来自于社会底层,是一个未受教育的弃儿,其父也就是一个酒鬼,不过哈克又是善良和高贵的,他向往自由并逃离世俗世界。于是他在与吉姆这名逃跑奴隶一起飘荡和竭诚帮他的过程中改变了对黑人的已有偏见态度,并最终把吉姆当成好朋友。
马克·吐温曾说过:“康健的精神与不健康的意识是格格不入时后者会输。” 这里的“不健康的意识”就是指对孩子的关于奴隶制度的反动宣传结果,而前者就是不分种族、肤色而人人平等的观点。小说中作者是同情黑奴的,他笔下的黑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独立的人格以及其他的诸多优良品德,小说中的吉姆就是个成功的形象。表面上《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情节简单,也就是哈克和吉姆一起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寻求着自由。虽然最终两人没有抵达理想的国度,但在危险的旅程中两颗心却因爱和互助融合在一起,其中也掩饰了作者另一个重要目的:取得种族融合。读者需要慢慢回味这层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从唤醒民众良知、彻底摆脱种族观念和促进种族平等的角度来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就拥有了新的文化意蕴。在使人凄然的幽默和催人泪下的爆笑中,马克·吐温暴露出黑人所受到的非人待遇。通过吉姆的一言一行和哈克错综思绪,马克·吐温揭示出那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小说中种族冲突成为那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一。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与种族瓜葛不断,于是成为社会主流,换句话说,我们通过这部小说就文化如何反映政治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三、小说中蕴含的拓荒精神
对美国西部人民的拓荒精神,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特纳在他的名作“拓荒假说”中总结说,美国人的性格就是在从内陆向西部拓荒经历中形成的。历史学家米勒认为拓荒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个民族都在迁徙和改变。正因为美国出于这种状态中,所以拓荒过程中反映的精神就是抉择、变化、迁徙和进步。精神文化是文化因子中最富有动态的成分并推动着人类创造性活动。美国西部冒险精神和拓荒精神大大地丰富美国文化而且塑造着美国人的品质。这种精神也深深嵌入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这部小说所完成的年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化正在摆脱欧洲印记的影响,而哈克每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想出逃,自然这部作品让读者对美国人产生一个典型印象:美国人总是在路上,是公认的“在路上的民族”。
例如,哈克与舍福德森家族有世仇的格兰杰福特家族人员交上朋友,两家族交战约30年。一天,一位叫索菲亚的女孩跟哈利舍福德森私奔,于是两家族发生枪战,结果许多人丢了性命,包括哈克的朋友巴克。哈克只得与吉姆逃命。又如,哈克和吉姆遇到所谓的金和杜德,他们一直纠缠他俩,哈克和吉姆只能听信于他们。实际上,这两人只是骗子,两小伙发现真相并努力摆脱,最后成功做到,而这两骗子也被处以死刑。
正如哈克那样美国人随时准备出发,不仅去西部而且是四面八方。小说中,我们总会看到哈克或吉姆在竹筏上打包着东西随时准备离开。我们找不到哪个民族像美国那样热衷于车轮生活,所以把美国贴上“流动民族”标签再准确不过了。大多数时候哈克就是在竹筏上顺流而下,甚至到最后也要去印第安人领地。密西西比河虽只是一条自然河流本身不是文化,但在文学作品里是她引导着人们走向自由和平等,有这层形象她就被赋予了人类活动的丰富印记,于是河流在历史长河中就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成为吐温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马克·吐温就是在此度过他的童年时光,故熟知当地风土人情,他在小说中赋予这条河流更多的浪漫情怀和神秘,也展现出他独到的现实主义创作魅力。每次哈克遇到难处,他会以之前的经历为导向,也就是摆脱束缚他的环境,在未知的新环境里寻求答案,或是摒弃固有的社会和道德约束,探索新领域。他善良、勇敢和不屈不挠,即使在危险的历程中也保持乐观精神。他的反叛性格与被社会传统道德束缚下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他身上体现出美国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积极向上的国度。
四、小说中的地方主义语言特征
地方主义可以定义为:针对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注重人们在言语、服饰或行为上特殊习惯即人们的外在特征进行的观察并作细致的刻画。地方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其背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故事都发生在密西西比河两岸,作者别致地呈现沿河风景,大片无人烟森林及大量岛屿,历险中到处都是无人涉足的道路小径。所到之处的当地人暴力、残忍和未开化,“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在美国历史上枢轴地域,也就是这个地方一个新民族从荒蛮中诞生。”①沿河的这个逃走路线也就是一个新文明国度向西扩张不断增加定居点的艰辛进程。作者力图用地道的土话、利用怪人作为小说人物和哀婉动人的词句或异想天开的幽默来构筑情节。尽管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以一个很普遍的方式谈及人类处境:人本主义会最终获胜。正如W. D. 豪威尔斯写道,“马克·吐温是‘我们文学中的林肯’,他的耳朵非常善于分辨方言的细微差别以及不同阶级和民族的方言特征。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却语病频频,他能独特捕获美国式幽默从而用一种平静、天真且事实式的方式来讲述不靠谱的笑话。”②马克·吐温通过利用地方主义手法来澄清当时现实社会。
小说的地方主义语言特征表现在方言的广泛使用,不仅表示地方风俗习惯而且也描绘出人物品质,所以这部作品就显得简洁流畅、亲切诙谐。作品中,马克·吐温利用好几种滑稽式语言和方言,包括黑人语言,甚至在西北部广为使用的粗俗语,还有搞笑派克斯维尔语言。马克·吐温孩童时代的流浪生活给他机会接触美国各地社会各阶层人物及其语言。《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他溶解、分离和吸收许多不同方言; 吐温使用密苏里区黑人方言、西南边疆区方言以及密西西比河沿岸通用方言和其四种变体,因为他由衷认为语言表达因人而异。吉姆的语言是典型黑人语言。例如吉姆曾说,“唉,你要不是因为我,你就不会留在这里而是在林子里,那里没有饭吃,还会被淋雨;肯定会这样的,虽然鸡和鸟都知道老天何时下雨,鸟也知道,老兄。”此段是典型的黑人用语,发音模糊不清,音节缺省很多,黑人话语反映出黑人缺乏教育。当哈克和吉姆到一个穷村子时,那里人们又用一种让人发笑的话语,诸如:“给一口烟过过瘾,汉克。”“门都没有——我只剩这么点。跟比尔去要吧。” 这些话粗俗且显得滑稽,反映村民们的粗鲁和愚昧。
方言的大量运用赋予《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鲜活的生命气息,突出其中的人物品质,也生动演绎出不同地方和民族人们的特征 。吐温的伟大之处归功于他能摆脱东方作家所称颂“高雅”文学的条条框框。能用简朴语言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提升美国文学后来的繁荣。与其他作家相比,吐温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更能突出美国特色,且用不同的文笔和表达更能代表美国人的思想和情感。马克·吐温用自己人语言讲述着美国人自己的故事。《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丰富的内涵和独到的语言风格成就其为当仁不让美国文学巨作之一。于是我们懂了为何“林肯解放了美国黑人,而马克·吐温让作家得以解套。”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象征着自由,哈克在沿河而下出发时小说的象征意义也就随之诞生。路上生活和河上生活是对称且交替的,密西西比河上生活无拘无束而陆上的文明生活却形成鲜明对比。从哈克和吉姆在宁静而雄壮的河上再到在他们见证令其厌恶的岸上家族世仇纷争后,他们又一次踏上竹筏时感到无比自由、舒适和幸福。密西西比河成为哈克和吉姆的人间福地,赐予他们食物和自由之地。在这里,他们由衷感到快乐,而一踏足陆地他们就像动物一样被追捕,于是哈克被种种不愉快之事束缚着。可一到竹筏上就有自由、友善、情谊和相互理解伴随他们左右。“陆地” 和“ 河”相克存在代表着两种文明,而且随着场景转换这种对立又不停地升级。密西西比河作为自由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加强和升华。批评家伯纳德·狄更斯这样评判哈克的故事“这是一次无限领略美国风景的愉悦之旅,”“汹涌的密西西比河恰恰是美国传统的标志。” 人们常用两个词“宽阔”和“静谧”来形容密西西比河,小说中密西西比河却象征着远离尘嚣及虚伪、残酷和世俗的社会。只有密西西比河给人解除压力、涤荡灵魂的感觉。就是在这条河上,一位白人小伙和一位黑人小伙宣誓生死相随,这条河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一条让他们成长成熟的母亲河。于是密西西比河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五、结语
马克·吐温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幽默大家,善于刻画社会下层,其对现实主义发展及美国文学的贡献体现在地方主义运用和口语化的语言使用上。他通过对其丰富的人物地理知识塑造出地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哈克本身就是一位鲜活人物,其言行透露出吐温想说出的客观真相:哈克未受过教育并不喜欢文明世界的束缚和伪善;他向往自由、乐于助人和心灵手巧,是一位高贵之士。吐温注意到美国文化中存在的潜在社会问题,于是通过作品人物的刻画来反映真正的文化现状。为了体现不同人物的文化冲突,他跳出主流社会的约束,对社会进行猛烈抨击。可是由于时空的限制,种族歧视和种族融合也只是存在与作者的想象中。密西西比河虽安宁和无拘无束,可外在世界却不会让其保持宁静和贞洁。以至于小说结尾中哈克到达西部边境却发现他所向往的西部地区的自由在人类文明的扩张中消失殆尽。似乎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美国文化发展注定会造就一个“在轮子”上的国度,自由还是束缚?《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所体现的美国西部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使其成为美国文学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当然本文远未穷尽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只是想从更宽广和更深的层次上让人们感受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Hu Yingtong, Li Shushen. A Cours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M].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1999.
②Zhu E,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s College,2001: 52-54, Vol.23 No.4
参考文献:
[1]蒋建华.浅谈美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J]. 科技信息, 2008,(11).
[2]左广明. 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美国西部文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王跃飞)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6)02-0066-04
收稿日期:2016-02-21
作者简介:吴梦月(1979-),女,安徽芜湖人,铜陵市第十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