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苗需要阳光雨露

2016-02-13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李拥军

天津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庭心理

■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李拥军

幼苗需要阳光雨露

■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李拥军

近年来,我所带的班中,来自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学生人数是愈来愈多了。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一个完整的、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许多触目惊心的相关案例给家长、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单亲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男孩小华,今年八岁,性格活泼开朗,很招人喜欢。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听其他老师讲,这是一个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的孩子。该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爸爸,可是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长期在外,他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并且,爷爷奶奶也是再婚家庭。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的。值得庆幸的是,他并不是一个没人管的孩子。虽然父母离婚,可是妈妈一直关心着他。他的妈妈在离学校不远处开了一家美容院,经常会把孩子接到她那儿去。因此,我并没有发现他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学校让班主任统计班里的留守儿童和贫困生人数。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小,对“留守儿童”“贫困生”这些词不太明白。我就对班里的孩子们说:“谁的父母长期不在家,在外地工作呀?”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小华就是其中一个。我问他:“你的爸爸大约多长时间回家一次?”他眨巴着眼睛看着我,随即又低下了头,低声说:“我爸爸很长时间都不回来,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和我过生日的时候才回家!”我的心为之一震,本来活泼开朗、整天嘻嘻哈哈的孩子,其实在心底也十分想念他的父母呀!以前,我曾经听孩子们说,小华对父母离婚这个话题一点都不避讳,没想到今天两眼流露出的是无尽的伤心与思念!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发现这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思想总在开小差,让他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课下作业完成得更是一塌糊涂。这样下去不行,我暗下决心:得想办法帮帮这孩子!

于是,我在课下找到他,和他聊起了家里的一些事情,聊起了他的父母。起初,他不太愿意和我说起这些,我向他解释,我只是想多了解一下他家里的情况,就像朋友一样,而且我保证不会向别人说起。慢慢地,他解除了对我的“提防”,我们聊得很投机。

事后,我又找机会和他的爷爷进行了交流。在和他爷爷的交谈中了解到,这孩子平常性格开朗,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总觉得没有真正的朋友,喜欢把事情埋在心里,不愿讲出来,心思很重。为此,爷爷也很担心。我建议爷爷平时多和孩子说说话,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要做“知心朋友”。在学校,不仅我尽量多关心他,还叮嘱一些懂事的、爱帮助同学的孩子,让他们多陪陪他。不管是从生活上、学习上,还是课间活动上,都让他体会到有许多人在关心他、爱护他,大家都是他的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华变了,又像以前一样认真听讲了,又和大家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了,我真为他高兴!

【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确实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他们同所有学生一样,也是全社会的财富,只是他们与完整家庭的学生相比,“处境不利”而已。只要他们锐意进取,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成为心灵的主宰者,并为社会做贡献。但是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更要密切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

1.学校要重视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开展心理教育辅导。

从学校来讲,心理教育主要是班主任的教育。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欠缺,学校不能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措施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疑难,矫正心理问题。绝大多数特殊家庭学生具有自卑、早熟、嫉妒的特点,不愿倾诉心中的痛苦,更不会主动找父母、老师及同学交流、寻求帮助,不会积极宣泄一些不快之事,久而久之,形成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心理因素,阻碍心理健康成长,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学校要健全这方面的制度,在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及时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

2.教师要倾注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注重教育方法。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全面关心特殊家庭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这些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首先,教师要了解与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情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教师要倾注更大心血,通过调查了解,家庭走访搜集资料,并且要把所掌握的情况与其他科任教师交流,让其他教师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帮他们树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慎用“父母离异”“父母死亡”这些对他们比较敏感的语言,以免他们受到心理伤害。其次,要教育其他学生不歧视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更不要对其讽刺挖苦。要教育其他学生主动与这部分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谊,使特殊家庭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平时,教师要多和家长联系,互相交流、了解他们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要他们认识到: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做到如春风般拂走他们心灵上的阴影,鼓励他们把不幸转化为力量,给他们精神上的慰籍,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获得父母之外的爱的补偿。同时,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严格性,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个别辅导、谈心、家庭访问等,纠正他们身上可能有的成绩不良、迟到、旷课等缺点。

3.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必要的要求,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父母离婚,让孩子在思想上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经济条件较差,家长也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使他觉得除了父母离异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是太大。如果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精神上,家长要尽量多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心理需求。这样,孩子有自信了,别人也更愿接近他。

4.社会重视,共同关注。

特殊家庭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其中的各种因素(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社会舆论和社会宣传工具)时时处处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社会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如经济控制、行政控制、社会舆论、法律控制等来节制离异家庭的不正常增长;重视安全、珍爱生命来减少单亲家庭的数量,以保证社会安定。同时,社会必须积极协调解决好特殊家庭子女的有关问题,通过成立一些教育组织,尽可能强化离异父母的责任和爱心,使孩子健康成长。

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的家庭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经过分析得出,这部分学生潜力大,可塑性强,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来教育,给幼苗以充足的阳光雨露,他们也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 韩大勇)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