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之困与解困
2016-02-13卢淦明李俊宏
卢淦明,李俊宏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之困与解困
卢淦明1,李俊宏2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走向网络教学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具有其必然性。但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包括网络信息的“分散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集中性”存在矛盾,网络内容的“易变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性”存在矛盾,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与思政网络教学更新维护的“高成本”存在矛盾,网络学习方式的“自愿性”和“随意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义务性”和“严肃性”存在矛盾。困境的突破,需要坚持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从具体的对策建议上说,应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互动的新模式,培育一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专业化与专职化的教师队伍,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共享发展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手段与形式的新颖性和吸引力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困境;突破
一、高校思政教育走向网络教学的必然性
1.“互联网+学习”实属大势所趋,高校思政教育必然走向网络教学
“互联网+”作为近年新常态中的流行词,不是因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大肆渲染而促成流行,而是因为互联网在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普及,成就了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从学习方式衍变的角度说,“互联网+学习”实属大势所趋。况且,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高校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其成长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已然离不开网络,也不应该离开网络。高校思政教育若要继续取得应有之实效,网络教学乃必然走向。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已然民心所向,高校思政教育必然走向网络教学
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所提的“三个面向”已经深入人心,时至今日依然言犹在耳、回味无穷。网络教学既是一种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突破传统、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网络教学提供的是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网络教学应对的是世界的多元化;网络教学把握的是未来的方向感。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既应该也必然走向网络教学。
二、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1.网络信息的“分散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集中性”存在矛盾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情境出现在几乎每一个大学生身上。重要的是,互联网中的“天下事”多如牛毛、更仆难数,这些犹如恒河沙数的网络信息呈现高度分散、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特点,多元化、开放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明显。而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具有“集中性”的特点,即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从历史到现实都具有较明显的固定性,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内容正举着“多元化”的旗帜侵蚀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正如一些学者所大胆指出,“多年以来泛起和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按照自己的政治诉求,任意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制造思想混乱,危害至深。”这种情况,尤以网络空间居多。可见,网络内容的“分散性”与高校思政教育传播正能量的“集中性”存在矛盾,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一大困境。
2.网络内容的“易变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性”存在矛盾
网络的“易变性”不是指网络硬件的“易变”,而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时代讯息、文化知识、流行焦点等网络内容的高度变化频率。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切换、头条新闻与花边新闻的切换、热点与冷知识切换不仅是网络环境的常态,而且其变换速度之快、更新频率之高,让人惊叹。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于网络甚至依赖于网络,易变的网络作为一种实在的、强大的甚至被依赖的社会存在,而这种社会存在却是易变的,这一定会对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可否认,高校思政教育历来存在“灌输”“填鸭”等教育方式上的局限,从教育经验到教育逻辑都普遍形成了“不会变”“不能变”“不应变”的教育惯性——教材编写“经典化”,十年如一日;教学方式“集体化”,大班教学多多益善;教学内容“集中化”,不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这种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惯性所形成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性”,势必会继续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实效,毕竟,以传统旧教学思维看,网络教学也只是一个如同课室多媒体设备和实训室之类的平台而已,只是将经典教材放上网络平台,网络授课也只是改变了上课的时空。因此,网络内容的“易变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性”存在矛盾,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大困境。
3.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与思政网络教学更新维护的“高成本”存在矛盾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分散性,每个网民既可以较为简便快捷地搜索、获取、储存信息,更可以自由快捷地创造信息、传播信息、更新信息,从而使网络信息资源达到共享——低成本。网络传播的“低成本”并不是指绝对的低成本,而是相较于某所高校内部的思政教学实施单位而言,维护网络教学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社会中网络传播的成本。众所周知,高校一般都是自主办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网络教学尽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网络教学的配置经费毕竟是有限的——网络硬件设施的配置、网络教学内容(如时政新闻)的人工更新、网络的日常监管维护等,都离不开巨大的成本。而且,除了思政教育,高校里几乎每一个专业和学科都在开展网络教学改革,网络资源逐渐变成高校的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使用和维护的成本也就水涨船高了。因此,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与思政网络教学更新维护的“高成本”存在矛盾,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三大困境。
4.网络学习方式的“自愿性”和“随意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义务性”和“严肃性”存在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高校“两课”的课程设置作出了具体的、明确的、细致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两课’的领导,要由党政主管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按照本意见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本校的这项工作,大力推动‘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具有不可选择性,即“义务性”;从高校党委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参加,并且强调由领导牵头,从重视的程度可见高校思政教育的“严肃性”。与之相对,网络化的学习方式具有“自愿性”和“随意性”,学生听与不听、看与不看、学与不学、练与不练的不确定性明显。虽说已有一些最新的学习跟踪技术(如视频播放的后台记录、网络平台签到技术等)开发使用,但这也仅是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思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的一些简单应对而已,并不能确保思政教育最终能“进头脑”。因此,网络学习方式的“自愿性”和“随意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义务性”和“严肃性”存在矛盾,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不得不面对的第四大困境。
三、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1.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因时制宜原则
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并非随着网络的流行而“一时兴起”,更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敷衍改革,而是以思政教育自身为对象开展的一场新的自我革命。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可以说,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坚持因时制宜的原则,就是要将思政教育充分、深入地理论联系实际,在网络发展的大潮中把思政教育生活化、实践化、时髦化。例如,思政教育在表达过程中应达到简短化和通俗化,探索便携式“移动课堂”(如手机app等),皆是因时制宜原则的贯彻。
(2)因势利导原则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已经势不可挡。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因势利导的基本原则,把握网络特点和时代趋势——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重体验、重感受、重情境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因势利导所因之“势”就是重体验。高校大学生大多已经成年,但心智却未完全成熟,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可塑性强”。而大学生的“塑”与“被塑”,取决于大学生本人的内因而非外因——其情感体验几乎起了决定作用,诸如要顺着来,心情好,环境舒适;又或者当头棒喝的震撼,欲擒故纵的激将法等,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身,才可能造“势”;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只有因“势”,才可能“利导”;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只有因势利导,才可能突破网络教学改革的困境。
(3)因材施教原则
虽然因材施教作为儒家的经典教育理念已为人们所熟知,因材施教理念也与现代“生本理念”(以学生为本)、“人本教育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论)相通,但是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力的贯彻。究其原因,是时代环境限制了个性教育的空间,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诸如“灌输”“填鸭”“大班教学”等趋同化教育模式已难以实现思政教育之目的,只有尊重并弘扬学生的主体和个性,才可能因材施教;只有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生命和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例如,网络教学中的“对话”与“讨论”,相较于大课堂举手发言的互动讨论,更能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宽松的氛围,知识的传递和分享使学生变得积极与主动,个性才能从中得到体现和解放。
2.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互动的新模式,化解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无中心、无重点的难题
由于网络信息的分散性正在逐渐解构平常的大学思政课堂,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无中心、无重点愈发普遍。其实,网络信息的“分散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的破解,并不应该遵循“此消彼长”或“东风压倒西风”的传统思维。笔者的建议是,将高校思政教育的“集中性”具体化、现实化、生活化——将思政教育一直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直接转化为具有质感、更接地气的社会正能量!从严谨的学术角度而言,这或许是一种“偷换概念”,但这种以社会正能量为着力点的“偷换概念”恰恰是破解大学生思政学习无中心、无重点难题的金钥匙。将诸如“成都最美交警”“中国梦想秀”等生活化的话题直接作为思政教学的内容,比起直接阐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等理论更有震撼力。同时,辅之以“明星吸毒”“富二代叫嚣”等更接地气的反面题材,大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自然能得到塑造。特别的,破解大学生思政学习无中心、无重点难题的金钥匙乃是掌握在思政教师的手上——必须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互动的新模式。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思政教师应该利用新媒体及时和大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例如,主动加入学生班级的QQ群、微信群,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新媒体与大学生展开从生活到学习的互动;又比如,时常与学生分享别具特色的正能量网络文章,既有常识性、科普性的知识分享,又有思想性、人文性的时政点评,从而感染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灵魂的人、有立场的人。高校思政老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喜爱、乐于接受的手段完成教学,把思政理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增加互动性,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化解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无中心、无重点的难题,关键在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互动的新模式。
(2)培育一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专业化与专职化的教师队伍,以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应对网络的易变性
网络的易变性对于思政教育的冲击(比如,学生关注野史杂闻胜于主流党史,关注娱乐新闻多于家国大事等),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显得“无力还击”。究其原因,在于网络时代条件下思政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网络时代条件下思政教师的专职度不够。这里需要指出,网络时代条件下思政教师的专业性已经不仅仅应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而且应该包括适应、应对甚至引领网络大潮的专业能力。思政教育网络教学需要涌现一批能吸引眼球、引领潮流的老师,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思政领域应该出现诸如历史领域的袁腾飞老师、纪连海老师、易中天老师等焦点人物,最起码可以以校内的高关注度,获取校内专业化甚至专职化的思政教育话语权。那么,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培育一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专业化与专职化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网络时代条件下教师的专业化与专职化提供培训和成长的机会。同时,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技能,熟练掌握和利用网络,将网络技术灵活地应用到对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中。
(3)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共享发展模式,应对“高成本”难题
从各大高校自身的角度看,目前思政网络教学的“高成本”问题似乎是个“死结”,毕竟“蛋糕”就那么大,教育投资经费的有限性难以解思政网络教学“高成本”之困。特别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分类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个高校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资源进行分类、定义,用自己的网络,建自己的系统。这种各自为政、封闭式的办学思维与模式,导致硬件设施的重复投资、软件平台的重复开发、网络课程的重复建设,严重阻碍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交流和共享。长远来讲,破局之策在于跨越高校各自的界限,建立校际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共享发展模式,协同共建、协同共享、协同共治、协同创新。例如,国家层面启动的世纪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为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而各大高校应该自主、自发、自觉地进行校际思政教育的改革交流与合作。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新青年”、上海交大的“焦点网”、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一批重点大学的思政网站,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可以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种以改革促共享、以共享促改革的发展思路,可以有效打通思政网络教学资源校际间、地区间的壁障,整合校际间、地区间的优质资源,既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更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教学的成本。
(4)增强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手段与形式的新颖性和吸引力,促使大学生从“义务学”到“自发学”
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科的大学生,终日离不开手机,而他们的手机一日不可没有移动网络。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笔者发现,大学生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移动网络的原因不在于“沉迷游戏”,而在于社交平台(现今最具代表性、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社交平台有微信、微博、QQ和论坛)。社交平台几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来源——小至身边的人和事,大至家国大事、全球局势。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为同学换了新发型点赞,他们同样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对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个人看法;他们在微博中得知社会上出现了“最美公交车司机吴斌”并为之感动;他们也会在中日钓鱼岛纠纷之时通过微博公开表达捍卫主权的决心。这一切都在启发我们的思政教育:交流互动才是关键。所有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材施教并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学生不要沉迷手机,相反,应该利用大学生们不会离手的手机和移动网络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其实,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一定就是要无中生有、史无前例、突破前人,甚至必须具有革命风格的创新,相反,能让学生的参与感提升、操控感增强的网络互动本身,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当然,这要求思政老师具备较高的网络交流技巧,促使大学生从“强制学”“义务学”到“自愿学”“自发学”。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梁柱.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J].红旗文稿,2015(7).
[3]李屏.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杨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5(5).
[5]刘芳.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瓶颈与破解路径[J].延边党校学报,2014(12).
[6]吴小英,章宗森.高校思政网站建设思考与展望[J].当代青年研究,201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4- 005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