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2016-02-13郑淑文
郑淑文
山东省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郑淑文
近几年,随着高考舞蹈特长生的扩招,高校舞蹈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对于如何更好的培养出高质量的舞蹈人才,高校的舞蹈教师的学历、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将要研究的问题。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舞蹈教师的专业化成为当下的重要话题。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舞蹈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
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6.044
1.前言
当今世界,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教育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深刻贯彻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方针和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人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我国教育部门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这就对我国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舞蹈界的吴晓邦、戴爱莲等一批先贤仁人,为开创舞蹈领域的专业教育,荜路蓝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才有了舞蹈教育的今天。
笔者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山东省为着眼点,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舞蹈教师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了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以期为我国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思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百度搜索引擎等,搜集了大量有关舞蹈教师专业化方面的资料及各种书籍,了解研究状况和相关知识,并对资料进行逐一的整理及分析筛选,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通过查阅搜索重点筛选出对本论文写作有帮助的电子文献资料数量如下:
以舞蹈教师专业化为关键字筛选文献12篇,其中硕士论文6篇。
以教师专业化为关键字筛选文献20篇,其中硕士论文10篇,博士论文2篇。
从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查找与论文相关的书籍9本,书籍资料详见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
另外,为丰富论文的写作思想,还阅读了对论文写作有间接帮助的文献资料40余篇。
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问卷就对山东省10所高校的70名教师(其中女教师45名、男教师25名)和83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基本情况、教师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
2.3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为充分调查山东省高校舞蹈教师的专业化现状,随机抽样调查其中10所高校的舞蹈教师和舞蹈专业的学生,通过邮寄和实地发放的方式,共发问卷200份,其中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70份,回收率70%,学生问卷发放100份,回收83份,回收率83%。
2.4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能够真实的反映其有效性,对问卷做出了“合理、较合理、一般、不合理”四级程度的定性评价。在多次修改和补充后将问卷请8人进行了效度检验与评价(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结果如表3。
2.5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文是采用重测信度法,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本问卷在发放回收两周后,在第一次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第二次信度检验,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R>0.86,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6数理统计法
将获得的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Excel进行因子分析,完成对山东省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现状的分析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高校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孙承毅,娄彦在《教师专业化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应对策略》中提到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是教师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1】。
近几年由于高校的扩张步伐,特别是舞蹈特长生的扩招,舞蹈专业得到重视的同时舞蹈教师师资队伍得到了大力建设和发展,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调查的这几所高校里面,舞蹈教师中以女性居多,有45名,男教师25名,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64%和36%。从调查的学生问卷中就显示出学习舞蹈的男学生有30名,女学生53名,从学员结构上来看舞蹈教师的性别比例较合理。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依据走访调查的舞蹈方面的专家和调查问卷中所显示的年龄来看可将舞蹈教师的年龄做以下分层分析:30岁及以下年轻教师有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6%,30到40岁之间的教师有31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4.3%,41岁到50岁之间的人有12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7.1%,50岁及以上的人有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0.0%。
根据年龄的分层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可将舞蹈教师的教龄做以下分层分析:其中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有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0.0%,6到10年之间的有2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0.0%。11年到15年之间的有2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8.5%,教龄在16到20年之间的有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2.9%,教龄在20年及以上的有6人,占被调查对象的8.6%。
根据调查的结果可将学历做以下分层分析:从学历层次上看,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教师的学历有3人是中专,2人是大专,2人是本科,41-50岁之间的教师的学历有2人是大专,6人是本科,4人是是硕士研究生,31-40岁之间的教师有1人是中专,3人是大专,12人是本科,其中有9人是硕士研究生,6人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30岁及以下的年轻教师有6人是本科,10人是硕士研究生,有4人是硕士研究生在读。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的学历均以本科为主,有27人;其次是硕士研究生,有21人;没有博士学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名教师进行了研究生的再培训,教师对学历的提高意识还有待于加强。根据调查走访可将职称做以下分层分析:从职称来看,年龄在30岁及30岁以下的教师以讲师为主,其中讲师有13人,助教有7人;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教师以副教授为主,其中副教授有23人,讲师8人,年龄在41-50岁之间的教师以副教授为主,其中副教授有9人,教授有3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以教授为主,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学校都设有艺术系,艺术系里设有舞蹈教研室,目前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舞蹈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学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理论知识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普遍较高,但是舞蹈理论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比如有些舞蹈教师在教授一个舞蹈作品的同时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品的含义和背景,只是一味的去教授肢体上的动作,而学生们并不能很好的把握了解作品所寄托的情怀,这样所舞蹈出的动作会像没有血液没有生命一样枯燥乏味,不利于学员们的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
3.3职业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很高的赞成。素养一次的概念外延很广,它不仅指先天的感觉及神经系统的素质,也包含人们的思想意识及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素质。最为一个舞蹈教师,她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应当是很高的,她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自己就应该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从吕艺生编著的《舞蹈教育学》中查阅到舞蹈教师的职业素养可以从德、智、体、心、智这五个方面来剖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教师的基本情况总结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舞蹈教师以女性居多,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30-40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年限大都在3-10年左右。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力。职称的评定主要以教学年限和教学能力为主要参考依据。
4.1.2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历层次不高
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历层次偏低。从专家访谈中发现目前高校舞蹈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工作量大,没有时间进行继续教育的时间和静下心来专心研究科研,所以导致高校舞蹈教师只有几个老师出版过书籍,承担的最高级别的课题也只是省部级课题。
4.1.3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新颖性
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点,大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口传身教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法,这与舞蹈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但是长此以往只采用这一种教学法,难免会使课堂教学缺乏激情,使同学学习舞蹈的兴趣不高。
4.1.4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待于提高
舞蹈教师的职业素养还需要提高,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些教师在德、智、体、心、质等几个方面的水平发展不均衡,在舞蹈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职业素养的高低很大的影响着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4.2建议
4.2.1重视舞蹈理论知识,使舞蹈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协调发展
教师在练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舞蹈理论的学习,要在心理上把舞蹈理论的学习放在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只有在科学的舞蹈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用更科学的方法去训练,从而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4.2.2增加职后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
在新时期教师要以课题为先导,以专业教学为核心,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舞蹈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增强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1】。
4.2.3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力从多渠道获得知识
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是决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应该在德、智、体、心、智等方面有较高的且较平衡的发展,才能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1]孔国华.高校舞蹈教师的教学素质探究[J].教育评论,2010(2),79-81.
[2]谢琼.现代职业教育中高职舞蹈教师的素质能力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4),3-6.
郑淑文(1987.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中教二级,山东省泰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