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风俗“冬之篇”
——鱼羹稻香庆丰年 弹指流光又一冬

2016-02-13沈建东

江苏地方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祭灶灶神

◎ 沈建东

苏州风俗“冬之篇”
——鱼羹稻香庆丰年 弹指流光又一冬

◎ 沈建东

李亚萍绘 《冬至大如年》

引子:满园还剩菊花枝,雪片高飞大如手。安排暖阁开红炉,敲冰洗盏烘牛酥。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寸韭饼,千金果,鳌群鹅掌山羊脯。侍儿烘酒暖银壶,小婢歌兰欲罢舞。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 唐寅《江南四季歌》

《说文》云:“冬,四时尽也。”《初学记》引蔡邕《月令章句》云:“冬,终也,万物于是终也。”秋收冬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准备过冬,腊月来临,年关将近,人们以牺牲向万物报恩,万物进入休养生息,人也调慢生活的节奏,休养生息。冬季的节庆有一个强烈的特征,主题都是报恩感恩。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的观照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人与自然的调节,人与人的调节,这种生活态度在冬季的节庆中有充分的体现,而人们正是用节庆的方式强化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代代相延。

冬季苏州最主要的节庆有冬至、腊八、祭灶、过年。人们起鱼塘、冬舂米、做年糕、杀年猪、吃口数粥、烧松盆、照田蚕、送年盘、祭灶、掸尘……其实江南风俗亦大体相同或相似。

相传冬至大如年 贺节纷纷衣帽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大雪节气后十五天。这时开始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过此日则白天逐渐变长,故又标志冬去春来,是冬春转变之时。冬至节的历史相当悠久,《渊鉴类函》第16卷“冬至一”记载:“《易说》曰:‘坎,北方也,主冬至。’《易通卦验》曰:‘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周礼》曰:‘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风俗。旧时,帝王亲自参加有对天地、社稷、宗庙的祭祀活动。古人冬至之日,荐黍羔及祖祢,及谒贺君师耆老。在时节转换时候祭祖,邀请祖先和我们一起过节,给祖先的灵位前祭献供品和香火,酹酒一盏,全家在一起分胙、同庆。《渊鉴类函》第16卷“冬至一”记载有北齐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十一云:“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渊鉴类函》第16卷冬至三又记云:“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荐黍糕,先荐元冥以及祖弥,其进酒殽,及谒贺君耆老如正日。’《宋书》曰:‘魏晋冬至日,称贺其仪,亚于岁朝。’”但在古代还有人认为,按照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冬至日一阳生。《白虎通义·商贾》卷六云:行曰商,止曰贾。《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唐杜甫《冬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宋朱淑真《冬至》诗云:“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这些歌咏冬至的诗歌,里面都提到冬至阳气开始生长,春天随着阳气渐长而来。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魏晋时候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式仅亚于正旦。此外冬至人们还常常通过观察日影和云影来预测来岁的丰饶。

苏州民间最重冬至节,有“肥冬瘦年”的民谚。民间有送冬至盘、拜冬、祭祖、冬至团圆夜饭、饮冬酿酒、吃冬至团子的习俗。冬至前一夜称为冬至夜,吴俗以冬至前一日之夜,谓之冬至夜,次曰冬至,谓之冬至朝。相传其俗起自张士诚,张士诚以冬至不宜当日宴贺,宜先一日置酒宴会,乃得迎阳。民间因循成俗,由此或可知道,冬至团圆宴大约其自张士诚首倡,姑存一说。

冬至前,苏州古城里,亲朋以食品相馈遗,提筐担榼,充斥道路,俗呼为送冬至盘。清初褚人获《坚瓠首集·吴门风俗》云:“吴门风俗多重冬至节,谓曰肥冬瘦年,互送物件,宋颜度有诗曰:‘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顾禄《清嘉录》引宋周遵道《豹隐纪谈》记道:“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日肥冬瘦年,人家互送节物。”且是日妇女必须归婆家吃冬至饭,家家挂喜神像,拜祭祖先,俗称“过节”。小辈都至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谚云“冬至大如年。”

旧时,冬至苏州城中还有新衣鲜帽的习俗,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清时尚且如此,清徐士宏《吴中竹枝词》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尽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家家户户在冬至夜必吃团圆冬至夜饭,饮冬至酒。冬至夜家家开筵饮酒,称为节酒或分冬酒。民间有谚云:“三朝迷露刮西风。”分冬酒也称冬阳酒或冬酿酒,味甜色绿,由城镇中酱园特制售客,清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今冬至夜吃冬至团圆饭、喝冬酿酒的习俗,仍流传不变。江南一带农村,在冬至夜以糯米粉做团子,以豆沙、萝卜丝、猪肉等为馅,用以荐先祭祖,并互相赠送,称冬至团。

江南民间冬至最文气的活动有贴绘“九九消寒图”。消寒图的形式有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计八十一朵,自冬至次日起,每天用红色染一瓣或涂一圈,作记号以标记阴晴雨雪,每九日为一组时间记录单位,至第九个九日为八十一日,天气回暖,冬尽春来。消寒图是一种有趣的冬天日历。梅花可自己画,也有木刻年画社刻印售卖者。有的九九消寒之图,旁边还写上一联语:“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冬至开始,文人士绅开暖阁,举办诗画文会,喝酒品茶,以诗画会友,引以为佳话,称消寒会。

过冬至日,节气上开始进入“冬九九”,俗称连冬起九,苏州旧时还流行冬至九九歌,其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眠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獦蚤出。”又有“头九暖,九九寒。晴乾冬至邋遢年,雨雪连绵四九天。冬前弗结冰,冬后冻杀人。”之谚语流传至今。清蔡云《吴歈》云:“露宿何曾熟夜眠,太阳照户一欣然。若教穷汉街头舞,还有春寒廿五天。”又云:“连冬起九验天寒,只怕寒消九九难。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什么时候算寒尽春来呢,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谓从冬至次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日,到立春为寒尽。期间常有春寒料峭彻骨,故有“春打六九头”之谚。

关于“九九”说法,宋《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都只是谈到了“冬至”并没有“冬至数九”的事。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天部》卷二,详细记录了夏九九歌和冬九九歌。并有“按此谚起于近代,宋以前未闻也,其以九数,不知何故?”的疑问。比他晚的刘侗《帝京景物略》和刘若愚《酌中志》都有关于“九九”事物的记载。清翟灏《通俗编》卷三有“数九”条也做了考证,引的是陆泳《吴下田家志》和周遵道《豹隐纪谈》记载的数九谚。清朝顾禄在他的《清嘉录》中亦非常清楚的说明道:“陆泳《吴下田家志》冬至后九九歌云:‘一九至二九,相叫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一日脱膊,十日龌龊。’《仙里麈谈》及褚人获《坚瓠集》皆载冬至后九九之说,与今歌略异。《荆楚岁时记》谓从冬至次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吴俗则从冬至日数起,故有‘春打六九头’之谚。然周遵道《豹隐纪谈》载范石湖语,谓从冬至后九日为寒来之候,有‘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谚,其说更自不同。”顾禄认为九九之说起于宋。《辞海》“九九”条也引了苏东坡诗云:“算来九九无多日”。然由宋末周遵豹《豹隐纪谈》所记,范成大语‘冬至未来莫道寒,夏至未来莫道热’,可知九九谚语,本来冬夏各一,后来只传“冬至”,不传“夏至”,到了顾铁卿的时代,则是“三九”与“三伏”并称了。为什么用九来计算呢,郭立诚先生在他的《中国民俗史话》里这样认为:“我想大约是由于‘阳九’之说,‘九’为阳之极,‘冬至’是一阳复生,九九而阳盛阴衰退;‘夏至’则是一阳始衰,九九而阳衰阴盛,所以不论冬至夏至,才都用九计算的。”江南农村过冬至后开始冬舂米,俗信腊月舂米经久不坏。民间饮食上则开始吃羊肉、暖锅,提升阳气,保暖过冬。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桃花坞木刻年画之人蜡庙 郭自叶 摄

西园寺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现在的人们只知道腊八与佛教有渊源,传说是佛祖成道日,又称成道节。但考之来源,我国古代早已有此俗,最初此日是蜡祭与农业有关的八神日子,祭祀百神称“蜡”,(读zha)。八蜡是指先啬、司啬、农、邮表啜、猫虎、坊与水庸、昆虫(先啬:炎帝,司啬:后稷,农:农夫;邮表啜:茅棚、地头、井、坊、堤;水庸:城隍。)现在留下来的有古代神农氏部落蜡祭辞,据《礼记·郊特牲·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从古人的祝辞里,可以看到我们祖先蜡祭的主题是希望水土归其位,害虫不要出来危害庄稼,草木生长在自己沼泽边,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古代蜡祭同时也是个团圆宴饮慰劳一年辛苦的日子,古人为什么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呢?关于“蜡”之祭意,周礼《礼记·郊特牲》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祭祀的时间即在年终。关于蜡:《说文》:冬至後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云: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就是说,起初,腊八为祭祀百神、祖先的重要节日,而由于历法的变更以及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各个历史阶段的腊日节是不同的,时间和名称都不一样,故汉应劭《风俗通·祀典》云:“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为腊。腊者犹也,言田猎取以兽祭祀其先祖也。”周代更将其视为五祀之一,《周礼·月令》云:“天子祈来年于大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腊日节国家还要举行朝会,赏赐百官肉食、钱等,唐代还要赏赐澡豆、头膏、面脂等清洁化妆用品。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原有的祖先崇拜色彩逐渐淡化,呈现出中国祭祖与佛教纪念佛祖成道结合的新特征。

从唐代开始,人们逐渐就以十二月为腊月,故此初八日称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烧制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或有取自寺庙者,名曰佛粥。佛教典籍《百丈清规》卷二记道:“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譬喻经》谓诸谷米、果煮粥,取逼邪、祛寒、却疾病。清李福《腊八粥》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侬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腊八粥的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有两个故事:相传释迦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想放弃苦行,这时遇见一牧女送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在菩提树下静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佛祖成道日,佛徒们熬腊八粥施舍众人。

其二,明太祖朱元璋家境贫寒,小时候即给财主放牛,经常挨饿,偶然有一次他挖到老鼠洞中的“粮仓”,挖出了一小堆小米大米、干果、豆类,便和在一起煮粥,味道香甜可口。打下江山后,坐在龙庭之上,在腊八日想起儿时美食,便令御厨熬制,后分给大臣食用。传至民间,便有了腊八烧制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的衍化,在苏州民间相传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器,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妄想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粥吃,做赤豆沙为馅的糯米团子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辟邪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见卷二十四赤小豆附方引五行书言:“正月朔旦及十五日以赤小豆二七枚,麻子七枚,投井中,辟瘟疫甚效。又正月七日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枚,女吞二七枚,竟年无病。又正月元旦面东。以齑水吞赤小豆三七枚,一年无诸疾。又七月立秋日面西,以井华水吞赤小豆七枚,一秋不犯痢疾……”赤小豆有辟瘟疫的作用,不仅在《本草纲目》在更早的《齐民要术》里也有记载。后来的腊八粥大约就是赤豆粥演化而来的,而时间上也由冬至移至腊八了,至于佛前供奉,纪念佛主,称佛粥,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

作为江南文化腹地的苏州,由于佛教影响甚深,当地民众非常重视腊八节。寻常百姓以菜果杂煮,和以莲实枣栗,以多为胜。热腾腾的一碗腊八粥喝下,既能起到饱腹作用,也能表达对神佛的尊敬,一举两得,绝对是件好事。正如清袁景澜在《姑苏竹枝词》中咏道:“人秋无鲎慰村农,欲发西风宿雾浓。腊八林间喧粥鼓,年丰新米足冬舂。”《姑苏四季竹枝词》有《腊八粥》诗一首,咏道:“霜降牵连五九风,粥名腊八菜名冬。调和百果成佳味,有碗先盛曝背翁。”吃腊八粥也不忘记先敬老,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一直传延至今。苏州地方的寺院的僧人们更是早早起床,用米、豆、乳蕈、胡桃、百合等,煮好五味粥,抬至山门外,馈送门徒信众,以纪念佛主成道。

在苏州古城中,旧时腊八节时还有“跳灶王”、“跳钟馗”的驱疫民俗活动。清褚人获《坚瓠续集·傩》中也记载道:“今吴中以腊月一日行傩,至二十四止,丐者为之,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亦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乞丐们为了生计行走各处,尤其是到了腊八,更不会被拒绝了,甚至有些人家还把熬好的腊八粥放在门口,等候他们前来领取。

男儿献酌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清】吴友如《点石斋画版》跳灶盛典

腊月二十四夜,吴语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灶神,江南民间称为“灶界老爷”,家家用饴糖捏成元宝样,称糖元宝,不过用糖元宝祭灶神不是为了让灶神长一口结实的牙齿,而是想把灶神的嘴巴黏住,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述职时打小报告。还要用糯米粉裹豆沙馅为团子供奉灶神,名谢灶团。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古代祀祝融为火神,各地民间建有很多火神庙,随着灶的出现,才出现了灶神,后来又人格化,纳入了道教的神灵谱系。古时候,祭灶却是掌厨的老年妇女的专利,称“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后儒释道相互影响,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男属阳,女属阴,灶用火属阳,因此旧时祭灶时妇女不得参加,需要家里成年男性主持仪式,民间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祭灶神后,还有送灶神上天的仪式,需要用竹编为轿和马镫,在祭祀完毕后,把灶上旧神马揭下放入轿中,并备豆、草为秣马焚送门外,余灰撒屋顶,然后拨火中未烬轿镫取回纳灶中,谓之接元宝,有人笃信马料余者食之则眼亮。据周处《风土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又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宋时祀灶以酒糟抹灶门谓之醉司命,明清时改用饴糖。江南地方称此夜为小除夕。

而在宋代祭灶却十分盛大,苏州乡贤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那个时侯祭灶是鱼鲜、猪头、豆沙团子、老酒,十分丰盛。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宋时苏州民间送灶的习俗,祭品丰富也用荤腥与糯米团子。

相传汉时阴子方腊月做饭,见灶神现形,他家里贫穷,只有黄羊一只,阴子方于是用黄羊祭祀,后来阴子方富裕起来,民间俗信其祭灶虔诚有回报,故百姓祭灶多用黄羊,更加诚敬。宋以后灶神纳入到道教体系中,改用素食祭灶。明代祭灶基本固定,民间有“官三、民四、疍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做官人家腊月二十三,平民百姓腊月二十四,渔民则要到腊月二十五才能祭灶。因此苏州民间有句歇后语:七颠八倒,廿五送灶,来形容该做事情的时候不做,不该做的时候又去做。祭灶的目的是通过灶神上天述职,祈求上天保佑家庭平安、衣食有余。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接灶神回家,通常是除夕夜,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一,各依所例。

茅舍春回事事欢 屋尘收拾号除残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苏州各里巷地保以新历分送每户,人家则酬些钱文,称送历本。每晚沿街巡更者高叫“火烛小心”,提醒居民天干物燥,小心火灾。俗称叫火烛。

腊二十四后,家家看皇历,择日打扫卫生,准备过年,俗呼为打檐尘。此俗最初见于宋代的江南地区,而且是在除夕夜,后来大都选在腊月二十四后进行,祭灶之后灶神上天,便可以扫除屋中一切尘秽了,因为灶神上天述职去了,灶间扫尘也不怕不小心碰到灶神纸马得罪于他老人家。《岁时琐事》云:“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灶神上天百无禁忌,扫秽远弃,以便干净过年。可见,古人打檐尘,除了清洁屋宇,迎接新年外,还含有除旧布新,送穷求富的心理。清蔡云《吴歈》云:“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

糊涂一碗共饱吃,尽除疠疫消残年

民间俗信灶神上天述职后的第二天即腊月二十五日,玉皇听完灶神汇报后,要亲自下凡视察人间善恶,民间又有“迎玉皇”的俗信活动,古书有:“十二月二十五日,玉皇三清巡视诸天,定来年祸福。”的记载,我国古代最初信仰天帝,玉帝的信仰则是较晚才出现的,唐以后民间才开始普及玉帝信仰。苏州民间习俗,此日家家户户煮赤豆粥祀神,名曰“口数粥”,有猫狗者亦与焉,说是吃了赤豆粥可以驱疫。据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引《杂阴阳书》记载:“正月七月,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竟年无病,令疫不相染。”《荆楚岁时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后来把这个冬至饮食习俗移至腊月里了。苏州乡贤范成大有诗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鐺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二十五日夜农村则有烧松盆的习俗,门首架柴,成井字形,齐屋高,举火焚烧,俗称相暖热。古诗云:“多谢松明力,几忘客子寒。”村农以长竿燃灯田间,焰高者稔,稔,吴语,庄稼成熟大丰收之意。谓之照田蚕,又称照田财,是祈求新年丰收的习俗。古诗云:“农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照田蚕祈年丰 沈建东 摄

一夜连双岁,五更历二年

旧俗,正月初一到初五皆不设市,所以年节之物在除夕前都须预备完毕,腊八后,家家户户忙着购置南北杂货,鸡鸭鱼肉,纸马香烛,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等送给老主顾,这一切买卖、赠送俗称年市。城乡民众则互赠猪蹄、青鱼、年糕、果品、称送年盘。

腊月三十日前或年夜家家悬挂喜神像,供佛马,具牲果之属,以祭祀祖先百神。开炉炽碳,俗称圆炉碳。祭祀结束后放爆仗,有单响双响,一本万利或报旺鞭等名,旧时称过年,或谢年,现在称过节。蔡云《吴歈》云:“三牲三果赛神虔,不说赛神说过年。一样过年分早晚,声声听取霸王鞭。”

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说吉利语,俗称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菜肴丰富,全鸡全鸭蹄髈、猪肉成方形,称“四喜肉”;且极讲究口采,蛋饺称“元宝”寓意招财进宝;肉圆称“团圆”;豆芽形似如意称“如意菜”;青菜梗长又色绿称“长庚菜”;“梗”与“庚”同音,风干茄加果蔬称“安乐菜”。芹菜寓意勤勤恳恳。鱼,讲究的人家用大黄鱼,小户人家则用鳊鱼。一般是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最后才上桌,且不能吃完,须留下鱼头鱼尾,预示新年“年年有余、有头有尾”。菜盘一定要成双成对,以讨吉利口采,年饭桌上一定有个紫铜暖锅,炽热碳热气腾腾,里面放有咸肉、肚片、笋片、蛋饺、菠菜、白焐蛋等荤素菜肴。全家围坐,喜气洋洋,象征家道兴旺。年夜饭毕,相约围炉守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迎接新年到来,小辈向长者辞年,长辈给小辈放压岁钱,压岁果子,以红丝带穿百钱置桔、荔枝诸果于枕畔,取吉利百岁谶。“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饴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除夕夜吃过团圆饭,主妇忙着准备“年饭”,新煮米饭,盛新竹箩中,置红桔、乌菱、荸荠、糕、元宝、插松枝于上,陈列中堂,新年里蒸食之,取年有余之意,俗称“年饭”。古有“风俗隔年陈,中堂位置新。但教炊似玉,不使甄生尘,苍翠标松正,青红飣果匀。家家欣鼓腹,留此待开春。”的诗描写这一风俗。然后接回上天述职的灶神,祭以酒果糕饵,供净水于灶山上。家家汲取井水,须备三五日之用,然后以糕、果、酒祭井泉童子,封井,到初三或初五日始开,并以井水拭目,可令目不昏。媳妇除夕夜须送绣制新鞋给公婆,称过年鞋。

此外,除夕夜寝室中祀床神,俗称床公床婆,祈终岁安寝。大门旁或竖撑门炭,称炭将军,或束甘蔗于门侧,祈新年生活越来越甜蜜。门上插冬青、柏枝、芝麻梗,称节节高。

中堂天然几上万年粮插着柏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夜团圆筵毕,至夜11~12时之间,易门神,贴春联。苏州人家门神多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年前玄妙观内有门神年画摊有卖,所在城市,人们争购踊跃,以祈新年喜气,那个时候,三清殿四周挂满了桃花坞木刻的各样年画,以寿星、天官、一团和气、芒种春牛等吉祥如意图案的年画最畅销,购买之人多是苏州城四周的乡农,特别是春牛图最为热销,故殿前书画摊内有句行话“三春靠一冬”。

关于门神,旧时多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门神起源较早,是古代五祀之一,汉代以后人格化门神出现。先有勇士成庆,后又画荆柯为门神,南北朝时为神荼、郁垒,唐时则为秦叔宝,尉迟敬德,五代又以钟馗为门神。民间贴门神的目的是辟驱鬼邪,家宅平安。

门神两旁多贴有春联,春联是由辟邪物演变而来的。民间俗信桃木可以避邪,上古传说有神荼,郁垒在度朔山中桃树下,检阅百鬼中有无道祸害人间的,则用韦索捆住喂虎,所以古时门挂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以驱恶鬼,后来演化成桃木二板挂于门户,后又刻神荼,郁垒像于上,王充《论衡》云:“立桃像人于门户。”相传五代蜀主孟昶在桃板上刻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五言字联,从而产生了我国第一副对联。明时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故贴春联的习俗在民间开始普及,桃符正式改称为“春联”。

苏州自古文风昌盛,民间贴春联的习俗盛行不衰,自入腊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春联讲究对仗平仄,风格千姿百态。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万象更新”;“五福临门”等等,新年贴春联不仅满足了人们辟邪的心理,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城店客终宵开,一年积欠除夕催

苏州自唐宋以来经济发达,市肆贸易繁荣,商铺习多赊欠,至除夕,店家计数索钱,称之节帐。年夜里街巷灯笼摇曳,催债人争相驰逐,自昏达旦。躲债之人都至虎丘后山供奉牛马王的磨王庙里躲藏,此庙因名为赖债庙。在苏州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赖债庙的故事。如有一则故事这样说到:说是除夕夜,一位做蚕丝生意的商人躲债来到磨王庙,他用自己的余钱帮助了另一位躲债人,自己寻了短见,那人有了救济的本钱辛苦做生意,又挖到一个聚宝盆发了大财,为了纪念帮助过他的人,除夕夜在虎丘的赖债庙里请戏班来搭台唱戏祭祀死者。据说现在虎丘还有赖债庙的遗迹和严禁重利盘剥的碑文呢。

赖债庙

猜你喜欢

祭灶灶神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过小年,真热闹
门神想吃立夏饭
试探藏族灶神的信仰文化
——以日喀则桑珠孜区盆冲罗村的田野考察为例
是是非非话灶神
灶神爷
关东糖
“送灶”与“接天”
灶神星上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