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东县健全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体制

2016-02-13凉山州编办会东县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质监食药工商

● 凉山州编办 会东县编办

会东县健全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体制

● 凉山州编办 会东县编办

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整合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个部门职责,组建了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以下简称食药工商质监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逐步建立相对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三局合一”运行一年多来,在市场监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会东县积极促进职能、队伍、业务融合,加强服务与监管机制创新,形成了食药、工商、质监“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监管模式,初步解决了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等问题。

(一)合理设置机构,促进纵横协调

食药工商质监局内设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股、食品监管股、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股、市场管理股、综合监督股、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监管股、政策法规股(纪检监察室)、经济检查大队9个机构,派驻鲹鱼河、姜州、嘎吉、淌塘、新街、大崇、铅锌、松坪、野租9个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所,下设监督稽查大队、快速检验检测站、消委、个私协会秘书处4个事业单位。重新核定县食药工商质监局编制100名,其中行政编制63名(含基层监管所32名),工勤人员控制数6名,下属事业单位编制31名,实有在编人员95人,机构、编制、人员整合到位,执法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监管力量有效加强。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形象

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一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基本情况和想法,在股室工作岗位调整中尽量满足个人意愿;二是严格公正用人,面对机构改革后股所负责人职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做到优中选优,结合群众评价及个人意愿、特长精心择选股所负责人;三是严格纪律约束和工作管理,细化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加强工作督查和考核。

(三)集中行政资源,提升行政效能

“三局合一”前,食药部门负责餐饮领域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监管,质监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监管;合并后,由分段监管变成了全程监管,改善了原来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配置、监管力量难以集中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市场监管全覆盖。执法力量全面集中,统一调度,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同时,“三局合一”后,优化了乡镇监管力量,人、财、物向基层食药工商质监所倾斜,提高了基层食药工商质监所的工作效能。

1.实现全程监管,减少执法盲点。“三局合一”后,将以前卤菜制售、豆制品作坊、熟食加工、自制烧酒等监管职责尚未明确又问题较多的“边界地带”纳入执法范围,不留监管死角,执法盲点大大减少。探索信息互通机制,强化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衔接流转,发挥违法线索以点带线的作用,通过线索分析和溯源确保问题得到根除。产品质量监管实现了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的双向追查,食品监管方面,实施“一体化”执法模式,有效实现“生产、流通、餐饮”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确保“一个环节发现,三个环节追溯”。

2.整合服务窗口,提高办事效率。“三局合一”后,由食药监、工商、质监承担的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餐饮许可、企业登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行政许可事项统一由食药工商质监局窗口办理,实现了“一站式”审批、“一次性”办结,打破串联式、多部门的审批“长链条”,简化了审批手续,缩短了审批时限,使服务对象真正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3.统一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效能。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发挥职能叠加、专业互补的整合优势,形成“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执法新模式。探索整合原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12331申诉举报机制,构建统一的申诉举报平台。同时,将原先由食药监、工商、质监三个部门分散处理消费投诉转变为统一进行受理、分流、转办、督办、反馈、答复,投诉举报转案件流转机制的完善,实现了诉转案和维权效能的提升。

4.下沉监管力量,延伸基层执法。合理划分局机关和9个基层监管所管辖范围,将对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含网络名称登记)、个体工商户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以及食品经营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核审批权授权给各监管所,方便群众办事。新考录人员全部补充到基层一线,实现了监管力量下沉。大力推进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配备了基础的办公设备和执法执勤车辆,初步解决了基层监管所的场所、人员、装备问题;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消费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监管力量依然薄弱

一是各监管所发展运行不平衡。城区监管所和交通便利的乡镇监管所,办公设施齐全、人员配备到位、履职履责良好;较边远的监管所,办公设施设备缺乏,人员不愿到边远地区,多数由条件较好的监管所协助履职或开展专项工作方式履职。二是基层监管所人员补充难度大。基层监管所监管范围包含食药、工商、质监三个领域,既要承担工商登记、食品许可等行政审批职责,又要承担日常监管执法职责,职责较机构改革前大幅度增加,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的数量不匹配。

(二)业务融合推进力度不够

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三局合一”前,工商部门的行政人员编制最多,质监部门的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由于合并后监管所核定编制,造成基层监管所从事工商工作的人员最多(有的县监管所人员全部是原从事工商工作的),但年龄结构老化。二是业务知识结构单一。原工商部门的干部面对质监、食药监相关业务,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也不具备一些专业设备操作技能,工作开展比较被动。一些干部思想观念滞后,存在不懂不问不管、固守自封的心理,增加了工作阻力。

(三)监管执法配套保障不足

一是改革后相应法律法规并未及时更新,监管力量下沉后,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为基层执法的保障,主体身份和执法程序比较尴尬;二是当前分散的业务信息系统很难适应改革后综合监管的需求,必须尽快统筹解决。此外,目前与县级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业务对接的检验检测机构比较缺乏,县级仅有食品药品快检机构,检测结果没有法律效力,涉及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计量、食品药品安全的执法检测至少需要到西昌市才能进行,给监管执法证据收集带来困难。

(四)上下不对应加大改革压力

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了“三局合一”改革,但省、州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量监督部门尚未进行整合。一是1个部门对上级3个部门,工作重复、疲于应付;二是在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格式上,由于上级三个部门要求都不同,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在工作中需按三种程序、三种格式来执行,工作程序繁锁,影响效率;三是上级机构设置不统一,存在一个部门三套执法服装的问题,在执法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四是上级三个部门在项目、资金支持上各有侧重,拨付的各项资金也不能有效地在执法过程中统筹协调使用;五是上级三个部门对业务要求不一致,业务培训不统一,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单一,市场监管综合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基层监管体系建设

积极与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纳入上级项目库,有效解决部分监管所办公场所不足、执法装备不齐、执法车辆不足的问题。在现有编制总额内,确保新考录人员全部补充到基层一线,保障每个监管所至少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确保基层监管有场所、有人员、有装备。发挥好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的作用,落实工作经费及工作责任,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村(社区),真正实现市场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全面统筹市场综合监管

积极构建以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公众诉求、市场准入、执法办案等为核心的“一体化”监管模式,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一是统一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各环节监管职能,实现全过程有效监管;整合原分属工商、质监的产品质量监管职能,构建生产、流通领域质量“双向追溯”机制。二是积极合并同类项,制定重点行业标准化、集约化检查流程,实施“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执法检查模式。三是加强对基层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注重发挥原食药监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和原工商部门的执法办案优势。

(三)进一步完善创新监管机制

加快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构建“宽进严管”的市场治理格局。一是探索全面彻查监管模式。以发现和防控食品安全隐患为重点,积极探索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对高风险食品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彻底检查的新模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风险监管。二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着重抓好重点行业的信息公示工作,营造信用监管氛围。三是优化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做好软件系统的整合和改造工作,构建“一体化”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内部信息“双向流动”。探索建立涵盖各类业务的市场监管基础数据库,为实施动态监管、过程监管、实时监管以及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根据监管对象的不同情况,大力推广随机抽查,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等,加大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的随机抽查力度。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双随机”抽查机制,严格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既要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又要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加强抽查结果运用,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及处理结果,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形成有效震慑。

(四)强化对接联系提供工作支持

一是加强纵横联系。主动与省州食药、工商、质监部门沟通联系,统筹部署上级交办的各类事务,避免出现不同上级部门在同一时段下达多个不同的工作任务,导致基层无所适从的情况发生。二是实现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及食品经营“两证合一”,尽可能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权下放到乡镇监管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针对整合后干部来源于不同单位的实际,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科学划分事权,优化人员配备,增强团队整体活力;开展业务培训,促进团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防止新业态市场出现监管盲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订餐、互联网金融、微商等新营销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会东县自2015年12月与阿里巴巴签约农村淘宝项目以来,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注册网店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国家对一些新业态监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为新业态的发展做好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求监管部门守住保障公众消费安全的底线,防止个别企业或个人钻法律法规的漏洞损害社会及他人的利益谋取私利,防止出现市场监管盲区。

猜你喜欢

质监食药工商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工商详解网络传销四大新模式
和谐人社梦飞扬
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监之路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增加“质监史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