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清季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摺》中考镜其教育及图书馆思想

2016-02-12施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

施欣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从清季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摺》中考镜其教育及图书馆思想

施欣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作于1896年《请推广学校摺》一文,是维新运动时期深具指导性的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李端棻对于时事政局的观察与对国是民依的思索,也高度概括了这位维新思想家教育及图书馆思想:构建并完善府县、省、京师三级办学体系;有效解决办学经费的途径;选拔优秀人才以充教习;积极创建全国图书馆系统。若按上述构想予以实施则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之伟业可期。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摺;人才思想;教育思想;图书馆思想

1 引言

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号信臣,祖籍湖南衡州府清泉县(今衡阳市衡南县),出生于贵州贵筑(今贵阳),同治间(1863年)进士、赐翰林编修,历任多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清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实业家、文学家及教育家,隶属维新阵营,同情维新人士,与维新派走得很近(自始至终支持变法自强,呼吁和倡言进行政治更张与社会改革,哪怕戊戌失败后仍不改其志)。他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和中国近代教育之父,是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贵阳一中和贵州师范大学的创始人,是大力倡导全国广办学校、推广现代教育的先行者,毕生致力讲授西学、兴办实业,临终前命家人捐出全部家产倡办学校[1]。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如火如荼、日益高涨之际,他洞悉时政、烛见世事,首先上疏朝廷及光绪帝,请求于京师率先设立“大学堂”,以为天下之所“归望”;与此同时,他亦主张各省府、州、县随之遍设新式学堂。出于挽救时局、抵御外侮的意图,他条分缕析地提请推广学校、奖励人才、兴建图书等条款“,以冀维新变法主张得到准许、便于施行”[2],并站在理论的高度,系统地提出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等诸多关涉维新鼎革的政治举措,覃思机微,见解超凡,有力地推动了晚近时期的教育、文化、新闻、留学、译书等事业的近代化历史潮流,成为光绪皇帝“新政”的得力助手和维新派重要人物。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他大力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梁氏之妻为李氏堂妹李蕙仙)、谭嗣同等维新志士,支持、鼓吹和组织变法。戊戌失败后被革职流放新疆,途中获赦回到贵阳,受聘为贵州经世学堂讲席,后卒于此。著有《苾园诗存》。

《请推广学校摺》一文,是李端棻的代表作和传世名文,也是其改革以新国家、变法以图自强思想的集中反映,揭橥了以开风气、牖民智为先;以兴教育、育人才为本;以设书局、立报馆、建书楼为基的变法程途与革新步骤,思路赅括,见识透辟;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以李端棻为代表的清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或封建士大夫开明派的政治诉求、社会理想及其施行策略,以及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的愿望和以求强盛、以图崛兴的爱国情操。该文是维新运动及维新派人士的指导性、纲领性、经典性的文件(献)之一,更是当时“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学校,曰新闻报馆,曰图书馆”[3]的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性论述以及普遍性认识。审读全文,仔细剖析,李端棻深念国忧、惕励自省的爱国情结、民族情怀跃然纸上,表现出他既能事毛举细、批郤导窾,又能够扬榷古今、达变识时,映照出他关系国运民瘼、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士大夫精神和勇于担当先觉之责的近代知识分子气魄。

2 构建并完善府县、省、京师三级办学体系

建立健全府州县、省、京师三级办学系统,是近代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由科举制度向近代学校教育演进的必由之路。

2.1 府、县学的选拔标准、条件与课程设置、修业体系

府、县学从属于基层(础)教育,它在三级办学体系中处于最底层、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其他各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他各层次教育得以展开和晋升的先决条件。所以,强化基层教育、打牢基础教育,为全国的教育大布局奠好基、铺好路,是发展近代教育的首要之义。依据李端棻的考量,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选拔生源务必广泛全面。府学、县学,宜选拔民间俊秀子弟,无论贫寒与否、天资优劣,凡年十二至二十者,均须入学,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强迫教育”(即义务教育)。其余诸生,年龄在二十以上的“大龄青年”,虽然已过了最佳学习年龄,加上有的已有家庭或职业,如果他们之中仍然有学习的想法或欲望,可同样就学。或者说,是否前去就学,悉听尊便,原则上不反对。但是,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诸馆所有教导,成童以下还好说、也好办,而对于弱冠者(已得户籍成年人),即便他们积极响应入学,严厉的户籍管理制度,迫使其难以就学。

第二,课程设置务必科学规范。学业中的课程设置,以国学为根本、以西学为辅助(即诵读传统的书籍、参酌西方科学技术书刊)。具体地说,既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通鉴》《小学》等书目,也涵盖泰西各国语言、文字及算学、天文、地舆、光电、汽机之中比较粗浅的部分;各个国家古史、近事之中相对简单明了的知识;以及格致理之平易的内容。中华文化的“根”不能忘,传统学术的“本”不能丢,牢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即中国思想的内核、西方国家的外壳,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第三,学习年限不妨参考西国。按照西国惯例,学生一般以三年为修业之期。三年之中,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实习。进校习业三年以后,修满全部课程方可称之卒业。经统一考核合格者准以毕业,获得执照;未能合格者予以肄业。

2.2 省学的选拔标准、条件与课程设置、修业体系

省学介于府、县学和京师大学堂之间,隶属于中等教育的层次与规模,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核心作用。没有省学的承接,府县学难以为继、前景未明;同时,京师大学堂无法招生,亦不能扩容。遵循李端棻覃思考察,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选拔范围相对有限。省学选取诸生,年龄同样严格控制在二十五周岁以下(这也符合教育科学与认知规律,因为年龄愈大,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等均会有大幅度下降)。此外,已经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员,如果仍有求学求知的欲望,可自主决定是否入学,并不排除再次入学的可能性。总的来讲,其愿进入学堂者,均可准其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第二,课程配置更前进一步。省学课程设置较府县学学习难度上更高级、更深入,涉及面更广、内容更深刻。除了一以贯之的经史子外,还加了国朝掌故(历史典籍)诸书。与此同时,辅之以天文、舆地、算学、格致、制造、农商、兵矿、时事、交涉(外交)等学问,有些是府县学所没有的和新设的,有些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钻研。引入西学、介绍新学,以填其中。

第三,基本学制与府县相同。一般情况下,省学同样以三年为期(特殊情形可调整),但学习项目明显增多、课程内容显著深刻,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也随之增大。

2.3 京师大学堂的选拔标准、条件与课程设置、修业体系

京师大学堂属于全国最高级别的高等学府(机构)和最高层次的学习阶段,务期造就经世济国之大才,用以振衰起废、扭转狂澜,以堪朝廷大用、以负国家厚望。就习于此、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多为优中选优的人中龙凤、百里挑一的旷世之才。也即是说,非坚忍不拔之士,便为智识超卓之人,一如苏轼所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按照李端棻设想,主要方案如下:

第一,选拔青年才俊、知识精英入学。一般而言,京师大学堂(全国最高学校)从已经考取功名的、年纪在三十岁以下的举人、贡生、监生中选取,他们均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力和人生阅历,平均生源质量与水准均较高。另外,期间如有好学求进、已有品帙京官,愿意接受继续教育或充电者,也表示欢迎与接纳。

第二,课程安排“专”“精”结合。既重视专业性、深入性的学习,也把握好精益求精、掘井及泉。虽然,京师大学堂的学中基本(主干)课程与省学大致相同或相近。但是,在专、精两个方面则有所升华,为省学所不具备,切忌蜻蜓点水、避免浅尝辄止。换句话说,京师大学堂研究高深之学问,不仅在深度上更进一筹,而且在“专执”上略高一层。学生在此各执一门、持续精研下去,期间不得改动或变迁其所执专业。此外,基本学制仍以三年为期。

第三,分科目讲习。因所列课程门目繁多,不妨分斋讲习、分班授业,按照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进行,这样的教学效果应会更佳。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应该遵循其间的科学规律。仅仅依靠那种摇头晃脑的诵读,是没有效果的;仅仅满足于模棱两可、囫囵吞枣的记忆,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必须在背诵或朗读之余,扩充其见识、廓广其见闻,增进其实践,这样才能一举造就异才(特殊人才)。崇尚时务,求通时变,不仅就学者可以日进月累、成就学业,而且徘徊于学馆之外者同样有自我提升、自我修炼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无讲习之助,无风气之广”的被动局势,表明了作者对作育人才、启迪民智之道的深切领悟。

第四,全部学生纳入候补官员(科第仕途)管理。一经毕业即予以进士出身,可援例授予官职。如此,则建立了人才竞争机制和使用的保障机制,使得人人都争相濯磨,士大夫们都心生向往。由此,一但风气大开、技能自成,人才必将滚滚而涌、不可胜用。

一言以蔽之,非推广学校、构筑三级办学体系不可造育真才,非涵育、栽培真才实学者不可济世匡时,非济世者不可救民强国。

3 有效解决办学经费的途径

3.1 以传统书院模式创办

大办同文馆、藏书楼等诸学馆,难免别有用心之人会质疑:似此兴作,所费必多,今国家正值患贫,何处筹此巨款?意思是说,国家正值外患频仍、遭灾多难之际,哪有余钱大兴建设?李端棻认为,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或者说是欲盖弥彰的理由。国家再困难、朝廷再艰涩,也必须将人才、教育等事业摆放在首要位置。否则,任何改革或维新,只会最终一败涂地,切不可因小失大。如何解决经费短绌的难题?仔细谋划,略加筹措,可以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一举两得的法子——既不增加财政负担,又能让经费问题迎刃而解。具体办法为:

第一,可从现有各省及府州县的书院中,按年选调生徒入院肄业。按例,朝廷这项工作每年均须进行,相关的开支(销)本已存在,从地方各级教育机构遴选一部分学生,只不过是“借船出海”罢了。如此一来,则不仅减少招生、宣传、审核等行政或教育费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不可不谓之“聘师简授,意美法良”。

第二,命令每省及府州县将原有的旧式书院抽出若干所(间),稍微修葺,即可改造为授业之地、自修之处和图书之馆,以之为用于藏书的学堂或书院,这并没有增加财政负担和教育支出。经过简单改良的图书馆(室)虽然简朴,“硬件设施”略逊一筹,但总归可在此基础上增广功课、变通章程;“软件方面”颇占风骚。上述两者,均未增加任何额外开销,只需花费一定的人力与时间,只不过是利用已有的场所与设备进行适当调整或优化组合而已。

3.2 官款补偿公款之不足

立足于“自给自足”是好事,主张开源节流是正途,但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也不现实,毕竟人才、教育、图书馆诸事业为公益性质的国家公共事业,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公益性,必须有雄厚的国力(财力)予以支撑。这就需要动用一定的朝廷力量,拨付定量的公帑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学馆,本就有一定的公款拨给以补其不足,大多数尚能勉力维持。如今要兴建新式的大型藏书楼(阁),所费资金较以前更为庞大。由此,朝廷公款的拨付力度应该逐岁加大,每年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予以提升。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在旧有基础上增广书院、学馆,事情顺畅而易行;而就近兴起、分别筹办的各个学馆,则需少而易集。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首善之区、万民所望的京师,万不能因陋就简、草率行事,它应该示天下以朴、亦应导神州以富。所以,京师的各学馆修建,宜酌情动用朝廷帑藏,以崇体制,以为示范。李氏对于京师藏书楼(阁)的经费,有一个粗步的估算,每岁花费十余万两白银(数额较为巨大),其规模就可以大成了。

4 选拔优秀人才以充教习

4.1 延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充任教习

韩昌黎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资力量的大小、教师水平的高低,总体上决定了办学的成效和授业的成绩。它是教与学过程中的

关键性因素,亦是传与授之间的核心性要素。尽管,中国地方之大,岂止区区十余万学者、士子?又岂止区区十数万天赋之人材、超能之大才、异禀之全才?但集中和网罗、挖掘和发现一批优秀的教师实属不易。或许,有的人怀疑所立学堂既多,所需教习(包括女学)亦众,难免担忧教习乏人、导师短缺;也有的人会质疑,哪怕找出(招募)这么多数量的教习,但他们的才学、能力是否真正堪此任职?膺其才干?李端棻以为,虽然事情尚属创始、百废待兴,但新兴事务方兴未艾,各方面都有待提高与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紧迫,但需要从长计议。不妨从这两方面着眼:一方面,学者当起于浅近,教者亦无取精深;再一方面,宜令中外大吏,各举才任教习之士,悉以名闻。说到底,只能一步步来,先从简单、低级的着手,通过内部择取、遴选和外部引进、聘用的方式来磨合与提质。朝廷予以奖励、社会予以扶助,或就地聘延,或海外延请(外籍教学人员),必有可堪其职、可充其任者。

4.2 采取西方馆院长制度

学堂既立,学校既广,学子既众,“既远之得三代庠序之意,又近之採西人馆院之长”,可谓一举两得、中西合璧,实在是令人振奋!大量学馆(堂)建立以后,紧随其后的工作,就是迅速、稳妥地建起西方国家普遍流行的“馆长制度”。或者说,设置先进的馆(院)长负责制,便摆在了学馆(堂)重大工作日程上。西方馆(院)长制度,要求馆(院)长具备广阔的图际学术视野与前瞻的发展思路。学术上,理论水准高深;思想上,道德情操高尚;业绩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以馆(院)长为学馆(堂)的总负责人,主持学馆(堂)的全面工作,使之成为全馆(院)人事、业务等项的“中流砥柱”。并且,确定其主体地位和主导力量,对

关涉事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有最后“拍板”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地学馆(堂),一旦有了核心人物和“主心骨”,可以保障学馆(堂)日常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保障监督机制、财务制度等贯彻落实。一者可以让馆院的事业有了灵魂和统帅,再者可以敦促、督察员工工作,使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另外,还有利于实现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服务与管理;有利于提升对内、对外服务水准及管理效率,促进和拓宽馆院内、外部之间的工作交流。

5 积极创建覆盖全国的图书馆体系

我国古代藏书的场所称为藏书楼,近代以来新型的文献收藏机构称图书馆。这是通常的说法,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专业术语。大量设立藏书楼(阁),也就是广设学馆(同文馆、实业馆、博物馆、展览馆、翻译馆、译书局、阅报社、讲习所等学术机构与公共机关),大力兴建欧美式的近代化、开放型、开架式图书馆,是解救愚氓、唤醒民众的顶门针、对症药,也是当时舆论界所竭力鼓吹和渲染的重要议题(它们连篇累牍地刊载、发表有关新式图书馆的各式文章,有的文章甚至涉及日本图书馆的读者人数、美国图书馆的教育方式、西欧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及款式等细节问题,俨然成为了时务报刊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我国的图书馆体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是由各个独立的图书馆(包括各地方图书馆)所构成的。兴办图书馆,可以彻底改变过去那样“好学之士,半属寒酸,购书既无苦力,借书又难,其人坐此孤陋寡闻、无所成就者不知凡几”[4]的窘境与通弊,让有志于学者能接触西方科学技术与现代文明,亦能免费进修和自我学习。

作为“永不关门的学校”和“社会大众的免费教育机构”,图书馆的构建与开放,惠及学子,无远弗届。因为好学上进之人多属贫寒之士,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读书求知的欲望,却囿于购买力的有限、苦于难以向地主、豪绅借书以读,造成读书不多、阅书不广、识见浅薄的缺点。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尽管汲汲于书山、泛舟于学海,仍旧难免孤陋寡闻、见识狭隘,这极大地阻碍与延滞了我国青年才俊的勃兴与涌现。中国近代化图书馆的源头在西方,也就是说,最早在中国兴办新型图书馆的先行者是西方人士,他们是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引路人。但是,创建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主角、发展图书馆事业的主力是中国人。

清代开国之后,康熙、乾隆等“特命人于江南专设文宗、文汇、文澜三大藏书阁,备庋祕籍,恣人借覩”[5],使其文风传遍四方,使其影响无远弗届,福泽了不少士子。此外,不少封建士大夫和官僚也利用自身的力量积极投身于藏书楼事业之中,私人藏书活动频繁,藏书量颇为可观,藏品质量亦可期许。如大学生阮元推广在焦山、灵隐等地起立书藏,津逮后学,惠及寒士,造福了一方读书人[6]。由于这么一批具有远见卓识之人的带动与引领,自此以往江浙一带文风鼎盛,甲于天下,开创了文风之先机,蔚然成风,颇为壮观。藏书楼成为文明之宝库、进步之阶梯、人才之渊薮,其作育人才之昌盛、毓秀文脉之成效,蔚为可观也。放眼国外,泰西诸国颇得此法,认为图书馆事业与国民智慧之开启有莫大关联,对开创藏书楼(阁)颇有心得与心法。他们对网罗古籍、蒐集巨典可谓不遗余力,除了京师(都会)之地皆有大型的藏书场馆之外,各中小城市甚至僻远乡镇(村)都有所涉及。其中,有的图书馆(如大英博物馆)藏书至巨,卷帙浩繁,包罗万象,乃至成千上万卷书目之浩大,在馆舍、设备、技术和利用率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巨量的书籍,完全免费开放,允许旁人或普通民众进去参观、阅览而不是如中国一样“私藏”。西方列国,读书之风、向学之心由此形成,文明之国民、开化之公众由此养成。受到近代图书馆的惠赐,因之而成学者众、成名者亦多,涌现出一大批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可喜的是,“自近年以来,官衙家屋,争仿欧风,西洋建筑术之东输,其盛况一日千里”[7],中国图书馆面貌稍具改观。

在考察中、外图书馆历史与现状之后,李端棻诚恳地建议:

首先,恳请当轴依照“康乾盛世”之时广置藏书阁的“故事”,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巩固与充实,在原有的规模上再度广为搜集、不断购进、增加贮藏。藏书楼(堂),用作宫廷藏书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皇室非常重视藏书,除了收集历代版本的书籍(包括图画)之外,“自顺治至嘉庆都相当注意编纂刊刻书籍,乾隆时达到顶峰”[8]。李氏言明,不仅京师急需设置大型藏书楼,全国十八行省的省会及通都大邑,均应一体兴建,逐步完备,不仅种类务期繁复,而且储藏量务必大增,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图书馆体系。业已滞碍的中国图书业,唯有急起直追才能赶超国外。

其次,集中和选调殿版。所谓“殿板”,亦称之为“内府本”,是清代的官刻本,“因刻印书籍的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名”[9]。李氏奏请当局调集殿板(内廷珍稀版本,较为罕见)及官书局所刻书籍(官方审定文本,一般不对外公布),以及各地同文馆、制造局、实业局所译大量西书(其中,正在或陆续译出的西学之书,应着令译书局随时咨送。简言之,一经译出,便应即刻予以交付,不使遗漏、耽搁),一并按条目(名单)分送各省,以奠定各省图书馆之基、夯实发展之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今中外有用之书,官书局所贮藏和保有的刻本达到了十之七八,占据了“大头”。因此,朝廷应该下令要求官报局酌情提取相当一部分质量上乘、数量足够的书籍,分别送至各省图书馆,而飨遗学者无穷。

再次,注意网罗、搜集民间刻本。民间收藏家保存了不少珍贵图籍(包括木刻本、石印本、手抄本等形式),也蕴藏着大量的切用之书,而且这是官书局历来所无的,有的刊镌精美、有的印刷清晰、有的装帧优良,无异于一大笔宝贵的传统财富。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无视或轻视民间藏书家及其所藏书刊。于民间藏本,应该由朝廷选派专员实地普查、开列清单,按照书刊的实际价值,对民间藏书者进行收购——当然,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同时,也鼓励民间献书的壮举,扩大了藏书的来源。

第四,制订适宜的章程尤为重要。章程,“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用于规定某一组织、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结构、成员条件、权利义务及活动规则等内容的常用文种”[10],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或团体的纲领性文件,有明确的范围、宗旨,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对该组织或团体的成员有较强的约束力”[11]。因而妥定章程、详订细则,系维系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要想对藏书楼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必须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譬如:允许人们无偿入楼观书;聘请地方具备才学、能言善辩及好学解事之人,进行讲解(充当解说员);任命专门官(职)员、总(经)理其事,切实负起管理之责来。如此一来,以往好学但无书可读者,从此便得以自勉于学;过去想学却苦于秋隘难涉之人,自此便得自学成才。那么,举国便无遗才,朝野便无弃材。长此下去,对于增益人才,裨益学风,盖匪浅鲜。此举,可谓对国情洞悉本原、了然于心了。

6 结语

所谓“世变日深,需才孔亟;求才之道,兴学为先。”[12]唯有教育兴盛,才能人才辈出;唯有推广学校,才能发达教育;唯有普建图书馆,才能普及教育、提升民智。质言之,非先推广学校,无以促进教育;非激发教育,无以勃兴人才;非图书馆广立,无以辅助教育。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封建统治阶层中的开明士大夫在苦苦求索和追寻如何使中国早日摆脱积贫积弱、快速走向富强文明的愿景中,“逐渐认识到‘学’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的根本原因之一”[13],以及由此带来人才、教育、图书馆等事业的兴盛。针对清季一片黯淡的局势和中国万马齐喑的态势,李端棻借鉴既往经验、参考泰西成例,提出了深刻透析、切实可行的维新主张和政治措施,为挽救民族危亡与国家倾废开出了“一剂良方”,不可谓不用心良苦。最后,李端棻信心满满地预言:“自十年以后,贤俊盈廷,不可胜用矣。以修内政,何政不举?以雪旧耻,何耻不除?上以恢列圣之远猷,下以慑强邻之狡啓,道未有急于是者。”假以时日,中国读书种子不绝,文明大昌,扫除耻辱,重振雄风,指日可待!正如一代报人王芸生寄语:“我们的命运就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四万万人不要亡国,国不会亡。”[14]人民智识大开、智慧大进、知识大增、见识大广,能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民族的顶梁柱,国家便有希望,民族定有未来。先人早已有言:“经邦立政,在于典谟;为国之本,莫此攸先”[15],人才、教育、图书馆诸业,必须兴旺发达、盛行不衰、以成风尚。

[1]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47.

[2]谢灼华.谢灼华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69.

[3]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M].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9.

[4]陈力.中国图书史[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360.

[5]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405.

[6]徐良雄.中国藏书文化研究[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446.

[7]章风嵚.中华通史: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59.

[8]周苏琴.建筑紫禁城[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144.

[9]汪少林,杭丹.书的知识手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89.

[10]群力.公文写作[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45.

[11]张浩.新编办公室主任公文写作与规范处理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156.

[12]周秋光.熊希龄传[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4:74.

[13]李新士.郭嵩焘洋务观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77.

[14]王芸生.短评[N].大公报,1937-08-17.

[15]马费成,等.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1996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20.

Study on the Education and Library Thoughts of Li Duanfen from The Memorial of Request to Promote Schooling

The Memorial of Request to Promote Schooling,a famous article written in 1896,was a very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Reform Movement period.It not only embodied Li Duanfen's profound observations on current affairs,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but also thoroughly summarized his thoughts on education and libraries.He proposed that a three-tier schooling system covering counties,provinces and the capital be built and improved;funding for schooling be effectively provided;talents be selected to serve as instructors;and a national network of libraries be built.If all his proposals are implemented,China will ris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revive.

Li Duanfen;The Memorial of Request to Promote Schooling;thoughts on talent;thoughts on education;thoughts on library

G256

A

施欣(1984—),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

2016-09-11

猜你喜欢

图书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图书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