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力 争分夺秒推进苏村灾后重建
2016-02-12遂昌县国土资源局
□遂昌县国土资源局 巫 云
全心全力 争分夺秒推进苏村灾后重建
□遂昌县国土资源局巫云
9月28日,丽水市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山体滑坡,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省、市、县国土资源系统在全力投入抢险救援的同时,争分夺秒推进搬迁安置及滑坡体治理等灾后重建相关工作。
9月30日,即灾情发生后第三天,国土资源系统便启动重建工作相关事宜,当天,遂昌县国土资源局完成苏村卫生服务站后拟安置地块的测量工作。10月1日,遂昌县国土资源局邀请省第七地质大队专家对北界金钩里、北界苏村卫生院后、文化礼堂后等多个拟安置地块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10月3日,遂昌县国土资源局制定完成灾后重建初步方案,提出了公寓安置、迁建安置、货币安置等三种安置方式,并同步推进受灾户及受威胁户的调查摸底工作。10月10日,经过三天努力,遂昌县国土资源局与遂昌金钩农贸开发公司完成谈判并签订工业地块土地出让合同解除协议,为金钩安置小区开工建设提供前提条件。目前,苏村卫生服务站后地块、北界金钩桥区块2个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小区安置房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建设,安置点相关地块(北界金钩里)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调整方案已完成并上报。
10月9日左右,省国土、地勘等部门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提出滑落土石方沿坡脚反压方案,并由武警交通等部队予以实施。在施工期间,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金根、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邢志行等省、市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多次到一线,与应急专家一同商讨完善滑坡堆载压脚工作方案。省国土、地勘专家经常奋战在一线,指导部队施工。遂昌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还组织成立了施工现场工程技术、质量衔接工作小组,24小时不间断坚守现场,以便及时并加强与武警交通部队在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有效对接,确保堆载压脚平台、河道、道路的科学有序建设。经过武警交通等部队连续作战,截至10月 23日,已顺利完成堆载压脚及东、西两侧排水沟,共形成七级平台。
在滑坡现场,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多次参与治理方案的研究部署,并提出,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避让搬迁,消除安全隐患。副厅长张金根也多次召集相关人员研究、指导部署滑坡体治理。
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后,遂昌县便迅速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毛建国任组长,县长沈世山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并组织成立办公室和搬迁安置、地质灾害点治理、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产业援建等四个工作组的“一办四组”工作架构。
遂昌县国土资源局也立刻组织专业及精干力量,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10月22日,遂昌县国土资源局完成遂昌县北界镇苏村“9·28”山体滑坡后续治理工程进度计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现场监测方案、隔离栅+铁丝网设置方案、堆积体截排水设置方案、防治知识宣传实施方案、综合治理期间警戒巡逻方案及地质灾害监测员监测实施方案7个方案的编制。10月23日,滑坡体应急排险第一批隔离栅材料进场,10月24日,施工方进场开展安装隔离栅及铁丝网。截至目前,共拉设完成隔离栅1124米,铁丝网拉设660米,并设置“严禁进入”等标识牌63块,同时对滑坡运移区进行了加固处理。
滑坡体综合治理工作也在第一时间展开。10月21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组对苏村山体滑坡勘查方案进行初步评审论证,11月4日晚,省国土资源厅再次组织专家对北界镇苏村滑坡勘察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并专门邀请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研究员刘传正参加指导,最终形成评审意见。10月28日,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正式进场施工,目前勘查工作正有序推进,并已累计施工钻探356.7米。
安全是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前提与基础。苏村发生山体滑坡以来,苏村滑坡体全天候、网格化监测工作一直未间断。9月28日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局带领第三地质大队、第七地质大队、第十一地质大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矿产研究所、安科院、测绘大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中国安科院等部门和单位100余名专家和技术骨干,通过无人机、边坡雷达、全站仪等先进装备,先后布设3处监测点、2处后视点及31处滑坡体变形监测点,对滑坡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累计发出600多份实时报告,30多份综合监测报告。自10月25日起,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继续对滑坡体实施监测,并在滑坡体下半部布设42个监测点,采用测量机器人监测方法实施监测。同时,遂昌县国土资源局在监测点位置安装防灾警报装置1台,以便紧急情况及时发布预警。
目前,苏村灾后重建工作仍然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