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江山 满眼风光
——镇江城市形象宣传语之我见

2016-02-13李金坤

江苏地方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固山宣传语千古

◎ 李金坤

千古江山 满眼风光
——镇江城市形象宣传语之我见

◎ 李金坤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集中精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精心打造城市品牌,积极提升城市形象,产生了一批精要贴切、形象鲜明的广告语。如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苏州:“东方水城,天堂苏州”;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常州:“开吴之地,名士之都”等宣传语,无不言简意赅,突出个性,彰显精神,耐人寻味,令人向往。然而,也出现少数不雅、易产生歧义、雷人的宣传语。如宜春市:“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此宣传语本身内涵根本没能体现宜春的形象与精神。

镇江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宣传语征文大赛选出:“水漫金山,情系镇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镇江游”“万里长江镇江游,满眼风光北固楼”“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大江风貌”“江河交汇,滨江城市”“中国镇江,满眼风光”等入围宣传语。应该说,基本反映了镇江的地理特征与景观优势,但内涵与外延不够严密,未能全面而精准地概括出镇江这方热土特有之形象与核心之精神。收不到语言精炼、内涵包蕴、形象独特、气势豪迈、视角冲击的效果。镇江户外电子广告屏上频频出现的“镇江,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宣传语,似乎成为目前宣传镇江的一个最佳城市形象推介口号。对此,市民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褒者觉得,这句宣传语别出心裁,既让人对当地著名景点充满向往,又让人记住当地的特产香醋,可谓一举两得。贬者认为,这句宣传语的行文路数与“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如出一辙,只是“吃醋”较“叫春”稍文雅之外,并无创新之处,有步人后尘之嫌,感到五味杂陈的尴尬与不爽。也有折衷者认为,尽管这句宣传语褒贬不一,但并不影响它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营销。其实,这句宣传语不妥之处有四:一是镇江之“美”所指义项不明,究竟是山美、水美抑或人美?外人不知所云。二是“吃醋”一词与宜春宣传语中的“叫春”一样,很容易使人想到因男女关系而引发争风吃醋的嫉妒情绪,如此歧义,自然不雅。三是就宣传语而言,基本上是不出现地方食品类特产的,而镇江宣传语夹带“吃醋”一词,似有兜售香醋之嫌。四是这句宣传语不能概括镇江形象特征与核心精神。再说,镇江香醋虽然驰名中外,但作为同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山西陈醋的产地清徐县,人家也可以这样宣传自己说“清徐,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呀。既然镇江香醋在全国尚未占据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那么,你镇江竟敢如此“吃醋”,结果就只会给人留下酸溜溜的感觉罢了。

上乘的城市形象广告语,它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特质与要素呢?概括而言:形象独特,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包;排除歧义,好记易传;气势豪迈,庄重大方;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耐人寻味,语音绕梁。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准确勾画出原生态的城市形象,深刻解读出最根本的城市精神,生动体现城市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由此鉴而衡之,笔者以为,八百余年前的爱国词人、镇江知府辛弃疾在北固山巅慷慨高歌的《永遇乐》与《南乡子》伟词双璧中,他老人家早就为镇江后人预留了两句绝妙无双的城市形象宣传语,那就是:“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兹就此二句宣传语之审美价值作一浅论。

千古江山——地理特征个性美

【清】周镐《山绕瓮城》

镇江旅游资源的核心元素,就是“得江山之助”的“江山”二字。它是上苍赐福于镇江人民的得天独厚的东南形胜。就周边城市景观而言,如果说南京是以古都取胜,苏州是以园林取胜,扬州是以瘦西湖取胜,那么,毫无疑问,镇江是以江山取胜。江山,是镇江地理特征之目,是镇江城市形象之魂,是镇江诗情画意之韵,也是镇江旅游文化之标,更是镇江人文精神之灯。故镇江山水雄秀壮丽之独特审美价值,自古多有称颂。

据《北固山志》载,一千五百余年前,梁武帝萧衍登上北固山,惊叹于江山雄伟壮丽之景象,随即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这是对镇江这座山水城市最早、最精当、最权威的评价。北宋曾彦和所纂《润州类集·序》中则有更为深情而明晰的论述,其云:“朱方之重,非一日也。江山清绝,襟吴带楚,芙蓉名楼,甘露表寺,幽赏丽观,不出城市。水嬉,则焦庐、裴岩相望于西江之中;陆走,则鹤岭、鹿泉映带于南郊之外。秦潭庆井,则暴君戾臣之可鉴戒;谢堂许涧,则贤人端士之可想象其远。若碑书十字,泉沸四井,则余光遗烈风动千古;青童马迹,紫阳鹤驭,则洞天福地事隔人境”①。如此优美的山川美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极大地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诗人们的情感世界,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真乃“得江山之助”者也。米芾酷爱镇江山水,称其为“城市山林”,所题匾额,至今仍然高悬于南山风景区门楼之上。元代著名学者俞希鲁高度赞美“京口江山,为天下冠”。②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词云:“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又称“南徐州”,即镇江)。连山如画,佳处缥缈危楼”。陈亮登上多景楼之后,对镇江的地理形势,则另有一番深沉感慨:“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念奴娇·登多景楼》)又云:“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藏穴之虎”。突出了镇江这块风水宝地雄峻险要的独特地理形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谓“一水横陈”,即指紧临镇江城北而由西向东浩荡奔流的长江,沿江向东依次有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山鼎立。镇江先人极其钟爱这沿江由西而东排列的三山,明朝即编修了《京口三山全志》,努力保存三山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今鸟瞰三山,则恰似一串天造地设的珍珠项链也。面对镇江如此壮观雄奇的“千古江山”(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更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由衷赞叹,将对镇江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的热爱赞美之情推向了顶峰。[乾隆]《镇江府志》亦云:“镇江山川奇丽,甲于江左,诸名胜诗文最足相副”。③清光绪年间编修的京口三山志《北固山志》云:“三山齐名,北固中处,其间尤擅登远之胜”。④陈毅元帅当年登上北固山,曾情不自禁地颂赞“这是一幅美极了的天然长江画卷”。真所谓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也。

浏览中国城市地理风貌,城外有山者较多见,山在城中者则稀少。而镇江则是具有“城郊南山环抱、城中山岗棋布、城北江河交汇、城东江海相通”的“千古江山”别具一格的“城市山林”景观。可谓举世罕见,独领风骚。镇江历史上无数墨客骚人纷纷来此登山临水,发抒性灵,争吐珠玑,歌吟风光。据镇江市档案处、档案馆编印的《京江赋》收录了南朝迄当代赞颂镇江山水美景及人文景观的诗文计1700余首(篇),其中歌吟镇江山水的篇章占绝大多数。就词而言,颇具权威性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收录专写镇江之词有10余首。中国十大词人中,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姜夔都为镇江填写了优秀的词章。苏轼一生亲历镇江12次之多,留下了30余首诗词。十大词人之一的柳永则葬于北固山。可见镇江“千古江山”之无穷魅力焉。

以前,人们曾以“三山六岭七十二岗”来描述镇江城中多山的独特城市风貌。据统计,在镇江市区及近郊的15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小山体60多座,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单就城南的南山名胜风景区,便是群山起伏,连绵如画,诸如黄鹤山、磨笄山、夹山、招隐山、九华山、回龙山、观音山、岘山、黄山等多达20余座,面积达11平方公里左右。尽管道路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而减少了一些山岭,但现在镇江城内还有20多座山林。就镇江城市景观而言,它襟山带江,山环水绕,既有山的仁厚,又有水的灵动;既有山的雄壮,又有水的温柔,真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副其实的“古郡山为城,特色秀南国”的“天下第一江山”。镇江曾以工业发展的“五子登科”(港口、能源、水利、用地、城市依托)为自豪,而今天,同样要以文化旅游发展的“五子登科”(“四山一水”,即金山、北固山、焦山、南山与江河)而骄傲。这是上苍赐给镇江人民得天独厚的一方风水宝地。

满眼风光——城市形象精神美

北固楼 纪东 摄

“风光”一词之义项,约有五端:指风景;景色。李益《行舟》云:“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指繁华景象。李咸用《同友人秋日登庾楼》云:“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卓尔堪《扬州踏灯辞》云:“城门十二无关锁,如此风光是太平”。指光景,时光景物。冯梦龙《挂枝儿·五更天》云:“莫负了有限的好风光,似这等閒是閒非也”。《再生缘》卷十五云:“处此风光心本足,小千岁,偏偏一旦病沾躯”。指韵致风采。元稹《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云:“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欧阳山《苦斗》六十:“她那灵慧、矫捷、安详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指光采,体面。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云:“只是我的亲事,倒作成别人去风光”。《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云:“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

由辛弃疾“满眼风光北固楼”观之,其中的“风光”一词,主要是指江山风景与韵致风采两大涵义。词人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北固山的雄险之景,而且还领略到了镇江全城“千古江山”的“城市山林”的无限风光之美,同时也具有追怀像“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天下英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孙仲谋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平民豪杰刘寄奴等“风光”人物之情,还当包含词人对刘义庆《世说新语》、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文学双璧、“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沈括《梦溪笔谈》等江左风流的敬仰与推崇之意,以及不失对市井风物的喜爱与流连之怀。可以这样说,镇江千古江山的雄丽景观、英雄豪杰的非凡气概、江左风流的无比魅力、风土人情的淳朴敦厚,此四者合一的镇江人文风貌与精神,便是辛弃疾“满眼风光”的内涵之集,钟情之穴,欣喜之点,豪迈之处。在词人眼中,镇江山水美景,志士英豪风流,市井风俗气象,满目皆是,触处生春,都是最“风光”,最风流,最具魅力的。

对于镇江之“山”的雄伟峻拔之势与“水”的波涛汹涌之状,诗人们多有歌吟赞叹。叶梦得《念奴娇》云:“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边。”吴潜《水调歌头》(焦山)云:“铁瓮古形胜,相对立焦山。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云:“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孙吴会《摸鱼儿》(题多景楼壁):“八窗空、展览秋影,长江流入樽俎。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沉别浦,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朱希真《水龙吟》(登北固山):“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波随女神,九江东注。”还有米芾《渔家傲》(金山):“浩渺一天秋水至,鲸鲵鼓鬣连山沸”。晁冲之《渔家傲》(泊北固山下):“浦口潮来沙尾涨,桅樯半落帆浮漾”等,都不愧为歌吟镇江雄奇壮美山水之佳词丽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镇江,素有“东南锁钥”、“江防重镇”之称。它是英雄辈出的一方热土。三国孙权的天下英雄,东晋北府兵的威震四方,祖逖中流击楫的爱国赤诚,刘裕横扫千军的无敌气概,等等,可谓代有豪杰,各具风流。就宋词观之,其中直接歌颂“英雄”之句者不胜枚举。如:“问人间:英雄何处”(朱希真《水龙吟·登北固山》),“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古来多少英雄”(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二首》),“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陈亮《念奴娇·多景楼》),“江流千古英雄泪”(刘过《多景楼》),“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孙吴会《摸鱼儿》(题多景楼壁)等。此外,词中还有不少是对“孙(权)刘(裕)”合称英雄的歌颂与追怀。如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等。真乃英雄气概、力透纸背者也。“孙刘”合称俨然已成为英雄的代名词了。

除歌咏镇江山水之雄丽与英雄之壮美之外,不少诗人还对这方水土的风物与市井情形,多所描述与赞叹。如释仲殊《忆江南》十首组词中有不少描写镇江街市风情而细腻真切之佳作。黄机《夜行船》(京口南园),米芾《满庭芳》(试赐茶词),毛滂《感皇恩》(甘露寺待闸)等,诸如此类,无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镇江风物之美好与镇江市民和谐安逸的生活情状,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委实令人憧憬与向往。

江山、英雄、志士、市井之美,登高一览,游目骋怀,真是“满眼风光”、名不虚传也。

江山风光——时空交错逻辑美

“千古江山”,纵写镇江壮丽江山的悠久历史事实,给人以旷远遥深的历史感慨。“千古”,非为实指,而是虚写,突出时间之无比悠远。从而也彰显出镇江这座有3000多年悠长史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是从时间角度来写镇江古老江山之美。“满眼风光”,横写镇江风景遍佳、人文俱丰的形象魅力与精神风貌。“满眼”一词,强调镇江自然与人文美景无处不在的事实。这是从空间角度来写镇江无限风光之美。“千古江山”与“满眼风光”,辛弃疾就凭此八字,握举重若轻之如椽巨笔,以“千古”为经、“满眼”为纬,时空交错,纵横并举,十分精准而全面地概括出了镇江的形象特征与人文精神,委实令人拍案叫绝而叹为观止!

辛弃疾怎么也没料到,八百年以后镇江的江山,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镇江人民的保护与建设下已越益焕发出其特有的光彩与魅力。坐落于长江南畔的江苏大学,其两幢教学楼分别以“三江楼”“三山楼”命名,形象壮丽,气魄宏大,十分切合以江山为灵魂的镇江景观特征,颇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沿江次第蜿蜒而东的金山、北固山、焦山已成为国家最高级别的5A级旅游风景区;城南之郊南山群落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及省级风景名胜区。更令人可喜的,启动金山至焦山段的内江围截工程,全面打造金山湖,水面积将是杭州西湖的1.5倍。这无疑又为“千古江山”之风貌增添了壮阔华丽的一笔,使“满眼风光”更具醉迷游人的绝妙色彩。

从辛弃疾于北固山巅吟唱的最为著名的两首爱国词中取其“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八字作为镇江形象宣传语,其概括镇江地理特征个性之鲜明、提炼镇江形象与精神之全面而准确,激越豪迈,宏观大气,语言简当,对应匀称,琅琅上口,涵义明确,绝无歧义,时空交错,逻辑严密,委实难能可贵。无论于词人名望观之,抑或于精湛词意察之,以“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八字作为镇江形象宣传语都是精准妥帖。这是辛弃疾赐予镇江人民最佳、最美、最典型、最具个性的镇江城市形象宣传语,它与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正可成为我国顶尖城市形象宣传语的“三鼎足”而百世流芳、辉映汗青!

注 释

① 【宋】曾彦和《润州类集·序》,见【宋】卢宪《嘉定镇江志》,清宣统二年丹徒朱氏金陵刻本。

② 【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十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15页。

③ 【清】高龙光、张九徵.康熙乾隆镇江府志[M].清乾隆十五(1750)刊刻本。

④ 【清】周伯义编、陈任旸订《京口三山志(北固山志)》,光绪三十年刊本,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出版。

猜你喜欢

北固山宣传语千古
公益广告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思州千古梦
一·秋
为“我”,还是为“我们”?
荏苒时光
《三国演义》与镇江
千古一役 长平之战 发生地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