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信息类应用型专业改革相关问题探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2016-02-13禹朴勇
禹 朴 勇
(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信息类应用型专业改革相关问题探究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禹 朴 勇
(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校企合作大背景下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相关思路和具体办法,并提出了从简单的数据统计到基于大数据的深入分析的效果评价方式.相关成果在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加以实践.
深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大数据
1 背景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改革已经成为了全国各类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山东省也从2015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大力促进专业改革的发展,特别是2016年提出了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该项目的支撑就是先启动了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的建设.
在上述背景下,校企合作在几年来已经是各大高校应用型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该方式符合我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种方法也符合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比如德国施行的“双元制”模式、美国施行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施行的“工读交替”模式、日本施行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施行的TAFE模式等都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1].
2 相关问题
我国各类高校虽然探索了多年的校企合作,但是在实际的实施效果方面大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2]:
2.1 照搬国外模式,导致师生矛盾
上述各国的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更不能适合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的资源要求上,国外各种模式的实施,多是企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提供岗位,投入资金达到教育所需的70%.我国信息类企业多为新创建的企业,处在国际化的剧烈竞争中,并不能提供大量的实践岗位,也没有能力在教育上投入如此多的资金.培养人才的定位上,国外这些模式定位为培养技能工人,培养熟练、灵活的操作能力,而信息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能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这些培养目标是国外现有模式难以达到的.
国内,部分高校照搬英国的“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度,学生入校学习一段时间就安排进入企业进行所谓的实习,但是没有考虑到上述的我国国情,导致学生或者在企业无所事事,或者在企业沦为廉价劳动力,而且没有合理的理论总结学习安排,学生在所谓的实习期在专业学习上技能理论都没有提高,最终爆发师生矛盾冲突.
2.2 挂名合作共建,导致流于形式
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的以企业为主,有的以学校为主,有的以行业为主,其共同点是: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企业全程参与办学;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企业的研发机构与各高校的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保证了企业的技术领先.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也能够适应企业需求,顺利就业,在企业中发挥作用.而国内许多高校的校企合作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许多仅仅是挂名而已,或者提供几个实践岗位,无法做到企业的全程参与,更没有相应的法规及保障机制,导致这些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适应企业需求而难以就业.
2.3 缺乏评价机制,导致效果难测
任何一项改革项目的开展都应该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我国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应用型专业改革,但是大多都是方向性、纲领性的文件,并没有明确的配套法规机制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应评价还是一个空白.国内各大高校的效果评价还是使用的简单的数据统计,比如一次就业率、考研率等,这些指标和评价方式无法评价企业在其中的作用,难以对改革的效果进行有效评测,导致效果难测,使改革无法有针对性的良性推进.
3 校企深度融合
基于上述问题分析,高校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改革应该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基于国情、企业现状和教育现状,进行从制度到培养模式和过程的真正的产教融合,达到国外企业全程参与的效果[3].
首先,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确保合作不是流于形式的挂名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多是与一线生产企业合作,信息类专业多是和IT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具有迫切的用人需求,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变成人力资源公司.在当前企业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认真分析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哪些环节能起到作用,哪些资源能共享,以培养合格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培养中的责任划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其次,设计符合专业特点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避免照搬国外模式,要符合我国人才培养规律,也要避免“3+1”这类简单的流于形式的培养模式.以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能力培养需求,细化培养过程中的细节,寻找合适的企业融入点,设计适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高水平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不仅具有出色的编码能力,更具有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单纯的高校培养,培养的学生一般仅具有比较完备的学科知识,而对企业中具体的软件工程管理、系统分析等能力会比较欠缺,进入企业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也不会提供大量的岗位给没有经验的学生实习,无法照搬国外的模式进行培养,而简单的“3+1”模式在企业的短期利益驱动下,培养出的只是熟练的编码工人,无法达到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发展潜力有限.
通过分析合作企业能力和优势,结合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细化培养过程中的环节,寻找恰当的企业切入点,进行深度融合.在高水平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实施中,企业可以参与如下工作:第一学年企业讲师负责开展系列讲座,介绍IT领域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规格及职业规划,通过企业的实际发展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第二学年学生参与企业主导的面向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俱乐部,开展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等,依托企业的资源尽量做到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也为企业提供新的年轻人的创意[4];第三学年面向目标就业岗位,校企共同加大就业能力的培养,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研发,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有系统工程的参与经历,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真正理解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第四学年在经历了第三学年的联合培养后,学生就具备了基本的就业能力,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进入顶岗实习,从而避免IT行业中常见的流于形式的实习.
最后,基于开放的心态进行全面合作.校企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培养过程中的融合,师资上可以互相交叉,高校教师可以进入企业参与项目研发,企业工程师进入高校进行实践项目指导;教学资源上可以合作共享,基于企业的需求和经验进行联合课程设计及教材编写等等.改革专业要基于开放的心态进行全面合作.
4 基于大数据的效果评价
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改革要具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传统的培养效果评价只是从学校角度出发的简单统计数据,比如报道率、就业率、考研率等,无法体现企业的作用和收益,简单的合作企业方就业人数统计也难以反应学生的就业质量.
深度融合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的绩效考评模式,设计数据收集标准,从学生入学开始要对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进行量化数据收集,对学生离校入职后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数据收集,建立改革专业的配套数据集合,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培养的人才及企业和专业进行画像及预测[5],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使合作双方了解专业改革发展趋势,确保下一步合理的正确发展方向.
5 总结
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改革已经是各类高校的重要工作,在校企合作多年后,积累了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分析了典型的一些问题,并从深度融合的角度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思路,同时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分析.这些思路和方法在信息类专业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王荣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8 (11):40-41.
[2]李冬梅,陈东彦,孙伟.工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5(7):72-73.
[3]吴建成,石澄贤.浅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的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47-48.
[4]冀宏,顾永安,张根华,潘启勇,费志勇.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4):77-80.
[5]黄玲,胡令.基于大数据环境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0):1-2.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Reform Based on The Depth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and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YU Pu-y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21,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especially the relevant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depth of schoo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nd puts forward from simple statistic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big data. Relevant results have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depth integr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big data
2016-09-18
禹朴勇(1976-),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G642;TP311
A
1672-2590(2016)06-0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