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图书馆以空间为中心的新布局
2016-02-12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南宁530001
关 莉(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 南宁 530001)
·工作研究·
探讨图书馆以空间为中心的新布局
关 莉
(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 南宁 530001)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图书馆馆藏布局的特点和当今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空间新布局的内涵,探讨了在图书馆馆舍空间价值不断凸显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种价值,了解用户空间需求,实现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布局,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效实现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转型升级。
图书馆 空间 新布局
〔引用本文格式〕关莉.探讨图书馆以空间为中心的新布局[J].图书馆,2016(5):109-111
图书馆布局是指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空间、人员、财务、制度、管理和控制系统,以及周边环境等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环境进行规划、配置和整合,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以有效的保存图书和对读者进行服务。
传统上,图书馆是以文献资源为中心来布局的,无论是从新馆的规划和设计,馆舍的功能划分,还是从财务经费的安排,制度的制定,乃至工作人员的配置,无不首先要保证做到图书文献的足量采购,适度入藏,充分利用,及时回收。之所以这么布局,是因为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最具价值的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和根本。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图书文献的价值在降低,以文献为基础和依托的图书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在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推进,高校的扩张和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图书馆在高校片区,城市地段中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不断增强。图书馆的组织也从静态逐渐转化为动态,空间的限定从清晰渐变为模糊,界面设计从艺术表达到为人而设计[1],馆舍空间的价值不断凸显。人们对实体空间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空间以全新的形象进入人们的视野,空间认识论的重构将为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思路。因此,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这种价值,研究以空间为中心的新的图书馆布局模式,是当前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以空间为中心的布局的内涵和意义
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布局是相对于以文献为中心的图书馆布局而言,它充分考虑到了图书馆在城市片区中的独特作用,认为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最具价值、根本性的资源,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因为图书馆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仓库,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中心和走入民众生活的学习休闲场所[1]。所以图书馆的经费、文献、制度、管理系统等其他资源应围绕馆舍空间的需要来进行配置,以向读者提供宽裕、舒适的学习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图书馆传统空间打造为共享化的知识空间。
1.1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最具价值的资源
传统的图书馆布局形式主要是图书资源的藏与借,基本上是以图书为主轴,分为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外借书库、样本书库、过刊库、古籍书库等,空间的类型取决于容纳的资源类型,规划布局主要是考虑各种资源所占的面积。
而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新布局则认为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最具价值的资源,这表现为对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划分主要是从读者需求出发,以读者为中心,向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如此,图书馆功能变得更加多样化与人性化。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都以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为主来设计,空间逐渐成为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资源之一[2]。又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在功能布局方面,按照读者流、文献流和业务流的划分采取网络化布局,实行大开间藏借阅一体,集中借还与开展信息服务;强调布局的灵活性,在大开间中预留休闲区域,满足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馆内设有综合服务台、OPAC检索区、中文报刊阅览区、中文图书阅览区、多媒体阅览区、企业交流区(咖啡厅)、工商企业图书馆、外文阅览区、信息检索区、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区、学术交流与会议区、用户教育培训区和业务工作区等13个功能区。与传统的图书馆布局形式有了较大的不同。企业交流区、个人研究与小组讨论区、学术交流会议区、用户教育培训区的设立都体现了“一切为人的发展,为一切人的发展”的服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读者的服务水平[3]。
1.2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以书籍的分布与收藏、图书的借与还为主要内容,忽视了图书馆的主要参与者—读者的身心情感体验。而新型图书馆则认为馆舍空间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读者的身心感受与体验,利用馆舍空间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服务。如瑞典哥德堡大学图书馆,在一楼设置了咖啡厅、象棋室、讨论室和期刊屋;楼层宽敞的空间和开阔的视野有助于缓解读者长时间阅读的疲劳,所以学术性较强的书籍则放置在馆舍顶层,使读者服务更加人性化[4]。维也纳经济大学图书馆则设置了讲座室、学生活动中心、自助餐厅、书店、俱乐部聚会室及礼堂。这是因为其校长克里斯托夫德尔特认为,一个图书馆和学习中心不应仅仅是传统的图书馆,它也是一个研究和服务设施的同时,更是工作场所和休息室,一个地方的沟通和交通枢纽。
1.3馆舍空间是可管理的有机体
传统的图书馆布局仅仅是把图书馆当作一个藏书借书的地方,管理方式单一。而新的图书馆布局则认为馆舍空间是可管理的有机体,可以把馆舍空间分成各种功能的公共空间并加以管理,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在对美国多所大学的调查发现,经过空间改造管理后,进馆人数有所增加,尽管不能确定完全是空间改造的作用,但馆舍的质素(Quality of facilities)、读者作业空间的质素及自然采光对改善空间、提升图书馆使用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又如汕头大学图书馆被分为六大功能区,通过对学习空间、交流空间、藏书空间、阅读空间、员工工作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的有序合理管理,这些空间看似被分割,却又完美地将整个馆融合在一起,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1.4紧密依赖文献,空间与文献完美统一
瑞典的达拉那大学图书馆以其独特的空间设计,利用建筑物的坡度创建了一个螺旋式空间,被外界称为“知识的螺旋体”[6]。馆内创造性地把楼梯变成了一个个能够排书的书架,由于是螺旋式上升,因此馆内空间层次分明而相互融合,方便读者进行信息收集与轻松的定位,使空间和文献达到完美统一。读者在查找书籍时,可直接就着楼梯作为阅读书籍的地方,也可以选择附近的书桌。这样的设计,既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又能够让读者拥有各自私密的学习空间。达拉那大学图书馆负责人Margareter Malmgren表示:“图书馆如愿被设计成一个理想的学习和会面的公共空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充分利用里面的空间进行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和其他探讨,很多小组讨论的房间被提前订满。图书馆也成为学生们的会面圣地,许多计划中的活动也在筹备进行”[6]。
1.5空间为中心的布局是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布局
2014年11月24日,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指出,在未来的时代图书馆必须面临的是升级为激活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图书馆空间价值再一次被置于新的高度。空间再造成为新时代图书馆所必须面临的主题,是图书馆为适应用户需求变化而开展的服务变革。通过创新空间、创新服务的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过程。将图书馆建成为集学习中心、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学术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及价值率,才能真正落实图书馆“大学心脏”的地位及作用[7]。
2 如何有效实现以空间为中心的图书馆布局
2.1在纵向上应将图书更密集的集中于底层
管理学界有个重要的定律叫做“二八定律”,是指20%的投资能够带来80%的效益。在图书馆服务之中,也存在这种不平衡,即80%的读者只用了馆内20%的文献,使得文献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8]。然而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把那20%的文献有条理地分布于书库之间;对于80%的文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分布将部分文献进行排架,以便于少部分读者利用,其余的便集中分布于书架底层。因为它们的利用率比较低,只有当读者需要时,我们才取出借与读者。
2.2在横向上应将图书密集分布于书库四周
传统的图书馆布局总是把书籍放置于书库正中,仅仅留有少量的位置提供给读者。我们认为,在横向布局上,应将图书密集分布于书库四周,划分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进行阅读、休息、讨论等。如瑞典的斯德公共图书馆被设计成一个类似我国土楼的建筑,图书密集地分布于四周,书库中间当做学习阅读的场所。
2.3将书库解构重组成多种功能单元
在书库的中心,应适当采用隔板(它的作用相当于屏风)、小书架等设施将书库空间灵活地解构成如阅读区、WIFI无线上网区、自助区等,重组成多种功能单元。WIFI无线上网区、自助文印服务区的设立既能方便有需要的读者,又不会影响其他读者的学习与思考。
2.4向读者提供完备的软硬件设备
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完备的软硬件设备,需要加大文献购买的数量及重视文献购买的质量,提高馆内的设施水平,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如哈佛大学在馆藏资源上实行学科基础建设,注重资源的选购质量。在咨询服务上提供质量高且人性化的咨询服务,咨询方式多样化,咨询人员文献知识丰富,精通专业知识,熟悉馆藏结构,服务态度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在硬件上,哈佛大学图书馆里随处有免费上网的电脑,学生可以自由使用;还可以免费使用扫描仪扫描需要的资料,非常方便。
2.5美化和完善读者的阅读环境
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心境。好的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产生美的向往,使人身心愉悦。而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与书交流,还能够激发读者的灵感。我们可以利用人们偏爱复杂和富有变化的视觉体验,使空间有层次递进,让读者兴趣盎然,增加其学习的乐趣,缓解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劳[9]。
2.6向读者提供适当的生活设施
与传统图书馆布局不同的是,新型的图书馆布局还会向读者提供适当的生活设施。读书累了的时候,可以靠着高背椅子小憩一番;饿了渴了的时候,可以就近购买食物充饥解渴。图书馆提供的这些休闲活动空间,使其充满了生气,也带动了使用率的提高。
3 结语
只有全面系统的了解空间动作效能及用户空间需求,才能实现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转型升级和空间价值的深度挖掘。图书馆成为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之外的最佳社会空间——第三空间,向城市的第三空间演变已成必然,这是图书馆转型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图书馆场所和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共同体现[10]。
(来稿时间:2015年8月)
1.罗惠敏.近现代西方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历史演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4):48-53
2.刘绍荣.基于学习空间的现代图书馆空间功能与布局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3(增刊):171-174
3.周明明.香港政府管理人员及美国大体联主席参访深圳大学城图书馆[J].深图通讯,2008(4)
4. J格拉德威尔.引爆点 如何制造流形线[M].钱清,覃爱东,译.北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57-64
5.刘丽芝.图书馆学习空间利用初探[J].图书馆理论,2014(5):107-113
6. Jacob,Wllhelm Rejnus,Linus Flodin.多媒体图书馆[J].设计,2014(12):38-39
7.张振吉.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人种志方法下图书馆空间估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9):78-82
8.吴志荣.“藏阅模式”或将回归?关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布局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2-5
9.王蔚.基于复合空间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泛学习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3):56-60
10.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13(20):5-10
A Discussion on the New Layout of Library by Space as the Center
Guan Li
(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library layou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new library space layou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library space value ,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the user space, to create the library space layout by space as the center to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for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library space function .
〕Library Space New layout
G258.9
关莉(1962-),女,学士,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创新及图书馆建设。