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分析及研究

2016-02-13鲁玲玲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冠脉

陈 涛,鲁玲玲

(章丘市中医医院1.心血管内科;2.骨科,山东 济南 250200)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分析及研究

陈 涛1,鲁玲玲2

(章丘市中医医院1.心血管内科;2.骨科,山东 济南 25020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以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低分子肝素和波立维等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治疗疗效;治疗前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治疗疗效显著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无复流;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治疗疗效确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再灌注恢复的重要手段,但冠脉再通,血供恢复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尚未完全,甚至无再灌注,可出现无复流先行,可增加心源性死亡,需加强干预[1]。本研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就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8例。A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6.73±5.18)岁。B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56.58±5.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以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低分子肝素和波立维等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前半小时用0.4 μg/(kg·min)负荷量静滴,后以0.1 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48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治疗疗效;治疗前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

有效:经治疗,血管造影显示靶血管血流为TIMI3级或至少改善2级[2]。否则为治疗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疗效比较

B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治疗疗效显著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疗效比较 [n(%)]

2.2 治疗前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A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A组治疗后对比,*P<0.05

血小板聚集率(%)组别 时期 S T段抬高(m V)S T段压低(m V)A P T T(s)B组 治疗前 0 . 1 5 ± 0 . 0 9 0 . 2 6 ± 0 . 0 6 2 9 . 5 6 ± 0 . 4 2 6 0 . 5 1 ± 2 0 . 4 1治疗后 0 . 0 5 ± 0 . 0 1#* 0 . 0 5 ± 0 . 0 9#* 3 1 . 2 8 ± 0 . 8 6#* 3 0 . 2 2 ± 1 0 . 8 6#* A组 治疗前 0 . 1 5 ± 0 . 0 8 0 . 2 6 ± 0 . 0 5 2 9 . 5 6 ± 0 . 4 1 6 0 . 5 2 ± 2 0 . 4 3治疗后 0 . 1 2 ± 0 . 0 2#0 . 2 1 ± 0 . 0 4#3 0 . 8 8 ± 0 . 5 2#5 4 . 1 3 ± 1 7 . 5 1#

2.3 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可达到1~5%,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成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血液成分红细胞停滞、炎症反应、为栓塞、冠脉微血管痉挛等。其中以斑块碎片对远端微血管造成堵塞和冠脉微血栓为主要原因[3-4]。

替罗非班为非肽类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精氨酸-甘氨酸-门冬氨酸序列将GPIIb/IIIa受体交联位点占据,对纤维蛋白原等所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进行竞争性抑制,将血小板聚集阻断,预防血栓形成。另外,替罗非班还可抑制血管血栓形成,恢复组织水平灌注和冠脉血流灌注,减少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5-6]。

本研究中,A组以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低分子肝素和波立维等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结果显示,B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治疗疗效显著比A组高,ST段抬高、压低程度、APTT、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比A组好,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说明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陆永光,文 宏,曾书燚,等.替罗非班对冠脉无复流患者内皮微粒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40-1543.

[2]陈曙峰,刘会民,李宇琛,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中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天津药学,2012,24(5):18-20.

[3]户学敏,徐 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中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05-808.

[4]张 军,蒋健刚.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2):155-158.

[5]赵兴全,杜文涛,袁江永,等.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2):125-127.

[6]吴 静,徐 亮,杜 华,等.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04(2):131-13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41

B

ISSN.2095-6681.2016.23.100.02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冠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鱼价连涨3周,广东鱼贩直接“杀”到海南塘头抢鱼,罗非鱼的春天即将到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